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义门陈”传奇概述(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义门陈”传奇概述(随笔)


作者:茆屋闲客 秀才,106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41发表时间:2022-07-17 16:44:19

【东篱】“义门陈”传奇概述(随笔) 朋友,您若读过《桃花源记》,那就一定深知文中所描述的那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这是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心中的一个美好理想,是五柳先生笔下生花的与世隔绝、没有战乱纷扰、平民安居乐业的一个美妙梦境。
   朋友,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您听说过在千年之前,一个被皇上旌表为“义门陈”的“天下第一家”吗?在这个朝野注目、雅俗叫绝的大家庭里,曾经演绎着一幕幕不是桃花源却胜过桃花源的人间仙境。
   近来闲客有幸“结缘”义门陈。我在惊奇中,痴迷多日,发呆多时,内心的冲动,实在压抑不住,故特撰此“概述”,愿与“好奇”君们分享。
  
   一
   义门陈氏,又称江州陈氏,是发祥于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据史志及陈氏谱牒记载,从唐朝开元十九年,即公元731年,陈旺先生开始建庄,到北宋嘉祐七年,即公元1063年奉旨分家,前后历时332年,义门陈人一直是合族而居没分过家,聚居持续了15代,人口高峰时多达3978人。
   走近鼎盛时的义门陈,看到村里那么繁盛的建筑,就会让人眼花缭乱:义门正宅、御书楼、东佳书院、东臬祠(旺公祠)、太公堂、祖训堂、德星堂、大学院、接官厅、刑仗厅、太圣院、得胜楼、九里殿、永清祠、都察院、百犬牢、秋千院、望仙亭、嬉戏亭、真君祠、五祖碑、藏书楼、百柱堂、兰官、廨院、道院、义门、义酒坊、酒店、馈堂、公堂、鼓楼、洗米池、酒泉井、茶房、新迁祠、先祠、义碑,筮法亭及田庄、园林等300多处。
   有诗为证:楼阁连云延四方,旌旗映日紫气长,农夫耕种犹作赋,学子呤哦翰墨香!
   北宋丞相吕端,亦赋《赞义门》诗一首: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永清潭底观鱼变,东佳岗上听莺吭。
   这是中华民族持久不衰的一个缩影,如果仅仅理解为一个家族的繁衍兴旺,可能就肤浅了。我们的满足,是一个大家庭,自古就有着相亲互助的特点,这样的特点是不是起源于每一个家族?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二
   “义门陈”得名的由来。据载,唐中和四年,即公元884年,唐僖宗听闻江州陈氏一族,已是数世同居150余年,便御笔亲题“义门世家”,并赐对联:“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以示赞誉,因此陈家人,将永清村名改成了“义门”;时至大顺元年,即公元890年,唐昭宗又御笔亲题了“旌表义门陈氏”,从此“义门陈”名扬天下。
   义门陈,是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长、团结最紧密的和谐大家族,真正实践了孔圣儒家“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创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人间奇迹,更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典范!
