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韵】老街(散文)
一
我的家乡叫做后街村,再平凡不过的一个北方小村落。
这里没有出过什么名人,也没有什么特色特点。如果硬要说出一点与众不同,可以牵强附会的说它是因一条老街而得名。村里有一条老街,横贯东西,由于它处在村子偏北的位置,而我们老家那边对于方位还有一种叫法,就是南为前,北为后,所以都管老街叫做后街,久而久之也便成了我们村的名字。当然,这个说法我还是从爷爷那里听来的。
村子里百十户人家,姓氏杂居,农乐融融。老街东西走向,贯穿村子,既是我们村的主街,亦是通往村外或其它村子的主干道。街两边连接着大大小小的胡同,胡同里排落着一户户乡下人家,如果能高空俯瞰,入眼的景象应该是这样:老街就像一条流淌的大河,胡同便是分叉的支流,把一片片房子割成大小不一的岛屿,出来进去的人们恰如水中的鱼。
儿时那会儿是轻易见不到机动车的,白天老街上来往的无非是一些耕牛和驴车。一到傍晚,这里便成了男孩子们玩耍的天地,在街中心比谁跑得快,在街两旁的柴禾垛里捉迷藏,弹玻璃球,滚铁环……直到远处传来一声声母亲的呼唤,才一个个跑着回家吃晚饭。这情景过去几十年了,但对此记忆犹新,因为那是我们的童年。那个时候,老街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每一项娱乐活动似乎都离不开它。
不过有一样,当时老街还是一条土路。每到夏天,暴雨过后,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在上面路过,便会留下深深的痕迹,待天晴干透,路面也便坑坑洼洼了。车走,一路颠簸;人行,两脚深浅。我就被那些坑坑洼洼绊倒过好几回,最严重的一次把半边脸都擦出了血渍,回家后母亲给涂抹了红药水,搞得半边脸跟关公似的,被玩伴们笑话了好多天,但这也丝毫没有影响到我在老街玩耍的次数与心情。
每到秋闲,村里都会组织大家取土垫街,那几天老街上很是热闹,有的赶驴车从野外运土,有的拿着铁锹平整新土,有的用木夯将新土夯实。驴把式的吆喝声,牲口的嘶叫声,夯土的号子声,人们的玩笑声,交织到一起,从老街的东头一直响到西头。那个时候人们从不惜力,虽已天气秋凉,但一个个都是满头大汗,将淳朴的情感滴进了这条老街。
二
随着光阴悄然而逝,老街发生了些许变化。
有些老街两侧的人家为了自家便利,在房前屋后用旧砖头垒出一间间小房子,有的用来停放车辆,有的用做柴房,有的干脆就开起了小卖铺。看上去,像一块快癣令人不快。
没几年时间,老街就被这些癣一样的房子,侵占得狭窄了许多。村主任在大喇叭里喊了很多次,不要侵占街道建房,但是才没人听那些,该建还是建。碍于乡里乡亲的情面,村主任也不好把事情闹得太僵,最后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了。就这样,老街越来越没了以前印象中的样子。
后来,村西头狗剩家买了一辆农用车,便在老街南侧建起了车库。为了自己便利,他家的车库比别家建的都要大一些,但这样一来,老街被侵占的就更多了。头一次刚建到一半,就被连续几天暴雨冲塌了。第二次还没上次建的多呢,便被一辆拖拉机给撞倒了。好在第三次还比较顺利,但就在上房梁,准备封顶那天,突然帮工的人就从上面摔了下来。本来车库不高,都以为不会出什么大事,谁知道却将肋骨摔折了两根,有一根已经伤及右肺,经过医院抢救才没落下病根儿,但是为此狗剩没少花钱。遇到蹊跷的事,村里慢慢就有了传言,说是狗剩家侵路太多,惹怒了路神,才警告他一下,破破财。狗剩听到耳朵里,还真有点心怕,最后便取消了建车库的念头。经过此事,村民违建的势头暂时减弱了。不过一年后,似乎被人们渐渐淡忘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侵街占道。
几年后我考入大学时,老街已经再没有了印象中的宽阔,参差不齐的违建将老街搞得狭仄不堪,甚至一些路段已没有了错车的空间。好在彼时几乎家家都有了电视机,孩子们沉迷在变形金刚、机器猫等动画片里,已不再像我们小时候,把老街当作唯一玩耍的乐园。
可是每当假期回到家乡,走在老街上再也没有了儿时的感觉,心中也不由地笼罩起一层惆怅——这还是我记忆中的老街吗?
三
大三那年暑假回家,听说老街要铺柏油路了,政府给拨款,偌大喜讯让全村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村委会发出通知,为了保证路宽,以及两侧的排水系统畅通,要求老街两侧的违建要进行拆除。大部分人家都明事理,很配合的主动将小房子拆了,个别“钉子户”经过党员干部的细心说服,最终也不情愿地做了拆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上面通知开工日期了。
但是直到我暑假结束,也没见老街正式动工。有些风言风语地说上面资金还没到位,大家问村主任,也只得到一句话:“上面有上面的安排,等正式通知。”
回到学校后,我心里还是惦念老街的改造工程,与家里通电话时总要问上一问。直到过了中秋节,农忙基本结束,才传来正式动工的消息。母亲说等我寒假回去,保准儿能见到崭新的老街了。为此我心怀憧憬,某个夜里竟然梦到了老街模糊的样子。
腊月,我带着期盼回到了家乡,一到村口,就见到了老街的新模样。崭新平整的柏油路,路边柳树和龙爪槐相间而种,而老街两旁的房屋大墙上,都被统一刷成了白色,上面写着各种宣传标语。我知道从此以后,儿时老街的样子只能在回忆里寻找了。
与母亲说起我对老街的感觉,她却很高兴,笑着说:“现在老街变了样,好呀,再也不会一到雨季就进出两脚泥了,走起来也平平坦坦的,一点儿不颠簸。”
短短十几年光景,农村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街的变迁只是一个缩影。党和政府提出建设新农村以后,让老百姓最先受益,各种惠农政策层出不穷,现在农村人真正做到了安居乐业。但对于我一个自小生长在农村,长大后进城的农民的儿子来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既对现在的向好变化心生喜悦,又为一些消失的印象而暗自叹息。
漂泊在外,总有一个叫做故乡的地方,让人魂牵梦绕。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当我们上了年纪,残存在脑海中的零星印象,与眼前的情景再也无法匹配的时候,只有一种迷茫贸然萦在心头,只有一股情结还在回忆里坚守。而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条老街,记忆中的老街,在我心中始终都是一种最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