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耕耘】【流年】快乐一轻舟(散文)

精品 【江山·耕耘】【流年】快乐一轻舟(散文)


作者:梅子青 秀才,245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93发表时间:2022-07-08 18:09:49
摘要:写好初稿,发轻舟大哥审阅,才知道他又住院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情无比沉重,完成“耕耘”任务的轻松一扫而光。但愿大哥“与病同行”的日子,一如既往地修行、读书码字儿、享受家人给他的温暖,早日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江山·耕耘】【流年】快乐一轻舟(散文) 想要了解一个人,读他的文章就行。我这样说,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反对。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距离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已经过去近九百年。林语堂先生笔下的苏东坡,人物形象真实鲜活生动,很能说明问题。林语堂先生对苏轼的了解,不可能来自于直接经验,而是得益于他对间接材料的广泛收罗、筛选与把握,得益于他对苏轼文章歌赋的细读精研和挖掘。
   快乐一轻舟,本名李俊明,山东东明人,曾经是东明高级中学的语文老师,如今已退休多年,一直坚持读书写作。我们俩同一年落户逝水流年,起初似无交集,一点也不熟悉。随着流年的复兴,快乐一轻舟以其丰产吸人眼球。玫瑰姐夸他为“飞毛腿”,我亲切地称他为“轻舟大哥”。从2020年开始,和他在群里,在小窗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
   轻舟大哥的文,大多在第一时间获“精”,吸引大家阅读,我是其中之一。虽然我们从未见过面,也从未见他在群里晒过照片,但从他的文章中,我早已熟悉了他的精神相貌,对他的外貌也有大致的印象。
  
   一
   轻舟大哥幼年家贫,又因为形势缘故,高中毕业后无大学可考,遭受了失学的痛苦。回乡务农期间,曾经为了入团费了老劲,虽然得偿所愿,但心里的憋屈难以尽述。那段日子充满煎熬,即使许多年过去,阴影一直都在。如今事过境迁,轻舟大哥说,“谁都别怨,要怨就怨那个时代吧。”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自我开解的豁达。
   我的舅舅(养父)是中学语文老师,当我获知轻舟大哥是中学语文老师时,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并无数次按照我记忆中的舅舅形象,描摹过轻舟大哥的样子:一米七○左右的个头,瘦劲的身材高挑挺拔;花白的头发向后梳,露出饱满的额头;深深浅浅的皱纹写满沧桑,眼神深邃、沉稳,充满睿智;面容清癯、和善,始终带着微笑。仿佛那些曾经的失望和落寞,早已在他乐观通达的性情中消散得无影无踪,就像他笔下的大肚弥勒,笑口常开。
   我没有见过轻舟大哥,这样的描摹太过主观,一定存在误差,但相由心生,我想我的推断也不会完全没有道理吧?
