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谈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问题(随笔)
近些年来,文学艺术领域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尤其是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于是更使文学艺术领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然而,也确实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关于文学的功能问题
开国领袖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学艺术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习主席也曾明确的地指出:文学艺术是时代的号角,文学艺术最能引领时代。
更具体的讲,文学艺术的功能,就是要紧随时代脉动,在国家的建设发展中,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歌颂时代,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制度,歌颂祖国,讴歌英雄,讴歌人民,讴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又要批评错误的思想言行,批判批评与时代相悖的社会存在,社会思潮及社会潮流。
在早些年,由于“与国际接轨”,于是西方意识形态,西方文化便趁机向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大举渗透,从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对我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地冲击,甚至是有演变的潜在危机。相伴随着这种思潮,于是旧的封建腐朽文化,又呈东山再起之势。
我们学习西方文化,必须是在要坚守好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文化及优秀的传统文化阵地的基础上,去学习西方优秀先进的文化,而不能没有选择的随便信手拈来一些低劣恶俗的西方文化糟粕,而当成至宝,甚至是欲取而代之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文化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将西方的意识形态及其文化视为当代人类最优秀最现代者,那些精美分子和那些公知们就是如此这般的大行其道的!
还有些复旧思想严重的文人,认为复辟封建腐朽文化的机会到了,于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将社会存在的人区隔成贵族阶层,中等阶层,庶民阶层,从而将“贵族阶层”捧上了尊贵一族的宝座,而将国家与社会的主体之人民群众视之为卑微的一族,进而大肆宣扬表现社会等级化之文化,甚而至于鼓吹剥削压迫合理合规合法,且有功有勋。而基本民众就应天经地义地被剥削受压迫,这完全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意志那一套!
关于文学艺术功能的定位问题
文学艺术具有歌颂、赞誉与批判、批评的双重功能。而究竟是歌颂还是批判,要首先立足于时代大背景的前题下,去歌颂或批判、批评。更具体地讲,文学就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大背景下,去歌颂时代,歌颂那些时代优秀的人和事。当然,对于那些与时代相违的人和事也应予以批判和揭露,同时,对于一些错误的思想也要进行批评。
然而,有一些文人,将文学的歌颂与赞誉的功能武断的否定了,认为文学从来就不是歌颂的工具,而文学本也就是批判揭露社会阴暗面的,或言文学从来就是揭露人性阴暗面的。
本来嘛,在社会生活中,即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而在我国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真善美是社会的主流意识,而对于社会真善美这种主流意识,就是要坚决的予以歌颂、赞美、弘扬、发扬光大。而不能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视而不见,或选择性失明,或站在另一种角度上去加以否定,甚至是去大肆的歪曲、抹黑、攻击、污蔑。
譬如过去曾冒出一股对前三十年否定的文学潮流,搞什么“伤痕文学”。这些所谓的“伤痕”文人,对前三十年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全盘予以否定,甚至是对当时的奋斗史予以攻击、歪曲,大搞历史虚無主义。在那些文人的思想中,今天的社会存在是腾空而起的空中楼阁,前三十年通过艰苦奋斗打下的坚实之经济社会基础是空空的、甚至是负面的。在那些人看来,即使是在旧中国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今天也可一步登高搞成世界GDP第二。试问:存有那种思想的人,还有没有一点良心?
我们说话也好,办事也好,写文章也好,首先要将良心摆正,不能灭着良心说话,办事,写文章!
作为文人,一个中国的文人,首先必须要有家国与人民情怀。如果连这一点都作不到,那根本就不配作为一个文人,至少是不配作为一个中国乃至中华民族的文人!
有人竟然公开的向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叫板,并企图对“讲话”欲予以“突破”。有句话叫作:你以为你是谁呀?有点太不自量了吧?还企图突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然后去寻求西方文化而取而代之吗?
