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追不回的遗憾(散文)
一
“滴嘟”,一个月前的一天傍晚,我的手机微信响了一声,我点开一看,被一条信息震惊到了。
“小亮走了,我今天去送了他最后一程。”后面跟了一串哭花满屏的表情。天呐!我满脑门问号。“才四十七岁,胰腺癌晚期,病灶长在血管壁上,从发现到永别不到三个月。”我鼻子一酸,四年前那个盛夏相识的情景历历在目。
那时特别流行微信群聚会,我也不能免俗。而且是我们大连的微信群,聚会的地点就在我家不远处的“付家庄小渔村饭店”。除了邀请我的这个朋友,其他人都是初次见面,好像也并不太陌生,因为经常在微信群里胡侃乱泡,报出网名才一一对上号。琳琅满目的海鲜、几瓶白酒、数箱啤酒堆满了一大桌子。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已经几轮推杯换盏了。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就没那么规矩了,有的人便端起酒杯去找想撩的人干杯。
“小亮”微红着脸踉跄地挤到我旁边,抓起桌上的白酒瓶倒满了一杯,“大美女,喝一杯呗。”只见他穿了一件白色的T恤衫,T恤上胸前的花纹是猛虎的图案。端起酒杯的右手臂还刺一个貌似骷髅头的纹身。我看到他的形象,瞬间对他的人品有了偏见,勉强点头应付了一下。忽然,被他左手腕上一串盘磨得非常红亮的珠串吸引,我示意他坐下来聊。
“大美女,一看就是斯文人,那我先干为敬,你随意。”他手端着能盛二两半白酒的透明杯子,碰了一下我的杯子,“少喝点”我的话音还未落,只见他一扬脖,一饮而尽,还有人喝彩,好酒量。他居然显出沾沾自喜的神情,微晃着脑袋拱了拱手,然后挤坐在旁边椅子上。我不得不举起酒杯放到唇边抿了一小口,夸了一句他手腕的手串不错。他似乎来了兴趣,摘下手串在手里把玩着,一边眉飞色舞的讲说这手串的来历,从哪里请来的,花了多少钱,而且是开过光的,什么原因开始信佛等等。因为自己学佛十几年,听他滔滔不绝地讲完。尽管很大程度上是迷信,但是毕竟有点信仰的人还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人不可貌相”,对他的印象有了一点改观。
聚会接近尾声,这种聚会的消费大家约定俗成的是AA制,平均每人一百元多一点。我刚把钱拿出来,他立刻制止并且递给组织的人两百多块钱,说我那份他付了。我真有点不好意思,毕竟初次见面。尽管后来在微信群里他过生日的时候,我也有给他发红包。但就当时他大方的举动还是让我记忆犹新。
其实我不太热衷于这种聚会,只不过是想搜集一些写作的素材。而且还有句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
二
此时听到他的死讯,那么年轻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而且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真令人扼腕,令人叹息。
究其原因,我朋友说:都是喝大酒惹的祸。讲起他三十几岁如何风光无限,后来公司怎么濒临倒闭,到他想挽救每天应酬喝大酒,也没有使公司起死回生,然后让他的妻子带着幼子离开,他每个月定期给生活费等等问题。因此整个人变得非常的颓废和消沉。酒,便成他的好朋友,每每喝到半夜倒头便睡,以此来麻醉自己。殊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
对一个男人来说,事业的失败是痛苦的,妻小的离开更是痛苦的。面对挫败、面对离散,可以选择继续痛苦,也可以选择裹挟着痛苦依然前行,在废墟上重建生活。
今天是中元节,愿那个孤独的灵魂在天堂不再有病苦和暗夜。人生中的很多遗憾往往就是这样造成。
想想这些年所谓的“劝酒文化”,可真是害人不浅的陋习!什么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这几年,喝酒出人命的案例不少,喝酒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也不胜枚举。
甚至有的人还搬出唐朝大诗人王维的诗句“劝君更饮一杯酒”,来劝酒,真是曲解了古人的真实意图。还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如果再用这句诗意来劝酒,李白能不能被气醒?
面对挫折和失败,让我想起大文豪苏东坡了。一生在宦海中沉浮,从不消极、沉沦,他的人生态度就是:进退自如,宠辱不惊。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百折不挠,勇于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
三
人生无法挽回的遗憾太多太多,在这所有的遗憾当中,大不过生死。而人生恰恰是一条单行路,既不能事先彩排,也不能走回头路。
阴历七月的气氛本该是阴森森的。谁知全球很多国家城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高温,据说高温导致近千人死亡。大连素称夏季避暑胜地,也同样开启了一周多烧烤闷热模式。几乎家家开空调度日,就在这样火热的天气中,那几天,每次经过三门洞还是觉得阴森森,凉嗖嗖的。
就在上周四上午十点多,楼下一片嘈杂声。好奇心驱使,我赶快趿拉着拖鞋跑到了楼下。热浪迎面扑来,只见楼下聚集了二十多个人,抬头仰望,并且有人指指点点。
“就是六楼开窗那家。”“有什么想不开的,至于吗?”“哎!那么年轻可惜了。”
我东一句西一句地听着,不知其所以然。也跟着抬头望望,再看看周围的人,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因为有穿着制服的民警、社区主任、楼长、还有穿“大白”的医护人员。我正观察着,刚要凑过去问暑假看孙女、我对门邻居大姐,发生了什么事?“出来了。”谁喊了一声。好像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只用眼睛说话,而邻居大姐捂住了孙女的眼睛。只见四个男人抬了一个担架从大门口缓缓走出来,其中有一个负责清扫我们小区楼前楼后的环卫大哥,步履非常沉重,担架上盖了一个白色布单。望着他们抬到了那辆车里,跟白布单一样惨白的——殡葬车。
看热闹的人七嘴八舌、唉声叹气、陆陆续续地散了。
邻居大姐拉着孙女,我们一起坐在长椅上。大姐说那是个四十一岁的男人,在某个单位上班,连续三天没去上班,单位的人打电话不接,发微信不回,用尽各种方法也联系不到他,最后查档案联系到他的亲戚,才通知社区和民警把门撬开的。三天后,大姐说他一个人生活,发现他的时候已经死了三天,是吃安眠药自杀的。但是具体什么原因不知道。
哎!四十一岁。我也不得不发出一声叹息,可是无论什么原因,我最痛恨就是自杀的,简直是懦夫。一个人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活着吗?
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今天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是孝亲报恩、供养僧众的“佛欢喜日”。盂兰盆节,起源于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尊者,救度自己的母亲的典故。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孝亲报恩都来不及,怎么可以自杀,来伤父母的心呢?
四
在我搁笔的时候,秋风已经送来清凉。我仿佛看到窗外摇摇曳曳飘落的梧桐叶,农民酱紫的脸上荡漾着丰收的喜悦。秋风起兮长裙飞舞,与满眼的金黄定格成唯美。
人生的每时每刻都是现场直播,很多观众在看着自己,没有任何机会改正错误。当然,人类之所以区别于禽兽,不仅仅为了饱食、暖衣、逸居,我们接受教育,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并且滋养我们的心灵,再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当下觉醒。莫让一次的不慎重而导致追不回的遗憾。
“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这些古人的智慧,字字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