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旅美印象记(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旅美印象记(散文)


作者:冷梦良 布衣,34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59发表时间:2022-08-01 16:18:52
摘要:美国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他们既没有传说中的狰狞恐怖,也绝非是想象中的人间天堂!

【丁香】旅美印象记(散文)
   2018年11月15日,我获得了赴美探亲旅游的签证,启程开始了我为期一个月的美国之旅。
   美国,对我这个即将奔向花甲之年的六零后炎黄子孙而言,印象是神秘的,感情是复杂的!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在太平洋彼岸的当今西方世界头号“霸主”,头戴一顶“美帝国主义”的高帽子,挥舞着用原子弹装饰成的指挥棒,在当今世界舞台上,耀武扬威,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干涉甚至颠覆他国内政,尤其可恶的是处处与我泱泱中华作对,对我们指指点点,肆意歪曲,企图干涉我们的内政!他们凭借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生产力,给自己贴上“自由王国”的标签,到处贩卖他们所谓的“民主自由”,将自己装扮成“人间天堂”迷惑世人!他们其实是剥削和压榨劳动人民的“反动派”,是“纸老虎”……
   我就是带着对美国的这种印象,怀揣着好奇之心,踏上了美国的黑土地,开始了平生第一次远洋之旅。
   从西安机场乘国航班机飞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转机登上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波音747”飞机后,心情在激动之余竟有了一丝丝的失落感。这架号称“空中巨无霸”的大型客机内部设施没有想象的那么豪华,座椅有些陈旧,乘务员也远没有国航空姐帅哥的靓丽帅气。舱门口迎接乘客的是一位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的白皮肤男性乘务员,微笑着一遍又一遍的向几乎每一位乘客说着大约是“欢迎你”的同样一句话;客舱内有四名不同肤色的女性乘务员分别在两行走道上来回穿梭,帮助乘客安放行李,指引坐位。除一名黑皮肤的乘务员看上去有三十岁左右稍显年轻外,其余三名都似乎至少在四十岁以上,其中有一位华裔女性乘务员看上去绝对在五十岁以上,与我们跳广场舞的退休大妈没有两样;那位白皮肤体型发福,脸庞宽大的乘务员则更显年龄。他们虽也穿着印有美联航标志的服装,但没有帽子,而且衣着配饰各不相同,看上去比较随意,远没有我们民航和铁路客车上乘务员那样统一规范、端庄美丽;当那位华人乘务员分别用英语和汉语广播飞行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时,其他的乘务员并不像我们民航的乘务员那样正立于走道上向乘客行注目礼,用手势分解、示范每一项飞行要求的规范操作要领,而是各忙各的事情,给人以稍欠训练有素的感觉。
   十三个小时的飞行,的确漫长,到达芝加哥国际机场时,正是美国东部标准时间中午1时30分。当飞机平稳着陆后,我透过机窗,看到机场上一位五十岁上下的白肤色“胖大妈”开着一辆平板车驶向我们的客机下,大约是要搬运行李(我返程的时候,也在飞机上看到这位“胖大妈”开着同样的平板车在飞机下忙乎了一阵子后离开,并手举两面小旗子向飞机打手语,我断定她应该是搬运行李)。下了飞机,从过安检、入海关到取行李、出机场,所见到的工作人员大半象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其实,不仅机场如此,我无论是在芝加哥摩天大楼的高级餐馆用餐观光,还是在香槟的超市里游览购物,大凡服务场所,所见到的工作和服务人员大都是像我们国内不是带孙子就是跳广场舞,或者习武练剑、强身健体的“大伯大妈”级人员,这让我着实感到诧异。我不知道他们这般年纪了,为什么不去帮儿女带孩子,一边享受着天伦之乐,一边追寻着逍遥自在,却还要在服务一线从事并不轻松的工作,而把就业的机会让给年轻人?!
