
【东篱】晚年一叹(散文)
一
一翻过六十岁这座山,日子显得过得真快,一晃我退休两年了。
平常我们老哥儿几个包括邻居老王头,是这样度过的。每天早上起来,打打拳,练练剑。上午遛遛弯,唠唠嗑。下午,聊聊天,搓搓麻。晚上喝喝茶,追追剧。另外我自己还“忙里偷闲”或者“加班加点”爬爬格子,看看头条,刷刷抖音,听听新闻——转眼这一天就翻篇了。似乎我们的退休生活还挺充实。
今天老王头在老伴搀扶下,头一次来小广场晒着太阳,呼吸新鲜空气。
人生就像过山车,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提起老王头来,不觉让人唏嘘。三周前,我们散步后,他还在晒朋友圈,“今天又闯过一万大关,名列前茅,耶!”
“耶”字的后面,紧跟三个“笑脸”,那笑发自灵魂,盛于内心,宛如春天花语,夏季凉风,秋日落霞,冬日暖阳。
二
在我们几个遛弯老头儿的心里,老王头五大三粗,活力四射。最令人羡慕的是他从来不知道药片为何物,更不知道医院大门朝哪里开。就连他自己也常得意地拍胸脯,“睡得着,排得畅,牙口倍棒,吃嘛嘛香”。因此,大家有一万个理由相信他绝对能活过百。谁知一转眼,变成了一个隔壁“吴老二”——半身不遂了。
现在的老王头,口歪眼斜,说话含混不清,前言不搭后语。时不时从不听使唤的嘴角流出来几滴口水,动作迟缓,右上肢屈曲,右手五指紧握,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
不管怎样,我为老哥感到庆幸。毕竟,他刚刚在阎王殿门口转了一圈儿,又回到了人间。
我走到近前,高声跟老王头打招呼,眼睛里是满满同情和安慰:“老哥哥,别有顾虑,会好的。一定要坚持每天出来走走,晒晒太阳。”
老王头呆滞地注视着我,眼睛里噙着泪水,仿佛有一团黑压压的乌云,塞满了他的胸口,除了哀伤和沉默,他一无所言,也不知所言,只有不住地点头。一向夸夸其谈的他,被半身不遂无情地封住了嘴,身心备受煎熬。
曾经的我们一起打着伞在雨中漫步,一起在海边沙滩上打滚儿,一起沉溺于音乐遐思,一起徘徊于书海畅游……如今我面对窘况的他,我只能转身,一起忧伤,共同掉泪。
我们这茬子人差不多都是一个孩子,也大都指不上。老王头儿子出国留学现在一家移居德国,更是“山高路远无口信,苦断肝肠无人来”。
我关切地问:“现在孩子知道了没有?”
老王头老伴叹了一口气:“唉,告诉也回不来,那么远,知道了还上火,没敢告诉他们,也不想告诉他们。”可怜天下父母心!看来他们还是替孩子们着想。她沮丧地站在那里,一个人想哭。但还是忍住,怕被其他走过的人撞见。况且她不知道眼泪从哪里流来,又流到哪里去,只能把它们生硬地摁回自己的眼窝。
这个时候,老王头倒呜呜地哭出了声。
我意识到我的话捅了他的“肺管”,恨不得用手去拧自己的嘴巴——我恨自己不会说话,我恨自己情商太低,我恨自己的话勾起了他说不出的委屈。
“老头子别哭,不是还有我吗?”他的老伴用那青筋突显的一只手给老王头擦眼泪,一只手扶着轮椅。看得出来,她的眼睛也蓄满苦痛和忧愁,突然几颗大大的泪珠还是不听话地滚了出来,砸在自己的脚面上。
她见到熟人就不断唠叨,在他得病的前几天,他总感觉天空是阴沉沉的,阳光不再明媚。晚上灯光也不明亮,我曾经拉他去医院,他甩脸给我来了一句,去医院干什么?要去你去!
我又拗不过他。没成不曾想……唉,现在说什么好啊,孩子又不在身边,我们本身提起上医院就犯怵。唉……”
一声叹息,道出了多少心酸,苦闷,悔恨和无奈!