   轻舟大哥务过农,做过工,大半辈子教书育人。我读了他的一部分文章,未见多少他对自己教学成果的夸耀,但我还是从他对前辈同事的怀念中,发现了蛛丝马迹。轻舟大哥曾于1989年荣获“地区教育能手”称号,1991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最终成长为分管教学的中学副校长。
   在轻舟大哥的文集中,我读到了很多追忆文章,那些前辈师长,后来的同事,在他心里极具份量。我想这不单是“于我心有戚戚焉”,更多的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彼此信任,相互接纳。轻舟大哥作为晚生后辈,继承了他们的衣钵,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始终身体力行。
   我大略浏览了一下,轻舟大哥的作品,自2020年以来,有6篇文章,写了他的4位老师兼同事。
   《杞人不忧天》《我之所爱在江南》中的周树民老师,是一位具有专业知识,爱好众多,且睿智幽默的人。为了体现周老师的这些特点,轻舟大哥在文章中着重写了两件事,一是周老师在篮球场上的表现,潇洒帅气。一是周老师在课堂上的风趣。某日眼疾,一只眼用纱布包扎,周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省”字,并让学生联想,说出与此有关的成语。当学生说出“睁只眼闭只眼”时,引起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靳老师,在“文革”时期扫过厕所,被人称为“靳黑子”,后来成为轻舟大哥高中时的化学老师。靳老师备课充分,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从不翻看课本教案,连布置的作业所在页码和题号都记得清清楚楚。轻舟大哥倾慕而效仿,后来在课堂上的表现与靳老师如出一辙。
   文灿老师,是轻舟大哥刚刚参加工作时的语文教研组副组长。有一次未打招呼听课,轻舟大哥讲的是阅读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文灿老师避开众人,指出了他的不足,并语重心长地说:“一个老师,刚上讲台的前五年,得窊腰杆五年。五年干出来就干出来了,干不出来,就崴了。”这段话,轻舟大哥从没忘记,一直激励着他前行。
   鲍大雪先生,有长者风范,又有文人风骨,轻舟大哥写了《文人风骨大雪翁》《心似明月澄,行如明月朗》追忆先生的一生。老先生疾恶如仇,又爱后生如子。在轻舟大哥被迫调离前,出于对他的爱惜和安慰,为他饯行。老先生著书颇丰,最有影响的有《自选韵语三百首》和《晚趣老人韵语选》,在轻舟大哥心里犹如黄钟大吕,噌吰鸣响。
   轻舟大哥牢记老师的嘉言懿行,并在潜移默化中成为自觉行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在轻舟大哥身上,也无比贴切。
  
   二
   开始关注轻舟大哥,是因为他在群里经常被提起。2020年12月我第一次拜读他的文章《与病同行》,一方面我被他与病魔做斗争的精神打动,一方面我为他遭受病痛折磨而心生悲痛。当时我流着泪,竟然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简短留评:“问好大哥,祝你早日康复,重回青春!我含泪读完,对大哥已是仰慕了。”“谢谢,只要活着,就活好每一、天!”看着轻舟大哥回复中打错的标点,我又泪水滂沱,想象他忍痛的样子,心疼不已。一个人要多么坚强,才能笑谈生死?在我看来,一个人只有懂得活着是一种责任,才有可能那么坚强。
   《与病同行》文字轻松,这样的苦中作乐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轻舟大哥除了乐观外,还有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
   与病魔作斗争的一年,在他是修行的一年。轻舟大哥对探病的亲戚朋友说,他在“辟谷”,成了“白眉大侠”。试图以轻松来消解大家对他的记挂。是的,轻舟大哥采取修行的方式,又成了“大侠”的结果,不正是在修行吗?并修成了正果。
   与病魔作斗争的一年,在他是读书码字儿的一年。三次住院,读了十几本书,平均每周码字儿不少于三千,写出《微笑》《风筝》,还完成了三万字的电影剧本初稿。除向流年投稿外,还在“齐鲁壹点号”开辟个人专号,一周最少投两篇,其中一篇小小说点击量超过45万,因此获“新人奖”。用轻舟大哥自己的话说,读书可以静心,码字儿更要专心致志。他是在以此转移注意力,减轻疾病痛苦。
   与病魔作斗争的一年,是家人给他温暖的一年。两个女儿自不待言,两个女婿像儿子一样忙前忙后,连十多岁的小外孙都托爸爸带信并捎来了平时积攒下来的几百元钱。在三次住院的间隙,回到家,把他当宝贝捧着的,首先是他的老伴儿。用轻舟大哥自己的话说:“她对我的爱,对我的精心照料,都融化在比树叶还稠的生活细节里。”
