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耕耘】【东篱】书相伴我的岁月(散文)
给自己的人生做个小结吧,可以说,书伴随了我的岁月,尤其是找到了江山,我得一书库,江山藏书岂止是“四库”,沧海献万珠,我捡珠宝行。
一
小学三年级随父到临川读书,当时在父亲身边的还有大哥。临川不大,喧闹里透着清幽,路两边有浓密的树,还有书摊,上面摆放着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以及小人书等。小人书,有文字,配上花花绿绿的图画,很吸引人。书摊旁搁着几张长条凳,矮矮的,油漆已被光阴磨损得油光发亮,那是给看书的人坐的。周末,完成作业,对父亲谎称去同学家玩。却捏着从早餐里省下的钱跑往书摊,看小人书。一看就是半天。
从那时起,爱上看书。
读小学五年级,大哥参加了工作,喜欢买书,多为小说。大哥爱书如命,把书都深锁于柜子里。临睡前大哥常捧着一本书卧于床上翻阅,看得津津有味。我也想看,大哥不肯,说我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很长时间我对那些书望眼欲穿,相隔咫尺,如远天涯。
后来我帮大哥洗衣,终于得偿所愿。
从此,我把周日的时光赋予给了一本本书,情绪常被书中人物的命运牵引,为他们的不幸而感叹,为他们的幸福而欢喜。书,让我知道了世界的辽阔、山河的浩大、自然的神奇。特别爱看美国小说《飘》,百看不腻。小说里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跌宕起伏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对我有着深深的诱惑。喜欢女主人公斯嘉丽,特立独行,敢爱敢恨,柔弱而坚强,天真而精明。青睐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神往那个风云变幻的江湖,交织着人间的恩怨情仇,柔情与豪情交融,正义和邪恶交锋,最终正义战胜邪恶。于是萌生幻想:渴望变成一个侠女,美貌如花,武功无敌,佩剑行走江湖,杀富济贫,惩恶扬善,永远不老。那种感觉多么的好。
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我与一本本书亲密照面,慢慢懂得以细腻而浪漫的情怀去感受周遭。爱听虫儿的啁啾、雨滴瓦檐和雪飘落的声音;为夕阳和落叶的美而触动,又心生淡淡忧伤;为花开而愉悦,为蝶舞而激动……书,让我触碰到了美和诗意。
高考落榜,父亲送我到省城的一所民办大学读书。这座大学分为很多学院,分布于省城各处。我所在的学院在江西大学对面。校园不大,也不美,只有一片小小的草坪,数棵梧桐以及一株石榴。五月,石榴花绽放,红红的,似飞扬的青春,明媚了黯淡的校园。
大学,宣示着青春时代的开始。这里是一个更为宽广的天地,汇聚着来自各个城市的男孩女孩,大家在一起生活、学习,这是一种迥异于过去的生活方式,让我感到新鲜又紧张,努力去适应。
那个年龄爱美。那些家境好的女生,常穿着漂亮的衣服在校园里走来走去,成为一道悦目的风景,吸引着同性和异性的目光,让我艳羡,多希望自已也能穿上。只是家里经济拮据,送我来上大学已属不易,哪有闲钱为我做新衣。我穿的衣服都是姐姐们穿剩的,旧而土气,我不喜欢,却也无奈。穿上那些旧衣服,觉得自己灰头土脸,不免自卑。而黯淡的脸色、笨拙的普通话以及并不出色的成绩,加重了我的自卑感。于是,我郁郁寡欢,深深封闭自己,很少说话,从不参加任何活动,在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发言,不爱和别人来往。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成了一个若有若无的影子。
很多个周末,舍友出去呼朋唤友。我独自坐在宿舍里看书,读徐志摩、戴望舒、林徽因的诗。诗里的世界,无比的纯净、美好。那一个个文字,如母亲的笑容,温暖人心;如故乡池塘边的蜻蜓,在我的天空恣意飞舞,赐予我无边的欢乐。
