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韵】如愿(散文)
一
在心灵深处,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些,完全属于自己的未了心愿,时时悸动,每每想起,不胜唏嘘。
在我心里,一直埋藏着一个心愿,从未与人谈及。因为总是不合时宜,就这样拖拉着,似乎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可能老天垂怜,知我心苦,懂我心意,二O一九年秋末,让我竟无意间,在疫情爆发之前,刚好回了一趟爸爸的老家,终于了却我多年的心愿。
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老家。我的祖辈,父辈们的故土家园,自然也是我的根之所在。十岁那年,我来过最后一次,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这中间,已然过去了几十年。
其实每次从我的第二故乡成都,回到遥远的第一故乡山东探望妈妈,也想过,要回爸爸的老家去看看。可总是时机不对,又不凑巧,也没人有空陪我回去。
而自己一个人回去,也不现实。因为我离开老家时太小,我根本就找不到,回老家的路。都不清楚老家的具体位置,甚至准确完整的名称,该从哪走,该怎么去,都不清楚。只知道,是在泰安市郊区的一个小山村,那儿还有个大水库。
这次回来机会合适,正好遇到弟弟有点闲暇,非常难得。弟弟对回老家的路很熟,每年清明,一般都会回老家给爸爸扫墓。即便确实回不去,也都会拿钱给远在老家的小叔,拜托他在给爷爷奶奶上坟时,也顺便给我爸爸烧点纸钱。小叔总说,不用拿钱,他每次给我爷爷奶奶上坟,也会给我爸爸也就是他的哥哥,都一起办,都是一家亲人,不必见外。
这回由弟弟开车,带上妈妈、姐姐和我,一家人终于一起踏上回老家的路。
从妈妈目前的定居地,也就是我爸爸生前的工作单位,到爸爸的老家,需一早出发,自驾要半天的车程。一路行去,车窗外的世界,对我而言,新鲜又陌生。毕竟我每次回山东,一般都呆在妈家陪伴她,很少再出远门。
一路行来都是国道高速,山东的道路修的很好,沿途的风景很不错。后来车子离开高速,转到老家附近的省道,没想到,拐进这条道上,景色却越发的美。
二
行车道路上有山有水,可谓山清水秀,湖光山色。山是著名景点泰山风景区的延伸,老家与泰山相连,一脉相通,绵延不绝。水是一方水库的水,水库以前叫黄前水库,后改名天龙湖水库。老家深拥着水库,依山傍水,被水库环抱,湖水丰盈,漫延无际,水面波澜不兴。
水库很大,库容量达八千多万立方米。水库里的水,质地极优,清亮见底。听我妈妈说起过,这水库底部堆积的不是泥土,而是沙石,所以水质很好,不混浊。水库里的水,是泰山脚下的泰安市,城市里的饮用水源地,这里提供着泰城里80%的饮用水量,因而受到环境保护。
行走在回老家的路上,仿佛漫游在巨幅天然的画卷中,充满诗情画意。如诗如画的景致,如醉如痴的梦境,山水入目光影,人车卷中漫行……
看前面远处,是红叶晚萧萧斑斓的山;观侧面近处,是波光蓝粼粼碧绿的水。时尔掠过,亮闪闪的湖面,铺着黄橙橙的枯草;偶尔闪过,光秃秃的树枝,悬着红彤彤的柿果……
古人有诗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新人则言曰:“近乡情更切,不待见故人。”古人离家越近反而更担心,怕听到故乡家人有不好的消息,都不敢向人打听。作为现代人的我则感受相反,越近心情越急切,急不可待,归心似箭,盼早点见到故乡的亲人。
车子后来又驶离省道,驶过一段石桥,围着山盘绕大半圈,在一处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边,有一个上山的斜坡,有些坡度。发动机发出“呜”的加速声,车子轰的一声,一下子就冲了上去……
是这里!就是这里!多么熟悉的场景!小时候我记得很清楚,奶奶家门前,有一段有落差的丘陵石崖。奶奶家住上一层,下一层是乡邻家,他们之间,有一堵墙似的石崖,石崖按坡度依次层层递减,直到底下路边。
记忆中,小时候的石崖很高,落差很深,现在长大了再看,原来并不像小时候看的那么深邃。也是,毕竟小时候看任何东西都高大,自然如此。
听妈妈说起过,起初那两年,爸爸在外工作,她在老家和奶奶一起,居住过一段时间,后来才搬到平原地带。
