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低处的花朵(散文)
一
我家小区东侧,依靠着一条人工河,建成了一个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公园。
公园里,建有一圈三百多米长的环形健身步道,步道内外,绿草坪和三叶草坪,平分天下,草坪上间或分布着一些银杏树、白玉兰、栀子花、箭竹、蒲葵、夹竹桃、紫藤、紫薇、木槿、四季桂、早樱、梨花、梅花、波斯菊,还有结果的山桃树、紫叶李,当然也少不了被修剪成球形的黄杨、蘑菇状的大叶米兰。我敢确定的是,公园里只有一棵松树——雪松。其中一个步道的转弯处,是园中园的小花园:种植着马缨丹、美人蕉等花卉,几丛水葱摇曳其间,一块石磨偃卧着,小部分被埋在土中。只要有空,我就会去步道散步,走着走着,还学会了一项技能,比如,不看花柄,只看枝干上的花纹就能判别出梨花和早樱了。这么多花草树木,簇拥着我,一路赏绿看花,大脑里分泌出的快乐比多巴胺要多。
二
进入盛夏,一些花竞相开放了,比如为适应毕业季的雪白的栀子花,象征纯洁的同学友谊,还有粉色的紫薇花,艳丽的小女生,她应该是《还珠格格》里走出来的吧。特别引起我注意的,却是盛开的木槿花。
如果不是“花帮主”帮忙,还差点将木槿叫成扶桑了,虽然扶桑别名朱槿,是木槿的一个品种,和木槿可称姐妹花,但仔细了解,其树高、花瓣形状、花期等都是有区别的。这缘于我对扶桑有着很深的感情。在外地工作期间,我们办公楼大院铁栅栏外面种着长长一排扶桑花,扶桑花全年都是花期,南方城市气候温润和暖,它想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一个人寂寞的时候,我就站在走廊里向外望,看扶桑花把一朵朵丹红从缝隙里伸进院子,想要送给谁,却无人来摘,有点怯怯的,害羞。我仔细数了数,这公园里木槿花大概有四五十株,分两块种植。它的花朵像大大小小的喇叭,开口一律向上,挂在枝头任一位置开放,零零星星地开,陆陆续续地开,时多时少,不张扬,不骄奢。七月正是它的花季,实际上它有理由开得热闹些。木槿花的花瓣有微微的香气,等我凑近,还没等香气吸进鼻腔,就被一阵风吹散。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它淡紫色的花朵,在万绿丛中,又宛若一朵一朵窜起的火苗,肆意燃烧自己的妩媚。
我特别注意到,一株木槿花花树上,在它最低处的一根枝上,开着一朵花,花朵很大,压弯了那棵有些纤细的枝条,花朵竟也这般沉重,可见,每朵花都有自己的心事。看这朵花,它没有半句哀怨,也不在意自己的位置,不在意有没有人关注她,她无所谓,它只是专心展示着自己的美丽,甚至有点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她不去计较,也不去强调,没有她这样甘愿匍匐在树冠下的花朵,怎么能成就一树繁花如一把火炬?路人大都会把目光投向高处,即使高处风大,还是有许多花朵蜂拥而至。高处的花朵,浓妆淡抹,顾盼生辉,引得蝴蝶飞来飞去。它们最先享受到阳光的爱抚,最先享受到雨滴的滋润。它们最先听到了来自鸟儿的歌唱,连鸟儿都喜欢站在树梢上。低处的花朵,有时不被看到,即使看到了,目光还没有落稳,就匆匆移开了,但它们依然开着,在树的最底层,温柔地坚持,静静地吐艳。
三
这让我回想起二零一九年春节期间,听说无锡下雪了,我们一家便去无锡梅园踏雪赏梅。十多个景点转过,梅林一片一片,几千株梅树和盆梅,有的已经粲然开放,有的含苞欲放。如果不是看树上的铭牌,我敢说,大多数游客都不知道,这里梅花的品种多达四十多个,玉蝶梅绿萼梅宫粉梅朱砂梅等等。我虽是个爱花人士,养花多年,也养过几盆梅花,但这点经验积累,也只会根据花色叫出红梅、黄梅、白梅,这叫我赧颜。一首久唱不衰的《红梅赞》对我影响太深了,我最喜欢红梅,“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就要离园前,我被一棵红梅树吸引,这棵红梅树并不高大。我被这棵树树干开始分叉的地方的几朵梅花吸引。这是树冠的起始关节,要俯下头来才能注意到,一根枝丫,像一起伸开的拇指和食指,从树干上的一片积雪中探出,擎举着五六朵梅花,一半花蕾鼓胀,一半热烈盛开,姿态凛然,傲骨铮铮。有人见我在拍照,便围拢过来,跟着抢拍。走几步再回头,这枝梅花,已经被赞叹声包围,冻得通红的花瓣,依旧光彩照人。
