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家山归梦(随笔)

精品 【晓荷】家山归梦(随笔)


作者:绿沁 布衣,187.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9发表时间:2022-07-28 12:09:03

大巴在高速路上行驶。
   近几年高速路愈来愈多。有人说,在带来便利同时,它也打破了村庄宁静。
   满目青翠,山上草木郁郁葱葱。
   旁山峰上矗立着两块石头,似母子。“母子”前方,又有一大石头,似“父亲”。
   “是一家人吧?父亲还没回来……”
   车疾驰而过。
   统一的棕色雕花门窗,统一的空调外栏,统一的仿古灰色瓷砖……迎面而来风中还有未消散的油漆味。
   街角有补鞋铜像。
   为什么要放补鞋铜像呢?
   莉姐高兴地说:“今天我回老家了!”
   “回老家?你不是蒲城人吗?”我说。
   “这一带原本蒲门地区。沿浦制鞋业很有名。温州、广州、佛山……都有沿浦人创办的皮鞋厂。”
   “为什么这里没有像平阳水头那样盛产牛皮等特产,却反而制鞋业这么发达呢?”转念,灵溪参茸市场、水产市场,不都是远离原材料生产基地吗?市场照样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可见当地人的智慧和拼搏。
   回头看补鞋铜像,心中多了几分敬佩和岁月沧桑感。
   想起邻居一老人曾说自己年轻时被人告密,意气风发的军校保送生从部队“解甲归田”,“一夜间白了头”,谋生所迫,曾到此补过鞋,也可见此地当时的繁荣。
  
   驼背桥
   “为什么叫‘驼背桥’呢?”
   “桥面就像驼背人一样。”
   “并没有特别驼呀!”
   桥边竖一木牌,书“驼背桥记”:相传明弘治甲子年间,城门朱勇嫁女蒲城,行经水路,交通不便,故筹备而建……桥墩裸露处,为三角平台,可供纳凉罾鱼。
   五百余载间,虽屡受台风洪水侵袭,历经沧桑,仍巍峨凛然。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因道路扩建,拆除桥墩一组,拉直桥梁弯度,拓宽桥面,加设栏杆,改其原貌……
   落款时二零二零年十一月。
   桥宽约三米,桥栏是新漆的赭石色。桥栏两侧桥面向外延伸一米左右,上铺木板,木板外侧有休闲长条靠背椅(既靠背,也护栏,类似一些景点“美人靠”)。坐在上面应舒服吧?可我没坐,当时没坐的时间、机会,也没坐的闲情雅致(另不知为何,很奇怪,好像心里也觉得这只是看看)。望四周,并无特别养眼赏心风景。桥前方左侧一新建长廊,长廊两边亦“美人靠”,寂寂的。桥下一端浅浅浊黄小河;另一侧,流水汤汤,河面由窄趋宽,在桥上,视线被两岸房屋遮挡,不见真容。
   古时嫁女多哭啼,朱勇嫁女,也许更多了些欢欣与佳话。“驼背桥”名亦可窥民生疾苦。驼背桥未改造前咋样?“纳凉罾鱼三角平台”尤令吾好奇。“五百余载,仍巍峨凛然”,为何“改其原貌”?“扩建”并未扩多少,三米左右也仅容一车过,桥对面老街,狭窄弯仄,车行不易。为何不另外取道呢?且,除了七十年代末扩建外,也让人感觉此桥有不少是这一两年新修(建)……
   驼背桥啊,在你沉默的“驼背”上我为何也感到一种无名的忧伤……
   桥对面一文化客厅,装修雅致。墙角上放着讲座海报:“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讲座者头衔:“教授”、“研究者”、“商会文化顾问”……近几年,不管政府还是民间,都在讲“振兴”。“文化赋能乡村”是个很好的题目。文化的基础是什么?如何让“振兴”更真实有效地发生?……这一切都让人思考。
   驼背桥再往下走,就到了陡门桥。
   陡门桥上有闸门。桥下河水与在驼背桥所见相似。一边似水沟;一边荡漾开阔。
   “这是什么?”循声望,只见六七根竹竿撑半圆形,底悬一网,如倒置大伞。大“伞”三四把,离河面或高或低,或远或近,兴味盎然。
   “这是罾,捕鱼用……”
   对岸,一瘦老者手攥一布带,带一端系“伞”上。
   河水浅浑,能捕到什么鱼呢?