大二,学校办了一份校报。我写了一首小诗,鼓起勇气投稿,没想到诗被发表,我喜极而泣,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是处。班主任老师把我发表的诗在班上大声朗读了一遍,同学对我刮目相看,投以我欣赏的目光。那首诗如今去看,自是稚嫩,在那时却藏匿着一个女孩的全部秘密和斑斓梦想。
从此,我把文字当成丝绸,恣意地挥舞,为自己的青春做着一次次激情的舞蹈。所写的小诗、小文频频现于校报,满足、幸福、自豪等感觉漫天涌来。我从自卑的阴影里走出,变得开朗、活跃,大学生活自此变得有声有色。感谢我曾经读过的书,因为我写下的那些文字,是书的馈赠,书的滋养。
二
大学毕业,我随同学南下,进入东莞的一家日企做文员。
职场是一个复杂的江湖。这里有一群心机叵测的人,他们谋生,更谋利。为了目的,彼此不动声色地较量,暗暗厮杀。有一次,被关系最好的同事暗算,我不仅失去唾手可得的升职机会,还被老板狠批。我震惊,我不解。面对勾心斗角的职场,我感到累,渴望逃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无处可逃,我背负着父辈的期许,承载着兄弟姐妹的梦想,必须学会承受,努力打拼。
我逃离到了琼瑶的爱情小说里。那里是一个浪漫、温馨的世界,让人身心获得安宁。小说里的爱情几乎满足了我对爱情的全部幻想和期待。美得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与风度翩翩的男子偶然邂逅,一见钟情,从此爱得深入骨髓,上天入地,如桃花般惊艳,如传奇般美好。看完,痴想:期待自己也能遇见如此男子,与他共同演绎一段红尘绝恋。那是怎样的美。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缘,与书亦是如此。
一日去逛书店,对一本散文诗一见倾心,断然买下。之前从不看散文诗,却喜欢那期散文诗,多么的奇妙。爱上里面那篇《美的遐思》——美是孤独的,美是忧伤的……美升华了人生,使它光彩四射;美也践踏生命,使它不可收拾……语言干净,笔力深厚,从多层次、多角度诠释美,把美与历史人物,和生命融合,赋予美深厚的意蕴,哲思深邃,耐人回味。从诗中,我触摸到一颗滚烫的心,一个热烈而纯真的灵魂。对此诗的作者岩,好奇而崇拜。思忖着: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子,他有着怎么的生活和人生;他是单身还是已婚,是幸福还是痛苦。
在一个春天,我突发奇想,给岩写了一封信。我渴望走进岩的世界,去了解他,去捕捉他的喜怒哀乐,去分享他生活的点滴。
我翘首以待,没想到很快收到岩的回信。从此与岩相识,书信往来频繁,彼此倾诉。对岩有了一定的了解——他来自山村,父亲早逝,家境贫寒。虽有才,在单位却不受重视。但他不气馁。在简陋的宿舍里,在艰难的生活中,始终坚守文学这片天地,在各大杂志、报刊发表过不少文章,在当地小有名气。
最后我与岩相知相许。隔着千山万水,我们爱得甜蜜而忧伤。相思如雨,淋湿了我的天空。又一个春天,我做出此生中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工作,离开这个纷扰的都市,奔赴岩工作的地方——竹山镇。我要与他相伴一生。
抵挡住红尘里所有的干扰和阻碍,我终于与岩相守。
岩托关系为我安排了一份工作——镇广播站的临时工,工资低微,和在东莞的工资有天壤之别。我不在乎,我的眼里只有风花雪月的爱情,对爱情以外的东西视而不见。
我们的新家除了三大书柜的书,一无所有,但是我却觉得自己拥有了天下。
因工作清闲,时间充裕,我的生活变得浪漫而有趣。看书,看山,看水;听风,听雨,听鸟叫,听音乐,构成生活的全部。看书,是生活的中心。看《红楼梦》,看《基督山伯爵》,看《简爱》,读唐诗宋词,看民国才女的传记。痴迷《红楼梦》。心疼林黛玉,惊才绝艳,情趣高雅,个性独特,不媚俗,不盲从,活得率性而真实。欣赏薛宝钗,既能吟风弄月,又能杀伐决断,她是宜室宜家的,无限接近完美。最想做一个如湘云那样的女子,乐观开朗,心胸开阔;享得了福,吃得了苦;有男儿的豪放洒脱,也不乏女儿家的天真烂漫;表面柔弱,内心坚强,宛若一株向日葵,给点阳光就能开得饱满、灿烂。我想即使繁华消逝,富贵不在,她依然能活得淡定从容,宠辱不惊。
