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耕耘】【宁静】耕耘梦想(散文)
一
我出生在偏远的小山村,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种着贫瘠的土地。到了懂事的年龄,我恨不得长出一对翅膀,飞出穷乡僻壤,不再像父母那样辛苦耕耘。
梦想终于照进现实,飞出故乡,远离辛苦的劳作,远离土地上的耕耘。
多年以后的一个下午,斜阳夕照下,我坐在咖啡店临窗的位置上,很小资地捧着杯咖啡,回忆,思索,畅想。忽地发现,自己依然是耕耘者,耕耘着教育事业,也在文学的沃土上耕耘,而且乐此不疲。飘香的咖啡杯子,遮挡不住手机上那跳动的页面——江山文学网。
回故乡,物是人非,我只是过客。可是,我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把对朋友、对生活的感恩,镌刻成字符的种子,种在江山的沃土中,让它生根发芽、葳蕤成片,开花结果。
与江山相识,缘于“温莎的梦想”,我叫他“温莎”。
温莎的梦想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别人都说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学生的作文也教得好,我却不以为然,要真是那样,为什么没有进市作协呢?
我们同在“迎江阅读工作坊”微信群,有一天群里推广一篇题为《算命》的小说。温莎请老师们帮忙转发,说江山规定点击量要破千才行。每当我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类似于转发投票之类的信息时,一般不去理睬,除非是好朋友。我与他只是同行而已,谈不上朋友,所以没有必要帮忙。今天,我仍旧不屑一顾,心想这只不过是为了蹭流量而已。我轻轻一划,没去理会,放下手机,继续给学生批改作文。改完作文后,我发现群里的老师们纷纷留言赞美。微信群里大多是美女老师,大家这么追捧他,难道是因为他长得帅?或者他的文章真的写得好?
我半信半疑地点开了那篇微信推广文《算命》。您还别说,这个标题真吸引人。小时候,妈妈就带着我算过命,算命的说我长大了不愁吃穿,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是衣食无忧。现在看来还真让算命先生蒙对了,当了小学老师的我嫁了一个诚实顾家的老公,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生活充满了幸福。没想到这篇小说深深地吸引了我,一口气看完。仔细琢磨,这篇小说构思精巧,细节描写真实,人物形象鲜明,如在眼前。我惊叹作者优美的文笔,精到的语言。
这是一个描写社会底层的可怜人——陈瞎子的故事。他命运多舛,童年背井离乡来到宜城,和父亲相依为命,住在破庙里。“文革”时期,因为传播迷信被批斗,陈瞎子靠算命为生,虽说属于欺骗行为,但也是生活所迫,最终他竟然给自己算命……小说主题厚重,反映小人物既可恨又可怜的悲惨命运,读来令人扼腕痛惜。我随即转发了这篇小说,并加温莎为微信好友。打这以后,我每天都关注他朋友圈推荐的来自江山的散文、小说,有时还有意境优美的诗歌。
本以为他是冷漠高傲的人,没想到温莎老师非常热情,不断鼓励我去创作。我也有心尝试,只是教学任务很重,上班时根本没有时间写作。等到下班后,家里还有一个五岁的小淘气总是绕着我转圈。一拖再拖,迟迟没有动笔。
有一天,我在温莎老师的朋友圈下面留了言。没想到老师回道,“呵呵,有空留言,没空创作啊!”这让我非常尴尬,他说得有道理。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其实万事开头难,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后面就不是事儿。尽管如此,我还是“强词夺理”地回应说,自己没准备好。然后,转移话题,我想指导班上孩子们写好作文,请他多多指教。温莎老师热情地给我支招:先去江山萌芽社团当个编辑,既能为孩子们做事,又可以学到孩子们作文的技巧,别小瞧这些江山小作者,个顶个文坛新秀。
在温莎的鼓励下,我注册了一个ID号,起个名字叫“青山流云”,自己觉得挺有诗意,满心欢喜,兴高采烈地准备投稿。我将之前写过的稿子翻出来,进行修改整理,在较短时间内连发三篇。在得到航程心语总编认可之后,顺利进入萌芽社团,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编辑。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小目标,锻炼自己,指导学生创作,培养一批写作小能手。
在萌芽社长的指导下,我着手学习编辑工作。伊始,我总是丢三落四,不是忘记留言,就是忘记去掉文中重复的题目。编了几篇之后渐渐熟悉了,也得到了社长的认可。在编辑文档时,我也学到不少知识,有的孩子文章写得非常棒,如初一学生方宇成的《沙地独屋》,语言精确,富有意境,一看就是一个写小说的高手,一个小孩能写出如此高质量的小说,实在令人敬佩。说实话,连我这个成人未必能写出这样的小说来。我也想培养这样的孩子,但是目前我的水平显然是不够的。
这个暑期,只要有空就会登录江山编辑文章,读那些丰富多彩的文章。这是一种学习机会,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渐渐地,我更爱江山了。
二
初识江山,当上编辑之后,接下来创作文章、修改文章成了老大难。
平日晚上休息时,我经常在朋友圈发女儿的生活照并配上一些文字说明。她真是个小淘气,我既爱又恨,小嘴像装上了机关枪,经常怼得我哑口无言。温莎老师看到我的朋友圈后给我留言,建议我写一篇关于女儿的散文。于是花了两天时间终于完成了一篇散文《多变的张女士》。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写女儿的个性,活泼,聪明,贪吃,孝顺,富有爱心,爱交朋友。发表后,我将它发在了朋友圈得到了好多朋友点赞,心里美滋滋的。我私下里问温莎老师写得怎么样?老师先进行了肯定:有特色,语言生动,风格谐趣,他很喜欢。当然,他也指出了不足:女儿的故事写得不够深入,大多流于表面,不太感人,单薄了一点。
