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河】迎着那道光(散文)

精品 【山河】迎着那道光(散文)


作者:爱莫问天 布衣,34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241发表时间:2022-08-26 08:11:13
摘要:疫去春来,人间大爱,微弱的光芒,却为最终胜利的火焰添加了一抹色彩。

【山河】迎着那道光(散文) 迎着那道光
   疫去春来,人间大爱
   微弱的光芒
   却为最终胜利的火焰添加了一抹色彩——题记
  
   (一)
   前不久,我前往省城武汉出差,对历史文化颇感兴趣的我,决定再次前往有着国家八大博物馆美誉之一的省博物馆参观。
   这个有着众多家喻户晓的国宝级藏品的文化物质宝库,记录着中华五千年文明乃至更长的璀璨历史。郧县人头骨化石刷新了人类起源之谜,证明着古老中国大地上人类的发展印迹;越王勾践剑穿越千年,依旧闪耀着古人科技智慧的锋芒;曾侯乙编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等将中华文明从艺术的眼光到技艺的实践,无不展现出炉火纯青与巧妙绝伦的文化智慧结晶。不过与古代璀璨文明相比,在参观疫情展厅时,我更被一种力量——一种看起来如此单薄却又如此坚韧磅礴的力量所感染,相比于有形的文化物质展厅,它是如此的简单鄙陋,却又如此的高大雄伟,确切的说,那种力量是一道关于信仰的光,一道关于精神的丰碑。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汉,长江中游的一颗明珠,母亲河长江用其无私的汁水哺育着中华民族,也孕育了长江儿女大善若水、浩荡豪迈的性格。从吴中第一繁盛处,到近代洋务运动的先驱,以及辛亥革命的首义,武汉,这个为国家担当、为民族开拓的先锋城市一如长江儿女破浪乘风、勇毅担当的个性,是一道勇于撕破黑暗,敢于追求光明、肩负着道义与希望的光。
   如果说辛亥革命的丰碑是江城人的历史高光,那么2020年的武汉疫情防控战便是另一道被载入史册的光芒缩影,那是属于逆行者的光,属于不畏生死、舍己为人、家国情深的信仰之光,那是属于人类精神信念中最明媚、最耀眼、最高尚的一束信念之光,是能够为了他人、为了集体、为了家国,为了千千万万中国同胞而勇于牺牲的光。有了这道光,山河之下便永远有温与暖,社稷之下便永有属于人性真善美的闪亮。
   遥望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天灾、人祸、疾病让中华民族的发展可谓多灾多难,然而无论怎么样艰险,怎么危难,都有这样一种人,鲁迅称之为自信力——是一种民族生存的坚韧力量。一向以辛辣而尖锐著称的鲁迅不惜笔墨、不惜感情如此赞美这样的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的,他们就是民族的脊梁,他们就是能够埋头苦干,能够拼命硬干,能为家国舍生的人。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这样的人不计其数,也正是他们让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百折不挠。在近代中国最为屈辱的时刻,也是这样一群人,敢当背对黑暗的发光者,甘于将自己燃烧,点亮光明照见希望的那一束火焰!那一道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遇到困难,从自己出发,为家国计,山河人间将不缺乏燃烧黑暗与灾难的火焰!将不缺乏照亮前路的希望之光!
   也正是从近代中国的屈辱中,诞生了辛亥首义的希望之光,进而让星星之火燃烧在全国,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见证了血与火中的前行者,让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史铸就了红色的赤胆忠心,那些赤子一样的人啊,为了家与国,为了心中的使命与初心,在血火熔熔的牺牲中谱奏了信仰之歌,留下了一道永不磨灭的精神之光。
  
