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疫情下人间烟火(散文)

精品 【书香】疫情下人间烟火(散文) ——申城疫情笔记


作者:雪凌文字 举人,5235.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30发表时间:2022-08-23 17:06:37
摘要:自打申城疫情开始,我就想写身边的这座城市以及这座城市里的人们,但不知什么原因,始终无法落笔成文,拖沓至今已然八月近末。“记录生活”是我写作的原始目的,因此记录这一段真实的故事,似乎是我不能推脱的使命。权以笔记,聊以日后回味。

阴霾般的疫情笼罩这座城市,已经五十余天了。平日里熙熙攘攘的车流,人声鼎沸的街道,飞机轰鸣的蓝天,以及朝九晚五的工作……一切的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与之一起变得不一样的更有如我这样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普通市民的心情和心态,很难说清到底是什么感觉、什么心情,总之,是很不舒服。
   上面这一段开头,是我在四月二十六日写的,今天已经是八月下旬了。当初真的想写一篇关于上海疫情的散文,甚至想写好多篇疫情散文,歌颂我的祖国,赞扬辛劳的大白……总之想着要写的似乎很多,总想更多地记录我居家办公期间的心情以及所见所闻,但也许是心情所致,也许是环境所致,究竟不知何故,变成了什么也写不出,或者说什么也不想写,不想说了。写下的近两千字,我也毅然决然将手指长按在了Delete键上,最后等我抬起手指,仅剩上面这一段话了。今天重新提笔,我尝试再一次耐下心来,写写这次疫情给我的记忆,谁让我当初给自己写作定下的唯一原则就是“记录生活”呢,再记录一篇吧。
  
   一、“秋风”渐起
   把时间使劲往前推到六个多月前的二月底,彼时我正在山东出差,春节那一波疫情,导致千千万游子留在了他乡过年,我也是其中之一,这已经是因为疫情导致的第二个在外乡过的春节了。进入二月,这一波疫情终于向好,申城居民行程卡上那个刺眼的星号,终于被去掉了,为了避免疫情再起而影响业务,我决定抓住机会,赶紧将国内的几家供应商走访一遍。我集中在一个礼拜中,先自驾车走访了嘉兴的两家企业,然后又乘坐高铁、马不停蹄一路北上,去了山东。直到那周周日晚上,我结束了这一期的出差,回到了申城的家里。但万万没想到在回到申城第二天的周一,又报出确诊病例,才告别了一个礼拜的“星星”,又被高高挂在了行程卡上。看着新闻里的各种报道,盯着手机行程卡上那个熟悉的星星,我一边在暗自庆幸,一边在又心怀不安。庆幸的是我幸亏抓住仅有的一周时间出去了一圈,而不安的是,这一次星星不知道又要被挂几天,而我在国内的几个大客户,还都没顾上走访。但我想,大不了等十四天,应该没什么事情了,毕竟疫情至今两年多了,申城,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一直以来都平安无事,甚至很少感觉到疫情对生活的任何影响,我对这座城市的防疫能力,充满着信任。
   时间进入三月第二周。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是收看前日的疫情发布会,身边的同事们工作间隙,聊的最多的也是关于疫情的话题。比如昨天哪里确诊了,哪里封闭了,哪个小学全校留校核酸了等等,与此同时,办公楼电梯里上下的人明显把口罩戴得要紧了很多,楼下的门口处那两张接受外卖的桌子又摆了出来,桌前坐着那位熟悉的保安,桌上摆着一把并没有开机的额温枪,和两半瓶酒精。
   这种情形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如心电图的曲线一样,总会有周期性地出现,然后消失,所以实话讲,我早已见怪不怪,也早已不放在心上,还是那句话:“没事,过几天就好了……”
