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耕耘】【东篱】温暖的遇见(散文)
三年前,暑假中,我无所事事,一天天在时间的荒芜中度过,失落感像野草一样无限蔓延着。百无聊赖中,我决定上网找点精神食粮充实一下自己,无意间发现了江山文学网,走进网站一看,难掩兴奋之情,眼前出现的是一派姹紫嫣红、赏心悦目的风景,那一篇篇精彩纷呈的文章,“乱花渐欲迷人眼”,看得我目瞪口呆,流连忘返,惊叹原来这儿竟藏着一片令人目炫神迷的文学“大观园”!真个是:寻寻觅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么好的网站,太令我心驰神往,我也想加入,也想让自己的文字呈现在千万读者眼前。
一
经过朋友“想飞的企鹅”的指点和引荐,我当即注册了江山文学网,然后加入了柳暗花明社团,还受到了社长老百和文友们的热烈欢迎。
第二天一早,我就迫不及待地投了一篇文章《我的外婆》到柳岸社团,出乎意料的是,我于当晚收到了总编怀才抱器老师的留言,告诉我文章未评精,可复议,并提出修改意见,怀才老师说:你的文中写了亲情的温暖、外婆的能干、对外婆的怀念,都挺好的,但这样写还是有些肤浅,还得写外婆的优秀品质对你的影响,以及你如何在为人处世方面习得外婆的做法,从而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只有这样怀念外婆才更有意义,文章才更有深度。
我洗耳恭听,如醍醐灌顶,认真消化后作了细致修改,又将文稿发给怀才老师审阅,怀才老师说很好,果然几天后复议摘精。当看到老百社长和文友们在柳岸群为我祝贺时,我欣喜若狂,因为我没想到在高手如云的江山文坛,我的文字也能摘精。高兴之余,我捧着自己的处女作左看右看,一读再读,再看看那枚红豆犹似大红灯笼挂在我的心空,正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我暗自窃喜,自我陶醉。
突然我发现有些文句不是出自我笨拙的笔,那几句写得太精妙,实乃点睛之笔。我恍然大悟,原来此文得精有怀才老师精心润色之功。我在心里感慨不已,怀才老师乃文学大咖,那么出名,那么忙碌,那么辛苦,竟然还忙里偷闲,热心地为我这位刚进江山文学的素未谋面的新人费心劳神,这份无私关爱与默默奉献的精神太令我感动。我在心底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写文,不负期望,才对得住怀才老师如此关心与帮助。
没多久,老百社长在柳岸群发出了一条消息,内容是:祝贺罗莲香老师闪亮登场!我一看蒙了,然后乐了,这江山还真是给作者以满满的仪式感啊!紧接着又是文友们锣鼓喧天的祝贺,这时,我眼前一亮,因为我看到怀才老师为我量身定制的与众不同的贺辞:贺罗莲香女士闪亮登场,怀才抱器步十一庚韵拈句一首,送与存念:斑斓炫目惠心生,又似青莲俏玉容。隔屏闻香拈一朵,原来化日不便行。我被这首诗深深地感动了,我再次感受到怀才老师对我这位文字小白的鼓励和厚爱。
在这之后,我常常拜读怀才老师的大作,被他精妙绝伦的文字深深地震撼折服,才知道原来写文可以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境界,这样的文字不仅悦目,更可养心。然后是一声长叹,怪自己一直不静下心来好好研文读字,“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下想写文,哪能从容表达?我有点沮丧了,怨自己起点太低,不能对文字驾轻就熟。
有一天,怀才老师又发来消息:期待你的佳作!我一看既惭愧又不安,赶紧提笔写了第二篇文《父亲,我心中永远的痛》,此篇拙文,再次荣幸地得到了怀才老师的指点和润色,并顺利摘精,怀才老师继续鼓励我大胆地写,不要停下手中的笔!
我之后又写了《青青故乡柳》《梦断楼兰》《樱殇》,每篇文字都得到怀才老师温暖的关照,精心的修改。《樱殇》一文还是他亲自编辑,那唯美、深情、伤感、宛若天籁的按语和点评,我是反反复复连读十来遍还不忍释卷,读得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如果说来到江山是机缘巧合,那么来到柳岸恰逢怀才老师,则是一场温暖而盛大的遇见!
