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耕耘】【东篱】一见钟情(散文)
一
曾经有过“一见钟情”的事。这事说起来有点远,但想起来又那么近。
一九八三年,我读大一。入校后,除了学习,由于在学校的征文活动中崭露头角,就被推荐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并出任《拓荒者》月刊的主编,组织编发各系文学爱好者写的各类体裁的稿件,业余时间学写诗。在学生中,谁学习成绩好被关注的不多,倒是谁是全校百米冠军、谁是“校园诗人”备受瞩目。由于文学社活动挺多的,接触到的女生就比较多,那时的女生腼腆得很,善良、淳朴、简单、内敛,即使彼此互有好感,也不轻易表达。文学社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女生,是别的系的,比我长一届,容貌端庄,也有不错的才情。我们经常一起审稿、讨论、修改,包括校对。我看得出,她由于年轻吧,甚至对我有些盲目崇拜,对不住的是,每次她传递给我的信息都被我装聋作哑地收藏了,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什么原因,我说不清楚,还是没遇到喜欢的人吧,这句话,可信。
大三的时候,我应校团委书记的盛情邀请,又加入了学校团委的工作,利用自己的特长,出任期刊《团的旗帜》的编辑。一天晚饭后,在教室里开编委会,大家讨论编刊工作,书记请一位新加入编委工作的女生发言。她是我下两届英语系的新生,皮肤白皙,身材中等,齐耳短发,显得干净利落。她的发言很中肯,也有见地,句句入耳。散会后,我向她微笑点头示意,也表达赞赏之意,当时觉得,心跳加速。我从签到单上知道了她的名字,后面的故事就省略了,现在,她是我的爱人。
我怀念的是那段大学生活,邂逅了文学,因文学而遇到了缘分,看来我的一见钟情还真不是因为长得帅家里富有。我在众多的大学生堆里,太普通,太寻常,可是被文学的光环照耀着,似乎光彩熠熠,与其说我有点魅力,可能就是文学在我身上有闪光的时候,于是,我成了女生眼中的星星,不是明星,但这种文学青年,却是女生最青睐的。说实在的,这种一见钟情的情感始终让我觉得很美妙,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体验。
二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在这漫长的旅程中,虽没有惊涛骇浪,但也不是一帆风顺。我们结婚后第四年,还没有考虑清楚,就打起行囊一起南下上海,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打拼。我有过失业,她有过待岗,都有过加班到凌晨的经历,也共享过终于还完房贷的欣喜,孩子不知不觉中长大,我们一天天变老。有过争吵,误解,有过许多磕磕绊绊,但我们都挺过来了。所以,我要说的是,一见钟情也可以天长地久。令妻子意外和惊喜的是,搁笔六年后,一九九八年起,我又重拾“旧爱”,有空就铺开稿纸爬格子。记得我经常周六骑车去邮局,一是给远在老家的父母寄点钱,一是顺便将稿件塞进信桶。发表了一些作品,也获得了几个奖项,但总觉得自己没什么突破,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徘徊复徘徊。直至今天,写的东西越来越多,内心越来越孤独。所以讲述上面的故事,无意昔日重温,是想告诉大家,我又遇到了“新爱”,有一天,在网络搜索时,我偶然遇到了江山文学网。
江山文学,初看它的名字,就觉大江奔流,高山巍峨。如若伫立江边,必然听到涛声轰鸣;如若置身山中,定会看到春暖花开。了解下来便知,它是一家正文学网站,有严格的站务管理、规章制度及投稿要求,既有长篇频道,又有短篇频道,设有长短篇小说、悬疑武幻、影视戏曲、杂文随笔、散文、诗词古韵、现代诗歌等等版块,可以说各类文学体裁应有尽有,可谓给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乐土。看到这些,我怦然心动,我知道,那是爱上了的感觉。寻寻觅觅,江山原来就在我眼前。随即看了新手上路,又仔细初揣读了投稿要求等,发现网站里不单单发表作品,还有积分奖励等规则,寓创作和娱乐为一体。我知道自己,和大多数作者一样,都是文学这条羊肠小道上的爬行者,靠上班养家,靠码字养心,但也不排斥积分晋级这种文明的游戏,在八小时之外,尽享笔耕者的快乐。注册后,我就要跃跃欲试投稿了,我的写作以短篇为主,要投短篇,就要先加入文学社团,这个方式很新奇,立刻唤起我的冲动。