   与大伯大妈“超期服役”的情形相对应的是街头的流浪汉。美国地广人稀,城市远不像我国人流拥挤,到处熙熙攘攘。冬天的美国,寒风凛冽,城市更显得冷清空旷,有的城市甚至给人以荒凉的“鬼城”之感。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无论是在芝加哥“华丽一条街”的摩天大楼下,还是在美国第四大州印第安纳州的首府(省会)波利斯市古朴庄严的州府门前大道上,也不管是在特朗普地产公司主楼前宽阔的广场上、十字街口的广告牌下,还是在俄亥俄州辛辛那集市中心自由女神雕像下,或者是在香槟市郊外一个小镇的贸易市场前,我见到的印象最深的、频率最多的“路人”似乎是各形各色的流浪汉。他们或举着写着大约是“可怜我”之类的纸牌,或竖起一根长杆挂着一个供游客投币的铁盒子乞求施舍,而且以中青年人居多,黑人居多。他们就象文明城市里的幽灵一般,在萧萧寒风中,或如孤影野魂般游荡在大街小巷,或三三两两聚集在音乐厅、图书馆、教堂等场所门前,等待慈善机构的施舍;每当夜幕降临,就会看到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蜷缩在墙角、广告牌和灯杆下瑟瑟发抖。我不禁问陪伴我的朋友:
   “他们为什么不去救助站?政府不收容他们吗?”
   “救助站满员了,他们去晚了,排不上队了。”朋友告诉我。
   “那他们为什么不去打工,靠劳动挣钱养活自己呢?”
   “他们不愿意。因为工作的收入与领取政府的救济相比,不划算。”
   看到我一头雾水,朋友进一步解释:美国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流浪汉,原因是多方面而且挺复杂的。他们中,除了一部分因为破产而流浪的人和少部分追求所谓自由生活的“嬉皮士”以外,大多数是因为因各种原因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从事有稳定收入工作的技能和资格(证书)而没有就业的机会。那些临时性服务性体力劳动的工作,不仅报酬低廉而且一般都是按小时付费,收入没有保障,所以多数的流浪汉觉得,与其工作还不如领取政府每月大约不低于一千美元的救济划算。在辛辛那集市,他指着一家餐馆门前竖着的一个广告牌,告诉我,那是招工广告,每小时9.5美元,假如每天能工作8小时,每月不休假,不过两千元左右,而这是无法保证的。奥巴马执政时,出台了许多照顾穷人的社会救助、福利政策,受到了以黑人为主的底层群体的欢迎却遭到了白领阶层的反对,认为是靠剥削白领的劳动养活一群不劳而获者,是不公平的政策;特朗普上台后,缩减甚至取消了许多对于黑人等底层穷人的政策,受到了中上层社会的欢迎却引起了黑人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流浪汉的增多,引起了更多的社会矛盾。
   “哪政府不对他们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就业以自食其力吗?”
   “有,而且有许多照顾性政策,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并不乐意就业,宁愿流浪。”
   “哪,每月一千元的救助,难道还不能解决他们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而要沿街乞讨,露宿街头吗?按现在的汇率,可是相当于人民币近柒仟元啊!”
   “他们中多数人一旦领到救济金就吸毒、酗酒、或者购买高档奢侈品挥霍掉,然后再去流浪,他们不知道存钱。”
   “哦,他们习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我喃喃而语,心中却疑窦丛生:
   难道这些人就真的甘愿放弃做人的尊严而过这种所谓的“自由生活”么?也难道说,美国就是因为能够滋生自甘堕落颓废、不劳而获的寄生虫,才成为一些人津津乐道的“人间天堂”么?!
