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八一】知音可遇不可求(随笔)

编辑推荐 【八一】知音可遇不可求(随笔) ——赠书会友面面观


作者:朱炳初 白丁,4.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15发表时间:2022-08-12 08:31:37
摘要:在赠送书籍给友人的时候,不要希冀有什么回报,人的兴趣是好不同,反应亦不一样,只要对方颇有兴趣,爱不释手,就会跟你交流,倾诉心声,成为知音。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勉强不得!

“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拥有。”“文学用有教养者的庄重榜样激发我们的品德,它颂扬有教养者,把他们描写为值得我们效仿的形象。”这是两位法国作家福楼拜和圣皮埃尔的名言,多年以来,我是遵循其思想、依照其意图,理解宗旨,进行文学创作的,有心颂扬有教养者,总想把他们的作为张扬出去,从而成为人们仿效的形象;借得英雄之火点燃自己,而后再传给他人。特别是在军休所里,在面对武汉抗疫战中的英雄人物,在自己被感动之时,难抑情感的奔腾,撰写成文播撒出去,觉得英雄就在我面前,颂扬点赞情意绵绵,在不很长的时间里出版近150万字四部文集,赠送战友、亲朋,书中大都以颂扬有教养者为主题和目的,文章充满正能量,让其流向社会,作为高尚品德、高雅情操的榜样。
   赠书会友,有益双方,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每当见到有教养者、业绩不凡的英雄,就想给以撰文点赞,假如随意放过,就感到愧对了英雄,所以,我写了多篇歌赞有教养者的不凡作为,并将其与其他文学作品一起汇集成册,自费出版,推广出去,叫做以书会友共奋勉,赠书宣传,以了心愿,不希冀什么奢望,不图任何回报。赠书,毕竟是赠者的意愿,受赠者是否真正喜欢,是否领情?难以说清,也不用理会。我也知道,眼下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并不多见,也许会将所赠之书弃置一旁,不予理睬;也许会当做废品处理,这都有可能,我就知悉一位领导,将部下赵继樵赠给的一本关于物质结构的新认识《变构论》作为废品处理的事。
   赵继樵是原军区政治部干部部的一位正团职干部,1950年入伍,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思考实虚问题,以后几十年断断续续研究不息,倾心探索,曾有论文登于科技杂志,在无条件进行实际操作论证的情况下,就著书立说,于1998年出版关于物质结构的深奥理论性文集《变构论》,由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原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童天湘教授作序,认为“1993年,日本18位科学家从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共同提出七个挑战性的大课题,称之为21世纪科学七谜,其中之一就是‘虚和实’。然而在此前两三年,赵继樵同志就和我谈起他正在研究实虚问题,也就在那时他已经提出实虚相互作用是宇宙间的根本相互作用,可见他的研究具有超前性。”认为赵继樵“把哲学与科学结合起来论述,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由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出版,“必会促进哲学的繁荣和科学的进步。”1998年5月此书出版后,赵继樵赠给了我一本(当时将我出版的散文集《青春寄语》赠给了他),我爱不释手,不时翻阅,因其理论过于深奥,未能完全读懂,但一直珍藏着。20年后的2018年4月,赵继樵85岁病故,我含悲写了《继樵变构论科学,伟业留史称精英——悼念赵继樵战友,赞颂{变构论}一书》的藏头诗,我将悼念文章收入我的自传《回顾与思考》文集,赠给了原军区组织部老战友、后调28军任炮兵旅政委的赵发,赵是个爱读书的文才,见我文稿中涉及赵继樵著作,一心想得到《变构论》一书,就在孔夫子网站搜寻,终于如愿以偿,见书扉页上有赵继樵赠给C副主任的签名,就问我:“C副主任是谁?”我当然心知肚明,因那时我曾将《青春寄语》馈赠予他。事情来龙去脉,说得过细了,无非一句话:受赠者轻慢了赠书者的敬意,即使自己文化有限,看不懂科技书,也不能当做废品处理呀!这是赵继樵用毕生心血研究的成果呀!家里肯定有气派很大的书柜,难道就容不下一本小册子吗?这使我联想到赠他散文集的命运,心里真不是滋味呀!幸运的是《变构论》虽有变动,但未被送到造纸厂化为纸浆,而重获新生,在爱书者的手中构成了论述的延伸。
   赠书会友,总会碰到知音,只是可遇而不可求而已。古语说:“今古惟称知己少,驱山塞海事无难。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意思是说:古往今来,虽然知己难遇,但只要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齐心协力,就是把山搬去填海也不是难事。是知音的朋友说知心话,不是知音的朋友就不要对他谈知心话。知音:伯牙鼓琴,钟子期能从琴声中知道他“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后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因没人能从琴声中了解他的志趣,故称知心朋友为知音。如今说来,伯牙因知音钟子期的死而终身不复鼓琴,愚以为大可不必,应开阔心胸,放眼世界,献技放能,奉献社会,不要拘泥一人一事,闭塞自身,即使遇不上高雅知音也无妨,心诚则灵,奉献不一定必须获得回报,得到他人赞赏,因为人的修养素质各异,兴趣爱好有别,气量要放大一些,眼光要看得远一些。当然,也可通过赠书识人,当得悉对方对书并不感兴趣时,就不再赠予就是了!我就如此,对于那些无动于衷的人,“领教”即可,毕竟知音可遇不可求呀!只要你栽起梧桐树,不怕引不来金凤凰。前几年我出版了35万余字的文集《夕阳漫笔》,心想,朝阳区2018年度获宣传报道工作先进个人的休干近40人,都是文学爱好者、有修养之士,于是我就每人赠送一本,在无奢望都有回音的情况下,竟遇到了三位知音,那就是:军休2所的赵文秀,赵老当年85岁,1950年入伍,早我4年,是军休所里的一面旗帜,是朝阳区《军休生活》报的创始者,颇富文才,他以三字经形式点赞我的文集与为人;军休8所的李景全,2000年就被国家民政部和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军休干部先进个人,是北京市首届十大军休榜样的30名候选人之一,他和军休16所的擅长作诗的唐昌棕一起,都以激情洋溢的诗歌对我的拙作发表感慨,令我受宠若惊,觉得知音不同凡响,遇到三位老师,心有灵犀,倍感亲切,勉励笔耕,奋勇向前!我随即发表《赠书会友共奋勉》一文,包括三位老师的点评、靓照与我的感慨融为一体,登于《军休生活》报,随后李、唐与我建立微信往来,成了知音文友。近日我又赠予三位知音者新作54万余字的《晚霞拾零》文集。前几天,李景全赠我他与休干史俊和、孙继革合著的《学经典》一书,我随即拜读发表感慨《七绝蕴意深,释典赓传承》一文,在【丰融春秋】平台“今日头条”微信网站发表。这就是惺惺相惜的知音互勉共奋的写照。
   我国作家汪国真说过:“一般而言,一个善于欣赏别人的人,必是一个丰富的人;一个被别人欣赏的人,必是一个出色的人。”只要有热心和才能,就能造就一种欣赏能力,遇到知音,或成为他人的知音追随者。知音不在多,有几个心心相印的即可。人活在世,不能没有朋友。争取朋友,选好朋友,是人生一辈子的大事;赢得朋友,找到知音,是人生的一种智慧。连一个高尚朋友都没有的人,是不值得活着的。知音就是能给他人带来尊重、理解和关爱等情感的人。爱因斯坦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我国著名作家、《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说过:“友情能打开人们的心扉,让双方的心儿靠近;它能沟通人们的思想——即使是不同的思想,也能因为友情而互相谅解。”成为无所不谈的心有灵犀的知音。
   要想成为他人的知音者,就要善于学习欣赏呈现你面前的文艺作品或某一高雅艺术,引起兴趣,热情投入,细细品尝,从中领会对方意图与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邃哲理,将它挖掘拓展出来,高屋建瓴地予以评说,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这对作者与读者都是一种认知的提升。近两年,我就收到战友文友的多册(幅、篇、首)佳作,都一一进行评论、探讨,从而成为对方的知音。探讨与欣赏艺术,不只局限于文学作品,即使是书法、绘画、歌曲等,只要引我兴趣,夺我眼球,动我情感,就决不会放过,而是饶有兴致地倾情投入,与作者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切磋,发表感慨,投向网站、报刊,予以发表,其中有的书籍尚未出版,就被作者作为序言,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儿,我乐之不疲;当发现作品存有差错处等瑕疵,就直接指出来,这是对对方的尊重。这样的坦然作为,自然成了对方的知音,保持往来,共奋前进!
   愿我们在写作、绘画、书法、歌曲等创作中多出精品,在相互交流中,结交更多的挚友,遇到更多的交相辉映的知音,在新长征的道路上相互切磋、携手前进,以不懈的追求硕果,流传后代,奉献社会!
   (2022年8月1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5周岁休干)
  

