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摇曳生姿(散文)
初秋月圆的晚上,曾经一同出游的伙伴在群里呼朋唤友:有去黄河边纳凉的吗?果然有积极的回应。看到他们分享的清幽夜色,出游的闲适快意涌起,曾经一同车行川西的日子又历历在目。
旅游,景点永远是核心。为了这个核心,游人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路上。这一点,川西行体会最深。在那里,可以说处处有美景。但是我们要做的,是按照出行时间打卡知名景区。而那一处处声名远播的景区之间,常常相隔好多个小时的路程。看多了川西环线游路线图,总觉得我们是在制作完成一件硕大的项链。一个景区至另一个景区,随着一条条相连的路程闭环,一条精美的挂满炫目珠宝挂件的项链就完成了。以至于当行程结束,我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当我一次次欣赏挂件的斑斓,一次次复盘那一条条链体的纹路,一次次回味途中小小的趣事时,我想,我该写一些文字,给我可爱的同伴,是他们,让我的出游时光摇曳生姿。
为人作嫁
我们此行,有两位资深帅哥算得上摄影专家。一位杨先生,是我们的领队,携夫人爱丽同行。爱丽是我们的管家,没想到也是最会凹造型的女子。两个人一个会拍,一个会摆;一个乐意摆,一个乐意拍。珠联璧合,默契融洽。摄影师时不时地蹲下、甚至单膝跪地仰拍,两个人漫不经心地乱撒狗粮。色达去往甘孜途中,我们初入开满鲜花的大草原。女士们或坐或躺搔首弄姿,先生们手机快门咔咔作响。偶一回头,那一对伉俪从草坡的另一面回来了,可见大师的确慧眼独具。不过杨大师很有绅士风度的,照顾夫人的同时,也不冷落其他女士。另一位段先生,夫人没有同行,他便成了我们大家的御用摄影师。每到一处,选好角度,单照、夫妻合照、小家合照,轮流站位,流水作业。一天的游玩结束,段兄弟说,我把照片发群里,记得下载保存,我手机没内存了。
一直以为出游若有摄影师同行才是真完美。这次愿望成真了。
每一次出游,都想拍些心仪的照片。可每次都是丑照居多。人像不美固然跟模特长相有很大的关系,跟模特有没有潜质有很大的关系,跟上不上镜有很大的关系。可说到底,人像美不美最终取决于摄影师的水平。这世上多的是长相平平者,当然不可能个个被拍得玉树临风貌美如花,但生动、舒服还是可以做到的吧?拍照是捕捉美的工作,可很多人就是很厉害,总能把最丑的一瞬定格。
记得厦门游那次,大巴车上坐我身后的是一对年轻男女。一路上,女孩子都在抱怨:你瞧瞧你把我照成啥了,我有这么矮吗?我的脸是歪的吗?我的脚去哪儿了,逃跑了、不要我了?你说那么多美景,你为啥非把别人的大粗胳臂给拽进来?
女孩子虽然极力压低声音,但是郁闷还是喷薄而出,听得我直发笑。男孩子一言不发,不由让人为他着急,替他难受起来。
曾经我对旅游照很感兴趣的。想象照片中的自己要么知性,要么优雅,要么回头一笑倾城,要么一眼风情万种。总之,明明是村姑,偏偏想象自己是仙女儿。可现实总是一次次把我的自我陶醉击得粉碎,无情地告诉我最明智的选择是,“朱颜”辞镜。
总是被拍得极丑,就免不了唠叨。我家的“摄影师”厚道,那一句“底板不好”的话始终不曾出口。自己也有自知之明,所以一直不大热衷入镜。
其实拍照是什么?玩呗。要有无敌的心态,有无所谓的态度。反正现在又不用胶卷,不喜欢就删。比如我们此行,一遇美景,大家个个积极,见镜头就上,一个比一个自信,一个比一个坦然,不说皱纹深浅,不说大象腿游泳圈,我们用一腔热情,来回馈时光与美景。
只是,摄影师,谁来记录他们的人生一瞬呢?别说美的瞬间,就是丑的也为数不多。为他人做嫁衣裳,就是这样的吧。
蒙面“大侠”
蒙面者,大盗居多。月黑风高,杀人越货,这个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多。也有大侠,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最让人难忘的当然是佐罗。无论大盗还是大侠,蒙面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当权者所不容的自保。那么,繁华盛世里的蒙面女子呢,非盗非侠,只因怕晒。这理由,还真有点儿上不得台面。