读书,读书中的那些人,我不一定想成为她们,但是我从她们的身上汲取到光芒和力量,对我的精神和人生是一种指引。
那些年,因为书,我的生存细节变得细腻、丰盈,精神空间得以拓展。我感到满足,充实,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后来,竹山镇大搞旅游开发,游人如织,改变了竹山镇的氛围。曾经的安静荡然无存,商业气息浓厚,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微妙、复杂,单位亦是暗潮涌动。岩变得繁忙,早出晚归,总是长吁短叹,愁眉不展。因人事的纷扰,人世的不公,我心情也时常不畅,和岩的关系变得紧张,经常会吵架。每次吵完,我感到莫名的痛。赶紧捧起一本唐诗选,朗读王维的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感受那种深深的禅意和旷古的幽静。每次读完,心境变得平和,痛楚消减。
日子波澜不惊地过。最终,风花雪月敌不过现实的残酷,漫长而清苦的光阴彻底吞噬了我引以为傲的爱情。我与岩最终分道扬镳。
站在爱情的废墟上,我用绵绵不绝的泪与哀愁去祭奠昔日的美好。很长一段时间,我变得消沉、颓废,闭门不出。躺在床上,思绪纷飞。那些民国的奇女子,裹挟着各自的命运在我的脑海中翻腾、跳跃。萧红,那个命运多舛的女子,被父亲厌弃,数次遭遇男人的伤害和背叛,一生贫寒,可是依旧活得热情洋溢,如山巅上的一棵青松,被风雨吹折,却屹立不倒,在短暂的一生写下了百万字的优秀作品。林徽因,生活艰苦,却拖着病躯,坚持看书写作。张爱玲,遭遇胡兰成变心,还给他送钱,怎样的优雅和气度。那些女子,如光,照亮了我晦暗的心灵,给了我巨大的精神支撑,于是重新振作。
三
背起行囊,我重新踏上南下之路,来到闽南的一个城市。为了生存,终日奔忙,回来倒头就睡,暂时远离了心爱的书。那段时间,没有书的滋养,心如荒漠,灵魂流浪,无处依傍。我无奈,我惶恐。
直到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店,结束了疲惫的打工生涯。无人管束,身心自由,我得以重新捧起书,暗暗激动。
遇见江山文学网,更爱看书。
在江山,遇到一群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对文学痴迷,为江山无私奉献,让人深为感动和敬佩。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才疏学浅,于是更加抓紧时间看书,尽量少逛街,少看电视。
以前看书只局限于文学,如今开始涉猎历史、地理和哲学等书,哲学深奥,看不懂,就强迫自己看。以前散文看得少,总觉不如小说好看,不如诗歌优美。读了江山的精品文和绝品文,迷上了散文。买来各种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看,每天至少看两篇。用心地看,投入地看,方觉散文妙不可言。
如今,于我而言,江山就是一本巨书,丰厚,迷人,别具特色,让我神魂颠倒。在这本书里,偏爱怀才抱器老师的文章,风格独树一帜,或清新,或质朴,或浑厚,或诗意,婉约里暗藏豪放,轻盈飘逸又不失苍劲有力,总能给人新鲜的读感和奇妙的体验;他的文章有爱有暖,有美有情,有不凡的见解,有洞察世事的通透,更有深邃厚重的思想,沉淀着人生的智慧,让人脱离庸常,变得深刻。
每日翻阅江山这本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余生,拥有江山这本书,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