   回望义门陈三百多年聚居的辉煌历史,首当其冲的一个密诀,就是陈氏族人始终奉行“至公无私”的治家理念,坚持以儒家忠孝仁义为根本,勤俭耕读传家,全家上下,谦让和睦,和谐相处,合德和风,其乐融融。
   族产共有,室无私财。家族自始至终,实行长幼有序,财富共有,经济均等,住房衣食,所有日用,统一供给。严禁财产私有,就连新媳妇回娘家要带的礼物,都由家族专人配发。
   衣服共穿,婴孩共育。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儿不识母。这是义门陈和谐齐聚生活最为生动的写照。个人没有财产,就连衣服,甚至孩子,都为家族共有,将“至公无私”演绎到了极致。
   放在架子上的衣服,是没有主人的,只要适合,那就穿好了;衣服脏了,放到分装的篓子里,会有专人负责及时洗好。婴孩满月后,都要送到百婴堂里共同抚育。父母每隔七天,可领回一个晚上。在百婴堂里,若有孩子饿了在哭,乳妇不论是否亲生,都会同样哺乳,所以孩子到了三岁,还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
   人无贵贱,共同劳作。按田间农务、洗衣做饭、喂养小孩、照料老人、教书办学、对外交往等家族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需要,上至家主管理者,下至一般家族成员,没有贵贱等级,不搞任何特殊,没有丫鬟奴婢,手握大权的家长,更不会说一套做一套,而是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因此家族内部,没有闲人,共同劳动,自觉奉献。
   击鼓传餐,同炊共饮。在义门陈庄的一座高山上,专门建有一亭,亭内设大鼓一面,有三人轮班司鼓。每到开饭时间,“咚咚咚”鼓声响起。在各处劳动的族人,就会相互喊着:“吃饭啰!”大家闻讯后,立刻放下工具,回到自己吃饭的桌位。
   厨房炊事人员,必须在鼓声响起之前,将三百多桌的饭菜,全部准备停当。老人是老人席,成人到成人席,小孩有小孩席。同桌的人没有到齐,就不会开席,先到桌席的人,只能等着。
   一犬不至,百犬不食。义门陈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百只狗狗,同食一槽,共眠一室,每当同槽进食之时,若有一犬不到场,则其余的狗均不进食。
   宋太宗曾为陈家“百犬牢”大门,御笔亲题一联: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中异类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内同声共护门。
   后来宋仁宗觉得太新奇,于是亲带随从,自京城车马劳顿,远赴江西德安,大驾亲临义门。随从将事先准备好的100个米馍逐一摆放地上,让义门陈的家人唤狗来食,因非正食时间,只到了99只。只见其中一狗,含起一个米馍,向送馍人点一下头,随后直往外走,其余的狗仍站原地不动。好奇的宋仁宗等人随之而行,看到此狗将米馍送给因脚拐不便,而常眠正宅屋顶的老母狗食用了,送馍狗这才回返原地,向送馍人再次点头后,轻吠了一声,众狗才同时开吃。
   一个庞大家族的维护,不是靠某个人的发号施令,是靠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召唤,这些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是我们的财富。
  
   三
   《中国姓氏通书》将义门陈“百犬同槽”称为世界奇观,千古一绝,已于1996年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一夫一妻,皆只一室。义门陈先祖思想前卫,早在千年前,就打破了男子可娶三妻四妾的陋习,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皆只一室,不得置外妾”。如有越轨行为,必受“剥落衣状,归役三年”的家法制裁。
   老有共养,老有共乐。统一建立寿安堂,食宿设施一应俱全,让老人安度晚年,内设健身器材,供老人休闲娱乐。同时建有太学院,专供去外地做官者,告老还乡时颐养天年。
   义门教育,功勋卓著。第三任家长陈崇一上任,便在族内创办了两级学校,并划出300亩良田,专门用于教学经费。初级的叫书屋,相当于现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初中;高级的叫东佳书院,也叫陈氏书堂,后称义门书院,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和大学。东佳书院只招收本族及与关系紧密的有为子弟,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私立大学。
   在创立东佳书院的170多年历史中,先后共考中状元5人,进士500余人。宋庆历四年,应试者高达403人,当年考中进士45人。先后出任3名宰相,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少傅等国之重臣18位,任过京官的29位,在朝官员累计430人,受朝廷封赠的有42人。
   东佳书院,声名远播,引来了一大批文人学士的慕名造访。大名鼎鼎的欧阳修、苏轼、陆游、黄庭坚、晏殊、王韶、夏竦、朱熹、岳飞、文天祥等人,前来东佳书院,或讲学,或游园,或求知,共留下了300多篇题辞、文章和诗词。先后有12位宰相到访书院,包括寇准、陈尧叟、文彦博、吕蒙正、晏殊、李昉、宋琪等。
   宋代江州知府李原颖诗云:“接官厅内,尽是进士博士大学士;迎宾路上,又来侍郎礼郎尚书郎”。
   忠义孝悌,家规甚严。唐大顺元年,即公元890年,义门陈第三任家长陈崇,订立《家法三十三条》《家规十六则》《家范十二则》。族内任何人,只要触犯家规、家法任何一条,都要去刑杖厅,接受相应惩罚。
   义门陈家训家规家范,是一部完整的家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敦孝悌以重人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气,讲法律以儆愚顽,解仇忿以重身命,明礼让以厚风俗。
   义门陈这些治家制度,已列入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民主选举,任人唯贤。义门陈历任家长,都由民主选举产生。不是任资排辈,而是选贤任能,若有不胜任者,再选能者代之。在十五代家长中,任职长的有二三十年,短的只有一两年。
   三朝旌表,誉满天下。从唐僖宗起,义门陈历受唐、五代、北宋三朝九帝御赐旌表。先后获得:真良家、义门世家、忠孝世家、人间第一、世上无双、天下第一家等众多至尊称号。
   天禧4年,宋真宗赐对联:“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嘉祐5年,宋仁宗追封义门陈先祖陈旺、陈机、陈感、陈兰、陈青为国公;义门陈还是唯一被皇上批准发行货币的一个家族,可上市流通,由此可见朝廷对义门陈又是何等的重视!
