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敲巴滩子(散文)

精品 【东篱】敲巴滩子(散文)


作者:足行两行泪 举人,380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95发表时间:2022-08-09 07:01:44

看见“敲巴滩子”几个字做题目,不堕五里云雾中才怪!这是我们地方发言,或者说是我们抓鱼的专用名词,若不这样说,似乎难以迸发出那股激情。
  
   一
   一种样貌如鲶鱼的“怪”鱼,在别的地方叫“石爬子”,可能也还有其他更多的叫法吧,但在我们那儿,人们普遍称它为“巴滩子”。顾名思义,它的“窝”搭建在急流险滩处,靠肚皮的力量倒贴在鹅卵石底下,故而得名。
   说它是“怪”鱼,与它奇特的长相有关。那不超十厘米长的身体上,要搭配一个大而扁平的脑袋,靠一副肉滚滚的小身子去与之衔接——脑袋跟身体的比例,完全就不符合一般鱼类的审美标准。好在黑褐的颜色,把二者有机地连贯在了一起。但那大而扁平脑袋两边的小眼睛,一直朝天上望着的样子,这番模样,还傲视苍穹,的确让人觉得不舒服。
   对于住在高山上的我们来说,从小熟悉了堰塘和存水田里那些野生的鲤鱼鲫鱼黄鳝青蛙之类的它们,连草鱼都是后来有人家养殖了才意外有所收获的。像这种生长在河里的小鱼,就更是难得一见的稀罕了。
   第一次见时,它是作为晒得半干的“干货”存在着的,却并没能看清它的原貌。住在河边上的舅舅,有年夏天的黄昏,提了不多的干货来我们家作客,直言要我们尝尝他带来的那点儿“奇货”。言谈中,他是把家里的它们一古脑儿地都拿了来,目的是让人多的我们家,能每人都尝尝这不容易吃到的美味。尽管如此,我们在以后长长日子的“口淡”中,母亲把它们分成了细水长流的几次来吃,到头来也的确只是尝了尝它们的腥味儿。牙齿不好的奶奶,连味道都没尝成,她是靠闻油烟子来“尝”的。奶奶从不去吃那些带腥味儿的肉食,倒为我们平添了可以多吃点儿的口福。
   母亲把拿来的巴滩子一切二,或者一切三,充当猪肉的肉,来给我们炕肉馍馍吃。当然,那一定是在有客人来家里时,作为一道肉菜端上桌来的。
  
   二
   用裹着白面炕的巴滩子馍馍,是最好吃的呢,我们都觉得它的味儿美得令人嘴馋,以至在吃过了好久之后也还念念不忘,总想逮住机会再饱餐一顿。尽管它也没多少油水,但它肉滚滚的身子,到底是能改善我们生活的。
   机会终于等来了,那是个夏日交公粮的一天。晌午的毒日头,晒得河滩上的空气火苗样的烫脸,我们交粮队伍在过了渡船后就地解散,不知什么人突然高调地说,“走,敲巴滩子去!”人群便朝急流滩头涌去。
   我那时年龄尚小,什么事都是跟在大人的身后,也包括背得不重的公粮去交。
   滩头上的水掀起白浪,哗啦啦流得欢。我根本不敢去感受大人们敲巴滩子的乐趣,只远远地看着他们在那里熟练地操作。交公粮时父母没来,我是家里的代表,走的时候母亲就特别交待过我,不准去河里玩水,并要王婶看管着我。领受任务的王婶,就提醒我说,忘了没有,你妈说的话,要自觉哈。她自己则跟在敲巴滩子的人群里走了。
   我独自一人站在另一处的河滩上,任恶毒的阳光舔舐着全身。想把穿凉鞋的脚伸到水里去凉快凉快,但我也不敢,像那水里有电似的。
   终于等回来了他们,个个喜笑颜开,我伸长脑袋去打量他们的成果——啊,那草帽壳里的巴滩子,多的有十余条,少的也有五六条,它们懒羊羊地躺在那里,任我怎样去逗弄,都丝毫不为所动。
   王婶在我面前与她的搭档瓜分了她俩合作的成果,每人得到的有七八条。
   每个人头上原本戴着的那顶草帽,都变成了他们手捧巴滩子的工具。王婶见我看得眼馋,就从她的果实中,拿出了两条来给我,我也才因此有了自己的成果。像他们那样,我也选择将死去的巴滩子装在草帽壳里,任毒辣的阳光暴晒着头顶。后来,我又从叔叔阿姨们那里得到了四条巴滩子。
   在生产队的一次出工于田头休息时,人们七嘴八舌议论起如何处置巴滩子的事,个个脸上像放了光似的,有人说他们是作为标本晒干的,舍不得吃还放在那里,等待合适的机会下肚,有人说他们家根本等不了那么久,早就被嘴馋的人催着下了“肚家坝”。至于怎么吃的,他们有的将巴滩子解剖后,在它的腹腔中塞上佐料,用桐麻叶包裹后放到火上烧烤,有的则晒干烤了后下酒吃……说得大家口水直流。
   王婶问我们家是怎么吃的,我照实说,是将那六条巴滩子开肠破肚后,直接放到干净的石板上去暴晒,为的是能赶在第二天晚上下肚。我们切成十八段,炕了十八个肉馍馍吃了……说得大伙哄堂大笑。
   听了他们带有经验性的“发言”,我在心里又想尝试另一种吃法了。
  
