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珍惜】让爱划进你的心海(散文)
前不久,在我们兄妹微信群里,大外甥发了一个视频。视频中,大姐正扶着楼梯栏杆,步履艰难地走着。只见她左手呈挎篮状紧贴在胸前,左腿呈画圈状,这正是人们所描述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走路姿态。虽然她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可我们兄妹们还是伸出大拇指给她点赞:
“大姐,加油。”
“大姐,您好样的!”
“大姐,您终于能下地走路了,继续努力!”
看着大姐在扶着楼梯栏杆一步步上下楼,我既欣慰又难过,不禁泪水湿润了眼眶,和大姐有关的件件往事,也浮现在脑海中。
一
大姐,在我们兄妹七个中排行老大。她小时候因为我们家家境贫寒,遭得罪最多,吃得苦也最多。初中没上便早早辍学,开始上班挣钱,挣着当时只有十几块钱的工资。因为没钱买自行车,她每天步行到公交站,用母亲从牙缝里攒下的几分钱,坐公交车去上班,下了车要步行一里多土路才能到厂子。虽坐车不方便,却给家里剩下生活费,大姐也乐此不疲。为了节省公交车钱,大姐吃住在厂子,逢星期天休息才回家,有时,家里的钱紧张了,没钱给她坐公交车,她就一个月回家一次。回到家里,又忙着帮助母亲打理家务,让劳累的母亲有空闲的时间休息。大姐自幼饱受磨难,由于缺乏营养,使得她在我们兄妹几个中个子最矮,体重最瘦,矮小的身材和我们兄妹比起来相形见绌。可她用孱弱的身子,帮助父母支撑起家里一片蓝天;用微薄的收入,让我们拮据的生活有了一缕阳光,使我们苦涩的生活有了一点甜意。
大姐为人善良,性格温和,对待兄妹们和母亲一样和蔼可亲,在岁月中和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意,深受兄妹们的爱戴。
当得知大姐突发脑梗住进了医院,我顿时震惊了。哀叹大姐的命运怎么如此多难!她刚刚送走偏瘫在床的大姐夫没几年,又患上了同样的病。在大姐夫瘫痪的几年里,大姐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病重的大姐夫。一生要强的大姐夫得病后,性情大变,脾气变得喜怒无常,时而暴躁,时而痛哭流涕,动辄大喊大叫,有时还对大姐大发脾气。大姐忍辱负重,每天对他笑脸相迎,给他端屎端尿,喂药喂饭,穿衣洗涮,她用瘦弱的身体,给大姐夫一个可依靠的肩膀;用微弱薄的力量,支撑着家不散。她全身心扑在大姐夫身上,没有过一天开心的日子,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甚至我们姊妹聚会,大姐都以要照顾大姐夫为由,不来参加。当我们兄妹们在一起欢声笑语时刻,唯独少了大姐的身影,我们兄妹只能哀叹大姐命运不济,相约平日里多去看望大姐,多给她些关爱,让大姐心中有少许来自我们兄妹们的温暖。
大姐住的六楼,是没有电梯的高层楼。唯一儿子奇奇从小娇生惯养,性格懦弱,担不起家庭重任。在大姐夫生病期间,我们兄妹们不仅经常去看望他,还帮助大姐照顾大姐夫,减轻大姐的负担。
大姐最担心的是大姐夫需要住院的时候,因为光是上下楼,就让大姐犯了难。大姐夫不能下地行走,更别说上下楼了。老实巴交的奇奇根本背不动身躯高大的父亲。每到这时,大姐只好打电话求我们兄妹们帮忙背着大姐夫下楼。只要接到大姐的电话,家里的男子汉们便火速来到大姐家,背着大姐夫下楼。
我爱人有一次背着大姐夫下楼。回家后他对我说:“大姐夫的身子死沉死沉的,一点用不上劲。我背着大姐夫每走一步都得费很大劲,楼梯窄,奇奇和大姐也帮不上忙,一层楼要下近二十个台阶。下台阶小心翼翼的,恐怕磕着碰着大姐夫,累得我把大姐夫送上车后,浑身要散架了。”
我忙让爱人躺下休息,叹息道:“真实辛苦你了!可大姐这样子,咱不帮忙谁帮忙呢?奇奇一点不顶用!”
爱人白我一眼:“这还用你说吗?这个道理我还不懂啊!”说着说着,已经酣睡如泥了。
这只是其中的一次。除了爱人外,哥哥和姐夫们也经常去帮忙。在关键时刻,再远的距离,也割不断亲情的纽带。
可亲人的爱心却没能换来大姐夫的病情好转。几年后,大姐夫带着对亲人的不舍,带着我们兄妹们的情意,魂归故里,一堆黄土,掩埋了大姐夫的一捧骨灰。大姐夫走了,他苦心装修好的新房刚住上没几年,老城的房子还没拆迁,却带着遗憾走了。留下大姐和奇奇一家三口相依为命。
大姐夫走后,二姐的儿子小强在他工作的国企给奇奇找到一份清闲的扳道岔工作,让下岗在家的奇奇有了份临时工作。眼看新的生活即将开始,没想到,大姐又突发脑梗,灾难又一次降临到大姐的家中。奇奇不得不辞去了临时工作,在家中专心照顾母亲。
二
当我急匆匆来到医院,看到我们兄妹几个围在大姐的床边,外甥媳妇小丽正在给大姐喂饭。小丽是个普通的工人,轮长相,她貌不惊人,也不善于打扮,可她心地善良,关键时刻,能担当起家庭的重担。每当她不上班时候,便守候在大姐的身边,用闺女般的温情照顾病中的大姐。当时正是吃饭时候,只见她手拿小勺,在一勺一勺地把勺子里的饭喂到大姐口中。一边喂着,还一边安慰大姐:“妈,您能吃就多吃点,多吃点身上才有力气,才能好起来。”大姐病态的脸上露着微笑,不住地在点头。我们兄妹都在夸赞小丽。大姐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儿媳,真是大姐的福气。
在大姐住院的日子里,我们姊妹们不断去医院看望大姐,床头柜和床下,塞满了我们姊妹送去的礼品。鼓励的话语,时刻萦绕在大姐耳边。给了躺在病床上的大姐莫大安慰,她病态的脸上,在我们面前总是流露着幸福的微笑。
等到大姐出院的日子,哥哥早早来到医院。奇奇叫来了一辆出租车,我们搀扶着大姐,一步步走下床,让大姐坐上轮椅,哥哥推着大姐,走向出租车。
出租车驶入大姐住的小区,停在大姐住的楼前。哥哥下车,从外面推开车门,身子蹲在车门台阶下,对大姐说道:“来吧,大姐,我背您上楼。”
我爱人忙说:“哥,还是让我来背咱大姐吧!”
