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我的知青岁月(一)(散文)
上山下乡
今年,是我们高中毕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日。
那年开春,我们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号召,下放到江陵县八岭山镇金桥大队五小队。
下乡那天,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母亲请别人帮忙,找了一辆小货车,把我们四个女生(后结拜为四姊妹)及四位母亲一起拖到目的地。
生产队长,村干部早已在村口等候,看热闹,看稀奇的大人、小孩站在大路两旁,好像夹道欢迎。我们的到来,干部群众都很热情。一番寒喧后,就带我们到宿舍。这是队里原来的粮食仓库,面积大约有50个平方,旁边临时搭建一个厨房和茅房。分了一垄半田给我们种蔬菜,口粮按生产队平均人口分配,劳动计工分。
待一切安顿完毕,四位母亲千叮咛,万嘱咐,才依依不舍随车返回。
初步人生,我们都是青春豆蔻,情窦初开的少女。从小在一个机关大院长大,从小就过着安逸的生活,从小就不知悲伤忧愁是什么,从小就缺乏锻炼;生活常识,生活技能都等于零。
初步人生,我们遇到种种困难,有生存的障碍,有苦和累的感受。我们能经得住外面的风风雨雨,真的不容易,这都是逼出来的。
感谢老天,赋予我好记忆,让过去已久的事情如同就在眼前。
咬牙坚持
这里是水稻区。那时,一年要插三季秧,早稻、中稻、晚稻。那年夏季,骄阳如火,微笑迷人。难耐蒸人的天气,正值抢插晚稻秧。我们和当地农民一样,劳动没有区别。插秧,要背对着火辣辣的太阳,面朝着经过太阳暴晒,弥漫浓烈恶臭,还鼓起发酵后冒着泡泡的臭泥巴水。还有蛇,有蚂蟥,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虫子,我们咬着牙坚持。
为了抢时间,饭带到田埂上吃,从早晨插到傍晚才收工。人累得快散架,腰也直不起来,浑身上下都渗出了又咸又粘的汗臭味。长期无油水,又无荤,肚子已经饥肠辘辘。
不劳而获
回家后,吃什么?除了米,什么都没有。那时,不像现在,有零食、有外卖。虽然生产队分给我们一垄半地种菜,谁种?无人种,荒着。吃咸菜、辣酱、糖拌饭、酱油拌饭、白米饭,是经常的事。
头天,二姐因为长期吃辣酱上火,牙齿痛,误把十滴水当成止痛水,一瓶全吞了下去,肚子搅来搅去痛了一晚上,今天还焉着。三姐长期便秘,
加上没有蔬菜粗纤维,肠道的蠕动现在更加困难。大姐,性格慢,干什么都不慌不忙。烧火做饭四个人轮流转。今天该她,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她还没有去做饭的意思。也是,着什么急,烧饭简单,又不用炒菜。
我呢,昨晚被老鼠爬到床上啃脚指,吓了个半死,一夜不敢关灯,不敢睡觉。这宿舍原先是粮食仓库,老鼠肆虐。现在,没有了粮食,老鼠就到处乱窜,在房顶上打架,不停发出逃跑,追赶,轰隆轰隆的声音,好像拖石滚样的振动。没有了粮食,老鼠就到处乱啃,不停发出唧唧和啃咬东西的声音,让人听得心惊肉跳。现在,我只想躺在床上,安安静静休息一会。无奈,强烈的饥饿感,让人睡不安神。唯一让自己静下心来的,就是听啸叫的蝉鸣。我感觉生活非常沉重,无聊,烦躁。
突发奇想
这时,突然听到二姐说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提议,捉青蛙,改善生活。大家汗水淋漓的脸上骤然浮起惊喜与亢奋。联想到,青蛙在餐桌上称之为田鸡,肉质又鲜又嫩又香,太具诱惑力,大家都赞成,说干就干。
可怎么捉呢?二姐说,用手电筒。她说,听别人讲过,青蛙被手电光一照,就不会跑了。二姐是我们这里面最勇敢,最活跃,最能干的人,她很有号召力。
她接着开始分工:我胆小,负责提装青蛙的蛇皮袋子;大姐,二姐负责捉;三姐负责打电筒。分工完毕,接着出门,反正夏天,昼长夜短。
处处风景
跨出家门,就是一条泥土大道,路对面是一个有篮球场大的水塘。那个年代,水无污染,水面如镜,长枝的垂柳在水里可以映出影来,清澈的水可以看得到塘底。我们生活用水都在这里。
途经农宅,耸着鼻子闻栀子花香香。冲着空旷的田野大喊大叫,那种傻傻的样子,现在想起来就想笑。碰到农民菜园,顺手牵羊,摘点青辣椒;看见西红柿正好解渴,看见黄瓜正好充饥。架子上爬着青青的藤子,吊着丝瓜,苦瓜,摘下来刚好和辣椒一配,一切唾手可得。当地农民对我们真好,朴实,厚道,善良,他们心里都清楚,却从没有人来点破。有些农民还主动送东西给我们,同情我们。我们至今心存感恩,世间充满大爱。
我们往最深幽的地方前行,那是一条用脚走出来的路。我们穿过树林,看见一条小溪,目的地到了。这里的草永不会干枯,这里一块块平整肥沃的秧田,插着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秧苗,像一张绿地毯。这里的青蛙最多,叫得最欢。这里的鸟儿自在啁啾着,此起彼应。多风的夏日,忽然感到沁人的清凉。
我们任意漫游,脚下散发着草香,脸庞闪烁着灿烂的笑容。我这时什么也不去想,回归自然,让大自然之美由心灵之美去感应。美到心醉。我还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