   三
   转眼我“大”得差不多了,也具备去尝试想法的能力了,就在心里一次一次地谋划着要去河边敲巴滩子来烤了吃,以彻底解决口淡的问题。
   但实际情况又使得我一次又一次地打退堂鼓。住在山顶上的我们家,离河边,尤其是离那处急流险滩的位置,还有长长一段路程,每次我们把东西背到镇上去卖时,总觉得那路程有些遥远,半天也走不到。后来听大人们说,那段爬坡下坎的山路,足有七八公里远。要走过这泥土覆盖的坑坑洼洼的山路,去敲生活在险滩上的巴滩子所花的时间,大人必是要根究的——“大河”,在他们的心里就意味着风险,断不会同意去的。
   但我还是抓住了一次机会,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在母亲回娘家屋的那天中午,我基本是靠奔跑着到的河边。那儿也有与我年龄相当的人,他们为了能敲得多多的巴滩子,朝更急的流水中走去,逗得我的心痒痒的,最后我还是放弃了,没朝深水里走。说真的,那次村里人去敲巴滩子,我虽站在远处有所目视,根本就是看得简单、做起来却难。
   巴滩子吸附在滩头的鹅卵石上,必须是一人端个东西,一人去把水中的石头抬起来。巴滩子一离开水,就要往水里“跳”,就在它往水里“跳”的一霎那间,端东西的人就必须要把它接住,只有两者熟练配合,巴滩子才有可能被请君入瓮。那天,我去的时候是戴了草帽的,到了河滩后看到人们都拿了筛子来,我这才为自己的疏忽而自责。
   接着,又有一个问题让我觉得有些难办,我只有一人,还没有找到可以配合我行动的人。就在我心急的时候,一个孤家寡人出现了。我走到他身边,红着脸问他,我们能一起敲巴滩子吗?他点头同意了。
   没想到,他是这方面的一个老手。事先他教了我动作要领后,就站在了水中去取鹅卵石,我则小心翼翼地跟在他的左右,后来我的麻利动作,还不时受到了他的赞许。完结的时候,我们每人分得了十多条巴滩子,然后各回各的家。
   但我的两只裤脚都湿透了,再加之又有巴滩子作证,回家来的母亲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端倪。
   我以这下跪的方式,换来一顿巴滩子肉馍馍吃,心里想是值得的。母亲要我跪着说出这其中的风险,几个小妹深知要不是我,她们哪有巴滩子吃的这等好事,就一个劲儿地劝母亲说,妈,不要打哥哥嘛……
   当巴滩子都晒干了后,我本以为还会像以前那样分做几次来吃,没想到那次是母亲亲自下厨,把所有的巴滩子都炕成了肉馍馍。那晚上厕所的时候,我听到了父母屋里有说话的声音,就侧耳细听,母亲说,为了一口吃的,我还打了儿子。要是家里有肉吃,他何必要跑那么远去敲巴滩子回来呢……
   无论如何那都算是一次量大管饱的美餐。两大盘子里的肉馍馍,全被我们一扫而空了。
  