高原旅游,除了高反,对女士来讲最重要的还有防晒。出行前女士们彼此关照:别忘了带遮阳帽、防晒衣和防晒霜。
都江堰。蓝天绿树白云,金色的阳光太过热情,让人觉得逃无可逃。
景区门前,同行的兄弟认真看了我好几眼。不是我打扮得太漂亮,是我包裹得太严实了:连帽子的防晒衣,拉链拉起后仅见眼睛,戴上墨镜,一张脸被完美遮挡。这下好了,阳光找不到我了。再看其他女士,遮阳帽、太阳镜、口罩,彼此彼此,异曲同工。
不是我矫情,是对紫外线过敏。春夏秋季,阳光下无遮无拦走上500米,裸露的颈部、胳臂就会起红点。更何况高海拔的大晴天?高海拔的紫外线不怒自威,我不敢大意。
说起防晒最有心得的还得属爱丽妹妹。她有一件薄薄的白色防晒衣,随意往头上一蒙,脖子里一缠,太阳镜一戴,妥妥的新疆美女。
女士们都怕晒,男士们也不再如平日老家模样,自觉戴起遮阳帽。也有抵触太阳帽的。上山前,小张弟妹使劲往夫君手里塞帽子,小张弟弟一脸嫌弃地推回。
大家都戴上了。
我不愿意戴咋了。
好脾气的男人因为这个发火,还真有点儿莫名其妙。
你这个人也是,拍马屁被踹了!我笑。
你看都黑成啥了……
这个世界,就有人不怕黑。也亏得他们不怕黑。小张弟弟在水利部门,要经常下乡。这个工作,要是下去都像我们一样全副武装,大约会被老百姓笑话死。与阳光隔离,与民心也就远了。他现在已经退居二线了,但习惯或许已经深入骨髓。
都江堰鱼嘴标牌前面,我们拍了第一张全员合照,我忘记摘下防晒帽。在毕棚沟卓玛滩开满鲜花的美丽草地上拍照,我忘记摘下防晒帽。在成都窄窄的巷子口,我又忘记摘下防晒帽。在最想留下纪念的一个个瞬间,我终究还是留下了遗憾。
差之毫厘
我们此行,都江堰的下一站是卧龙大熊猫基地。车子驶过横跨岷江外江的一座桥,鱼嘴处浩荡的江水至此萎缩了许多,也温顺了许多。车子驶入高速。行程轻松,我们心情亦轻松。
导航尽职地做着提醒,不厌其烦。下高速的前几分钟,正在导航的手机进来一个电话。等这通无关紧要的电话打完,紧跟我们后面的车子的电话进来了,说出口似乎已经过了,我们是不是跑过头了?车上几个人瞬间紧张起来。不用求证,当然跑过头了。两辆车相继靠边停了下来,确认之后上车,继续前行。那一刻,你会深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上了贼船下不去了。
下一个出口是汶川。我们就这样一路跑到汶川服务区,溜达了一圈儿,买了点儿甜李子才掉头往回返。这一来一回,就是五六十公里。
被打乱计划总是会让人沮丧,如果能及时调整心态,也没这么大不了的。何况我们本来就是出来玩的?只是想到等待中的领队车,我们心中不安。小张兄弟是第一次来川西,当知道下一个出口是汶川时,他对高速两侧的山体多了些关注,一直朝两边张望。十多年过去了,那些因地震而裸露的山体,像伤口,愈合了,疤还在。
差之毫厘的直接后果是:一,司机的夫人,就是本人,控制不住地唠叨,控诉司机关键时刻分神掉链子,直到他面子尽失恼羞成怒。二,一路飞驰的领队车在通往基地的半道上干等一个小时。三,应时中午饭泡汤。该吃饭的时候,我们拖着有些沉重的腿看大熊猫啃竹竿,抱着树叉子睡大觉。
差之毫厘谬之百里,古人诚不我欺。无论于出行,还是于人生,都是极深刻的教训。
这一节记述有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思,若被司机看到不知有何反应。但是遮羞布被扯下之后,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我猜他会一笑而过,因为他本来就是极宽厚、极具自嘲精神的人。
其实,我一直叨叨司机,却没敢叨叨领队。我想说,我们是一个车队,你们这车头跑那么快干嘛呢,车身车尾都不要了?你们只顾自己跑得过瘾,把我们甩下的结果就是,你们原地数秒4000次,哈哈!