   如此一周过去,周日,我与妻子带着女儿在小区附近的绿地玩耍。不大的一个绿地,男女老幼,人声鼎沸,有吹萨克斯的老人,有唱歌的大妈,有遛狗的少妇,还有三五成堆席地野餐的大学生们,当然更有很多和我一样,溜孩子的家长。午后,遇到了我们同小区的朋友一家,孩子们相见便携手撒欢去了,我们两个爸爸乐得清闲片刻,便有一句没一句聊了起来,话题自然也是疫情相关的:
   “你们公司下周什么计划,疫情似乎严重起来了。”
   “是啊,似乎这次和以往有点不一样,下周一再看看情况吧。”
   “得警惕点,我们单位下周开始居家办公了……”
   周日晚餐后,我陆续接到了几位同事发来的请假微信,大概意思都是因为孩子学校居家上线上课,没人照看孩子,所以希望在家工作等等。看着信息,我不禁沉思了许久,最后权衡再三,在公司群里发了条信息:“鉴于当下疫情原因,考虑到大家的安全以及方便照顾家人,明天起,全体人员居家办公,回归时间视疫情走势再定。”
   三月十四日开始,我们正式开始了居家办公,与此同时,几乎上海大部分的企业都进入居家状态,全部学校都改为线上教学。此时,我依旧认为这也是暂时的,最多也就一个礼拜。
   三月十七日下午,收到社区信息:“十八日凌晨开始,小区进入封闭状态,只进不出。”看着信息,我趁晚上散步时间,去门口的罗森便利店买了四包烟。
   三月十八日清晨起床,小区的群里便通知全员核酸,我们是分楼栋分批到小区内指定地点采集,所以不需要排队,一切井然有序,小区门口平日车辆出行的道路两旁,立起了两排与超市同款的货架(统一收快递和外卖用)。
   按照小区通知,此次封闭,预计三天时间,第四天解封。我对此依旧深信不疑,并翘首期待,毕竟我的四包烟最多也能撑四五天。
   四月二十一日晚上九点,果然接到信息,小区解封了。我丢掉手里提着的两袋干湿垃圾,一路小跑,直奔小区门口的罗森便利店,又买了四包牡丹。(已经没有整条的烟了,只有近百元一包的高档烟,除此之外,货架上只有四包牡丹。)
   不过我的自信很快就被打脸了,四月二十二日下午,解封仅仅不到一天时间,再次接到小区通知,全小区再次全面封闭,不同的是,这次将上次的“只进不出”改成了“不进不出。”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封闭,竟然持续到了六月一号,足足近七十天。
  
   二、姗姗而来
   随着小区的全面封闭,我原本乐观积极的心态,似乎开始有点变化了,这其中首先就体现在我为粮草(烟)慌了,外面已到“不进不出”的环境,而烟草是无法线上购买的,无奈只能跑去小区内部的一个微型便利店,进店看,老板身后诺大的一个香烟架子上,孤零零只摆着两包软中华,老板只朝我苦笑,摇了摇头,我便懂了,遂掏出手机,亮出自己的二维码,带走了这两包稀有商品。这是我第一次自己花钱买中华,我都想掐自己两把,因为真的很肉疼。
   老婆原本就是一个很容易焦灼的人,这下彻底“焦”了,开始疯狂地给家里的冰箱囤货,各种蔬菜,肉类,鸡蛋……只要是吃的东西,使劲下单,一大包一大包被送到了小区门口。无奈冰箱容积有限,最后我只能拿出土豆,白菜,洋葱等不容易坏的,放在了阴面的小卧室地板上。幸好,三月份的上海,温度尚且不高,空气依旧冰凉。我一次次提醒老婆:“老大,可以了,别再买了”“老婆,差不多得了,这么大的上海,能让你饿着肚子吗?难道……瞎担心!乱花钱啊……”老婆对我的提醒如秋风过耳,该买照买,丝毫没有吝啬。直到约一个礼拜后的三月底某一天,老婆满面愁容地给我说:“这下完了,完全买不到菜了,‘叮咚’上全部无货,‘盒马’上有货,却没有运力,无人派送。”我听闻,一来心想:“搞笑,怎么可能?”二来又想:“太好了,我总算可以把家里的菜消化消化了。”但心理虽然这么想,为了家庭和谐,嘴巴上却还是很真诚地回答道:“真的?你也别担心,应该很快就好了……”这些话明显是在敷衍,老婆也只是“哼”一声,转身不再理我。
   也就在伴随着各个线上平台买不到菜的囧况开始,接到了上面第一次正式公布的封控消息:以黄浦江为界,浦东浦西分批封控,即大家戏称的“鸳鸯火锅”式的封空,“太极图”般的划线。