   四
   在我恋爱的年龄,有幸遇到了住在河边、经常去敲巴滩子,并以此来改善生活的未婚妻,她是我的初恋,也是我后来成家的妻子。
   我们认识后不久,我去她们家闲来无事的时候,她提出要去河边敲巴滩子的事,那时的生活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变,已不再把敲巴滩子来作为改善生活的必需了,我心里知道她肯定是想找个地方过二人世界,便很快答应了。
   晌午的河边静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响。当时,我并不知道她是带着目的去敲巴滩子的。只是那天我的表现,给她留下了实实在在的好感。在我们结婚周年之际,有一天她才主动问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去敲巴滩子的事吗?
   我故意满不在乎地说,脑子里装的内容太多了,我已把多余的东西卸载了。
   看来,人家在你心中的重量不够。我可还记得昵?
   别上纲上线哈。哪会不记得呢!那天我搬石头,你抬筛子,我们敲了很多的巴滩子。拜你所赐,我拿回去的巴滩子让家里人管饱了。
   我说的不是这个。是我当时通过敲巴滩子想考考你……你没发现?
   没有,哪个想那呀。我大气地望望她,不过,你怎么考我的,是看我手脚麻不麻利?
   住我们河边的女人,有个风俗习惯,通过两人去敲巴滩子,看看配合得好不好。要是巴滩子“不愿意”入瓮,那说明婚后两口子也不是夫唱妇随的那种,不如趁早拜拜。
   那,那天你对我的考验合格了吗?
   不合格,今天我们还在一起呀?!她噘起了小嘴。
   前年夏天,我们有意选择了那个时间段回一趟老家,为满足一下鸳梦重温的念想。自从在外地有了工作后,我们对家乡的情况就知之甚少了。有次从一篇文章中得知了巴滩子现在的生存环境不妙,一边是对生态的破坏,它们已经很难立足,一边是由于它的美味和稀有,其商业价值已高得离谱……当时读了那篇文章以后很不以为然,以为就是写手在蹭流量。
   厌倦了城市生活的喧嚣,就想寻得一片清静之地调养一下身心,想起儿时无忧无虑,只为去敲巴滩子来改善单调生活的乐趣,我们便兴冲冲回去了。见到的情景,却让人心生遗憾。原来的险滩已经断流,两岸的青绿已经朝河坝的中央合围了过来。原本宽宽的河床,只剩一条小路的位置了。
   哪还有什么巴滩子可觅了哟!我们站在原地叹息着,心中充满了遗憾。
   如今老了,住在城里,也想去敲巴滩子,可那只是一闪念。念叨念叨也好,似乎我又闻见了巴滩子的香味了。
  