三
老王头住院期间,我们一起散步的老哥儿几个去看望过他。他老伴儿也真不容易,一向要强的她开始一天二十四小时守护在他身边,端屎端尿,喂水喂药,摩拳擦掌……像个高速转动的陀螺。尘世间还有如此让人动容的真情,没有玫瑰的浪漫和海誓山盟的矫情,她把对他的爱,早已用细细密密的岁月针脚缝合在一起,一股脑地献给了他。
毕竟一大把年纪了,没那么多体力和精力,没几天她就吃不消了。无奈不得不花了个大价钱雇了一个护工,每天二百元,外加四十元饭费。一向省吃俭用的他们,起初实在接受不了这笔费用,如“剜肉”一样的疼。谁知这笔费用一花就是二十多天,更不用说那大笔大笔的住院治疗费。
出院后,他老伴更加艰难。身材娇小的她光给他穿衣就得花一个多小时,弄一身汗,尤其是冬天,里三层外三层,他又不能配合。扶他出屋一趟必须连掫带扛,出门锻炼她又成了他的“拐杖”。想想看他那肥硕的身躯,瘫软地压在她这根细小的“拐杖”上,她吃力地上演“鞑子摔跤”,没走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她有时疲惫不堪,背脸流泪,扪心自问,还生怕老王头看到,“谁能替替我?简直就是度日如年。这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这般惨状如同锋利匕首,插入我们老哥几个的心头。
看看她推着轮椅的背影,我们不禁感慨万千:等老王头不在了,这个推着轮椅,时时刻刻照顾他的老伴将怎么活下去,要是也倒了,谁用轮椅推她?谁能给她擦眼泪?谁来照顾她的起居?谁能给孤独寂寞的她以安慰?难道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看来先倒下的比后倒下的“幸福”多了。老王头现在吃喝拉撒,起码有人照顾。天气好,有人推出来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心里憋屈还找到人撒气。
明天我们会怎么样?我们不敢去想。本以为上午带着孙子笑,下午活蹦乱跳,嘴里哼着小调,生活有情有调就没事了。总以为栽栽花,养养鸟,每天开心万步跑,就万事大吉了。老王头的现实生活颠覆了我们对退休生活的认知。
四
我们几个遛弯的老头,也都是一个孩子,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生活。那天我不经意说了一句:“咱们到时也只能去养老院了。”谁知,这话好像点燃了雷管的引信,霎时,引爆了雷区。
老刘头愤愤不平:“去养老院,你们看看,这就是养老院现状!”
他迅速打开手机,几句话猛地从微信里图片里跳出来:“养老行业不断被曝出了消极事件,行为极其恶劣:强行灌药、拖拽虐待,养老院护工殴打九十五岁高龄老太,甚至拖拽其头发……”
“哼!”他余怒未消,“这些养老院简直丧尽天良,他们十恶不赦!他们终于会有老的那一天。”分明是话百感交集、五味杂陈,道不尽的厌恶和义愤的语气。
老赵抢过话题。他提到一条《卫视新闻》刚刚播报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最近一家养老院惊现闹剧——竟然将活人装进尸袋里,要求殡仪馆载走火化,结果被殡仪馆人员发现竟然是‘活的’,掀开尸袋、拉开布条‘退货’,想不到养老院人员还想将布条再盖回去,被殡仪馆人员喝斥……”
“简直道德沦丧,天理难容!”
他扫了一下四周,昏花的眼睛里,分分明明地填满了怒火和鄙视!
天哪,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般利欲熏心的灵魂,居然还有如此霉变的良知!
于是他们异口同声说:“就是死家里也不去养老院。”看来他们对养老院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然而,不去养老院到底怎么办?雇个保姆?”
老赵头脑袋拨浪鼓一样地可劲摇,“顾保姆?好家伙,挣的这俩钱还不够保姆的呢。”说话时他的手有意识地摸了摸裤兜,仿佛里面装着干瘪瘪的钱包。
的确,现在的服务行业行市看涨:月嫂近7-8千;阿姨5-6千,保姆也得4-5千,这还是不包括吃喝拉撒的费用。一般人还真没有这个实力,就是有那个“贼心”,也没有那个“贼胆”。
老刘头一拍脑门,“要不咱们几个搭伙养老?”
我没有闹明白,“怎么个意思?”
老刘提出他的想法,语调中浸润着浪漫,“咱们一起租个房子,支起炉灶,一起生活,互相照料。想想看,厨房调和着咱们的五味杂陈,蒸腾着咱们的酸甜苦辣;累时咱们歇一歇,随清风漫舞;烦时静咱们一静,与花草凝眸;急时咱们缓一缓,与时空对表!”说完,微微一笑,像一个老顽童,抬眼远看,仿佛看到了他的理想“养老王国”。
老赵头不屑一顾,“听起来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到时候咱们自己都动不了,谁照顾谁啊?真是老来难啊。”他还是叹了一口气。
我们始终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也许对我们这个群体来说,如何养老确实是个十分棘手且无法破解的难题,而且已经迫在眉睫。
没有什么话题,养老这个沉重的话题让我们沉重起来。但聊聊也好,我们的心情不再那么纠结了,想开点,活得自在点,尽量避开那些让人无法自理的疾病。
晚年一叹,叹息过后,还要生活,但愿我们不会被生活中的无奈和疾病击垮。坚持,顽强,乐观,这是最有用的养老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