   “在这河水与浅海交汇处,最适合鲈鱼生长。”
   “鲈鱼?……”
   鲈鱼更深的印象也许来自一些故事和诗词: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秋风一箸鲈鱼脍,张翰摇头唤不回。”
   “鲈鱼正美归不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
   中国文化里,鲈鱼,也许承载了一些厚重乡情和自由精神。
   老者慢慢拉紧手中带子,罾从水里浮起,离岸愈近。
   渔网空荡荡,并没有什么活蹦欢跳的鱼。
   “能不能捕到鱼那要看运气。”导游说。
   “网里没有一条鱼……”
   “不不,”莉姐笑嘻嘻地,脸上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光,“他捕的是鱼苗。网孔那么小,我们隔这么远看不到。我小时候有看过,很好奇。不是称斤论两卖,是一尾一尾卖……”
   百度“罾”,看到一首诗:
   “野色星辉半有无,曲江舟子夜罾鱼。
   红鳞跃网无钱买,惆怅天涯尺素书。”
   这首诗“罾鱼”和今天看到的应有所不同。但诗歌里“惆怅”却渐如一缕烟浮上心头。诗人孤独在外,“惆怅天涯尺素书”。而比如我,比如你,芸芸众生里的普通百姓,“惆怅”的是什么呢?陡门桥边罾鱼的老渔夫,他的“惆怅”、“欢喜”又是什么呢?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以前很普通的快乐却享受不到。”友与我一圈圈散步,“孩子在远方,父母在农村,自己在小城。两老在一起还好,能互相照顾。现老父一人……”
   我说我也如此。想让父亲到我家,父亲也肯定不同意。想住到老家(我家和父亲家就在两条相邻的街上),目前也有困难。
   “你老家不是有房子吗……”
   “拆了。两边都建六楼,街更窄了,很逼仄压抑……父亲家也不合适。隔壁小作坊,半夜三更吵得睡不着……”
   “听说你在邻村买了房子?”
   “前后都开阔的田野,很喜欢,回老家也方便。可装修快好时前面变工地了。对面山上要通高速……邻居们也不知道村里什么时候有这项目。”
   友说老家隔壁老头,房子拆建后三间五层楼,可每天还要出去踩三轮:“你说人这是怎么呢?好像总要不断赚钱,才能给自己积累一些安全感。我们有工资、保险,还不觉得怎样……”
   “原名镇下关……”导游满脸飞扬,把“镇”字咬得特别重,“后来不知为什么把‘镇’字去掉了……”
   “水兵一抬头,看见满眼霞光……”导游绘声绘色,声音和脸部线条都变得柔和起来。也许,远离家乡的水兵,心底更多是对“霞”的依恋。霞是爱人的蜜意?霞是母亲的叮咛?……“霞”,五彩缤纷。
   码头边一溜长排全都是艳丽恣意、热情似火的三角梅。
   码头沿街房子除了几间以竹木做装饰,其他全刷成了白、蓝,间或淡粉、淡桔、淡黄……马路交通线也画成了白、蓝、粉飘带,一条条蜿蜒着,伸向大山深处,伸向远方……
   不得不感叹霞关的浪漫和精细心思。可是,我为什么会想起一个作家到新加坡,看见“颜色缤纷的粉墙却有一致深浅”时的疑惑;为什么,会想起,如果有人不同意将他房子漆成花花绿绿怎么办?
   会不同意吗?能不同意吗?……就像老房子拆建一样,丈夫说都不用跟我说。事后问为什么,“大家都拆”——这是他的理由。
   会不会有人问:为什么海边房子,漆成白色、蓝色、淡粉色、淡桔色……就一定好看呢?
