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上学的日子(散文)
有一个家伙,调皮捣蛋的很,尤其是在上学的那时。我说的不是别人,这个家伙便是我自己,我六岁上的学,光是一年级我就上了三年,这基础打的真结实,从一到一百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但其实,我能顺着数到一百都很牛逼了;我出生在农村,家中生活并不优越,父母也没读过几年书,对我在读书方面的管教,可没有现在家长那般注重。
小时候上学的记忆,现在零零散散,多数已经不记得,只记得在秋季瓜果成熟的季节,母亲为了让我去上学,总会把苹果和葡萄放进我的书包,然后目送着我去学校,当时背着书包,里面书没几本,语文,数学,外带两个作业本,但背在背上,从外面看去,跟背着一座小山似的。学校离家不远,步行不超过十分钟,要是跑起来,五分钟就可以从家跑到学校,教书的不是别人,是我四爸,所以家里人为了省事,把我丢在学校,能不能学进去,都不是关键,只要能长大就行。
四爸跟我爸的脾气一样,都不太好,但都只是脾气坏了点,心都是好的;学校很简陋,三孔窑洞,靠西那孔当作办公室,另外两孔是教室,里面摆放着长长的桌子和凳子,看上去都不太牢固,随时都有散架的可能。虽然只有两间教室,可却从一年级分到四年级,一年级和二年级坐在一个教室里,三年级和四年级坐在一个教室里;教书的却只有四爸一个人,四爸的学历不高,只有小中专,我也不知道按现在的学历分,算啥学历,但教给我们的知识,真不少。
四爸除了每天给我们上课,还要回家去干农活,所以也给我创造了逃学的机会,只要他不在,我吃完书包里面东西,就会提前跑回家去,有一次被四爸逮得正着,我挨了训不说,最后还让父母知道了,被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自那之后,我就不敢太过放肆,不过偶尔还会偷偷地跑到自家果地里,往下面一躺,到了放学的时候,再走回家,对父母撒谎说自己刚从学校回来,就这样懒懒散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从一年级读到了四年级,在我们村就算毕业了,要想在读书,只能去乡上。
随着我们这一批学生毕业后,陪伴我多年的学校也随之倒闭。去乡下上学,离家也不是太远,如果走小路,只要一个小时左右,但多数孩子选择了留校,只有礼拜天才会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无论刮风下雨,都阻挡不了回家的决心。去往乡下读书的时候,农村大多数人家条件都好起来了,虽不算富裕,但都开始认知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无论孩子愿不愿意继续上学,小学必须要毕业,不过大多数上完小学后,还会选择继续留在学校,把初中也给读完。
至于初中之后,是去是留,就随各自心愿了,父母不会再苦口婆心的让你把高中读完,然后上个不入流大学,那个本回来,我记得读完初中后,一连收到了三封录取通知书,而我却无动于衷,铁了心不再去读高中,转而上了技校。记得当时父亲问我“不上高中后不后悔”我斩钉截铁说不会,但现在想起来,不后悔,那是假的,生活或许就是这样喜欢打一个人的脸。
其实当时确实有点意气用事,心想上初中也是因为某个人,现在不能继续留在一个学校,那上学还有什么意思。完全没有考虑过以后,乃至将来。
读技校的时候,就比较懒散了,老师也不再那么严格,听不听课都没关系,只要课堂上不捣乱,你爱玩手机就玩,爱打瞌睡就去睡,没人管你,两年之后,把你往实习车间一送,他们就算完成了各自神圣的使命。最后你会发现,学校学的一无是处,你可能报的是机电,他会把你送到化工厂,你还不得不感谢学校,替你找了一份工作,结果没干两年,不得不继续找工作。
陆陆续续,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技校,换了六个学校,几乎每个学校在我毕业后,也紧跟着宣布关门大吉,我偶尔会跟人开玩笑,我读书不咋地,可克学校那是相当的牛逼。
现在可好了,上学有人接送,出了门可能就是学校,也不用住在学校,吃的更不用多说;可我们那个时候,却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夏天热的要命,没有空调和风扇,只能打开窗户,冬天没有暖气,只有火炉,晚上住在宿舍不得不先缩成一团,等被窝里面暖和了,再入睡。而在吃的方面,更是简便,一盒蒸饭,拌上一点家里人给炒好的佐料,一顿饭就解决了,装佐料的工具是两个罐头瓶,里面装的不是柿子酱就是炒干的土豆丝。
孩子们,好好的学习吧!吃不了学习的苦,就要面对生活的苦;趁着还年轻,多用点心,把学业搞好,再去恋爱,不要把读书当作是约束自己的枷锁,而把放纵当成自己的追求。
(经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