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神舟】千山万水,想起碧洲(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神舟】千山万水,想起碧洲(杂文随笔)


作者:猛哥哥 布衣,13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84发表时间:2022-08-16 10:06:06
摘要:岁月催老了少年,但心中总会有一些不败的城南旧事,哪怕是鸡毛蒜皮的,都有它天真的模样,鲜活在记忆深处。

【神舟】千山万水,想起碧洲(杂文随笔) 岁月催老了少年,但心中总会有一些不败的城南旧事,哪怕是鸡毛蒜皮的,都有它天真的模样,鲜活在记忆深处。
   我开车路过长沙猴子石大桥的时候,侧脸看了一眼橘子洲,突然莫名的想起了另一个洲:湘乡的碧洲。
   多少次,从网上看到一些航拍的橘子洲和碧洲的照片,惊讶大自然的强大复制粘贴功能,从意境上看,长沙城与湘乡城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条大江将城区划分为二,而大江中心,停泊着一艘航空母舰形状的江心岛。同角度拍摄的两个城区的江心岛图,如果不加以说明,不熟悉湖南地理行情的人,很难辨清是长沙还是湘乡。
   它们简直孪生,绝无冒牌。
   我经常有这样奇妙的感觉:站在长沙猴子石大桥眺望橘子洲,犹如站在湘乡东山大桥看碧洲;穿越长沙橘子洲大桥过湘江,犹如穿越湘乡二大桥过涟水;还有在橘子洲另一头有银盆岭大桥,碧洲另一头有湘乡三大桥……形状气质格局,相似度与相识度简直天衣无缝,两个城市,两座江心岛,都是城市坐标,网红打卡地,都有着城市名片的担当。
   现在在这里唠叨这两座城市的似曾相识岛归来,并非要让县市级的湘乡城来傍大腿,而是我离开故乡二十多年后,别梦依稀重游,看到一个芳草萋萋,绿柳低垂,斑竹摇曳,扁舟横渡,花态柳情、山容水意的新碧洲,顿生一种“敢叫日月换新天” 的新时代豪迈感。
   碧洲于我,有一份青梅竹马的情怀。我的老家在离湘乡城几十公里的农村,我姨妈嫁在湘乡城里。小时候,我们特别喜欢进城到姨妈家住,城市的生活一直是我们的向往。那个时候,碧洲还不是一个公园,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孤洲,到洲上去要坐渡船,因而市民一般只能站在涟水河边隔岸而向往,不知岛上层林深深几许。我每次去县城,会站在城边那个砂石场的沙堆上,聆听岛上传来的鸟鸣,想像那里应该有神话里的仙女,所以特别想登岛探戈究竟,但一直没有机会。
   大概是我读初中的时候,再去县城玩,就看见从城区武装部那边出发,已经架起了一条便桥,可以直达孤洲了。这个时候,孤洲已经被辟为一综合性公园,改名叫“碧洲公园”,到目前,碧洲公园仍旧是湘乡唯一的一座以自然风光为主体的城市公园。当时很轰动的是,新建的碧洲公园陈列了一架我国生产的第一代喷气式歼击机歼五。这架战斗机是当时公园最亮眼的景点,几乎凡去过碧洲公园的人,都要看一眼这架飞机。风雨三十多年过去了,这架飞机现在还在公园,守护着千年古城,诉说着岁月光辉的故事。
   碧洲公园,最大的特色,就是“碧”。岛洲长760米,宽200米,洲上绿意盎然,被誉为湘乡城区的“绿心”、“绿肺”。
   后来,我进城读高中,游碧洲的机会就多了起来。每逢星期天,同学们三三两两结伴去游碧洲,一抺绿色让人流连忘返,走林荫小道,躺洲尾看涟水泛涟漪,都是青春好时光的美妙享受。那个时候青年男女谈恋爱,户内最好的约会地方是电影院,户外最佳的去处是碧洲公园。花一毛两毛钱到碧洲公园走走,成为湘乡市民的最时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碧洲公园,留下我们这些箐箐学子多少青春身影。我的初恋时光,也在碧洲公园留有温度,温暖着人生的兼程。早期的相册里,保留有许多当时一伙情同意合的同学游览公园时的合影。看这些照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岁月的深处,那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青春呐喊还在耳际回响,是我们生生不息的万丈豪情。
   我与碧洲的缘分,后来还延伸到事业上。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受聘于湘乡文联,主编的文联内刊就命名为《碧洲》。我当时一个人扛起了采、编、印、广告营销的kpi,这一个时期,我的文艺修养,新闻修养,职业素养得到了历练,为我后来在长沙传媒驰骋打下了难能可贵的基础。
   碧洲公园与《碧洲》,成了我记忆里符号。只是早些年前,碧洲公园被改名为“曾国藩诗文岛”了,这种强行涂抹历史文化,借历史文化名人魂附体的营销手法,可能符合当下的旅游经营思维模式,个人内心深处,不敢恭维。至今好像也没听到一个推销“曾国藩诗文岛”的营销广告词出来,这颗静卧涟水中的龙城明珠,没有焕发出她应有的风采,是否有些委屈?不得而知。就我个人情感认同而言,更喜欢“碧洲”。我们青梅竹马的过往,似水年华的时光,历史的情怀,时代的放歌,都在一江碧水的不言中。
   千山万水,总是想起那个“碧洲”。
  

共 17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湘乡“碧州”的深切的情怀。这儿芳草萋萋,绿柳低垂,斑竹摇曳,扁舟横渡,花态柳情、山容水意,作者的青少年时代都是在这儿度过的,这儿曾留下他初恋的甜蜜和一些情投意合的同学的合影,那时候,真可谓是意气风发,这一切勾起了他深切的怀念。作者还对一些攀附历史文化名人,将碧洲公园被改名为“曾国藩诗文岛”,来提高旅游经营的思维模式,表示了不敢恭维心态。曾国藩本是湖南双峰人氏,与湘乡相距数百公里,实在是有些牵强。作者的实事求是的心态是可贵的。本文文笔流畅,文字隽美,饱含深情,不失为一篇散文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周世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猛哥哥        2022-08-16 10:16:18
  谢谢周老师。您可能误会了我的意思。历史上双峰是属于湘乡的,所以曾国藩籍贯是湘乡人氏,没有错的.....
寻找生活中每一个感动的点滴,用心记录,让那些可以珍藏的瞬间,留在灵魂里。
2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2-08-16 17:57:13
  感谢猛哥哥老师一如既往投稿支持神舟,您精彩不断的故事让我眼界大开,向老师学习了。期待老师更多的精彩故事投稿分享神舟,问候老师!遥祝夏安!
峥嵘岁月
3 楼        文友:周世宇        2022-08-17 09:17:22
  我曾去过双峰县,且詹仰了曾国藩故居。故认为曾国藩是双峰人,却不知双峰被湘乡管着。渺误了,渐愧!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