由于那时她很忙,顾不过来,就让奶奶帮忙照看一下我,结果一没注意到,已学会爬得我,竟从石崖上掉了下去。幸好被石崖的石头缝里,长出的灌木丛枝和小树枝给挂住,没有跌落到崖底的石头路上,否则很难说会怎样……大难幸运,也算躲过命中一劫。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似乎是注定一样,该怎样就怎样。即使你想改变命运,到最后,改变了的命运,那也是你的命运。总之不管怎样,改变或不改变,都是你的命中注定。有点拗口,似乎牵扯到了神秘而烧脑的哲学领域。
三
如今,我再次来到这里,死死地盯着这段,曾经让我跌落下去的石崖,我的魂魄似乎飘回那久远的过去,梦回当年……
不知怎的,竟然仿佛还有一丝丝记忆似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可怕的画面:小小的我,绝望的悬挂在树枝上,挣扎着,扭动着,哭闹着,哭得声嘶力竭,想用哭声引起大人的注意,盼望有人快来救起我……耳边是呼呼吹过来的寒风,悬在石崖壁上的我,在等待着命运的判决,是生是死?救起跌落?小命全捏在老天爷手里,就在一瞬间,一念间……
当然,我那么小不可能有记忆,这是我的脑子,在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有意识的在展开自我联想,要知道,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我觉得自己有点神经质,看来我对此次事故,不知道还好,知道后总还是有点后怕,浮想联翩,竟然念念不忘。
如今的山路,不仅修得漂亮,还通到了家门前。出院门,顺着斜坡向下走一小段,就到了那修得平整漂亮的盘山公路。果然,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方便,山里和外界相通,联系就顺畅,物流便利,有利于搞活经济。这条路,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致富之路。正因为如此,山民们的日子,比以前大大富裕,家家户户都修建了新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记忆中的旧貌,已然全换了新颜。大伯家原先的旧房,早就推倒重建,两个堂哥,一人一家,各自盖起了一栋三层的小楼。外表富丽堂皇,高门大院,气派非常,就像一座独栋小别墅。叔叔家也新盖了两层的小楼,只不过外表还没来得及好好装饰一番,但内里装修精致,设施一应俱全。
我爸爸的弟弟,即我的小叔,还有我的婶婶,堂弟一家人,非常热情的迎接我们,看到多年未见的亲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尤其是看到小叔,他长得太像我奶奶,他也和我爸爸有点像。因为我爸爸的长相,也和奶奶有点像。
看到小叔,似乎同时就看到,我最亲的那俩个亲人。血缘关系真的好神奇,即便多年不见,一见面,立刻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亲切感,一点都没有陌生感,距离感。
想当年,在这里,我们跟着妈妈,来办理爸爸的丧事,家族里还要协商,爸爸去世后的相关善后事宜,所以需要在奶奶家,暂住一段时间。那时候的我们,在我们家那里都在上小学,为不耽误功课,我和姐姐被安插进小叔的课堂,他是当地学校的老师。
记得在小叔的课堂上,他对我们一样要求严格,并不因为我们是他的侄女,就宽待我们。不过下课回家后,他还是很温和地照顾着,这两个刚刚失去父亲的可怜孩子。
四
小叔现在已经退休,姐姐告诉我,说他之前早都是学校的校长。小叔看着就慈眉善目,长眉大眼,一副老好人的模样,脾气一直都是很温和,一看就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涵养极好,文气和善。看着小叔,我在想,如果爸爸还在,可能就跟他现在的样子差不多,让我越看越愿意看他,越看越觉得亲切,心里有股亲情的热潮涌动,似乎看到了爸爸在世的样子……
大家客厅团坐,闲话家常之时,小叔摆弄着他的一套茶具,亲自给我们斟茶。他说:“现在山上的泉水,不像以前流的那么多了。这都是好不容易接得,平时我都舍不得喝。你们来了,才拿出来给你们喝,尝一尝吧。”
听他这样一说,我赶忙端起茶杯,细细的品了品,果然,茶水清列,味道醇厚,好像有一点特别。只是我平时没有喝茶的习惯,也说不好是哪里不一样,反正就是感觉老家的山泉水,喝到嘴里,心里怎么都是甜的……