   轻舟大哥获得如此厚待,绝不是偶然的。他爱岗敬业,成绩卓著,桃李满天下。他待人真诚,勤学肯干,赢得人心。他爱妻护女,有责任感,把家庭建设得和睦温馨,功不可没。常言道,人有善愿,天必佑之。他所得到的照拂,都是上天对他付出的回馈。因为心怀感恩,才能被他体察和享受。
   表现轻舟大哥精气神的文章还有很多,如《一步一步向前走》《活神仙》《跨年游之乐》等等,实在是一篇《与病同行》就足以显现他的品行和情怀。一个人在逆境或困境中表现出来的品行和情怀最真实,那是一种无心掩饰的自然流露,是一种下意识反应,最能说明问题。
  
   三
   轻舟大哥是个闲不住的人,基于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基于对家乡乡贤的景仰,穆文熙一直是他念念不忘的人物。2019年参加“流年·中国故事”征文,他在《穆文熙的背影》中直言:“自我退离工作岗位以后,有一个人的名字,影子一样,经常在我的脑海里游荡。这人叫穆文熙。”
   穆文熙(1532—1617年),字敬甫,大名府东明人,明代文学家。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历任工部郎中、尚宝寺丞、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广东按察使、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
   穆文熙为官清正,崇尚名节,狷介耿直,曾因仗义执言两度辞官。后回乡归隐,建逍遥园,著书立说,有《四史洪裁》《七雄策》《逍遥园诗文集》《文浦玄珠》《百将提衡》及碑记书文存世。《中国文学家辞典》为其立传,对其文学成就给予较高评价。
   最近,因为东明县政协编写古代名人传记,轻舟大哥接受了其中最繁重的任务,先后推出两篇穆文熙诗文赏析,一篇解读了他的《逍遥园赋》,一篇解读了他的《鸱鸮吟》。前一篇是我编辑的,题目是《逍遥园里写逍遥》。记得我编辑时非常吃力,私下向轻舟大哥讨教,才有了一点眉目。为写按语,我查找了资料,才对穆文熙有所了解。按语虽不精到,也可能有讹误,但确实是我拜读轻舟大哥文章的收获。
   “作者写这篇文章,至少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宣传乡党,明代官至工部侍郎的穆文熙;一个是为传扬中华传统文化,庄子的《逍遥游》从古至今的伟大影响。穆文熙受庄子的影响建逍遥园,作《逍遥园赋》。在作者看来《逍遥园赋》对道家思想的精神传承是有价值的,除此之外,在文学上也极具价值。《逍遥园赋》虽然湮没于浩繁的古代典籍中,知道它的人很少,但毕竟被收录进《古代类书集成》,占有一席之地。在白话文大行其道的今天,越是经典地道的文言文,越是显得佶屈聱牙,能读懂弄通的人已经不多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许多经典都面临着相似的命运。正因为此,作者虽说“斗胆”,但实则是一种落到实处的行动。作者在文章中通过翻译《逍遥园赋》,介绍了它产生的来龙去脉,渲染了逍遥园的四时美景,描写了“尔其偕我良朋契,若兰薰鹖冠”的美好。《逍遥园赋》除讲述了园子在形式上对“逍遥”的继承外,重点在于讲述园子主人与他的同好,在精神上对“逍遥”的传承。中国真正的文人士大夫都是饱学之士,都有忠诚担当奉献的精神,都有刚正不阿的品性,信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出仕”“隐逸”进退自如,既讲究儒家仁义礼智信,又崇尚道家的虚静无为。拜读这篇文章之后,我觉得作者行文是有趋向性的,一定抱有相类似的信条,才会不辞辛苦,竭力推介。本文知识性强,对宣传中华文化,宣扬传统文人士大夫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轻舟大哥如此连篇累牍,除了情感上的亲近外,他还觉得自己有责任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推介古代文化名人。他的这个目的正在渐次达到。至少对我而言,轻舟大哥的文章为我洞开了一个从未涉足的领域,让我为“结识”一位古代先贤而自豪。“要想了解一个人,读他的文章就行”。当我能够沉浸于穆文熙的文章,并被他的精神感染激励的时候,我一定不会忘记轻舟大哥的功劳。
   轻舟大哥曾经写过《不系舟》,对自孟子以来有关于此的大家学说进行了罗列,唯独没有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由此,我再武断一回,轻舟大哥推崇的是孟子对于“不系舟”的解说,或许“快乐一轻舟”与“不系舟”并无联系,在李俊明老师那里,只是坚持以“快乐”为原则,坚决摆脱病痛的纠缠轻装上阵而已。况且“亚圣”的说法与“先圣”殊途同归。孔子说: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即便轻舟大哥是一条“不系舟”,即便他从心所欲,即便有点“花心”,又何妨?有了既定的方向和航道,他仍然会不遗余力。