低,的确容易被忽略,被遗忘。身在风光如画的山中,我们一定会惊艳于山上飞泉流瀑,悬崖绝壁,一定会迷恋于古树老藤,奇花异草,而且,站久了,还会产生山头效应,望望这山,望望那山,永远是另一座山更高。却不曾想起山脚下的土地,不曾想起那一望无垠的沃野田畴里的稻谷大豆在悄悄地扬花,不曾想起茫茫草原上的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下了山,我们沉醉于土地的辽阔壮美,却淡忘了那默默流淌在更低处的河流,它静静地流淌,骄傲、迷惘,它细小的浪花倾诉着多少游子内心的乡愁,那比河流更低的小溪,甚至潜流在石缝间的小溪,它不知疲倦地流着,看似波澜不兴,仔细看,受阻于石头或水草,或遇到水底高低不平,它也会绽放一朵一朵水花的,只是这水花开了旋即凋谢,即使是一团泡沫,也是一朵朵水花,太微小,太单薄,水中昙花。大自然中,很多开在低处的花,隐秘着各种各样的美,只是因为自身的不争和谦卑,更因为我们选择视角的原因,往往不被察觉。
四
如今,在城市水泥钢筋的夹缝中穿行,更显我们目光的无力,金融中心、商务区、商业街、高层住宅小区,高楼大厦林立,每每令我们视野逼仄,鼠目寸光。于是我们只好极目远眺楼顶,感叹一座城市的发展速度和高度,我们常常望着蓝天白云,看着一架飞机钻出云层又钻入云层出神。久而久之,没有山,我们就不惜代价造假山,渐渐地我们迷恋于高处的风景,不能自拔。生活中,我们崇拜英雄,我们甚至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落泪。我们奋力追星,追那些改革之星、技术能手、球星、影星。我也一样激动,袁隆平、钟南山的事迹我不知听了几遍,我也未能免俗,有时听说某某主演的电视剧,我无论如何要一集不落地看完。山高人为峰,这些杰出人物永远挺立山巅,高不可攀。英雄不问出处,我们更应该向那些普普通通的英雄致敬,她们是开在低处的绚丽缤纷的生命之花:比如那些在井下采煤的矿工,安全帽是黑的,眼睛是黑的,脸是黑的,“只有笑是白的”;比如那些盛夏里穿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为了给轮椅上的病人做核酸检测,一次不行就两次,俯下身来,小心翼翼地把棉球伸进病人的喉咙,微笑从口罩里溢出,溢上眼角眉梢……报载,在斯洛伐克某城市交叉路口,有一尊铜像:主角是一个下水道维修工,窨井盖恰好顶着他的后背,他探出小半个身子,双手握拳,撑住下颌,笑眯眯地看着马路上车来人往。他干着城市里最苦最累最脏得活儿,但他没有怨言,满面微笑。他的笑憨厚、质朴,也许不够灿烂,但却是一朵永不凋谢的希望之花。但愿我们的城市街头,也能出现这样的雕塑,让我们看到这样的笑容,就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心生向往,感恩人间。
即使是低处,有笑容的地方,一定有花开,有花开的地方,一定就有美。习惯于仰望,让我忽视了很多美,耽于仰望,让我错失了很多美。“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难怪罗丹在委婉地批评我们的眼睛。
最近休假,我每天坚持去小区旁的公园健身。沿着步道一圈圈走下来,越走越开心,满眼是姹紫嫣红的夏天:依然开着一串串褶褶皱皱小花的紫薇,互映着远处一簇簇开着粉红花朵的夹竹桃,野性的波斯菊,东一朵西两朵地开放着,金光闪闪,那几乎贴着地面的三叶草,迎着骄阳,硬是开出了一大片一大片雪白的小花,送人阵阵清凉。当然,我知道,人生的路可不都像健身步道这么平坦,如果走不动了或者遇到险情,会信心受挫,会茫然无措,那我不妨稍作停留,低下头来好好想想,下一步该怎么走。也许就在低头的瞬间,会发现那些开在路旁、石缝或岸边的不起眼的野花,它们用朴素的色彩、淡淡的清香,给我注入一股继续前行的力量。
把目光投向低处吧,那里也有可爱的花,也有最美的风景。
无锡梅园,红梅树干开始分叉的地方,掘生几朵红梅,要低下头来才注意到,那几朵热烈盛开,姿态凛然、傲骨铮铮、花瓣光彩照人。令人起敬。
低处见花开,就在我们低头的一瞬间,就会看到最美的风景。闻到最纯的花香。写得真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艺术感染力极强,给人以启迪。遥握问好!天热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