在温莎老师的建议下,我进行了几次修改,最终他还是不满意,我有点烦了,不想修改。天下哪有这么折磨人的事?我找个借口,说自己工作忙,顾不过来修改,结果复议果真没过。我感到有点失望,他并没责备我,仍然鼓励我不要灰心,坚持写下去,一定会有好结果。为了形象生动地诠释提升写作水平的要义,温莎老师开始用现身说法来指点我,给我讲起了故事。“我刚来江山,除了第一篇不是精,后面连续二十多篇都是精品,半年时间就获得了江山之星称号,信心爆满,有种飘飘然的感觉。谁知道,有一次社团推荐的绝品预选小说《逃离》竟然没有过。这对我的打击很大,从此我对绝品望而生畏。浩渺若尘社长鼓励我不要气馁,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加强基本功练习,首先要在‘炼字’上下功夫,尽量做到语言精练,有厚度……”
我明白他的意思,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而我总是嫌麻烦。我目前得精品,就像他得绝品一样难。道理都是一样的,只要好好锤炼,总有成功的一天。在温莎老师的鼓励下,我继续坚持创作,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待实现了之后再谈更高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
三
一次教研活动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形成了特殊的师徒关系。
不久前,我们区组织小语老师去池州参加班主任工作培训。我有幸也参与其中,不曾想,竟然与温莎老师成了同班同学。
第一次见面,彼此都很惊讶。我把他这个师父想象得非常老成,他把我这个徒弟想象成非常冷艳。结果一见面并非如此,他显得年轻有活力,而我随和善谈。我们三位热爱文学的老师,约坐在一起品茗。这茶是舅舅送我的金骏眉,好像非常贵,这是我特意用来招待最尊贵的朋友的。说实话,平时都不怎么舍得喝,它口感好,清香,甜润,一种直达肺腑的惬意。
我们在一起谈文学,谈兴趣爱好,谈习作教学,谈人生经历。温莎老师在文学上也是经历了起起伏伏式的蜕变之痛。他说,只有辛勤耕耘,迎难而上,才能实现梦想。
“温莎老师,你太辛苦了吧?白天忙学生,晚上忙社团的事。有时一周写两三篇文章,请问你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啊!”我这番话刚说完,自己就笑了,怎么像记者采访似的。
“创作文章对我来说,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只有愉悦感,不觉得累。当然,经常熬夜这是事实,没办法,谁叫我热爱文学呢。”温莎说这番话时,真有点像答记者问。于是,我就把话题转移到江山文学网上来,温莎老师不厌其烦地介绍江山的组织架构、文章专栏、精绝品制度等等。我这才知道江山文学网站,创立至今已有十四年。目前有四十多个社团,有九万九千名作者,九十三万篇文章,是全国闻名的文学网站。
最近我想在班上成立文学社团,一经说出,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我希望温莎老师到成立那天能在线与孩子们做互动,回答小朋友的提问。我以为他会推辞,毕竟他那么忙,没想到他一口答应该了下来。
“我真羡慕你们,年轻有冲劲。我年纪偏大了,记忆力大不如从前,总是丢三落四的。年轻时有个作家梦,如今看来很难实现了,但我还没有放弃,如有机会我还会努力一把。当然,眼前只有两个目标,一是教好书,二是经营好江山社团这一亩三分地。”其实老师太谦虚,我们只是比他年轻十来岁,在他面前我愿意做一个认真学习的徒弟。
温莎老师幽默、开朗、乐于助人,只要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想发表文章的,他都不遗余力地支持。记得我的闺蜜史一平老师小说《拐弯的爱》写好后,交给温莎修改编发,他居然搞到凌晨三点多才睡,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如果没有一颗热爱文学的心,没有一个热心肠,是吃不了这样的苦的。
如今,温莎老师依然每天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除每天花一小时跑步打球外,其余的课余时间,都泡在了江山。我们都下班时,他还在敲键盘码字,那专注的神情,不亚于参加高考的青年学子。
四
无私奉献,合作耕耘,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与使命。
一天,晚上夜很深了,女儿的咳嗽惊醒了我,看看手机,发现温莎老师刚在微信朋友圈里,推送了一个文友的一篇散文。
这么晚竟然还没睡,这是忙乎啥呢?我嘀咕着,犹豫了片刻,还是忍不住给温莎发了个信息。
“我编辑文友的文章,修改编辑按语。刚才发现按语没有写好,所以正在修改,改好马上睡,谢谢关心啊。”他随即发来一个晚安的表情。
我无语。这都几点了?我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凌晨两点半了。他居然还没有睡,这样下去即使是一块钢板也会化掉。我真担心他的身体会吃不消,这一晚我睡不着,沉思良久……
为了社团,为了文友,为了同事,他经常熬夜帮忙,特别在指导修改文章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最近为了修改绝品候选文《给我一匹马》,他与浩渺若尘社长及小猪老师三人同时在线,逐字逐句地修改文章,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直到满意为止。
“什么文章要这样半夜改?早点不好吗?”我好奇地问。
“浩渺若尘社长是名医生,每天工作很忙,晚上九点才能闲下来,一般修改绝品候选文,都修改到凌晨。”温莎发来一个笑脸,“当社长管理社团也不容易哟,就像一家之长一样,事事操心。”
我曾对这种不按时作息、透支身体的人嗤之以鼻,今天却让我震惊。在这浮躁的快餐时代,温莎老师沉下心来创作,实属不易。今晚才发现,在江山文学网,与温莎酷爱文学的不止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都为了追求梦想,而不断耕耘着……
我回到书房,启动电脑,敲击键盘。我把自己的文字,种在江山沃土中,长出新苗,开枝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