   这是个童话小镇吗?童话的底色是什么呢?还需要什么?……
   黄老师是霞关本地人。曾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少年时在码头玩耍的照片。蔚蓝大海,碧蓝天空,少年穿着裤衩,身子被阳光晒得乌金发亮。张开双臂,如鹞鹰展翅;腾空起跃,在甲板和海面上空做出种种高难度动作。
   “我的家,就在这后面。”黄老师用手指指码头后面的方向,笑呵呵,“我今天是回老家。”
   记起自己有次回老家。隔壁大妈说:“刚才听到你爸楼上有讲话声。原来是你回来啦!”
   码头边巷子直进去,是一条街。街上店铺众多:理发店、蛋糕店、渔具店、杂货店……有的住家大门紧闭,门口堆着绿色或蓝色渔网。有人在街口聊天;有人在三轮小货车边卸货;有妇女在屋边拖着长长的柄刷洗篾席,和邻居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没有统一的店面,没有统一的门窗,没有统一的空调栏,没有统一的装饰……走在这窄街,却感觉空旷了许多,空气也沉稳安静。
   走一段路,拐一两个弯,就到了老街。
   弯弯曲曲山路,干干净净青石板。石板有的被磨白了,有的边沿被薄薄青苔染绿了。房子依山势而建,三层、两层、五层……有看起来歪歪斜斜,好像屋主人自己建的;有平平整整,一砖一瓦严丝合缝……有木制吊脚楼,有钢筋水泥小洋房……那么巧、妙、出奇,又在情理意趣中。灰墙,白墙,黛墙……墙上有时光长长的印记。门口一盆盆一罐罐一篮蓝一坛坛鲜花。冷不丁山路拐弯口又冒出一大丛花树,直奔你眼。
   黄老师指着一间屋子,这屋子在巷子里——我们这个角度看过去只能看到后半间(前半间被巷子一侧房屋遮住了)。后半间二楼窗户,窗框漆成了蓝色,窗口摆着一盆花:“我以前住在那。”说读书时因每天回家不方便,老街也好玩,同学就把自己家一个房间给他住。
   外墙是斑驳的灰白水泥墙,好像一张年代久远水墨,墨水泅了大半张画。屋檐一角藤蔓垂挂。一阵风,藤蔓轻拂,窗台上花瓣一层层展开,青春少年白日夜幕踏歌尽兴而归情景如在眼前。有一间老屋,很多年前你曾住在这,很多年后你仍能看着它清晰、欣喜、略带骄傲地回忆过往,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每次经过老家拆建后的房子前面,却觉陌生。好像有一种回忆,我愿与它接近,又不自觉与它疏离。
   “一个人要走多少路
   才想来处去处
   一个人要走多少路
   才想子孙后代的世界
   想一个叫‘故乡’的词……”
   一日得暇涂鸦,午夜哼唱。
   “半书房!”有人指着前面喊。
   一幢四层楼耸立眼前。“半书房在山腰”几字在棕底木牌上朴拙可爱。
   “今天陈闻没来,有时她有在的。”莉姐说。
   导游说自己上次来遇到陈闻:一袭长裙,笑盈盈地端着茶在游客、书友间穿梭:“一个傍晚陈闻回家,看到父亲捧着一本书坐在石阶上读,‘就像一个学生’。从那时起,陈闻就萌生了要圆父亲图书馆梦的一个想法……”
   店内装饰简约。有一年青情侣。情侣坐在茶几两端(他们旁边的大玻璃窗可以看见对面的海和帆),啜着茶饮,喁喁细语。店门口墙壁上,贴着《我的所爱在山腰》: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
   想去寻她人拥挤……
   最后一句“由她去吧”使我暗暗发笑。鲁迅这样的诗风,我还第一次见到(原谅我见识寡陋)。可想想,这不就是鲁迅吗?那么诙谐、幽默、浪漫、有趣。他保持着一颗纯真的赤子之心。不理解的人,不同路的人,“由她去吧”!何等地洒脱,何等地忠于内心!开书店,也许是很多读书人的想法,但现实种种问题往往让人却步。“家乡有那么多店,唯独少了书店……如果在家乡开书店,父老和稚子有更多去处,我也方便看老爸……”有时我也想,但仅限想法而已。陈闻老师向心而行,在家乡完成了父辈和自己的梦想,幸甚已哉!……
   有一次读书会共读《乡土中国》,大家也谈到乡村的建设,破坏;谈到回不去的故乡;谈到时至今日仍有故乡可回多么幸运……
   “故乡”啊!
