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在《红楼梦》里寻找童年的乐趣(散文)

精品 【丹枫】在《红楼梦》里寻找童年的乐趣(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3628.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73发表时间:2022-08-04 21:31:23
摘要:原创首发

【丹枫】在《红楼梦》里寻找童年的乐趣(散文)
   一
   我一直对《红楼梦》情有独钟,书桌上和枕头边,都放有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及解读书籍,闲暇之余总是要看上几页,到目前为止最少看了不下五遍。虽不敢说精读深思,细细品玩,但有些章节、片段已经非常熟悉,有的甚至烂熟于心。而且渐渐发现,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说过的人和事,在《红楼梦》里都有精彩的描写,或多或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非但如此,书中很多有关中国的传统风俗,如诗友结社,品茶观花,祭祀祭祖,节日聚会等,其独特的构思和精彩的故事情节,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长久的回味。
  
   二
   最近,我又一次细品起《红楼梦》。
   也许是怀旧的缘故,当我看到第九回“大闹学堂”这一节时,其中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画面就紧紧地吸引了我,不由得勾起我对童年时代的回忆,仿佛那激烈的、活灵活现的大闹学堂场面,就曾有我儿时上学的影子。
   的确,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过打架的经历。我上学的那个年代,基本上不学文化知识,也不进行正儿八经的学业考试。每天去学校,不是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就是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社员们干些农活。既是每天有老师上课,也是简单的认认字,学学算数,老师从不课堂提问,也没有放学后的家庭作业,同学们整天闲的就剩下玩了。三人一组,五人一团,今天好时,追逐喜戏,不分彼此;明天翻了脸,又视若仇人,互不来往,稍有言语不和,便大打出手。
   因此,操场上、马路边、田野里,经常有打群架的事件发生,至于能否将这种战争引燃到课堂,完全取决于老师的存在与否。老师在,则万万不敢,老师有事出去,则嗡嗡声四起。有交头接耳的,有掐猫逗狗的,有来回走动的,有小声说话的,有相互揭短的,有恶语伤人的,不一会就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嘴笨吵不过的,不甘心败北,便直扑上去,轮起拳头就开打起来。
   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最多也就五六分钟。因为每每刚一争吵或动手,班长总是第一个跑出去报告老师,等老师赶到教室,一切又恢复平静,好像什么事没有发生一样。
   尽管如此,打架的同学还是要被重点处罚,不是罚站到教室外面,就是放学后不让回家吃饭,直到双方承认错误,并交上一份深刻的检查后才算平息。
   然而,过不了几天,别的冲突又不知因何而起,不是争吵于课间休息,就是剑拔弩张于放学路上,抑或大打出手于星期天的玩耍中。只因这些事未出现在课堂上,也无人告知老师,便就一次次消无声息的过去了。
  
   三
   那时候,我从未看过《红楼梦》,更不知道书中还有贾宝玉等人的打架场面。直到上了高中和参加工作,才在别人的推荐下,喜欢上了《红楼梦》,知道了那段精彩绝伦的打架场面,一遍遍细读,一次次品味。
   其实,《红楼梦》里的“大闹学堂”这件事,起因并不在宝玉,而是秦钟与香怜借着外出上厕所的机会,两个人嘀嘀咕咕,被金荣听见,金荣就将听到的在学堂里传开,结果各种污言秽语一起指向秦钟。秦钟气不过,就向代课老师贾瑞告状。贾瑞不但不管,还助纣为虐,将全部责任归结在没有后台的香怜身上。就这样,一场混乱的群体斗殴开始了。
   贾菌“在座上冷眼看见金荣的朋友暗助金荣,飞砚来打茗烟,偏没打着茗烟,便落在他桌上,正打在面前,将一个磁砚水壶打了个粉碎,溅了一书黑水。”
   这下“贾菌如何依得。”也骂了一句,“便抓起砚砖来要打回去。贾兰是个省事的,忙按住砚,极口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贾菌如何忍得住,便两手抱起书匣子来,照那边抡了去。终是身小力薄,却抡不到那里,刚到宝玉秦钟桌案上就落了下来。只听哗啷啷一声,砸在桌上,书本纸片等至于笔砚之物撒了一桌,又把宝玉的一碗茶也砸得碗碎茶流。”
   打到这里,已经非常激烈和精彩了,可比这更精彩和混乱的还在后面,挑起事端的金荣随手抓了一根毛竹大板舞动起来,恰巧打在了茗烟身上,激起了茗烟的愤怒,于是茗烟求救于宝玉的三个小厮,一起乱打起来。
   “众顽童也有趁势帮着打太平拳助乐的,也有胆小藏在一边的,也有直立在桌上拍着手儿乱笑,喝着声儿叫打的。登时间鼎沸起来。”
   看看,这场打架的整个过程,完全和我们上学期间的扰乱课堂秩序非常相似,只是没有贾宝玉、茗烟、贾菌他们闹得那么激烈和混乱。这完全归功于作者的描写和构思、以及细致人物刻画,都达到了高超的文学艺术水平,而其中的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就更是既形象生动,又有极强的画面感,读之仿佛置身其中,回味无穷。难怪台湾著名文学家蒋勋在点评《红楼梦》里的这段“闹学堂”时说道:曹雪芹在学校时绝对打过架,他懂得怎么去描写打架的场面,并将乱七八糟的场景立刻渲染出来。
  