   我们属于浦西,按说要晚几天,但实际上何止是才开始封控?我们明明已经封控半个月了啊!与此同时,这条算是官方的消息,马上飞到了全国各地甚至飞出了海外,一时间国内国外各个网站开始报道中国的上海这座金融都市陷入封控,手机中家人朋友也陆续发来信息询问情况,有关心的,当然也有心怀好奇的,调侃打趣的……
   申城伴随着真正的全域封闭开始,第一轮真正意义上的全员核酸也开始了,虽然闭门不出,但从各个平台得知全国各地的抗疫支援正在陆陆续续赶往这里,有成百辆大巴载着的,有包机飞来的,也有乘高铁而来的;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支援也开始陆陆续续进入申城。此时,这座拥有两千五百多万人口的都市,似乎顿时陷入了死寂,又似乎进入了沸腾。是日深夜,忽如其来的一连串飞机轰鸣声把我从浅睡中叫醒,我开始喜出望外,要知道,我头顶的这条虹桥机场的航线,已经完全寂静了好些日子了,莫非是疫情好转,航线重开了?但这声音又似乎和往日的民航飞机声音不同,显然更加响亮,更加浑厚啊。不解,便迷迷糊沉沉睡去。翌日清晨,朋友圈、各种群里都是同一条信息:“‘运-20’来了,解放军来了……”附‘运-20’近地划过夜空的高清照片和视频。
   申城,这座两千五百万多人口的金融都市,真正走进了史无前例的寂静,平日里人头攒动的南京路上空无一人,车流如织的南北高架,只看得见三三两两救护车和保供车疾驰而过,带起一串串随风而动的树叶。这种场面,似曾相识,相识在某些科幻电影中,没想到如今成了近在眼前的真实场景,申城“夜色”至此开始了。
  
   三、乍寒却暖
   疫情带给我们最直接的影响是生活的不便与日常工作的各种举步维艰,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不可避免,且一直延续至今的最大问题,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我想只有亲身体会后才能感受到的,那便是对人心理上的莫大折磨,这种折磨是一种煎熬,焦灼,甚至无所适从。
   记得在疫情刚开始有蔓延趋势的时候,还和朋友开玩笑:“搞不好我们要休个长假哦!”此时的心情,反而似乎有点“幸灾乐祸”。但随着小区封闭开始,食材价格一路飙升,甚至连一包烟都买不到的情况逐渐加剧,才开始慢慢意识到,情况似乎不是那么乐观。印象中的“休长假”必须是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才能享受心灵的放空,但眼下的情况却是:一日三餐并不大保,所有便利店全部关门,香烟已经断货,孩子的牛奶从一桶二十五涨到了五十,还要找“团长”才能买得到。饭后去楼下的几十分钟散步也被小喇叭喊了回去,小区里最活跃的,除了穿着防护服的人员之外,就数那些在一个个大树之间跳跃的松鼠了。时值四月,春虽已到,但阴雨连绵,空气都是冰冷的,小区的道路上落满了被风雨吹打下来的树叶,因少有人踩,更显得凄清。看着这些周遭的景致,人的心情不由变得沉重且焦灼起来。有种要逃脱却找不到路的感觉,只能整日带着女儿趴在阳台的落地窗前,数外面的鸟儿,看树上的松鼠,听“小喇叭”一次次地重复“请所有居民足不出户,自觉隔离,听到通知,全员有序下楼核酸……”
   这种使人压抑,焦灼,甚至有点看不到边界的感觉,应该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时间进入五月,天气开始放晴,气温开始攀升,太阳有了温度,更可喜的是,小区允许居民们在戴口罩的前提下,下楼活动。
   我们小区相比很多申城的老社区的硬件和环境,是好了很多的。小区人车分流,所以地面上基本没有车行道,全是曲径绿道,头顶上大树参天,低处满是各种别致可爱的绿植。我甚喜欢这个环境,也最爱在夜色下一个人在这绿茵中漫步。一月多没能正大光明地走在小区的树荫下了,心理竟然有些茫然,不知从哪里开始走,好在我前面踩着滑板车的女儿带路,让我有了目标。