   我们认识你么?了解你么?
   也许,没有人能说清楚自己真正归属何处……
   漂泊感,是这样深深浅浅地包围了我们……
   从书店出来,前面石阶上一阿婆坐在屋角边。火红的三角梅衬着阿婆的白发和面容,阳光洒在她身上和她身边的锅炉(锅炉已熄火,上面一个圆铝盆,铝盆上一个篾竹盖),一切显得那么安静、和谐。在我们旁边,一阿公挑着两筐菜往上走。一筐芹菜、葱、大蒜,另一筐几个包菜,里面还有一把称。阿公头上星星点点都白发,但身子骨硬朗,走山路,虽小心翼翼,仍看出他背影也似蛮轻松。
   阿公阿婆与书店距离有多远?
   书店与阿公阿婆距离多远?
   不管多远,这距离正慢慢拉近……
   美团网上陈闻回复一网友:“感谢您的好评,让我们看到坚守的意义和力量。”短短一句话,让人感受到乡土文化创业者不易。抬头,看阿公阿婆,他们是不是也是背后推动、支持的一种力量?他们,就是一本本无言的书,一座座沉默的图书馆啊……
   走一段路,还看到镇下关口述馆、乡贤读书馆等。在一场馆外墙,刻着两行字:“传承非遗文化,留住匠心乡愁。”听说霞关还有民国传奇人物林竞故居(可惜我们没去)。林竞在自述文里曾提到“渔民之贫困”、“生计之艰难”,“经济之衰落”,为民间疾苦“日夜锥心”。言平生抱负是“少年立志求学,中青年壮游四方,老年回归乡里服务”。1949年他去了台湾后就再也没回来。历史风云变幻。家乡,是否真为每一个游子提供了“心之所在”?
   “皇帝叫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
   第一次去蒲城。烈日当空。一老翁仰卧城门石条酣睡,清风长驱。想起余华《活着》里的几句歌词。
   蒲城安寂、清幽。几百年来的城墙,老友似地展开双臂欢迎我们。
   最难忘还是跟着莉姐回家。
   田字形街巷恍如迷宫。
   来到一间三层楼前。
   前厅隐约传来说笑声。
   “爸,妈,我回来啦……”
   “哎……”屋内响起长长应答声。
   一种情愫又慢慢萦绕上了心间……
  

共 515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给这篇文字定性为杂文随笔,但小编觉得此文更像一篇游记。作者和蒲城人莉姐等一行人坐着旅游大巴在导游的引导下一路见识一路观光。他由补鞋铜像见识到了当地人的智慧和拼搏,由驼背桥的历史感受到岁月的忧伤,由扳罾人而联想到老家以及家里的老人。城镇建设让农村人的房子越来越高大,可是再高大也补偿不了他们内心深处向往的自由与闲适,还有那份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安全感。镇下关房屋的墙壁有童话般的色彩,是为了好看吗?再绚烂的装饰也代替不了底色的纯粹。黄老师回老家的雀跃是每个游子都想拥有的吧?但是,现实中有太多的回不去,回不去的过往,回不去的故乡。谁说“爸,妈,我回来啦……”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不是生活里的至幸福呢?全篇文字以浅浅的思绪为线,一路引领着我们读下去,直到读出一股淡淡的却又那么彻骨的乡愁。精彩好文,力荐共赏!【编辑:至简至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806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2-07-28 12:10:26
  学习老师精彩的文字,感谢老师对晓荷的追求,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绿沁        2022-07-29 12:05:51
  谢谢编辑老师!辛苦了!
2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7-28 14:53:43
  简略凝练的文笔,独特的叙事风格,恰如作者笔名“绿沁”,在盛夏的时光里散发出一袭沁人的绿意。创作辛苦了,问好老师。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回复2 楼        文友:绿沁        2022-07-29 12:06:24
  谢谢!问好老师!
3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8-07 11:40:59
  祝贺老师,期待更多精彩。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2-08-08 20:07:25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