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遇见你,真好(散文)

精品 【八一】遇见你,真好(散文)


作者:梦在何处 举人,3582.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59发表时间:2022-07-21 11:00:34

【八一】遇见你,真好(散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每当读到宋朝周敦颐写的这篇《爱莲说》,我就会想起江山的一位作者——小小莲儿。
  
   一
   莲儿予我的第一印象:冰雪聪明,热情、善良、直率又随和。我看过她戴着口罩的照片,犹如琵琶半遮面。黑亮的眼睛里透出一种坚毅,又如泉水般纯净,整个人散发着优雅知性的气息。
   那个清晨,我刚上QQ,突然看到莲儿给我一条留言:“老师,后台是你投稿的小说吗?我没点开看内容!”“是啊!”我有些惊讶!小小莲儿,我从来没有跟她说过话呀,她咋就突然问起我投稿的事了?当我还是一头雾水时,她又说话了:“我只看了标题,建议标题改一下,这样的标题,审核时第一眼会失分。”
   听了她的话,我才想起刚投稿的那篇小说《迷情意乱》。细想一下,难免会让人想入非非。要知道,江山可是个正能量的网站,一般带有低级色情等不良的文章,都不会被发表。而我这篇小说,单不说内容,乍一看标题,似有一种低级俗气的味道,我咋没想到这一点呢!只图一时心血来潮地写文发文,根本没想那么多。
   细细回味一下,我惊出一身冷汗。多亏莲儿老师善意的提醒,才免遭一场误会。虽说小说的内容并非如此,但那标题确实不妥。
   出于感动,我真心地说:“谢谢!”“不客气啊!”她接着又给我指出了标题的重要性,要我换成小说的标题,别写成散文式的标题。
   看到她这样热心又负责任,我心里升起一股暖流。心想,她一定是个非常专业的编辑,能一眼看出文章里存在的问题。我何不让她再看一下我的文章内容,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发现呢!我趁热打铁,迫不及待地给她发了条信息:“早上好!莲儿老师!麻烦你有时间看一下我写的那篇小说,哪处还有问题?辛苦了!”
   原想着她要半天才会回复我。因为她平时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一定忙得团团转。不会那么快回复我吧!
   正当我思绪乱飞时,她却回话了:“《迷途知返》本是正能量文章,内容有共性,但少些说服力……”接着,她一步步地给我指出了文章存在的问题,还截图告诉我哪些地方需要删减,哪些情节啰嗦拖沓,哪些情节要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听了她的一席话,我恍然大悟。原来写小说并非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去写,而是要注意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都要在心里酝酿好。平铺直叙地叙事,根本无法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也算不上一部成功的作品。
   后来,她怕我听不明白,又专门发语音过来。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柔柔软软,认真细致地给我讲了近一个小时。不觉间,我的眼眶湿润了。眼前仿佛出现一池的莲花,在频频向我点头,她们微笑着,鼓励着我……
  
   二
   人与人的交往,往往会通过对方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个甜美的声音,几句贴心的话语,就可以感受到她的一颗火热的心。
   后来,我每次把文章发她后,只要有问题,她就会告诉我,哪里语句重复需要精练,哪里需要调换顺序,哪处情感不够突出,哪里需要景物描写……整篇文章,她都给我详细地讲解分析一遍。犹如学生在听老师讲课,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我受益匪浅。
   莲儿平时很忙,但倘若她有时间,没等我动笔修改文章,她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我的文章修改了一遍。经她修改过的文章,语句精练,情感真挚细腻,段落之间衔接自然,读起来顺口,且富有感染力。可见,她的文字功底是何等之深。
   记得有一次,她们全家准备去新家,在车上,她还不忘给我修改那篇《拾麦穗》的文章。后来,那篇文章也获得了精品。
   萍水相逢的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相聚在一起。文字穿线,江山为媒,缘聚八一。她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我又一次被她深深地感动。
  