在QQ空间,我一再表达对怀才抱器老师的感谢之意,他说,别感谢了,要感谢就感谢江山,江山就是这样的传统,每一个来江山的人都会被锻造,将来的你也会成为江山的主力!鼓励之语,那么温暖,他不居功,不浮躁,知恩之所出,懂文友之心,我由衷地感激他。
二
后来由于工作太忙,搁笔了大半年,一天下午,我的微信突然弹出一条醒目的消息,是怀才老师发来的:罗老师你好!我现在浪花诗语,我在浪花等你!我一看惭愧不已,更觉得像当头棒喝,这么久欠了怀才老师多少文债啊,他竟然还记得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字初学者,我沉浸在彻头彻尾的感动中。
我赶紧打开尘封已久的江山文学网,找到浪花诗语社团,原来怀才老师到了浪花任副社长。我进了浪花群,在这里再次遇到莉莉、岚亮、雨中太阳、孤独、习之、梅骨等几位熟悉的文友,觉得亲切极了。怀才老师说:有时间就写写,不能让笔生锈啊。我点点头,又一次开启了写文时光。
写文真的是一场艰辛的孤独之旅,是在暗夜里点燃思想的火花,是在荒凉的沙漠寻找生命的绿洲。我在青灯微光里搜寻往日的记忆,在柴米油盐中感受日子的安暖。长时间未写文的我,对文字的组合已生疏,费力执笔写下一行行歪歪扭扭的文字,犹似婴孩踉踉跄跄的脚步。
那段时间我写了《水之湄》《走进雨崩画里》《皖南印象》等十几篇文,我在字里行间发现了一个灵魂逐渐丰盈的自我,我过得充实而快乐。每篇文依旧得到怀才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他目光如炬,“捉虫治病”,将文章从粗糙演变成精致,从平淡打造成生动。
他还多次为我编辑小文,编按精彩精致精美,留评亦是充满诗意与哲思,很是振奋人心,倍受鼓舞。我常感叹,怀才老师以一颗匠心,以一颗大爱之心,关爱呵护着我,也呵护着每一位作者,让大家放心地写,大胆地写,不遗余力地促成大伙的进步和提升。我在浪花的每一天,真是愉悦与感动并存,收获与成长同在。
怀才老师得空时会与我交流写文的技巧,如何构思,如何选材,如何行文,我觉得受益匪浅,“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还让我进入编辑队伍,我不敢接受,他就拿自己的文让我“练手”,我诚惶诚恐地编辑后,他大加赞赏,我知道我写的编按稚嫩而粗浅,怀才老师暖言鼓励,是在提高我的自信心啊。
接下来,写文、编文两不误,写与编一直由怀才老师指导完善,所以我不再忐忑,不再迷茫,有这么优秀的老师亲自把关,还有什么压力呢?
我不知怎么表达才可以说出我心中的意思,江山如磁铁,吸引着万千作者投奔而来,江山锻造出的人才,又是那么谦逊善良,怀才抱器老师就是其中之一,他让我找到了一面旗帜,最终他又变成了江山的一处小暖房。
当然,我这个人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内心会变得浮躁而忧郁,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无法写文,甚至无法做好任何一件事。在坚持一段时间写文之后,学校教学工作又繁忙起来,而我写文也遇到了瓶颈期,觉得没时间写没心思写也没啥写,就这样我再度歇笔。
三
去年一月份的一天,怀才老师将我拉进一个新建立的微信群,群名是:东篱采菊,名字太诗情画意,我才惊喜地发现这是怀才老师创建的一个社团,身为社长的他情怀浪漫,痴迷写文,想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在“东篱”共同耕耘,共同种菊采菊,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举动。
我在东篱每天拜读大师文友们的佳作,如沐春风,但多久未提的笔已愚钝,码字滞涩。我照常编文,但极少写文。
今年五月上旬,副社长莉莉突然微信呼我,让我写一篇关于怀才老师绝品文《得“半”之妙》的赏析,将在江山夜校交流。我一听傻眼了,我哪会赏析啊。莉莉说,怀才老师很欣赏你的编按,你就像写编按一样去写赏析就可以了。我想,这哪对哪啊,编按跟赏析能一样吗,何况是名人堂、绝品宗师的绝品文。怀才老师定然知道我生性散漫,他怕我有畏难情绪,希望我以此为契机,再度延续写文之旅。
我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推辞,只得硬着头皮领任务。写赏析,对我来说真的很陌生很难,无疑是一种挑战,但我不能退却。我把文打印成纸质,便于我反反复复品读,希望从中不断获得写赏析的灵感。
正当我读得如痴如醉之时,怀才老师发来他写这篇文的创作谈,说可作为我写赏析文的参考。我细读老师的创作谈,又慢品他的绝品文,终于找到了写赏析文的突破口,分别从构思、意境、情调、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写完后交给怀才老师斧正定夺。怀才老师先是极尽赞美之辞,然后又中肯地提出修改意见,几易其稿后,终于尘埃落定。
一周后,江山夜校让我们东篱社团隆重登场,专门赏析怀才老师的《得“半”之妙》。那天晚上,江山各社团都有很多作者参加,他们中有让人如雷贯耳的大作家,有笔力雄健的草根写手,也有像我这样的刚对文字有点感觉的文学爱好者。面对这样盛大的场合,我抱着“豁出去”的态度有条不紊地讲下去,总体感觉还挺顺利的。接下来还有白玄老师、莉莉对怀才老师的副评赏析,最后是怀才老师讲《创作谈》。
一个多小时的赏析课结束了,我们的讲课收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课后,怀才老师很兴奋地告诉我:莲儿老师夸你的赏析很有分量。我一听开心极了,能得到莲儿这位绝品宗师的认可很值得庆幸啊,虽然我知道自己写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大大的满足。怀才老师见我有了一点点成就感,就继续勉励我:坚持下去,不要丢了写作。我坚定地点点头。
回望我入江山的三年,从蹒跚学步到现在总算找到了一点写文的方法,一路走来,曾半途而废,但多亏德艺双馨的怀才老师总是不离不弃,极尽扶持,极尽勉励和鞭策,我是多么地幸运!感恩这一场温暖的遇见,刻骨铭心,余生我将带着这份温暖,继续行走在江山,行走在东篱,和文友们一同采菊,让东篱繁花似锦,四季芳菲。
遇见是缘分,这缘分来自江山,江山是相聚缘分的地方,更是锤炼一个人文采道德的地方。温暖,是江山的特点,也是江山人的体性,我心已暖,愿在江山行,执笔写时光,也让我的时光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