   义门陈正是多次受到历代皇族赐匾、题诗表彰而名闻遐迩,也得到历代将相及名人墨客的诗文赞誉、歌赋颂词而天下扬名。
  
   四
   再妙的戏剧,也要落幕;再好的宴席,亦须散场。
   家崇孝悌之风,门尚敦睦之义。义门陈这一典范家族,虽然早已誉满天下,但因这个家族,也过于人丁兴旺了,家众近四千口,更是同心同德如一人,这也实在震动了大宋朝野上下,似乎成了朝廷的一块“心病”。
   因此,嘉祐七年,在文彦博、包拯等朝廷重臣的建议下,宋仁宗在世界历史上,又创下了个十分奇葩的唯一:为义门陈专门颁发“析庄”圣旨。意思是说:你们义门陈那个孝义啊,实在太感人啦!朝廷要把你家道德风尚的优秀种子,播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将陈氏的美德仁义传遍四面八方,以此敦化民风教化天下,让各地结出更多的文明硕果。朕思考再三,觉得办好这件事,现在应该是时候了……云云一大篇,实质就两字:分家!
   这里还得讲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圣旨到达的当日,陈氏族老们,很快齐聚在义门议事厅里,各人自然都有说不完的背井离乡苦,道不尽的生离死别情。
   据说,就在大家纷纷议论中,忽然,一只大龟,以其两只蒲扇大的前脚,徐徐推开了议事厅大门。只见此龟有大锅盖那么大,一直伸出巨头,泪眼汪汪的。
   一族老作揖道:“神龟请回,今奉旨析庄,圣命难违。义门子孙,不论千里万里,都不会忘掉根本,一定岁岁回归,祭祀先人。”金龟听后,这才点头离去。
   从此以后,神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吃不喝,昂首四顾,守望在义门陈故里。历经千年风雨,后来竟变成了一尊昂首眺望远方的大龟石,陈氏族人称之为“千年龟”。
   关于义门陈如何分家,历史上亦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朝廷对此事再三研究过,还有一个非常周到的方案。监督析庄的大员,就是历来办事公正严明的包拯大人。具体是按宋仁宗御赐:“知宋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12个字派,让义门陈推出291个代表,通过挨派抓阄,分迁到全国72个州郡144个县,从而拆分为291个庄子。
   说法二,接到圣旨后,义门陈当家人十分犯愁,这家到底怎么分呢?后来有人提出,把祖堂的一口大锅,吊到祠堂的大梁上,使其自由落体,摔成几片,就分成几庄。结果大铁锅摔成了291块,就分成为291个庄,每庄各持铁块一片。
   无论哪种说法,反正这次义门陈家族算是彻底瓦解了。随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家族大迁徙,就正式开始了。迁到新定居地后,各庄都能谨遵祖训,家家门口都挂起书有“义门”二字的大灯笼,还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义门陈姓,自古人才辈出,近代陈氏英才,也是群星璀璨。如我党就有著名人物陈云、陈毅、陈赓,还有陈独秀、陈伯达等;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陈果夫、国民党将领陈诚等,都缘自江州义门陈氏迁至全国各地支派之后裔……
  
   日前,我的几位老友小聚,当我放情讲述“义门陈”传奇故事时,一位仁兄不无感叹地说:“哎!别说三四千人口几百年不分家了,请你们看看现在,一家上下三四代,只有几个人物,还都要分在几处屋里吃住呢。与老祖宗相比,我们今人真是汗颜无比啊!”