共 32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形象的语言把文章比作炉火,点燃自己,温暖周围,又把火传给别人,这种薪火相传的正能量,值得颂扬。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及时打造武汉的抗疫精神,并将这些优秀作品印刷成书,赠于别人。真可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作为一个八十岁以上的老革命,能有此举动和风格,这本身就值得我们敬仰。文章在抒写中旁征博引,用事实进一步抒写自己赠书与交友的经历。书要赠于爱书之人,花要赠于爱花之人。书香花香,浸人心脾,也让自己以此为媒。挚交了真正的知音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人分享,相互砥砺,定更有诗和远方。文章观点鲜明,中心明确,感染力强,富有正能量。欣赏佳作,推荐转发,祝健康幸福,佳作连连!【编辑:华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2-08-12 08:33:16
  以书会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2-08-12 16:28:07
  文章情感丰沛,主题鲜明,论据充分,激情洋溢,富有感染力。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2-08-14 15:32:44
  知音不可求。作者把印刷的书送给朋友,真正做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此举让人感动,以此作者也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充足,富有正能量,拜读欣赏了!
梦在何处
4 楼        文友:朱炳初        2022-08-27 15:51:51
  请华为编辑与我直接联系,我最近岀了一部520页54万余的书《晚霞拾零》想赠送给曾编辑我文章的编辑!作者朱炳初手机号13552539135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