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耕耘】【宁静】我的庄园(散文)
一
我有一个庄园,名叫淡泊宁静。它是江山文学网的一个社团,大家删繁就简直呼“宁静”。
说来也巧,淡泊宁静成立时,刚好是江山改革“首发精品”制。记者部采访我时,曾提及改革与创新社团建设,为践行江山新制度,宁静应运而生,像一棵出土的禾苗承载着阳光雨露,慢慢成长。
我的庄园物产丰富,盛产各种文字,或温婉、或直白、或愉悦、或哀怨;我的庄园硕果累累,蓝色的豆,红皮花生,还有金灿灿的黄冠。
拥有自己的庄园,是我从小的梦想。不曾想到,在知天命之年,真正得到。
曾记得小脚奶奶是村里大户人家,有独立的庄园。
奶奶家房前有草坪,中间是“工”字形房屋,后面是依山围建的园子。园中栽花弄草,瓜果满园。我喜欢园中的泉眼水池,喜欢矮脚屋的白兔,更喜欢独坐池边,听风、读雨、品蝉鸣。
我双手托腮,坐在门槛上,望着搁置在山顶的天空发呆。那朵朵白云,像洁白的羊群,在瓦蓝瓦蓝的庄园里嬉戏。我想成为庄园的主人,拥有镜面一样的天空蓝和快乐自在的羊群白。
毕业回到家乡当上医生。现实的骨感与想象的丰满形成反差,强烈的失落感剪掉了翅膀上羽毛,却限制不了我的想象。
如果我三十岁之后,还在小山村,我一定会把对面的山承包下来,倾情打造我的庄园:山上石堆处种药材,山腰土肥沃种果树,山坳温度湿度适宜作草坪,放羊放牛;山脚有池塘,塘面建猪圈清洁干净,猪粪冲洗到池塘养鱼。
计划不如变化快。我调离了小山村,来到城市,一切关于庄园的梦想都化作云烟。每天在上班回家两点一线中,磨掉了激情,我跨专业拿到几个职称。我参加过新浪UC房间的唱歌、朗诵、话题辩论、才艺表演等,参加过录音频道的专业录音,也曾在某些网络平台投稿。一路走走停停,行人熙熙攘攘,可我心孤寂。
飘泊多年以后,当我浏览一篇江山的文章,为跟评一篇文章,注册江山ID。那时,以为在江山文学网上发表作品的都是专业人士,不知道普通人也能发表自己的作品。
忽然有一天,我发现有许多不知名的人也在发表作品。他们是草根作者,却对文学孜孜以求,笔耕不辍。
江山文学网可以投稿!我心中一阵惊喜,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头扎进江山,开始荷锄耕种起文字。
柳岸是我到江山的第一站,老百社长是我的向导。我曾经写作马虎,标点乱用,随心所欲,想到哪就写到哪,率性而为的作品,文后有老师留评批评。老百社长耐心地引导我,端正创作态度。发链接指导我,如何创作散文,如何创作小说,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他任我为评论部长,领着这个头衔,我曾创下一个月浏览跟评五百多篇文章的记录。
三个月之后,我悟出如何写出精品文。此刻,我摆脱了蹒跚学步,开始走得结实起来,精彩徐徐到来。半年后,我成为江山签约作者。又过一个月,我站在江山夜校讲台上侃侃而谈——《细节决定散文的生命力》。下课后,打开一本药学书,认真研读起来,我是一名医生,既要关注散文的生命力,更要关心患者的生命力。没过多久,我担任柳岸副社长,负责复议文章修改和建议,打算为文写作终老在柳岸。
然而,柳岸树大,开枝散叶。随后,建立淡泊宁静社团,我成为宁静的第一任社长,拥有自己的庄园,梦回现实。
二
我的庄园有一大群辛勤耕耘的人们,他们是家人,也是庄园的主人。他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衣裳,有布衣童生,也有举人的彩虹扇,以笔为犁,耕田锄地,小说、散文、诗歌、古韵像奔腾的河流源远流长……
“子骞”是宁静庄园的大管家,把关每一粒种子的质量。凡是质量不好的文章,非首发的文章,都逃不过他的法眼。最擅长使用的法器就是退稿,清理了庄园里的杂草,也妆点了江山。他安排整个社团日常工作,上到传达赵董事长讲话,社长会议精神,下到为新文友答疑解惑,事无巨细,统统找他,而且作为江山通兼宁静通,主叫被叫都免费。