共 43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快乐一轻舟》,是流年作者“快乐一轻舟”的笔名,而“快乐一轻舟”在江山的签名:“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是宋代诗人张孝祥《浣溪沙》里上片。此篇散文的开篇,作者以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为引申,诠释了“想要了解一个人,读他的文章就行。”这一说法。于是作者在快乐一轻舟大哥的文章中遨游,去解读轻舟大哥的人生及他在江山的创作之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者在轻舟大哥的文章中,读出了一位乐观、豁达、通透、随遇而安且与病魔缠斗数年的看似平凡,实则坚强的大哥的形象。幼年因家贫和时代形势影响,无大学可上,后恢复高考,凭着自己的努力在教学育人的路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退休后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提笔耕耘,把余生献给了文学,也圆了自己从小构筑的文学梦。读作者的此篇文章,就如读轻舟大哥,他的隐忍,他的坚强,他的睿智,他的勤奋与认真,给逝水流年社团的编辑们带来了动力,更感佩他跟病魔一次次的斗争。“一个人只有懂得活着是一种责任,才有可能那么坚强。”这是本篇散文的作者给予轻舟大哥的肯定,我想,也会是读到这篇散文的读者所想。结尾更是出彩,作者对“不系舟”和“快乐一轻舟”之间的微妙关系,解读得出乎意料外,又在意料之中,再或许,这就是作者对轻舟大哥的期许:“即便轻舟大哥是一条‘不系舟’,即便他从心所欲,即便有点‘花心’,又何妨?有了既定的方向和航道,他仍然会不遗余力。”一篇真情散文,通过快乐一轻舟的文章,捕捉其文中的精华,足见作者写这篇散文所下的功夫。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714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07-08 18:13:17
  姐姐文中所写到的轻舟大哥的文章,有好多听雪都读到过,真的是受益匪浅。更有甚者,通过姐姐的诠释,对大哥、对大哥的作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此,感谢姐姐的分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07-11 09:32:53
  感谢听雪,评点到位。大哥打动了我,特别是第一次读他的文章,就读到《与病同行》,那种内心焦灼的感觉,那种牵挂,特别是他与病魔作斗争,既令人倾佩,又让人心疼,都需要一吐为快。但愿大哥尽快好起来,又能常读到他的美文。
2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2-07-08 18:15:49
  读完姐姐的作品,听雪有些惭愧,该向姐姐学习认真对文,认真对人的态度!
   听雪能力有限,解读不到的地方,请姐姐不吝指出!
   期待更多精彩!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3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2-07-08 20:45:21
  谢谢梅子,辛苦了。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回复3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07-11 09:33:36
  大哥早日康复,是流年人最大心愿。
4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07-09 11:59:26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我读子青同学散文《快乐一轻舟》有感
   一
   前面有玫瑰写的《飞毛腿大哥》 ,后面又有雁子诗意化的《不系之舟》,两篇精品散文的主人公都是轻舟大哥。
   听说子青老同学又写了一篇散文《快乐一轻舟》,而且文中主人公依然在轻舟大哥。心中不免担心,在流年家人已经深度耕耘过的土壤上,再次耕耘还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吗?