说起山泉水,那可是好东西,以前这里喝水,都是从山上的泉眼里挑水喝。在一个大石头凹槽里,总是会慢慢汇聚起,石头缝里流出的一洼天然泉水。妈妈那时总是一早就要去挑水,用个木瓢,一瓢一瓢的舀起来,倒入桶里挑回家来。
山泉水富含矿物质,喝了对身体有益,我奶奶一辈子都喝这里的泉水,所以她活到九十三岁,无病无痛,自然老去,寿终正寝。
现在家家户户都安上了自来水,这里本身水质就很好。不过小叔依然还会,时不时去接点泉水,只用来泡茶喝。
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去看看爸爸,他就在后山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和我的爷爷奶奶长眠于此。
现在已是晚秋时节,山上的树大都已经光秃秃,叶子差不多快掉光,落得漫山遍野都是,焦干枯黄的树叶,铺了厚厚的一层。脚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咔嚓咔嚓声,那是一片片叶子碎掉的声响……
有的树形长得弯弯曲曲,奇形怪状,枝丫横生。它们在这无拘无束的山上,自由发挥,野蛮随意,颇有个性的独自生长。沿着上山的小道,我们往上攀爬,正好看到沿途,长有野生的白色小菊花,我和姐姐采摘了一把。
在一处平坦的山洼里,终于看到了爷爷奶奶爸爸的坟墓,他们在这里互相做伴,已经很多很多年……
不孝女这么久才来看望最亲的家人,我也感到非常愧疚,早已忍不住伤悲。先去上一层台阶祭拜完爷爷奶奶,然后来到爸爸的坟前,奉上我掐得那把白野菊花,面对一直以来都特别想念的爸爸,我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悲痛,放任悲苦、思念的泪水横流,汹涌的止不住……
远离亲人不是我之所愿,自从爸爸去世,我就被迫远离故乡,去了远方,这都是迫于现实的无奈。我对爸爸说:“如果您还在,我又怎么会离家去了那么远?如果您能回来,我也就会回来了。我多么盼望您能回来,好让我也能回来。您都不知道,自您离去,我受到了多少委屈……我好想找您好好地诉说,我对您的思念。我好像一辈子都在寻找您,却再也找不到您……”妈妈和姐姐在旁边,听到我对爸爸说的话,她们也深受感染,不由得留下了热泪。
泪水完全模糊了我的双眼,心中的苦楚无人真正懂得,这么多年,只有我自己心里最清楚。多年以来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在爸爸的墓前,我就像个游子,终于回归爸爸的怀抱……
其实,这里就是我的根;见与不见,我都一生与您相拥。我的祖辈父辈们,一直在这里,在这山腰上,凝望着远处儿孙们归家的路。也一直在这里,守护着老家,更在冥冥之中,护佑着后代子孙周全……
五
中午吃饭,小叔一家人热情地招待我们,去饭店吃农家野味野菜。有新鲜的小河虾,炸的焦香的小鱼碎,清香的槐花饼,煎的荠菜锅塌,散养的土鸡肉,优良水质磨的老豆腐,还有那儿时吃过的大煎饼……样样都好吃,所有都美味,全是老家的味道,儿时的味道,记忆中的味道。
在叔叔家的院门外,看到他们家种的小西红柿粉嘟嘟,看起来很不错,摘了个尝尝,自然酸甜,味儿很正。结果婶婶听说我爱吃,立马拿了个大塑料袋,让堂弟媳给摘了满满一大袋子,送给我们。
闲聊之间,我们还提及沿途过来,看到红红火火的柿子挂在树上,煞是好看。叔叔听说,就很有心的趁空去到后山,满山遍野去寻找,那已经不多的柿子,给我们折回许多,连枝挂果,红彤彤黄橙橙的大柿子。
他还趁我们去看望大伯期间,跑到他自家的菜园子,摘了一颗绿油油硕大的北瓜。他沉甸甸地抱着回来,刚好碰见我们,冲着我们笑眯眯地说:“你们妈妈最爱吃北瓜。”
小叔他们挽留未果,我们不住下,当天还要赶回去。临行前,车子后备箱塞得满当当,大伯家和小叔家,给拿的一大袋核桃,板栗,山楂,小叔自家树上摘得一大袋花椒颗粒,还有那些柿子、大北瓜、小西红柿等物。
他们一直站在坡上,目送我们开车缓缓离去。老远,还一直不停地挥手,直到再也看不见。
别了,我的老家;别了,我的亲人们。我知道,有一天我会再回来,不仅是我,每个像我一样的游子,即使漂泊再远,也绝不会忘记,生自己养自己的故土家园,以及血脉相连的亲人家人们。
故土难离,不舍,永远都会让人魂牵梦绕,也许就在某个午夜梦回之时,你的灵魂就飘了回来,见着那些你想念和想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