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雾中记(散文)
北方的秋冬经常起雾,于清晨或傍晚。我对雾有些痴迷,喜欢有雾的天气。无需太浓,也无需太淡,隔着七八米远能看清人脸方好。也许是小时候看西游记看多了,看到天宫里仙雾缭绕的样子很美,自己站在山岗的雾海里感觉也很美。
那个时候分不清雾和霾,估计霾也很少。我喜欢把自己藏在雾里,在林间慢慢行走,让树木花草渐次出现在眼前;走快一些,它们纷至沓来,或是迎面,或是擦肩,渐而又消失在身后。总有一种无以言表的乐趣在其中。
孩童时,喜欢和小伙伴们捉迷藏,尤其喜欢在雾气弥漫的时候。农村的天地宽广,老屋、牛栏、草垛、河沟以至于村落的犄角旮旯皆可藏匿。在雾中,就更好藏身了。我藏好一处,伙伴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未必能找到。那时,他们会扯着嗓子大喊我的名字。他们输了,会赔偿一些“宝贝”给我,譬如:纸牌、玻璃球、贴画以及火柴枪等等。记得有一次,有个小伙伴输了很多“好物”给我,有些不情愿,在我的“威逼”之下才忍痛割爱。许多年后,我们遇见,他还翻出旧账,不过我们都会哈哈一笑。
雾中乐趣颇多,更有记忆深刻的画面镌刻于脑海里的记忆之墙上。一幅幅展开,总有一种温馨的眷恋萦于心田。农人们大都勤劳,大雾弥漫的天气也不妨他们出去劳作。晚秋时节,晨曦未露的清晨,有时会起大雾,村落以及田野完全隐于其中。鸡鸣狗叫,鸭嘎鸟啾,只闻其声,未见其形。行走在田野的小路上,会从不远的地方传来一声悠长的“哞”声,那是勤快的老农早早地下地了。
我的母亲是个很勤快的人。即使大雾天气也不妨她去干活。上高中时,每个月回家一趟。周末她更不得闲,要为我备干粮。记得一个初冬的周末,天起了大雾,可母亲仍旧忙活,套上毛驴拉磨,磨出糊子,再去锅屋烙煎饼。磨道里的驴子在走,它头上的雾也似乎在走;驴子转三四圈,母亲就端着勺子往磨眼里添料(小麦、地瓜干、黄豆掺和在一起的),母亲在动,她头上的雾气似乎也在动。有时,驴子走得慢了,母亲便会吆喝几声“驾驾”,在雾中就会传来大黄狗的叫声,它似乎在帮着母亲催促驴子快走……
母亲在雾中赶驴子拉磨的那个画面现在仍记忆犹新。只可惜,后来没几年驴子就被父亲卖掉了,磨盘也被人收走,放到了景区,许多磨盘排在一起,成为一种人文景点了。
雾中并非都是“乐事”,在我记忆中,还发生过一次“囧事”。上高中那会,我们大都是骑自行车去县城的。那会儿年轻,体力充沛,四十多里的路程个把小时就能骑到。有一次周末,为了早到校补习功课,我和几个同伴在大雾弥漫的公路上来了一场“竞速比赛”。那年代公路上的汽车并不多,我们也不怕危险,都把车轮蹬得飞转。走到一段下坡拐弯的地方,由于没把控好车把,我一头拱到了路边,幸亏有个草垛,眼睛还未睁开,就听着一只母鸡咯咯地叫了起来,然后扑棱着翅膀从我的后背上点了一下,就接着飞到了外面。那只鸡被我吓得不轻,我也被鸡吓得够呛。从草垛鸡窝里撤出身子,感觉额头上一股温热的液体在往下流,一摸才觉得是鸡蛋清。头上也沾了不少麦秸,同伴们听见动静,都围了过来,看到我的囧样,都不约而同地大笑了起来……后来,同伴们还多次拿此事来打趣我。
现在回想,虽然囧,也算囧中有乐吧!
我对于雾的痴爱还表现在乐于摘抄关于雾的诗句和优美的句子。大概摘抄了一小本,烟呀、霞呀、云呀,都不例外,但凡与之沾边的皆可入本。日积月累的效果是写作文时此类的词汇、诗句信手拈来,往往会给作文增色不少。我模糊记得笔记本的最后一页摘抄的应该是《红楼梦》第三回里的一副对联,其曰: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当年摘抄时只觉句子优美,其意未曾深究。后来仔细读了两遍原著,才明白大意,原来此两句对联是为了衬托荣府的尊贵和品味……后来,只可惜那个笔记本不知所踪,或是夹杂废品里卖掉了,或是被母亲当成柴草烧为灰烬了。
曾经一度,我有一种冲动,想写一篇关于雾的大部头小说,可是空有雄心壮志,却始终未能付诸笔端。聊以自慰的是写过一首以雾为背景的爱情小诗,如下:
那是晚秋
你像一朵荷花一样
盛开在云端
我撑一只竹筏
拨开云雾
划向你的心湖
一个清纯的微笑
借着涟漪向我荡来
一圈,一圈……
那首小诗现在回味起来,仍能让我怦然心动。那是我关于青春和爱情的样子!
时间就像一块磨刀石,生命里的冲动和激情总会被磨掉。不知从何时起,我对雾的感觉淡了。可能是感官功能衰退了,抑或是为俗务繁事所累而无暇顾及了。况且,现在北方的雾天少了,霾天却多了。一开始,我搞不清楚两者的区别,后来“百度”了一下,才知道雾和霾有着天壤之别。雾是纯自然现象,而霾则多是人为的污染环境造成的。前几年一到冬天,霾就不请自来。只要有霾的日子,我大多不敢出门,因为有慢性气管炎,只要吸上那么一会霾,气管炎肯定要犯。所以,由此及彼,讨厌霾,拐带着连雾也不怎么喜欢了。
现在,我时常一个人静静地抽烟,看着吐出的烟雾发呆,也许发呆的那一刻才能放空自己。我幻想自己进入一种场景:在云雾弥漫的清晨,我行走在山林里,勿问东西,不管南北,各种树木倏忽出现在我眼前,与我擦肩或迎面,而后,它们又都消失在我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