捉青蛙
暮色降临,残阳折叠,星星就位。捉青蛙的战斗正式打响。首先,听声音,哪里有叫声就往哪里跑。第二步,打电筒很关键,要对准它的头。第三步,电筒不能摇晃,只能另外一个人去捉。刚开始,没经验,发现目标,三姐打着电筒拼命喊:大姐,二姐赶快来捉。青蛙到处蹦跳,好像撩逗她们,大姐在田埂上奔跑追逐。大姐看见了青蛙,顺势向前扑去,踉跄了一下,差点没跌倒。这时,倏地,青蛙又从她踉跄的右边窜了出来。等她蹑着手再去抓,青蛙旋即以最敏捷的动作逃到另外一个地方,其速度极快。咳,真令人沮丧。最后,你捉,我捉,跑了一大圈,谁也没捉到。
干脆,第二招,各捉各的,互不影响。结果,费九牛二虎之力也难得捉住一个。第三招,分工协作,你捉我帮忙,我捉你帮忙。有经验了,青蛙越捉越多,她们越捉越欢。人生的快乐,往往就藏在这些无用之小事里。
我胆小,我夹在他们中央,我们都没带时间。月隐星现,露重风轻,我不知道夜色有多深。空矿的田野,静的没有边。小树林被风一吹,飒飒作响,吓得我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突然,脚底下软绵绵的,好像踩上了一个什么东西。低头一看,我的妈呀!是蛇!惊恐的我大叫一声,魂飞魄散,丢掉袋子就跑。幸亏二姐,眼疾手快,把袋子口抓住,青蛙才没有跑出来。
二姐愠怒地吼道,怕什么怕,是水蛇,又没有毒。我的情绪一落千丈,再没了心情。我不停地要求回家,看我这样,再瞅袋子,大抵算,少说也有几十个,大家这才作罢。到家后,我从枕头底下,拿出手表一看,12点差5分钟。
杀青蛙
接下来,杀青蛙。我有自知自明,捉青蛙,你没参加,杀青蛙,你再不参加,就太有点说不过去了。在厨房,我把袋子朝地上一搁,准备杀。不曾想,袋子没有扎口,青蛙倏地一个接一个很快都蹦了出来。水缸旁边,碗柜底下,灶台周围,犄角旮旯处,到处躲的都是;而且,瞪着那双像金鱼的眼晴,鼓着腮帮,鼓着大肚皮,嘴里发出刺耳的呱呱声,表示抗议。青蛙快要闹翻天。
在灯光下,手电光不起作用。青蛙到处蹦到处跳,东躲西藏。如想抓住它,可真没有那么容易。埋怨我吧,我反正一个不哼气。得亏这几个姐姐,让抓青蛙大战重奏。
有一个青蛙,跑到我脚边,几个姐姐异口同声大喊抓住它。我去抓,刹那,我害怕,手倏地又缩了回来。我愣在那里不动,急得她们直跺脚,最后还是二姐伸手抓住它。
翻然悔悟
我闭着眼晴杀。有一个调皮鬼,在我手中行刑一半,它挣扎逃脱了。我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捉住它,万物都有灵性,它好像哭着盯着我,身体轻微地,有规律地颤栗。它细细的足脚动弹了一下,就瘫倒下去,奄奄一息,即将逝去。多么酸楚,多么可怜,我的心一颤,我再也下不了手。
霎时,老师上课讲青蛙是益虫,专吃害虫保庄稼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翻然悔悟。
山川河流,日月星光,飞禽走兽,花鸟虫草,是大自然,是人类的爱物。我们都应该去爱,去保护它,去融洽相处;而不应该去占有,去强加给它不愿接纳却无法抗柜的种种。在自然面前,万物都应该是平等的。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我感到心里堵得慌,我没有了食欲,想吐,想睡,想逃离,我知道永远也不会有下一次。
还会选择
今天在这朦胧的黄昏中,再次回首。心中依旧好笑自己年轻时的幼雅,懵懂。心中依旧涌动着怦然心动的激情。虽然本该是读书的年龄,却赶上那个年代,不由自己来选择,的确很遗憾。
旋即想到,上山下乡,纵然艰苦,但也是我们人生中一次脱胎换骨的磨炼。有些东西,只有经历了,你才能真正懂得;有些事情,只有面对了,你才能留下最美的印记。例如:勤劳,节俭,吃苦耐劳等等,让人受益终身。所以,我并不后悔,如有可能,我依然还会选择这种苦乐掺杂,真实,简单,珍贵的生活。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我住过的都是故乡,令人向往。
知青下乡,生活环境发生了从未想过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苦累及物质生活的艰苦,然而,不寻常的经历,也许是人生最可珍贵的财富!
作者应该是与我为同一代人,我的故乡本在农村,我也干过一年的农活,也有切身的感受,开始阶段确实是令人难熬,每天早晨当听到”下地啦"都是在梦中被喊醒,就好似督催逼命一般,然而,半年以后便适应了。开始时也有报怨情绪,但冷静下来一想,我们的父辈不也是这样的在苦累中劳作着吗?而且他们却总是朴素的乐观的面对着劳作与生活。再转念一想难道他们就该如此这般吗?我们就理应去心安理得的去享受他们的劳作成果吗?
再回到文章内容,作者没有如同“伤痕文学"那样去写自己的知青经历,而是立足于正面的角度去认识那段生活,因此很值得赞誉!
而只有那些自以为某本为天经地义、天造地设的就应为人上之人,于是乎去驾驭人下之人,都是些禽兽不如的畜牲!
记得有句歌词:如果没有农民种的粮食,谁也别想活!就是他们那些天造地设的人上之人,也只能唱西风去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