   我愿义门陈孝义文化,能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原创首发于壬寅虎年六月十八)
  

共 47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闲客老师的此篇文字,引领着读者进入了一个桃花源式的家族胜地,其别样的风景令人拍案叫绝。一千多年前,义门陈氏,也叫江州陈氏,聚居持续了十五代,人口高峰时接近四千人。鼎盛时期的义门陈,建筑别具匠心,或壮观或精致,布局犹似大观园,花式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家族上下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义门陈,创造了历史上文化最盛、合居最长、团结最紧密的和谐大家族,真正实践了孔圣儒家“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创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人间奇迹,更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典范。该家族长盛不衰的秘诀是至公无私,纪律严明,犯错严惩,分工明确,家长率先垂范,全员参与,事事有人做,且追求完美。孩子从出生到三岁之间都送到专门的哺育中心集中喂养,家族内还设立各级学堂,让孩子们接受严谨而全面的教育和礼仪熏陶,所以义门陈氏人才辈出,上至朝堂宰相,下至各地方要员,都能看见陈氏的身影。义门陈氏闻名遐迩,就连他们家族的狗都培养得与众不同,甚至不可思议,狗们齐至才食,否则集体等待,狗还会关爱老弱病残,这狗界的教养之深令人叹为观止,足见主人非等闲之辈,深谙教化之道,连动物都训练有素,懂规矩有孝心,更何况人呢。义门陈氏一族治家有方,任人唯贤,同心同德,声名远播,连皇帝都被震动了,皇帝可能忌惮这个家族如此壮大,发展下去,那强大的精英人脉会对皇权产生威胁,于是果断下旨,让这个庞大的家族分家,并分散到全国各地,美其名曰:让义门陈氏文化和精神的种子遍地开花。尽管如此,分家后的义门陈氏依然坚持治家理念,好的家风代代相传,培养的国之栋梁不在少数。该文运笔雄健,用词精当,叙述沉稳,夹叙夹议,表情达意自然贴切,让读者凭借文字的质感和力量跨越时空隧道,一睹千年前的义门陈氏恢宏磅礴的家族气势和精神风貌,从而产生景仰、敬佩之情,文末神龟的出现富有传奇色彩,饶有兴味,且寓意深刻。此文很有现实意义,对当今家风学风的建设也有借鉴和指导的价值。该文文采飞扬,感佩文思情怀,力荐品读,感受精彩。问候闲客老师,谨祝创作愉快![东篱编辑:罗莲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2-07-17 16:48:03
  “义门陈”的传奇故事,在作者的笔下很生动,很震撼,很耐人寻味。感谢闲客老师投稿东篱,谨祝夏安心怡!
回复1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7-17 21:18:18
  老师编稿费心了,我真的没有什么文学功底,今天来到东篱内部,在看热闹中,也想学点门道,谢谢老师不吝赐教!
2 楼        文友:立文早页        2022-07-17 17:32:54
  史料厚实,文笔畅快。
平生无别好,音乐与文字。努力一份苦,过后一份甜。
回复2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7-17 21:31:18
  谢谢老师鼓励,向您学习!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7-17 17:59:28
  义门陈,创下了中华民族的盛大问候,流传了经久不失不衰的问候根脉,是奇葩,也是光荣榜。作者这篇随笔,史料详实,叙述简约,精练生动,将其文化精髓一一析出,让我们看得真切而分明,深受感染。这个家族的故事很震撼,是华夏文化的一个缩影,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啊。作者创作这篇随笔,是用了心血的,应该为之喝彩。感谢老师投稿东篱,希望精彩释放在东篱,东篱为你而高兴。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7-17 21:30:40
  感谢社长留言高评!老师是大手笔,就像播种那金灿灿黄豆的农业专家!我退职退休几年来,越来越想远离牌局饭局,也想把主要时间放在种豆上,虽然我收获了几把青绿豆,但我感觉很充实,绿豆豆也很有味道。我喜欢读您的文章,但还很不够,今天得加强!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7-17 18:53:47
  拜读老师佳作,感慨万分,也羞愧万分啊!我本属“江右”民系,却不懂“江右文化”,用我们江西话说“跌苦”啊!不过,今日拜读老师佳作,了解了“义门陈”的家族故事和精神风貌,心中骄傲啊。好文章,正能量,令人陷入深思,深谢老师!遥握问候,谨祝老师在东篱创作愉快,精彩纷呈!