毛主席为中国的开国领袖,不但创立了先进的社会制度及为党和国家的领导者,同时在文化领域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师与先哲,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时代化中国化的奠基人,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习主席。
习主席就曾明确地指出:不要以后三十年去否定前三十年,也不要以前三十年去否定后三十年。然而,就是有一些人,尤其是一些文人,就是一味的用“伤痕文学”去否定前三十年,去否定前三十年的奋斗史。
以前在演艺界就冒出来滥戏子误国的一股污流,而在文学领域又涌出了一股“伤痕文学”的逆流,最近的“毒教材”事件,更是为毁害中国未来的一派恶流。
凡此种种,并不是偶然的社会思潮。美国的布热津斯基就曾对我国布下了“奶头阴谋”,并预言:将奶头塞进他们的嘴里,让他们舒舒服服地死去。前苏联不就是舒舒服服地垮掉了吗!因此,我们不能麻木不仁地去对待意识形态领域潜在的危机。
我们批驳“伤痕文学”,于是乎就有人骂之为“极左”。啊,我们是“极左”?那他们就是极右喽?那他们究竟要右到哪里去?右到那老木乃伊拜登那里去吗?然后跟着美国佬的屁股后面抢屎吃,口中还念念有词:味道好极了!并且还默念:主啊!赐给我幸福吧,阿门。
关于文学创作脱离政治问题
政治是社会发展进步及社会运转的主导动力,或言政治是社会生活极为重要地组成部分,而文学又是表达、表现、表述社会生活重要的思想意识工具,因此,无论如何,文学是不能也无法脱离政治的。那种认为文学完全可以游离于政治之外的思想与说教,都是骗人的,或是自欺欺人的。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中性文学,因为文学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之中所产生的,并又反映且为之服务的。除非有人企图去搞外星文学,或将文学视为外星飞来的陨石,或将文学置之于云里雾里,或将其当成海市蜃楼。
因此,文学必须紧跟时代政治的步伐,并以时代政治为其指导思想去从事文学活动,去从事文学创作。否则,文学便成了失去灵魂的空壳文学,如若这般如此,文学又将如何地去引领时代?文学又将如何地去作为时代进步的号角呢?
关于人性问题
有人主张:文学不要去涉及政治,可脱离政治去写人性。
人性是什么?人性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下雨下下来的吗?还是大风刮来的?或是做梦梦到的?
人性应该是地上生长出来的,就是说,人性根植于社会存在之中。换言之,没有孤立的人性。一定的社会存在,既产生了真善美的人性,也会产生假恶丑的人性。但有些文人,一提人性,他们就孤立的认为人性就是假恶丑的。至于对社会存在的真善美的人性,他们就选择性地失明了。于是乎便以揭露人性的假恶丑为靶点,然后加以无限地放大,甚至于去胡编乱造,以达到抹黑、丑化、污蔑一种社会制度或一个时代,以适应西方意识形态的需要。
另一方面,一些文人又将一些本该否定批判的所谓人性,误化为正统的社会存在。
譬如说,资本问题,本来资本为一种生产要素,但一些人便将资本视为发展经济的支柱,于是企图用资本来控制社会的运转。更具体地讲,有人将资本的所有者对工人的剩余价值地获取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并认为工人是靠资本所有者吃饭的。本来嘛,工人靠自己辛苦地付出,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同时又为资本所有者创造了剩余价值,工人本应获取劳动报酬,而不是资本所有者恩赐的。于是乎一些文人就去歌颂赞扬资本所有者,而不去歌颂赞扬工人的付出精神和为社会创造财富光荣的劳动。
关于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散文创作存在着写得过散的问题。虽然不能苛求文章有价似珠玉,也不强求散文写的具有诗意,但散文也不可写得太散。
直言之,有些散文平铺直叙部分所用笔默太多,铺陈得过于冗长,致使读者读起来感觉太乏味,甚至经常有看不下去的感觉,因为不知作者所言是在想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想欲表达一种什么思想与情感,读之就如同生吞过量的白开水一样,或如同嚼腊一般。当然,平铺直叙在行文中有时也是需要的,但总不能如同扯黏条一样,越拉越长,总要考虑珍惜读者的时间。
还有,不能将散文等同于生活流水帐,写一篇文章总要表达思想与情感,如果一篇文章写的都是天亮了,起床,洗漱,吃饭,送小孩,上班,工作,下班,又吃饭,饭后活动,看电视,看手机,睡觉,做什么梦了……,这能表达什么思想与情感呢?
有道是:文以载道,文以寓情,无道又无情就不是文学作品。文章是写给人看的,不是玩玩笔墨,摆弄一下文字而已。
力戒浮躁的泡沫之品,力戒粗制滥造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