   三
   按理说,有才之人都自恃清高,而小小莲儿却恰恰相反。她不仅才华横溢,对每一个作者都是这样热心相助,因为她有一颗热爱文学,善良温暖,谦逊的心。
   不经意翻开她的文集,不是精品就是绝品,被誉为“绝品宗师,”她还是“社团优秀编辑”“优秀社长”“明星版主”“江山之星。”这么多荣誉,看得我眼花缭乱,啧啧赞叹。
   读着她的一篇篇绝品文章,感受着她与众不同的写作技巧。小说《二娃与婆娘》我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都感触颇深。
   小说以陕北的地域习俗、人物风情和民族特色为创作背景,以二娃一家的生活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二娃与菊花的人生际遇和情感生活的故事。里面穿插了紫蓝和村长苟且之事,有生活麻木的原因,有精神慰藉的因素,但她分辨得清礼义廉耻,宁愿以死赎罪,也不苟且偷生。显示了传统习俗的力量对她的影响。还有乡邻们集体摁手印,痛斥村长的作恶多端,就连村长媳妇也摁下自己的手印。这是对正义的渴望,对邪恶的憎恨,展现出黄土地上劳动人民善良、淳朴的本性。小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能够唤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对秦人精神的崇尚,对农村传统风俗的尊重,对农民悲苦境遇的怜悯与同情。
   二娃和菊花这两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语言、动作、心理描写都非常鲜活生动。我无法想象,从小生活在苏州大城市里的她,怎么能将农村的人和事了解得那样清楚?二娃“捉鸡取蛋”的那个细节描绘得活灵活现:“二娃敏捷地一扑,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了最大的那一只,忙不迭地地忘记屁股里探进两只手指。手里边揣着个热乎乎沾满血迹的蛋。母鸡惨叫着在院子里打转,一会儿便哑了声躲进鸡棚休养去了。”只见她连用了几个捉鸡的动作“扑”“抓”“探”“揣,”写活了农村“愣头青”二娃的形象个性。母鸡的“惨叫”“打转”“哑了声”“躲”这些词语亦是用得生动传神。“带血的鸡蛋”极具有生活气息,没有平素对生活细心的观察体验,绝对写不出来。可见莲儿对细节的描写尤为重视,使读者眼前立现一幅生动逼真的生活场景。
   不光这些动作描写,莲儿对农村乡土语言也描绘得淋漓尽致。
   如:“狗娃几(子),锅(过)来谝咧。”“你个怂娃,赶紧把撒(头)塞到交裆,你把你先人亏滴在坟上胡蹦里。”“他大爷,你也是个半截身子个棺材板的人咧,咋像个胡骚情的老母猪没完咧,得是羞了你先人哩……”这些方言,凸显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加强了乡土文章的艺术魅力,将朴实无华的农民形象真实展现在读者面前。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我,耳濡目染农村种种,日常喂鸡养狗,干过各种农活,听过那些方言,但我却无法用笔将那些场景生动地描绘出来。莲儿敏锐的目光,独特的视角和驾驭文字的功力,足以让作品具有超乎想象的震撼力。作为一名秦人,叹为观止,这让我对莲儿的才情更多了一份由衷的敬佩。
   莲儿的散文《庵堂阿婆》,她用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一个善良、慈爱,痴情的阿婆形象。阿婆对我的喜爱,对解放军伤员的关爱,她在最好的芳华里做了尼姑,在庵堂伴着孤灯,守着清贫,面对“一枝竹”般的爷爷,甘愿做“一朵白菊”,保持着“洁身自好”,最后不小心被湖水“吞噬”。阿婆的一生,平凡又不平凡,执着快乐有让人叹息。她选择了一生栖身庵堂,与青灯为伴,深情而感人。阿婆的死是一场意外,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在令人唏嘘之余,又给人留下太多的思考空间。文章至情至性,形象饱满生动,语言细腻传神,景物描写逼真。读着读着,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已,情不自禁泪目。这难道不是一篇经典佳作吗?
   文中写道:“阿婆笑眯眯地牵起我的手,走过摇摇晃晃的小木桥。”“我委屈得像只被激怒的小猫,扑过去,揪着阿婆的手又挠又咬,阿婆笑得光阴都慢了下来。”这些语句的描写,将一个善良慈爱的阿婆呈现在读者面前,尽管“我”对阿婆如此任性刁蛮,但阿婆对我却那样包容,可见阿婆对我是多么疼爱!
   更有“桂花开时,阿婆用糯米粉做一些花花绿绿的糕点,缀几颗红枣,甜、糯又精致,若有若无的香,恰到好处。我抓一块就往嘴巴塞,烫得跳脚。阿囡,不急,都是你的。其实阿婆会把大半分给邻居,余下的归我。”这些语言与场景描写,表现出阿婆乐于助人,善良的高贵品质。
   文章语言凝练精致,无拖沓繁杂之感。野草“挤满”檐角,铜香炉“蚀迹斑驳”,木鱼声在“葳蕤”的万物里“安详”,阿婆“一脸慈悲………”开篇寥寥数笔,庵堂的荒凉破败,阿婆的心静如水便扑面而来,这是令人惊叹!
   “阿婆一脸慈悲地诵经,‘我’调皮地苍劲白色的花海,奶奶的掩嘴轻笑……”许许多多的描写,都能给人无限的遐想,使人回味无穷!
   从描写阿婆的细节中,可以看出小小莲儿观察细致,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只有心里装满阳光的人,才能写出正能量的文章。
   她的一部微小说《远方》,飘忽而至的录取通知书,家里每个人都是开心的,可开心过后又为即将要付出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做着努力,他们心中充满了爱与责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紧扣人心,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场景描写细腻感人。
   还有好几篇绝品文章,读后我都被震撼,不自觉地沉醉其中。被她灵性、幽默的语言所感染,被她脱俗的想象力而折服……
  