   孩子们如刚放出笼子的画眉一般,叽叽喳喳叫着,飞一般冲出楼,转眼就不见人影儿了,此时的小区不论太阳初升的清晨,还是艳阳高照的午后,都充满着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声音,说来也怪,小区里面这种热闹非凡的场景,在以往是从来看不到的。平日里孩子们或上学,或跟随父母外出游玩,很少有人带着孩子在小区里戏耍,甚至搭帐篷野餐。如今小区封闭,大人小孩都不能外出,反而让这上千户互不相识的人和孩子们像是春节从东西南北涌来,凑到了一起,即使互不相识,却也玩的不亦乐乎,陪同孩子们的大人,也三三两两站在不远处,寒暄着,聊聊各自的家乡,各自的生活,甚至最后还不忘互相加上微信,以便日后常联系。女儿时不时回跑来告诉我,他和某某小朋友“碰了碰”加了好友(某电话手表加好友)。
   没有疫情的日子,人们的圈子是向外延伸的,无限扩大的,但近处的却往往被忽视了。但在此疫情的压制下,同一个小区的大人小孩,不论来自祖国南北,也不论彼此年龄大小,甚至不问家里开着什么车,大家或被外界因素压制,或是主动缩小距离,相反开始走进了身边的小圈子。我们所在的楼栋二十二户人家,往日同乘电梯也不会互看一眼,但如今在三楼那位毛遂自荐的楼长的带动下,开始互送快递,互赠物品,以我所余赠予所需,就连拿酒精喷喷门口,也不忘给对门也喷几下。整个楼栋的人似乎拧成了一根绳子,楼栋的防疫群也从刚开始只有楼长发通知,慢慢变成了一个类似家庭群的东西。时不时会从群里看到诸如以下的信息:
   “亲们,团购的洋葱太多了吃不完,我放到一口大厅,谁需要去拿哦!”
   “朋友们,我们单位送的瑞士卷吃不完,拿出一部分放在大厅,谁需要去拿吧!”

共 850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这闷热酷暑的中午巧遇作者作品待编。有文字的动力,干脆来个“心静自然凉!“的境界体验吧!进入角色,心收住了,热也忘了!作品写疫情下的申城,散文流水“记录生活”是作者爱好文学的习惯。文章分“`秋风`渐起”、“姗姗而来”、“乍寒却暖”和“处暑已到”四个小标题完成了整个自己所见所闻的《疫情下的城市》。疫情、举世惊闻,何况申城。疫情的到来开始全国“渐起”后是申城”姗姗而来”这对百姓的生活起居带来的是诸多不便和恐慌,在不便和恐慌中才能真正体现平安的珍贵。生活中平日不经意之小事,现成了保命的大事。疫情中,平日人与人的交往中不经意之事,“以我所余,赠予所需”大爱人间真爱。疫情中,悟出了“人、得知足,否则太累”的乐观道理。文中许多小事见大道理就是写文的真正目的。结尾一语双关的点题“巧了,今日恰逢处暑”,解封了!这是何等的盼望!有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有纯朴国民的善良,中国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我身也轻了!心也凉了!问候老师,佳作推荐分享。【编辑:通德江南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824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08-23 17:20:52
  与其说记录疫情下的城市,更不如说是在记录疫情下城市里人们的平凡日常和心态。疫情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影响,有些对人心态和人生观的影响,或许会慢慢凸显。非常感谢江南虎老师捧着手机,批阅这篇八千多字的草草之作,辛苦了!敬茶!!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2 楼        文友:丑女人        2022-08-23 18:13:09
  洋洋洒洒的一篇关于疫情作品,看到了疫情给这座国际性大城市带来的种种影响。记录疫情下,人的心态及日常受到创伤。见字如身临其境,呈现出真实的状态。感谢作者及编辑,辛苦,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08-24 10:21:24
  谢谢王老师,很久不见您的新作了,期待哦!