共 37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地域不同,我一直想象不出文章里的“巴滩字”鱼在我们胶东半岛到底叫什么,或许就是一种叫“趴趴耳子”的鱼吧。捉鱼,厉害是孩子们感到最有趣的活动,尤其是在最贫穷年代,鱼不仅给我们带来趣味,还给我们口福。作者第一次吃到这种鱼,是舅舅带来的干货,当然一大口子人的家庭,这点干货显然只能勾起食欲,就像那年头吃猪肉,那一定要赶上家里有事,否则平白无故地吃猪肉,是不可理解的。巴滩字鱼很下饭,就着馍馍吃,滋味地道。这种去敲巴滩子雨赶上了机会,幸亏王婶相助,他才得以瓜分了王婶不多的鱼获。说起这些巴滩子怎么吃,这种始终还认为就着馍馍最好,而且是干活最地道。长大了,作者有了敲巴滩子的能力了,于是作者得到方便,和别人结伙,获得十几条鱼,那次没有挨打,可是妹妹们的求饶。作者想起和妻子初见时候敲巴滩子的情境,实在是太与众不同,人家都是花前月下,他们的爱情却是放在了河流中。这篇散文,充满了童趣,写抓鱼的情节,带我们走进了快乐的童年,也让我们看到了那时的农村生活的本来样子,或许,今天的年轻人根本就不能相信还有那样的事,但这是真实的。作者对敲鱼吃鱼描写甚是细腻,敲鱼的快乐,吃鱼的满足,让人难以自抑,很有一股冲动。文章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生活缩影,让我们格外珍惜今天的生活,今天,吃鱼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也不必亲自下水田去捉,少了什么?少的是一种野趣吧?文章表达的情感非常质朴,让我们在最朴素的生活中也不忘寻找乐趣,发现生活的快乐。接地气的好文章,实在的情感表达,都是文章的最好看点。力荐赏读,满足眼欲口欲吧。【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816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8-09 07:05:47
  敲鱼之趣,我是从未见过,很有意思,可惜足行老师可享口福,我们就干着急,馋吧,一起去敲鱼吧。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问候秋祺,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2-08-09 10:43:26
  关于吃鱼,我有着一些经验。鲜鱼吃鲜,干鱼吃味,那种阳光渗透入内的味道,充满了被加工过的复合味道,我上学时,曾在玉米饼子里夹一条海干鱼,掰开,一口饼子,一口鱼,上学时的事忘记了,唯独这一口没有忘记。所以我理解足行老师吃馍馍就干鱼的滋味,始终强调那个味道好,是有道理的。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2-08-09 10:58:47
  怀才老师编按写得细致深刻,有些地方的解读已超出我写作时所要表达的高度了。巴滩子也是鱼,只是不常见,而且小,活在季节里。但用它来加工,可以做成多种美食。它有为我填饱肚子的一份功劳,所以我不能忘记,写此文也算是我对它的怀念。
4 楼        文友:枫桦        2022-08-09 11:41:31
  老师的这篇文章实在是好,巴滩子鱼是那个时代的最美好的印记,让人永远难忘啊!动感十足的文字,读过满口生香啊!赞一个!
回复4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2-08-09 12:50:51
  谢谢枫桦老师的文字互动。祝秋安文丰!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2-08-09 14:54:00
  很有意思的一种鱼。作者通过敲巴滩子的描写,回忆了从前生活的艰苦和幸福的童年,最后又写敲巴滩子对爱情的考验,很有生活气息。我也捕过鱼,所以,特别喜欢这样的文章,感情真挚,生活气息浓郁。好文,欣赏,学习,祝好!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2-08-09 19:11:25
  谢谢韩格老师的到访,抓鱼吃鱼在贫穷的农村,尤其那个年代,是很普通的事,但有没有乐趣,就只有自己知道了……祝秋安!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2-08-09 17:49:40
  这篇散文写得很有情味,读来唇齿留香!敲巴滩子,原来是捉一种叫巴滩子的鱼,这种鱼咋那么美味?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捉鱼的经历,有辛酸有幸福,有苦涩有憧憬。满满的回忆,还有爱情的考验,情景交融,有意思!好文,文笔质朴而生动,表达细腻,大赞,问候足行老师,谨祝创作愉快,立秋吉祥!
回复6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2-08-09 19:15:29
  哈哈,巴滩子在那个年代是美味,今天好东西多了就不一定了。当下虽不能吃到,但对我来说只有回味…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8-09 17:53:14
  我南方人,从来没听说过这种鱼,鲶鱼还是多,看来我太孤陋寡闻了,老师是吃得有味了,可馋了读者。老师的文章,带有风趣的口吻的同时,还有当时年代的心酸与无奈。好文,学习点赞!
回复7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2-08-09 19:20:56
  红花草老师,晚上好。我的上一篇文稿还是您帮编的呢,谢谢了!感谢您的到来,让我们在文字世界里相见。
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2-08-09 17:54:08
  不知老师说的巴滩子是不是“胡子鲶鱼”?老师的文章写得好,语言质朴灵动,结构铺排有致,读来趣味横生。湘莉拜读点赞。遥握问候,谨祝秋祺!
回复8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2-08-09 19:26:28
  李湘莉老师,晚上好,我们又在文字世界见面了。祝一切安好!
9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2-08-09 18:05:22
  老师以细腻厚实的笔锋,描写了自己曾经敲巴滩子鱼的经历,语言质朴、人物鲜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欣赏学习老师的佳作!
回复9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2-08-09 19:35:00
  江南老师,晚上好!谢谢评晰,祝秋好!
10 楼        文友:吴孟友        2022-08-09 20:49:28
  老师笔下“巴滩子鱼”,第一次听说,没有见过,更没有吃过。经作者描叙,非常好吃,令人嘴馋。作者文笔细腻,敲鱼的快乐,吃鱼的满足,让人难以自抑。好文章,夏日问候作者!
回复10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2-08-09 21:05:15
  巴滩子,在四川的一些河滩上,而且是夏天才会用,这种鱼应该是季节性很强的鱼,要吃到它不太容易。老师晚上好!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