我读书时就加入过文学社,文学爱好者在一起,互相切磋,互相鼓励,互相欣赏,那是一个纯粹的温暖的大家庭。浏览下,几十家文学社团,令我眼花缭乱。好的写作是灵魂悄悄地安放,好的作品需要宁静的滋养。最后,是“东篱采菊”吸引了我,我想,这里一定是一处浪漫的世外桃源吧,这里一定有一位现代陶渊明吧。果然,我看到社长怀才抱器的名字出现在绝代宗师和精品高手的排行榜中,我想,有这样一位大师领航把舵,这个社团一定是创编学习气氛浓厚,好文美文精品倍出。试试看,我第一篇短文投稿后,是副社长湘莉老师进行编辑,附上热情细致的编者按,第一个跟评的就是怀才老师,溢美之词令我感动。受到激励,我又创作投寄了几篇随笔和散文,老师们认真仔细编辑,怀才老师不但参与编辑,更是篇篇跟评,同时,也受到岚亮、琳达如菊、枫桦等老师的鞭策和鼓励,其中有几篇拙作喜获摘精。当然,我也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去拜读各位老师和文友的作品,参与跟评,这个过程,是享受文学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后来,在湘莉老师热情邀请下,我参与了社团的编辑工作,虽然编辑质量还有待提高,但看到自己编辑的作品摘精比自己获得摘精还高兴。通过这段时间江山网上阅读和交流,我意识到自己有许多不足,原来自己那点本领和各位资深文友、精品高手、江山之星相比,差的太悬殊,原来那点沾沾自喜在老师们面前荡然无存。但我喜欢这片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天地,唯有如此,才有看不尽的风景,读不完的绮丽,江山如此多娇,风景江山独好。
三
除了学习创作,我还有特别的收获,在东篱,我还学到了做人可贵的品质。加入东篱后,看了文友的征文后才知道,我们的怀才老师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写下四百多篇文章,几乎篇篇精品,除此之外,为了提携新人成长,他还为作者编辑2000多篇文章,留评7000多条,更重要的是,四年里他一度疾病缠身,光大小手术就做了七次之多,这需要怎样的奉献精神和大无畏的勇气啊!?甚至躺在病床上,还在谋划着社团的工作,想着文章中的一个需要修改的句子,惦记着身体欠佳的文友。心有大爱,德艺双馨。还要提到一位女文友,已是半百的年纪,每天做着农活,劳作之余,还去创作大量作品,并屡屡摘精。起早贪黑下田也罢,养猪喂羊一身草屑也罢,在字里行间,没看到半句牢骚和抱怨,倒是以生命的激情和收获的喜悦,洒向读者一片灿烂的阳光。心中有爱,美好自来。看到这些,我为此汗颜,去年自己曾住院几天查疑,要做脑血管造影,自己就浮想联翩,精神萎靡,别说写文章,连看文章都觉得心烦意乱。相对而言,自己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遇到困难或职场受挫,每每就唉声叹气,夜不成眠。有幸来到江山,来到东篱,我不仅能学习到文友优秀的写作技巧,也从他们身上,获得了砥砺前行的人生动力。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我深信不疑。
江山连绵起伏,小路曲曲弯弯,我要一直走下去。我要做一个坚强的攀登者,纵然路上有荆棘,有悬崖,我都不会恐惧,更不会放弃。累了,就小歇一会儿,万一摔倒了,爬起来的时候,身边还有文友伸过来的双手,整理行装、擦擦汗,望望山顶,再出发。大胆地走,胸怀理想,就不会迷路。我入江山已经“满月”,还算是个老“新人”,我要多向优秀的文友和作品学习,多到江山夜校里补课,摈弃头脑中的暗黑,弘扬新时代的正能量。以山溪为墨,山野为案,撷野果沉思,采鸟鸣入题,树做插图,云做扉页,力争写出一部山石般厚重的江山文集。我是因为热爱才写作,而非是因为写作才去热爱,那么,就让自己专注于热爱,而非成功吧。如今,我找到了“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江山”,江山文学网,我要将在东篱采到的美丽的菊花,全都别在它的鬓角,和它两情相悦,两情长相守。
人生有很多相似的情节,年轻时,有过一见钟情,是因为文学,我有了缘分,有了家庭。多少年过去了,这种情感的种子,依然在心底,遇到江山,又遇甘露而发芽,见江山一眼,又一见钟情。人的情感有时候无法左右,很难抑制,也不必控制,我情许江山,钟情江山,以分寸之心,凭微薄力量,爬行于文学的曲径,创造自己的人生辉煌,我相信,文学跟我有缘分,我值得付出,为我的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