   我由此也想到了我们国家的“扶贫攻坚”战略,想起了国家和各级政府在“扶贫攻坚”战中所提出的“扶贫先扶志”的口号及其扶持和激励劳动就业、创业的一系列思路和具体政策……
   美国的物价相对于中国,的确低廉。超市里物资供应相当丰富,食物大多都是加工成的半成品,花十几、二十元所购买的蔬菜和食物足够一个有三、四口人员的家庭一两天的用量,一桶约和国内5升差不多的食用油也就八到十多元不等,还有一元一桶的;无论是商场还是专卖店的服装,标价也大都在七八元至二十多元之间不等,四五十元至百元以上的服装,大约就成了中高档的了。我正赶上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各大商场和我们国内一样打折促销,许多高档服装和消费品都是三折、五折,最高七折销售,相当便宜,商场内外顾客拥挤,排队抢购,显得有些疯狂;香槟市附近一座200平米左右的别墅也就在二十至三十万之间,这对一个年薪三到八万中低工薪阶层而言,也不会构成太大的压力。所以,在美国,只要有合法稳定的工作,就不会有太大的生活压力,相反,还可能会生活得比较轻松、惬意——他们几乎没有购房和子女教育投资的压力,所以不太注重攒钱而注重消费,注重生活质量。
   美国的月亮绝对不是比中国的圆,但美国的空气的确比中国的好!无论是在摩天高楼林立的国际金融大都市芝加哥这样的超级城市里,还是在空旷无边的农场田野、社区小镇;也无论是日照苍穹的晴天,还是乌云遮日的阴天,你看不到黄尘灰雾,更没有雾霾遮阳的气象,总是给人以天高气清,犹如雨后初晴般清爽的感觉,使你会忘记词典里还有“能见度”这个名词。清晨,太阳还未露出地平线,朵朵白云在金灿灿的霞光里晶莹透红,千姿百态;远近的高楼、树木披着朝阳,清晰鲜亮。当白云下面敷着一层薄薄的乌云时,朝霞会在那苍穹与地平线交汇的天际边云缝间开辟出一条万里长河,红浪滚滚,蔚为壮观!黄昏,彩霞满天,光芒四射,郊外,广阔的农田里,收割后残留的玉米秸秆平铺在黑土地上,一望无际,一群群的大雁,隐藏在枯黄的秸秆下面,露着黑楚楚的脊背,偶尔会有一群,或展翅伸劲,或低飞起舞,象似在玩耍,与火红的霞光构成了一副绝妙的风景,煞是好看!
   美国是一个崇拜英雄、崇尚科学的国家。城市的雕像,除了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自由女神和英雄人物而外,就是自华盛顿起,美国二百年来为争取独立而英勇奋斗的各个时期的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以及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商业都会的芝加哥街头跨国公司的门前,大都竖着近现代商业巨头的雕像,公牛队主场(体育馆)门前,乔丹的雕像,托着一个篮球腾空而起,肌肤黝黑发亮,条条肌肉清晰坚韧,海军码头的“猛男”给人以“力”的昭示;印第安纳州的州府波利斯市中心的水手纪念塔,高耸挺拔,四周雕塑着一幅幅壮士从军,别妻辞父的悲壮画面,给人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英雄气概,向世人诉说着美国这块“新大陆”为摆脱殖民统治,建立独立自主的美利坚合众国所发生的一系列英勇悲壮的故事;坐落于伊利诺伊州府春田市公墓上的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墓塔,高大肃穆,市内林肯纪念馆更是宏伟,里面陈列着再现这位发动南北战争、解放黑奴、统一美国的著名总统由平民走向白宫,登上总统宝座的各个时期生活情境和政治生涯的塑像、浮雕和壁画,那模拟林肯游说国会发动那场在美国历史上划时代意义战争时遭到来自各方面反对和嘲笑的声音以及一幅幅黑奴被贩卖、战争之悲壮惨烈的浮雕、图画,使人仿佛听到了这位被誉为“美国最伟大总统”的“平民总统”解放黑奴的庄严宣言及其吹响的战斗号角!
   坐落于俄亥俄州代顿市东的美国空军国家博物馆里,分五个主题展厅,陈列着自1903年莱特兄弟制作的第一架自助动力“飞行者一号”飞机到二战时那架把美国第一颗叫“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的轰炸机以及本世纪初那架从美国本土起飞轰炸伊拉克的那架“F-117A夜鹰”巨无霸隐形轰炸机和现在最先进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在内的美国军事航空史上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等军用飞行器和导弹、原子弹、火箭、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美国空军一号飞机等武器和航天器,向每天从世界各地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着美国空军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等近现代各个时期、各个战争中的战绩及美国航空、航天技术所取得的空前成就及其英雄故事,使人在感受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无不感受到这个自命是当今“世界警察”的美国称霸世界的勃勃野心及其拥有的资本,感受到了不知哪位美国将军所说的那句“真理永远在导弹射程之内”的名言所揭示的强盗逻辑和阵阵杀气!