   (二)
   让步入新时代的中国,从赓续红色基因中走来的共产党人,带领着新中国的长江儿女奋力逐梦家国之美,江汉平原上崛起一座伟大的城市,她是创新改革的先锋城市,她是位于内陆却贯通五洲视野广阔的城市,她是生态与科技并肩齐驱的花园智慧城市,汉江三镇在新时代的中国崛起一座长江边恢弘秀丽的蓝图。
   然而,时代的嬗变、生活的幸福正是因为一种精神的信仰的贯穿,那便是党领导下的百折不挠、艰苦拼搏、创新进取的光荣传统,那便是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建党精神。也正是这样的赓续,武汉这座英雄城市才能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重新面对史无前例的危难,奏响英雄的号角,走出英雄的步履,开拓英雄的征程。
   2020年伊始,当人们还沉浸在元旦及春节将至的欢庆气氛中时,一个史无前例的公共卫生危机来临,降临在了这个具有千万级人口的城市。
   疫情的來势凶猛肆虐让人猝不及防,一个个生命的逝去,让全国为之揪心的同时也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恐慌,所有的关注点全部降临在了武汉,武汉怎么办?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重达千钧的提问。
   封城!这是党中央的决策,为了生命至上,为了尽可能止住疫情的蔓延,人类历史上首次对一个千万级别人口的大城按下了暂停键。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全力保障生命的安全,尽管有全国的支援,但仍然意味着武汉人将要首次独立承担这样凶猛的疫情。
   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面对危险接踵而至的恐慌,在武汉,在21世纪的现代中国,这里开启了另一处战场,一个没有硝烟却惨烈的战场,谁来当战士?谁来去冲锋?谁来消灭病毒护佑山河无恙?
   首当其冲的就是武汉人。一时之间,我是党员我先上,高擎着红色旗帜,闪耀着红色党徽的共产党人成为了这个战场的先锋;一时之间,毫无犹豫,身穿白衣的医护天使天然而然以白衣为甲,成为战场中的先锋;一时之间,那些不分年龄性别职位的志愿红、解放军、工人,先后集结开赴武汉,成为战场中的先锋……
   总书记曾说:“一个国家要发展就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民族要进步,就不能没有先锋。”
   新中国的成立,就是由英雄开路,由先锋担当。如今,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特大公共卫生危机,面对拯救生命、拯救城市、拯救家国的公共卫生保卫战,武汉,这座不缺乏英雄的城市一时之间,集结了无数闻令而动、守土保疆的执甲英雄。
   所有经历过疫情的人,都在新闻中、在电视上、在手机屏幕上,亲历了这场疫情的惊心动魄。而武汉人的最初,却是在自己的身边经历着生命的逝去,亲人走了,无助的子女嚎啕大哭,牵动着全国人的心。然而,英雄走上战场,最牵挂的依旧是他们的亲人。
   在疫情展厅中,我看到了那些曾如此对生活乐观、对梦想期待的面孔,他们笑靥如花,一张张带着微笑的脸庞是如此的亲切和善。我清楚的知道,就是这些乐观而坚韧的人,在最危难的时刻,走上了战场,成为了战疫的先锋。王兵、冯效林、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张抗美……一个又一个展厅中的战役烈士,他们、她们的面容是如此的鲜活,然而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战疫的时刻,他们中间有70岁的医生,有60后,70后,更有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走了,本该继续绽放的生命,却为了战疫而殉职,倒在了英雄的战场上。
   他们走了,没有人忘记这些英雄。没有人忘记在危难时刻,是他们的主动请缨,是他们的豪迈担当,是他们的勇毅逆行,是他们的舍死忘生,用自己的铁脊梁和硬肩膀,构筑了城市和家国的生死屏障。
   他们走了,生命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留下了一道光,留在了山河之上,让无数人沿着这道光、追随着他们的足迹,前赴后继,奔赴战场。
   危难面前显担当,在人类面对大灾大难的时刻,在中华大地上,总有一种英雄的信仰,总有这样一束光,照见通往前路的方向。总有一种挺身而出的情怀,用铁一样的肩膀担当道义,担负为家为国的使命。
   新冠疫情作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重大的疫情,它首先爆发于武汉,也正是在武汉,人们看到了一座城市的信仰,和一种人性的伟力。他们是逆行者,是明知前路维艰却依然披荆斩棘的逆行者,是明知困难重重却依然要找寻希望的逆行者,是每走一步都彰显出重于泰山的伟大人格的逆行者。
   在湖北省博物馆里,我久久地望着展厅里的烈士面容,不自觉的潸然泪下。是啊,有一种生命之重重于泰山。从百年前的革命烈士到今天的抗疫战士,有一些人,有一种生命就是这样一种时代的发光体,就是这样一种磅礴伟大的力量,他们的身形单薄而平凡,灵魂却如此伟岸。他们是一束光,是高擎着信仰信念的光。
  