笑归笑,我知道原因还是在我们。因为是出行第二天,导航的位置共享我们用得还不太熟练。
临阵退缩
没想到才到毕棚沟——西行第二站,我们的队伍中就出现了“逃兵”。老高一家四口不准备往前走了,准备返回成都。高反,猝不及防地到来了。
老高六岁的小孙女,是我们此行唯一的小朋友。小姑娘懂事聪明,我常常忘记她只有六岁。她精力充沛的样子,让我觉得走完毕棚沟完全没有问题。毕棚沟我之前去过,下大巴车处至终点落差不大。但是我忽略了一个问题:海拔。从坐上大巴,车子一路盘旋而上,漂移一样甩来甩去,至终点海拔已然超过3800米。
下了大巴车,换乘摆渡车上山。虽然我以为毕棚沟被称为“小九寨”有蹭名气之嫌,但景色的确也不错。河流,湖泊,雪山,飞瀑,绿草,野花……磐羊湖小瀑布绊住了小姑娘的脚步,我们走走等等总不见她们一家人上来。再看到她们是在景区入口的帽子扇子大棚子前。小姑娘活泼神气,据说已经吸掉了一瓶氧气。
“在山上嘴唇都白了,迷迷糊糊的,还是路人提醒才想到是缺氧了。”
“还是太小了。没事,再遇高海拔景区不上去就好了。”
“我也不行,头晕。”奶奶说。才想起她之前因为头晕住过院。她这个运动健将,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的种子选手,面对高海拔,却不得不败下阵来。
“一定要回去啊?你们这叫临阵退缩,是逃兵。”我心里充满了失望。
“不敢往前了,海拔四千多的路段可咋办?”老高说。夫人和小孙女,无论哪个出问题,压力最大的都是他。
也是,出门在外,安全第一。于是浩浩荡荡的一队人马,在那里分道扬镳。他们一辆车回都江堰,我们两辆车按既定路线出发。那一刻,心中多了些失落,也多了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当然我更为他们遗憾。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此行是有些挑战意味的,真希望我们能共进退,共同书写生命中这一段小小的荣光。
夫唱妇随
毕棚沟红石坪。
雄伟的山体把碧蓝的天空切出好看的弧线,积雪,冰瀑历历在目。绿树镶嵌底座,白云撩拨山尖。一眼望去,像3D大片的背景。
S型的沙土路分开茵茵草地,一路朝山里去了。我想进去,看看这路能不能通到白云上面,先行的同伴已经折返,说到头儿了,什么都没有。队伍早已溃不成军。都是念念不忘的高反在捣鬼。最年轻的兄弟一步懒得动,说给大家照看东西。
回返途中,赫然发现老杨夫妇正在拍抖音。两人手牵着手,面带微笑,旁若无人。我和爱丽相视而笑:真好!
我们这个队伍共五对儿夫妻,老杨夫妇和老高夫妇是亲家。老杨夫妇最年长,老杨马上就要退休了。在我的印象里,老杨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也是个不善表达情感的人。
从色达到甘孜途中的草原上,老杨夫妇携手而行,步调一致。他们尽力挺拔的身姿,让人忽然读到了几分老来伴儿的庄重。年轻的意气飞扬不再,年轻的无所谓都已远去,沉淀下来的只有:此生,我们一起。
此后的途中:老杨夫妇在拍抖音。老杨夫妇在拍抖音……
我一直认为,喜欢拍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人。我心存敬意。
康定新都桥。我们要去小山顶上的观景台瞭望贡嘎雪山主峰。我一路埋头往上走。小段兄弟问我:咋没看到你和老张手拉手?
啊?我不明所以。
小段兄弟示意我看。在我前头,老杨两口手牵着手,一步一步,走得踏踏实实。那份亲密,又让人读出几分老来伴儿的温馨。
后来车上闲聊,嫂夫人说,原来啥家务也不做,现在买菜做饭都干。原来根本不会和我一起拍抖音,现在也不端着了。
行程结束前第四天,我们和临阵脱逃的老高一家四口在雅安会师。
吃完雅安鱼,走在灯光陆离的夜市街上。六岁的小朋友把奶奶的手递到爷爷的手里。爷爷仿佛吃了一吓,一回头,嫌弃地甩开了,像甩掉了一个烫手的红薯,或者一只蛰人的马蜂。
爷爷牵奶奶的手!像姥爷牵姥姥的手一样!精灵古怪的小朋友格格地笑。
哈哈的笑声像一簇烟花,冲破了湿滞粘腻的空气,传得很远。
我有时候想,老高我们这个年纪,没有年轻夫妻的甜腻,也没有老年夫妻的依恋,所以彼此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势均力敌。亲也仍然是亲,可是少年夫妻和老年夫妻手牵手的热望,终究是淡些。
现在,圆月爬上黄河东山顶的晚上,想着西行时的欢声笑语,仿佛看到了影视剧的花絮或彩蛋。
一部剧,花絮或彩蛋总是别具吸引力,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花絮会把观众从悲剧的沉郁与撕裂中解救出来,告诉观众那不过是个故事,完全不必当真。彩蛋又让观众得以弥补和延续其意犹未尽的情绪,把不舍得的情感抻长,再抻长。旅游也一样,有限的出游日期一直在按计划做着减法。当日期归零,便是剧终。戛然而止总会让人惆怅,所以,我一次次在群里分享这些“彩蛋”。怀念的氛围开始弥漫。同伴们说,我们规划下次的出游路线吧。
哈哈,只是,优雅的花儿能把旅游的行程比着制作硕大精美的项链,也能在走错路时喋喋不休抱怨指责变身为成尘世的俗女子。哈哈,哈哈,有趣,有趣。
风姐,谢谢风姐光临,赶紧地,我可急着到你的文里扒拉宝贝呢。

估计再有一篇便封笔,没有之九之十了。

谢谢二哥的肯定!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说实话,想着同伴们一起的欢乐时光,我写文也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