   二十多天时间里,我既在芝加哥市汉考克大厦第95层餐厅里一边品尝那裹着一层不知用什么食材制成的黏乎乎酱汁的意大利面和法国牛排,一边欣赏这座美国现代商业都市万家灯火的美妙夜景,体验过美国上流社会“烛光晚餐”的情趣、登上110层全球第三高的威利斯塔空中观景台鸟瞰过这座滨海城市诱人的风貌;也曾漫步芝加哥的大街小巷,混迹于市井之间游转商场、教堂;既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集市国家音乐厅里享受过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乐排山倒海般的雄壮、陶醉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而忘返、抚摸过所到州府公共图书馆里如林的书架和那架子上的各色图书,也站在乡间田埂上凝视过蓝天下缥缈的白云,附身刨开枯黄的秸秆抓起一把柔软的黑土嗅闻过这里的泥土清香、在类似我国集市的小镇贸易市场里,见识过小摊贩们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及其招揽顾客的神情举动,并试着用“汉化英语”+手语与他们讨价还价过……
   总的印象是:这个在“美帝国主义”笼罩下的美利坚合众国,用与我们几乎相当的土地养活着只有我们五分之一的人口,生产力固然发达,科技成就固然令人敬仰,城乡的空气固然清爽,但其实也并非就有多么神秘、多么的了不起。他们既没有传说中的狰狞恐怖,也绝非是想象中的人间天堂!
   写于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经检索该作品为原创首发)
  

共 506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美国,一个并不美的美国。表面,美国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他们既没有传说中的狰狞恐怖,也绝非是想象中的人间天堂!踏上了美国的黑土地,开始了平生第一次远洋之旅。登上飞机,客机内部设施没有想象的那么豪华,座椅有些陈旧,乘务员也远没有国航空姐帅哥的靓丽帅气。飞机上,大妈级的服务员给人以稍欠训练有素的感觉。走出机场,所见到的工作和服务人员大都是像我们国内不是带孙子就是跳广场舞,或者习武练剑、强身健体的“大伯大妈”级人员,这让人诧异。与大伯大妈“超期服役”的情形相对应的是街头的流浪汉。这些人就真的甘愿放弃做人的尊严而过这种所谓的“自由生活”么?这就是“人间天堂”?想起了我们国家和各级政府在“扶贫攻坚”战中所提出的“扶贫先扶志”的口号及其扶持和激励劳动就业、创业的一系列思路和具体政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美国政府永远也做不到。总的印象是:这个并不美的美国,用与我们几乎相当的土地养活着只有我们五分之一的人口,其实也并非就有多么神秘、多么了不起。“真理永远在导弹射程之内”之下,全世界永远也不会有和平。若美国不是世界警察,世界会更加和平,人类才会更加幸福美好。该文采用以时间为主线叙述方式,文笔流畅,层次清晰,主题明确,观点突出,一篇佳作。感谢老师赐稿,推荐阅读。【丁香编辑:秦雨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雨阳        2022-08-01 16:20:48
  老师的这篇散文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美国,一个并不美的美国。“真理永远在导弹射程之内”之下,全世界永远也不会有和平。若美国不是世界警察,世界会更加和平,人类才会更加幸福美好。感谢老师赐稿丁香!问好。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回复1 楼        文友:冷梦良        2022-08-01 17:37:17
  谢谢秦老师!
2 楼        文友:冷梦良        2022-08-01 19:14:41
  朋友们,大家好!感谢阅读这篇拙文。这是我一八年首次去美国后的所见所闻,属第一印象,应该是客观真实的!说真的,与我国相比,美国是少数人的乐园,绝不是普罗大众的天下!也就是说,美国不是人民的江山!
眼睛不大,还好眯起来看世界,中年发胖,不戒大肉,想吃即吃。平生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夫子之训。
3 楼        文友:闰土        2022-08-01 19:22:13
  文笔朴实,写作手法独特,写出了美国国内的点点滴滴,号称强大的国家,远远不如中国,真是"驴屎蛋,外面光。"现在的美国,外面也不光了。
4 楼        文友:闰土        2022-08-01 19:24:12
  您是史永峰老师,闰土在这里见到您很高兴。祝老师一切都好,夏热问安。
回复4 楼        文友:冷梦良        2022-08-01 19:55:02
  感谢润土老师!在这里遇见家乡大作家,荣幸!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