“小猪她爸”是庄园里的一段传奇故事。去年“五一”之后,忽然来了个“小猪她爸”,不知何方神圣,却扣响庄园大门。入得庄园,二话不说,“呼啦啦”发了一堆文稿,有的精品,更多的是“蓝豆”。“来得都是客,全凭嘴一张”,像阿庆嫂一样一番交流沟通,才发现小猪她爸居然是个厅官,在单位刚退到二线。于是,这位厅官便跑到庄园“田头”上,耕耘不止。一年多点,百篇精品,从白丁到举人,正在奔向进士。他不仅写作勤奋,也是庄园里的“师爷”级人物。毕竟人家是厅官,看问题、想问题自是高人一头,常常为庄园规划发展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意见。当编辑们都很忙的时候,他也会放在自己正在耕种的地,操持起联系作者、修改文稿、替换文章等杂活,这时根本看不出厅局级正职的架子,更像邻居大叔。
“温莎的梦想”副社长是小说高手,也是庄园里的老人,几年如一日打理着庄园。他写的小说又快又好,似童话般,可读性极强。他对复议的小说、散文提出的修改建议,往往一针见血,直击痛处。我有时怀疑他是不是选错行了,不该是语文老师,选择医生大概更合适。作为语文老师,他热心帮助学生们在江山萌芽发表文章。我浏览过许多小朋友的文章,写得非常好,甚至我自愧不如。一位老师,不辞辛苦,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和基础,又为江山储备了后备力量。
“想飞的企鹅”副社长是位厨师。他是宁静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只要需要编辑,他就在烙饼的空档编上。他不但烹饪水平高超,文章也写得酸辣可口,就连说话都是这个味道。白天上班,我没时间看群聊,那晚九点下班,在路上等红绿灯时,我边看群聊边笑,旁边车的帅哥看得一脸蒙圈,不知这女司机为什么傻笑。
执行社长“郭永涤”是宁静的老黄牛,他每天负责清理宁静后台的所有文章。他的编按信手拈来,且含金量高,收获众多粉丝,包括女粉。淘宝有葛根粉广告,宁静葛(郭)粉不需任何广告,高品质就摆在那儿。我就是郭粉之一。
总编“开心的秋蝉”是宁静小黄牛。她眼睛不好,但依坚持写作和编辑,住在医院还牵挂社团的事务。编辑的事儿,无论何种体裁的文章,从来都难不到她。她能编又能写,是群里的小喜雀,每天都可听到闻耳的叫声。
常务社长“旧时茅舍”的文学功底十分了得。她的文章娓娓道来,每一篇都有不同的视角。她文章中的每一位主角,都好像就在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比比皆是,可偏偏她能从普遍中找出特质,成为笔下的人物。
“北方雪飘飘”和“房顶月亮”,两位女作者来宁静时间不久,却种出许多红豆。“菁茵”和“林间风吟”是江山优秀作者,最近都在蓄积能量,待他日喷发。
还有……
三
我的庄园淡泊而宁静,庄稼长势喜人。
我作为一名医生,是江山众多的耕耘者之一,进入江山才开始创作文章。从无从下笔的白丁,到手持红扇的进士,是江山激发我的潜能,并且赋予我管理宁静社团的较强能力。我种出红豆一百二十四颗,三顶皇冠,制作图文并茂的三十八个贴子,在江山夜校分别讲了《细节决定散文的生命力》《浅谈散文创作的要点》《短篇小说创作的基础知识》《浅谈如何修改文章》四堂课。每次课件内容都非常实用,甚至在其他平台转发学习。
每当宁静选送的文章被绝主看上,我会邀请“温莎的梦想”或“小猪她爸”,在九点半之后,我们同时在线,用微信、QQ进行对话交流修改,一直工作到凌晨。宁静发表的文章,若初评没精,就成了管理群的一棵菜。大家谈看法,该择去黄叶?还是该用稻草扎紧塑型?怎样才能使作者知道施肥、除草、修枝,长出葱郁美观的作物,呈现给江山,这就是宁静人的追求。无数次,我中午不休,为的是把关宁静复议文章,为的是庄园每年都有好收成。
我是庄园的主人。白天工作,我紧张忙碌,家人们把庄园打理得井井有条,从不会因为社团影响我的工作。晚上下班回家,十点钟之后,那是我的自由时间。我在自己的庄园劳作耕耘,汗水肆意地挥洒,自由惬意地呼吸,吐出烦恼和坏情绪。
键盘敲击的旋律,仿佛就是锄头松土的声音。那一个个词语,就是一锄锄翻过来的土壤,长出无限的新意。
我看自己在江山这块沃土上耕耘的庄园,生机勃勃。我弓成一颗金黄的麦穗,虔诚地,头叩江山大地,背向碧天苍穹。所有的字符变成一棵棵小草,张开双臂拥抱我,拂去我满身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