   四
   读文如见人,温润的情感在文字间缓缓流淌,正像她乐观开朗的性格,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她性格直爽,没有心机。和她在一起完全不用担心说话会弯弯绕绕,藏着掖着。
   当然,人无完人,她有时的做法也令人“头疼”。从文友口中得知,她也会为了文友文章中的一句话,一个措词,和文友争论不休。争得文友气得都退群了,她却又笑吟吟地将文友拉回来,过后她们还是最好的朋友。
   她也像个“铁面包公”,说话不留一点情面。就说我的那篇《借书往事》,当我问她文章存在哪些问题时,她直言不讳地就说了句:“文我看了一下,流水账!心理活动空洞无说服力。”接着她又给我圈画出文章那些空洞的话语。当时听了她的那句话,我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当时心里有点受不了,感觉自己是多么的不堪,就如被人狠狠地抽了一记耳光。难受、沮丧。但转念一想,人家也是为我好啊!不然自己怎么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敢于直言的人,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就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随之,心情豁然开朗,倍怀感恩之情!
   小小莲儿,对文学的严谨态度,对事不对人的处事方式,让我对她又有了新的认识。感谢江山,感谢八一,让我认识了你。文学路上,你是我学习的榜样,遇见你,真好!
  

共 41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花之君子者也。”这是《爱莲说》中对莲花的赞誉。现实中的小小莲儿,给作者的印象也是如此。她,知性优雅,美如莲花;她热情直爽,一字一句字字句句,从题目到内容,热情相助,指点作者文章中的不足,善良谦逊;她,才华横溢,一篇篇绝品文章生动传神,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只是透过文字的背后,那一颗热爱文字如生命的执着的心灵,更为我们文学人的典范;她直爽开朗,让人如沐春风。作者通过具体事例,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为基调,将莲儿的性格特征描述得淋漓尽致,情感充沛地表达了对莲儿老师的敬佩之情。此情此景此文,让人如在眼前,不胜感慨唏嘘,八一好文,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遥祝夏日清凉,笔力强健!【编辑:郭秀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72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秀玲        2022-07-21 11:02:09
  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性格,情感真挚饱满动人,拜读学习致敬!
郭秀玲
2 楼        文友:乡笛        2022-07-21 18:27:17
  身同感受,莲儿老师真是如此,热情真诚,平易近人,令人敬佩。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2-07-21 18:52:50
  豁达优雅、聪慧热情的莲儿,文采斐然,给作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文章情感丰沛,笔触细腻动人,感触颇深,人物形象立体鲜明,让人感同身受。感谢梦带来的精彩美文,祝老师文丰快乐!精彩继续。
淡淡的云彩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2-07-21 19:21:22
  莲儿老师给很多文友指导修改文章,她对八一社团的无私奉献有目共睹,让人感佩。文章和人品,深受大家喜爱,是学习的典范。再次欣赏老师美文,祝创作愉快!快乐每一天!
淡淡的云彩
回复4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07-22 12:40:23
  再次感谢社长鼓励,不光莲儿老师,还有云彩社长你,还有好多老师,都对梦有过帮助,梦非常感谢!永远将这份恩情记在心里。
5 楼        文友:华为        2022-07-22 09:18:10
  感受真切,让人深有同感!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6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07-22 12:32:09
  感谢郭老师的精心编按,感谢老师的鼓励,老师总结得很到位。辛苦了,香茶奉上。梦向老师问好!祝老师生活愉快!好运常伴!
梦在何处
7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07-22 12:34:08
  感谢乡笛老师品读文字,感谢老师的鼓励,给老师敬茶,祝清凉一夏!创编愉快!
梦在何处
8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07-22 12:36:07
  感谢云彩社长百忙之中品读文字,感谢老师的鼓励,香茶奉上,梦向老师问好!祝生活愉快!开心快乐!
梦在何处
9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07-22 12:44:19
  感谢华为老师品读文字,感谢老师的鼓励,辛苦了,香茶奉上,祝清凉一夏!创编愉快!
梦在何处
10 楼        文友:阿巧        2022-07-23 21:42:02
  读了梦在何处老师描写莲儿老师的美文,感同身受!莲儿老师人如其名,知性优雅,宛如莲花。她对待文学认真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她的文章视角独特,语言灵动,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谢梦在何处老师带来的精美散文,祝愿老师创编愉快,生活开心,夏日安康!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10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07-24 17:14:27
  感谢阿巧老师品读文字,很喜欢读老师的文章,老师的文章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能使人心情愉悦,感受不一样的情怀和风格。感谢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祝老师生活愉快!精彩不断!敬茶!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