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佛学不是神学(杂文随笔)
醒来,想起昨天一个游泳的老年朋友问我的话:“我应该学点啥”?我回答:在身体上你喜欢游泳运动,在心理上什么能使自己老年的心里安静寡欲就学什么,那就学佛吧!
回来想一想,我回答的此话有点不负责任,没说透。
应讲清楚:从时段来说,我认为“修心”应该是:“入世儒,在世道,离世佛”意思是说:人在进入社会的青少年时期,要以儒家的观念为主导;已经在社会中干事业的,或时过中日,业见下势时要以老庄道家观念为主导;人在老的阶段,要以佛家的观念为主导。当然,绝不是迷信佛教,绝不是供养那些“木偶泥塑”,也不是求来生来世,而只是学习佛教的“减少心里欲望、淡泊人世关系、清静自我内心,敬畏和谐随同自然、快乐晚年自心”为学习目的。因为我们已老,所以老时就多用一些佛学的观点看世界。请你注意:我说的是学佛学、学佛理中修身养性的学问,不是把佛教的“木偶泥胎”看做万能的神;不去追求来世来生,只注重今生当下的慈善和自身的健康快乐。
看《觉海慈航》讲的是佛学,这是被神化了的‘佛学’。我认为,佛教错就错在这里了,本来佛学是个好东西,是教人一生怎样能快乐度过的学问,可是,有一些书有一些人偏偏要把它神化。
我认为,佛学是一个讲如何进行思想修养的,讲思想方法的好学问,而偏偏要神化为追求来世极乐、永世涅槃的空无神学。
我认为,佛学是一个讲人应该如何看待客观事物的“世界观”学问,可惜偏偏要被说成是讲人生目的的“人生观”学问。
为什么我学习佛学、念佛经、看佛书,而没有成为佛家和尚、居士呢?就是因为我只把佛书当作思想修养方法来学,学习它的修心方法,但不迷信佛教的神化,一迷信,就错误了。有多少人不仅把思想融入了佛学,自己每天吃斋念佛,佛教我们做人从善,不是口中有佛,而是心中常有感恩之心。所以没事的时候多学学不无好处,不但能陶冶自己的情操,也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做一个崇尚自然的人,不贪图虚荣,正视自己,不高估,不悲观,佛主心中留。
《大暑雨中泳》
大暑云满天,雨落不知闲。
溜园雨中泳,江景别洞天。
水浑江流急,风凉水中暖。
雨打遍江泡,江幕白漫漫。
忽而风雨停,仍见水天连。
浪花白苍苍,美哉我嫩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