3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08-23 19:18:35
  疫情无情人有情,封家居家为大家。申城2022,抗疫春夏仨月,苦难与幸福同在,忧愁和多助相连。人民伟大,社会伟大,中国伟大,同心同德没有过不去的坎。洋洋洒洒文字,真情实意情怀。欣赏充满正能量的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08-24 10:22:21
  谢谢天马兄!是啊,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很艰难,特别是今年的疫情问题,导致我们做实业和国际贸易的非常难,期待早点结束。
4 楼        文友:梦姑        2022-08-23 19:40:51
  做梦也没想到,现代化大都市,医疗,经济,运输,科研,商业,各方面优越的高端前沿阵地遭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重创。能理解,身在其中的恐惧和无奈,我相信在那种焦躁不安甚至绝望的环境中,提起笔是难以写下好文字的,只能草草记录下特殊事件,以后再慢慢整理。
   这篇疫情锁事,让人看了心生怜悯,几个月犹如几十年,看得人心惊肉跳。这轮疫情真的让世人重新认识了魔都和在魔都生活的人,在灾难面前,不堪一击的可怜。所幸,你们挺过来了。我觉得最幸福最安全的地方还是乡下。
回复4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08-24 10:23:50
  谢谢南老师!没办法呀,瘟疫蔓延的时候,不论在那个时代哪个国家,都很难逃避,越是繁华都市,越是人口密集,就越难。只能期待这次疫情早点结束吧,坚持。坚持!
5 楼        文友:通德江南虎        2022-08-23 20:07:59
  当我接下这个编辑任务,心里是忐忑不安的,仔细深入进去,早被作者细致入微所打动——疫情下,好烟的作者,干粮是第一必需品,货架上哪有平日有钱必有货的自由。作者睿智:两包“软中华”也要买下,估计这特殊的两包“软中华”能抵得上平日喜欢的两条“牡丹”烟。疫情中悟出来的道理。问好老师!
爱写作,特别是剧本。虽没天赋,但有执着,相信花开总有结果时。
回复5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08-24 10:25:10
  感谢江南虎老师耐心仔细的评阅。编案细致耐心,编辑准确到位。
   疫情之下,没别的好办法,只能做好自己,保护好家人。问候老师!
6 楼        文友:张学龙        2022-08-23 21:49:01
  是在制造了这场劫难?是谁在蒙蔽世界人民?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离不开世界毒瘤一一美帝国主义。它绐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它害怕,它发抖。因为一旦真相被揭露,它就成为过街老鼠。于是,它不惜挑起俄乌战争,挑起台海战事,借以掩盖新冠病毒的起源。因为俄罗斯揭开了美国在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的病毒秘密,所以美国恼羞成怒。它害怕全球的四百多座实验室被检查,所以上窜下跳,四处蹦达。它以为强大的航母能消灭新冠病毒。没料想,新一轮的猴痘病毒又在美国蔓延开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害人者终害己。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私性决定了它在自取灭亡。
回复6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08-24 10:27:46
  谢谢张老师!有道是“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所以最好的还是强大自我,才是最上策。自身的强大,才是一切话语权的前提。
7 楼        文友:山音        2022-08-25 13:04:06
  几经风雨,终有艳阳高照。人生不易,珍惜一切的美好????????
回复7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08-25 13:27:05
  是的,大环境所致,所以珍惜当下,珍爱一切,就是最好的了。问好山音老师!
8 楼        文友:陈一何        2023-06-06 22:06:00
  拜读雪社的作品,真是身临其境。我们虽在不同城市,但在疫情笼罩下的生活以及感受是相似的。那些似乎已经渐渐远去的特殊时期的生活,因雪社的文章又生动地重映眼前,重回当时的情景和那个时刻的自己。感谢雪社的文字和从文字中透出的真情,以及由此带给人们的生的希望。
回复8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3-06-07 10:01:50
  谢谢一何,但愿疫情永不再有,百姓一如往日。遥祝!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