   四
   记得我在当民办教师的那几年,就曾推荐过《红楼梦》给高年级同学,让他们好好看看,特别是“大闹学堂”这一节,可以熟记熟背,日后写作文时一定会用上。有的同学就真地熟记熟背了,还时不时在读书课上朗诵给大家,深得好评,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熟读《红楼梦》的积极性。
   有一次,我在上作文课时,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最难忘的事,结果有好几个同学写的就是自律意识不强、上自习课时管不住自己、掐猫逗狗、好动乱走、互开玩笑、最后造成争吵甚至打架的全过程。
   我知道这是受贾宝玉、茗烟、贾菌他们大闹学堂的影响,模仿着写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尽管写得有些粗糙、简单,但基本能全过程地写出来,这已经很不错了。因此,在点评中,除了对这几个同学提出表扬外,重点强调了细心观察每个人的言谈举止和环境气氛的重要性,既不能像写流水账一样面面俱到,又要抓住重点突出每个人的语言特点。最后我说:“既然有同学认为在课堂上乱走动和争吵打架的事对自己印象最深,也最难忘,说明大家都曾经历或旁观过,但有一点要记住,我们可不提倡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打架行为,更不能学习这种行为。”
   课后,有同学专门私下找我,说打架的事亲身经历的又不止一次,当时的情景记得非常清楚,甚至比贾宝玉、茗烟、贾菌他们大闹学堂的事还有趣,可在写的时候却不知道从何处下笔,不知道先写谁,后写谁,详写谁,略写谁,谁都想写进去,结果谁都没写好,真是太难了。
   我告诉他们除了熟记熟背《红楼梦》里的这一精彩片段外,还要认真品味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个人的言行,一定要养成多看多想多写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声情并茂、真实可信的童年往事。
   后来,我在课堂上反复让学生练习描写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人和事,并按照详略得当的要求写出精彩的故事情节。慢慢地,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增强了,写作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的甚至能完全按照贾宝玉、茗烟、贾菌他们“大闹学堂”的结构和手法模仿起来,非常有趣耐读。
   后来,我离开了学校,参加了铁路工作,告别了那段快乐的美好时光,但不管我走到哪里,对《红楼梦》的爱好从未放弃,身边总带有一本被我看了好几遍的精装版《红楼梦》。只要一有时间,就翻看几页,凡碰到自认为精彩的片段就要大声念出来,抄在本子上,而念得和抄得最多的就是“大闹学堂”这一节,甚至达到了熟记熟背的程度。可不知为什么,任凭我怎么去模仿其中的写作技巧,仍远远达不到《红楼梦》里描写和刻画的那么精彩和传神。为此,我只有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一遍又一遍地细细品味,直至满意为止。
   如今,我已经退休回家。心中的失落感让我对早已不再的童年生活忽然间留恋起来,并时不时地沉浸其中。尤其是童年时和同学们一起玩耍的情景、打闹的场面曾多次浮现在脑海里,让我不由得想起《红楼梦》里的诸多故事,而首先触动我心弦的,就是那场精彩的“大闹学堂”场面。于是,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
   看到我专注认真的样子,妻子总笑着问:“怎么?又想起童年的乐趣了?”
   “是的,怀旧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红楼梦》里的诸多精彩故事,正是拨动我怀旧情愫的主要原因。”我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回答。
   “你也真是的,你的童年能和人家贾宝玉比?”妻子憋着嘴问。
   “是比不了,但童年的趣事都差不多,咱们的甚至比贾宝玉的更有趣。”我不无自信地解释。
   “这倒是,他就大观园那点事,哪有咱们这些穷人家孩子的童年生活丰富。这下你可有时间了,慢慢在《红楼梦》里寻找童年生活的乐趣吧!”妻子说得也很风趣。
   一阵凉风吹来,舒服又惬意,我沉浸在贾宝玉、茗烟、贾菌他们“大闹学堂”的故事情节之中,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在《红楼梦》里寻找童年的乐趣,可谓其乐融融。
  
   二○二二年八月三日
  

共 34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之在《红楼梦》里寻找童年的乐趣,书中很多有关中国的传统风俗,如诗友结社,品茶观花,祭祀祭祖,节日聚会等,其独特的构思和精彩的故事情节,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长久的回味。最近,作者又一次细品起《红楼梦》。看到第九回“大闹学堂”这一节时,其中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画面就紧紧地吸引着,不由得勾起对童年时代的回忆,仿佛那激烈的、活灵活现的大闹学堂场面,就曾有儿时上学的影子。完全取决于老师的存在与否。老师在,则万万不敢,老师有事出去,则嗡嗡声四起。有交头接耳的,有掐猫逗狗的,有来回走动的,有小声说话的,有相互揭短的,有恶语伤人的,不一会就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嘴笨吵不过的,不甘心败北,便直扑上去,轮起拳头就开打起来。在当民办教师的那几年,就曾推荐过《红楼梦》给高年级同学,让他们好好看看,特别是“大闹学堂”这一节,可以熟记熟背,日后写作文时一定会用上。有的同学就真地熟记熟背了,还时不时在读书课上朗诵给大家,深得好评,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熟读《红楼梦》的积极性。在《红楼梦》里寻找童年的乐趣,可谓其乐融融。极力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80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2-08-04 21:36:20
  在《红楼梦》里寻找童年的乐趣,可谓其乐融融!问好!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安子川        2022-08-06 09:57:33
  谢谢社长老师编辑和点评。
3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2-08-06 20:29:47
  祝贺老师佳作获得精品,继续努力!
梦锁孤音
4 楼        文友:箫音依依        2022-08-07 17:14:34
  《红楼梦》作为四大文学古典,内容引人入胜,作者发现乐趣,乐在其中,令人艳羡。祝贺精品佳作,问好老师!
5 楼        文友:安子川        2022-08-09 21:56:35
  谢谢箫音依依老师点评。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