哥哥坚决地说道:“你身子不好,还是我来吧!”
我爱人曾经因为一场轻微的脑梗,差点拴住,幸亏他看的及时,加上康复后经常锻炼,才没落下后遗症。哥哥知道他的情况,所以坚决不让他背,自己坚持要背大姐上楼。
那一刻,我真的被哥哥的举动震撼了。一个家庭如同锅碗瓢勺在一个锅里,难免有磕磕碰碰。一家人也如此,在一起时间长了,兄弟姊妹中难免会产生各种矛盾。哥哥是我们兄妹中唯一的男人,他自幼被我们兄妹娇惯成性,脾气有点骄横,心高气傲;而大姐小时候节俭惯了,处事小家子气,也爱管闲事,兄妹中有看不惯的地方会像母亲一样唠叨。大哥和大姐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岁月中产生了宿怨,产生了隔阂,哥哥在背地里总是说大姐小气,没有当大姐的样子,起不到表率作用;大姐也背地里说哥嫂不懂事,和一家人融不到一起。记忆犹新的一次,哥哥和大姐在家中争吵的很激烈,我们谁劝也劝不住。哥哥曾经放下狠话:“以后别想让我喊她姐姐!”
可当大姐夫病后,哥哥和大姐的关系开始回暖。他有时也会主动和大姐打招呼,去医院探视大姐夫。如今,听说大姐又病倒了,哥哥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关心大姐的病情,过段时间便拎着礼物去医院看看大姐。听说大姐要出院,他早早来到医院,帮着奇奇楼上楼下跑出院手续,办完出院手续后,又陪着奇奇送大姐回家。到了楼下,又要亲自背大姐上楼。这才是患难中见真情啊!在亲情面前,个人恩怨显得微不足道了,血溶于水的亲情,如一股强劲的洪水,一旦释放出能量,会冲破重重阻力,汇聚到爱的海洋中。
哥哥背着大姐走进楼道,每上几个台阶就要停一下,稍微稳稳身子。大姐在他的后背上心疼地说道:“建国,你受累了!”
哥哥满不在乎地说道:“没事,这不算啥!我经常往楼上扛东西,比你的身子重多了!再说,小时候你背我,你病了也该我背你了!这叫一报还一报!哈哈……”楼道里,响着哥哥爽朗的笑声,大姐也受感染露出了笑容。哥哥背着大姐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登上二楼,三楼,四楼……一个个台阶安静地“躺”着,静静地目送着姐弟俩从自己身上经过,楼道里,响着哥哥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欢声笑语铺满台阶,温情的话语使得寂静的楼道也温馨起来,闪亮的灯光也柔情地目送着他们上楼。狭窄的楼梯,把两个亲姐亲弟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姐弟俩的心越走越近。
当哥哥背着大姐走进六楼的大姐房间,已经是汗流满颊,气喘吁吁。他把大姐放在床上,大姐拉住他的手深情地望着他,无语凝噎。
我用眼睛摄下这深情的一幕又一幕,将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想:此时大姐心中一定是百感交集,他们之间所有的隔阂都被泪水冲淡了!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的耳边回响起这熟悉的旋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三
以后的日子,看望大姐,又成了我们兄妹生活中的日程。大姐的房间,经常留下我们兄妹们的笑声,鼓励大姐精神振作,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二姐经常来到大姐家中,依偎在她的身边家长里短地拉着家常,让孤独寂寞的大姐有了欢愉的心情;三姐给大姐买来了助走器,让大姐在家中锻炼行走,做康复训练;疫情期间,大姐的小区被封,四姐买来了一些蔬菜和生活用品给大姐送到小区门口,打电话让奇奇下楼来拿。嘱咐他要照顾好病中的妈妈,有什么困难打电话告诉她;五姐忙着家看孙子,可一有时间,她就到大姐家看望大姐;我工作的社区医院离大姐家较近,隔段时间,就买些鸡蛋和牛奶,去看望大姐。家庭聚餐,第一筷子菜,先是给大姐挟出来,让奇奇带回家给妈妈吃;我们还打开视频,和大姐视频对话,把一家人在一起的欢乐场面和大姐分享;在我们兄妹的关爱下下,大姐的状况一天天在好转,由原来的躺在床上不能动,到慢慢开始下地,在家中靠着助走器来回走动,有时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如今,看着大姐终于丢开了助走器,蹒跚着脚步终于走出家门,我们兄妹惊喜万分,纷纷发出各种表情和给大姐加油鼓劲,这是亲情的呼唤,这是爱的力量。是亲情,给了大姐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大姐,不管您前方的路是山高路远,我们兄妹的爱之舟会划进您的心海,载着您一路前行!相信,您在我们兄妹们爱心的驱使下,您一定能走向外面的世界,走向灿烂的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