   细细读完子青的散文《快乐一轻舟》,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古人云: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意思是说,情感在心里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于语言。子青同学这篇散文完全是从自己内心的情感出发,因为读轻舟大哥的文集,因为编辑轻舟大哥的文章,内心的情感被触动,被感动,因而不得不有感而写。其实,还不仅仅是如此,当子青同学得知轻舟大哥还是中学的一位优秀语文教师时,嫁接到曾经同为中学语文老师的自己舅舅身上,并以舅舅的形象,描摹轻舟大哥的样子,身临其境,所以子青同学读轻舟大哥的文集,自然就多了一层亲近感。
   二
   当然,轻舟大哥感动子青同学的,不仅仅是文章,还有轻舟大哥《与病同行》与病魔做斗争的精神,这是主要的方面,也是作者要写这篇文章的最大动力。并寄希望轻舟大哥早日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这是一篇非常动情的美文。为老同学点赞。
   叶嘉莹教授说,文学很奇妙,有的时候,它不在于你说的是什么,而在于你这样去说,说出来的风格是怎样的。
   子青同学的文章有自己的风格。这已经是写作者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回复4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07-11 09:48:00
  老同学精神可嘉,点评文章总是细致卖力,对老同学,更是不遗余力。轻舟大哥是一个富矿,经得起大家挖掘。当时,我写轻舟大哥,愿望很单纯,希望通过流年人的惦记,给他一些战胜病魔的力量。我写文章少了一些激情,总是平平淡淡的,要打动人难。既不像玫瑰姐的《飞毛腿》那般有按捺不住的情绪,也不像雁子那样唯美,“不系舟”成了一种精神象征。我会努力,因为我知道表扬是一种鞭策。暑安,老同学及嫂子好!
5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2-07-09 16:29:59
  轻舟老师是我敬佩的大哥,他写文既快又好,是流年的“飞毛腿”,他对待疾病积极乐观,从容应对,是学习榜样,他对待家人和亲朋,充满爱心和真诚,赢得亲友的真心关爱。
   轻舟老师的作品我大多读过,所以对梅姐姐此篇书写大为佩服。梅姐姐对轻舟老师的解读非常精准全面,实为不易。
闲云落雪
回复5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07-11 09:52:30
  落雪,谢谢夸奖!写轻舟大哥,难也不难,他写了那么多好文章,提供了许多可用的素材。况且大哥本身是一处富矿,有那么多值得挖掘的优秀品质。大哥打动了我,充满感情,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6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2-07-09 16:38:17
  轻舟大哥的人生经历,他面对疾病的坚强,他为人的睿智通透,为文的保质保量,都是流年人的标杆,也是流年的精神财富。子青情动于衷,挥洒成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大哥形象。向轻舟大哥学习!祝他早日康复!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6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07-11 09:54:50
  燕子姐姐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的乐观与任何人相比,都不逊色。但愿轻舟大哥赶快好起来,又能经常读到他的美文。广州高温,祝暑安!
7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2-07-14 15:59:37
  这篇写轻舟大哥的,角度选的好。轻舟大哥对待生活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五十玫瑰
回复7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07-14 17:12:54
  谢谢玫瑰姐夸奖!是你的文章启发了我,为了不雷同,我可是绞尽脑汁了。
8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2-07-14 16:15:5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8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07-14 17:13:42
  谢谢雪!我的文章总让你费力劳神。
9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2-07-16 08:44:01
  轻舟老哥值得我敬重。
   子青有真情写得感人。
   祝轻舟老哥身体健康!
回复9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07-18 17:06:18
  谢谢山地哥鼓励!轻舟大哥与病魔顽强斗争的精神打动了我!大哥乐观,许多年坚持写作,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10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2-07-19 16:48:09
  了解一个人,读他的文。确然如是!
   子青姐姐,基于轻舟大哥的作品,挖掘其人良品:有对同事师者的回忆和感恩,有思想成长的梳理和教育生涯的顾念,有对乡贤文学及名人的钩沉和推介,有与病魔缠身的抗争精神和享受亲情的暖与爱……更有阅读和耕耘以践行文学之梦。
   子青姐姐的文,情感真挚,有内在文脉。篇末的叩问与祈愿,提升了思想内韵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回复10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07-22 08:53:27
  在流年常常会有一些人和事对我有所触动,有的没有捕捉到,轻舟大哥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看了你和玫瑰姐的文章,我想表达的愿望更强烈了。谢谢你和玫瑰姐的诱发!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