   (三)
   回宜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曾经我看见过护士朋友穿上笨重的防护服。我想说的是,不是巧笑倩兮才叫可爱,也不是霓裳羽衣才叫美,当时你取下口罩,那布满勒痕的脸上上扬的嘴角是我见过最明亮、干净的笑容。身着白衣逆行,心似莲花绽放。你笑称我是中年大叔,苍老了太多;我说你还是最初的模样,依旧笑得清澈,活得明亮。
   近日,惊闻襄阳、十堰等地疫情再次反复。
   疫情阻击战再次打响的第一时间,全员核酸的通知层层传达。社区志愿红迅速行动,维持核算检测居民的秩序、上门入户进行宣传走访、登记检测人员信息。
   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高达40多摄氏度的气温拉响了红色预警,为避暑,与表弟一起回了老家。
   “电话,三儿,你的电话。”隔着几个房间,就听见姨妈的大嗓门,听得出,她是真的喜欢幺儿子。在太平溪医院上班的表弟是姨妈心头肉,更是姨妈的骄傲。
   我正斜靠着门框,闲听着表弟昔日的趣事,突然,表弟挂断手机,匆匆地跑去房间收拾衣服。
   “干啥啊,毛手毛脚地,火急火燎地……”姨妈嘴里絮叨着,脸上带着笑意。
   “支援。”
   说完,表弟拿过一个塑料袋,装好刚刚手洗好还是湿漉漉地几件衣服,就准备赶回单位。
   “去哪儿支援?”姨妈的声音听着有点紧张。
   “还不知道。”应该是单位要求保密。
   “注意做好防护,还有注意……”
   “知道了,走了。”
   “哎哎哎,到了来个电话。”
   姨妈舍不得幺儿子。但她理解宝贝儿子的工作,而且发自内心地为儿子的职业骄傲自豪,这一点我相信自己没有看错。
   今天早上我给表弟通了电话。
   “情况咋样?”
   “还行。”
   “你在哪个岗位?”
   “室外大白。不说了,工作了。”
   “注意安全……”还没说完电话就挂断了,看了眼手机上的高温红色预警短信,气温43摄氏度,默默心念,一定要做好防护,注意安全。
   疫情反复、高温酷暑都不曾影响他工作的热情。
   虽然表弟没说,但我能想象得到。在单位上班时,他就经常包联志愿服务。一身隔离服穿在身,四五个小时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络绎不绝的居民需要他耐心细致的身份录入,核算采样。一天的工作下来,脸上、手上都是隔离帽、口罩和隔离服留下的印记。
   “郭春,是什么支撑着你?”表弟现名叫郭昌民,但我还是习惯叫他小时候的名字。
   “我是一名医生。”说这句话时,我看见他眼里有道光。
   我想,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个缩影逆风飞扬,扛起了抗“疫”大旗,才保障了疫情防控在短时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个个身影,一缕缕光。
   光缕汇聚成束,耀眼成希望。
   山河无恙,我们迎着这道光,行走在通往明天的前路上。

共 42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写得真棒。颂扬疫情志愿者的大爱,写出了中华文明史上的璀璨文化,又添了一道光!作者激情飞扬。心怀祖国。记叙,说理于一体。文笔流畅,激情飞扬。满满的正能量!层层递进,热血沸腾!力荐赏读!【编辑:极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828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2-08-26 08:12:08
  感谢爱莫问天老师赐稿山河如画!╰(*´︶`*)╯
极冰
2 楼        文友:极冰        2022-08-26 08:12:11
  感谢爱莫问天老师赐稿山河如画!╰(*´︶`*)╯
极冰
3 楼        文友:极冰        2022-08-26 08:13:43
  您写得疫情志愿者,是中华民族的一道光!贴切!正能量满满!非常提气!(@ ̄ー ̄@)
极冰
回复3 楼        文友:爱莫问天        2022-08-29 09:06:18
  感谢社长,遥握,问好!
4 楼        文友:极冰        2022-08-26 08:14:15
  感谢您支持山河!╰(*´︶`*)╯
极冰
5 楼        文友:极冰        2022-08-26 08:15:15
  敬茶!远握!拜谢!呵呵(@ ̄ー ̄@)
极冰
6 楼        文友:南山有竹        2022-08-28 10:51:55
  一座英雄的城市,有着强大魅力的智慧与艰韧,三年多的疫情仍在延续,而最初爆发疫情的武汉当初的危急境况如今还留在记忆之中,而今城市中英雄的人们,依然满满的正能量,战斗在抗疫的第一线,为我们民族伟大的人民而骄傲自豪。赞!!
回复6 楼        文友:爱莫问天        2022-08-29 09:07:03
  感谢老师留评,顺祝秋祺!
7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22-08-29 10:30:05
  这篇获精,值得庆贺和欣赏学习,因为,写得确实不错,给一个大赞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回复7 楼        文友:爱莫问天        2022-08-30 14:15:35
  谢谢悍雨啸风老师,问好祝安!
8 楼        文友:极冰        2022-08-29 18:49:37
  祝贺爱莫问天老师散文获得精品!(@ ̄ー ̄@)
极冰
回复8 楼        文友:爱莫问天        2022-08-30 14:16:00
  谢谢社长哈!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