回复4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7-17 21:47:28
  谢谢湘莉社长留言雅评!义门陈家族文化太奇特太有趣太深厚了,我接触的时间也不长,还需要继续深入学习推广。我非常喜欢研究家道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十分欠缺的地方。真巧,老师本属江右民系,今后那对义门陈文化,一定会更加关注的。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7-17 19:46:59
  “义门陈”传奇的大家族,几千人同心同德,同吃同做,同用同歇,同养同抚,同管同教,当是怎样的一套完整体系才能达到如此和谐共生。试想现在许多一个小小的家庭,常常都是四分五裂,心态各异。这篇文章是一面镜子,要让世上所有人都看到才好。太生动、太神奇、太震撼了,谢谢老师,我长见识了,祝福已送出,请收!
回复5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7-17 21:49:51
  老师说的太好了,义门陈这一家族文化,实在让意外地喜爱。谢谢老师留言鼓励!
6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7-17 20:27:35
  呵呵!与几位老友的应酬还没收尾,闲客再三致歉,赶紧跑回家中,来致谢敬爱的老师们!
7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7-17 21:09:30
  来江山游玩近两年,仰慕东篱也有时日了。这次闲客能鼓足勇气,攀上江山顶部这片桃花源来凑下热闹,还得感谢“义门陈”家道文化的加持!真的没有想到,莲香社长出手这么快,能如此精准地将拙稿编发出来。反复品读老师的按语,我在感动中钦佩,在钦佩中感动,真不愧是江山精锐文社,此乃大家风范也!此时,闲客只想请求怀才社长能借我一份门前茶(如能出售更好),让我立刻献给莲香老师,谢谢您!老师辛苦啦!
8 楼        文友:袁野        2022-07-17 23:02:35
  每每拜读老师文章,总是收获甚多!今天又让我长见识了!谢谢茆屋闲客老师辛勤创作,分享美文佳作!
回复8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7-18 10:23:13
  谢谢袁野老师随访留言并鼓励!借兴来东篱,我是采不了菊的,但我愿陪您一起,游园见南山、游学润心灵。对应义门陈,这里也有桃花源,也有东佳书院,更有一群至公无私的高人智者。我们就留下来玩一段时间吧,哪怕当名旁听生,也是挺好的!
9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07-18 08:31:25
  以前略知道一点义门陈的故事,读完此篇,理解更深刻了。那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大同世界”,只遗憾,今不复昔。希望当今社会还能延续义门陈的火种,世界一家亲。生动,感人,受教。学习了,夏安!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9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7-18 10:25:14
  先生说得太好了,弘扬传统美德,是我们这辈老年人应尽职责。学习致敬先生!
10 楼        文友:野山梅        2022-07-18 09:13:41
  很精彩,开头很亲热地把人引入新的天地,中间犹如历史博物馆,介绍了义门陈家族的旺盛和睦,给人以理想的社会!天下为公,喊了几百年,可是还是有贪污垃圾多多,看来要有一个好家风好的社风真的很难!我们都来学习义门陈吧!迎接神龟出现!佳作点赞!
回复10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7-18 10:31:20
  谢谢梅师造访指点!您的这段留言,极具引导性与指导性。义门陈曾经的辉煌,对当下齐家治国都有很强的启发意义。致敬梅师,恭祝夏安!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