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沙河边的香澜半岛(散文)

精品 【晓荷】沙河边的香澜半岛(散文)


作者:杜逍遥 秀才,1640.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33发表时间:2022-08-26 14:43:05
摘要:我们行走在寂寞而热闹的城市里,每个人都是一个过客。城市是我们陌生的家乡,但我们只要用心去抚摸,就会触及到城市深沉的历史灵魂。


   一、香澜半岛是真的“半岛”?
  
   听到“半岛”二字,也许会让你产生无限遐想:该是多么美丽的地方,一侧是翠绿的陆地,另外三面都是一望无际、平静如镜的蓝色大海。大海上或帆船点点,或海鸥声声,或波涛阵阵。可是你在成都平原上,看到这几个字,那你就想错了。那是开发商逗你玩的,他是在考验你的智商。我们在买房的时候的确智商是为零的。
   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开发商的“高智商”,他们有高超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的智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在这里就成了金钱的重要吸入口。你没有想象力,他们就帮你开发,你拿出了钱,他就给你灌输一个理念,这里就是你们想象中的大洋边上的半岛。在这里,你可以在想象力领受无限的大海风光。
   我所住的“香澜半岛”,其实就是宽四五丈长,蜿蜒在成都平原上的沙河与一条农业文明时代开挖的一条灌溉用的水渠——东风渠相交而成的一小块土地。原先听说被一家什么厂占据了几十年,到了这“房产时代”才产生了价值。靠近沙河边的地方,芳草萋萋,杂树丛生,旁边又是铁路,火车时常夜里响到凌晨,在这繁华的成都来说,可谓是“边鄙之地”。可开发商脑洞大开,既然此处有一河一渠,就是一江一水;既然是一江一水,就是三面是水,一面是陆地了。你且不管水有多宽多深,只要有水就行了;既然有“岛”的形成条件,我们就认定它已经是“岛”了;既然是“岛”,我们且在四周栽上些树,种上几盆花,招几个颜值如花的售楼小姐姐,口吐莲花,巧舌如簧,把此处吹出了成都市的“马尔代夫”。
   当我们走进售楼部时,这个地方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香气四溢、水波荡漾的半岛”了。
   既然在这里住了下来,这里就是我的家了。
   渐渐地,我爱上了这个地方。中庭里的绿化面积也比较大,规划设计也较合理。有健身设施,有漫步的小道,有休息的木椅,有蓊郁的树木。在这大热天,一霎“快哉风”从楼房的缺口处吹来,会令你心情为之大爽。你不得佩服开发商门的智商,他们赚了你的钱,你还要磕头作揖地感谢他呢。他这样集约化用地还在今年这样热的天气里可以给你送来一缕清风,虽然大门外并没有树木和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大海,只是一条终年浑浊的沙河和一条终年臭气熏熏的东风渠。
   环小区是绿化带和赤虎桥小街,可以漫步半个小时。
   在草地的一角立着一块石碑,走进一看,原来是地名碑。碑上有一张老照片和汉英两种文字说明,原来此处香澜半岛所在地在“历史”上出身不凡。它原来是成都府驷马桥乡的所在地,随着历史风云的变迁,此处也处于不断变迁的历史中。原来的驷马桥乡被周围的乡镇和街区分割,渐渐失去了“政治地位”,最终变成了一个地,后来成了“城北”物质的集散地。要不是“房产大潮”,原来的早已失去了历史地位的驷马桥乡所在地终将会被人遗忘,我也不会踏入此地颐养天年。从此,我早晨起床要看每五分钟一次飞过的飞机,夜晚睡梦中还与哐当哐当的铁轨声相呼应。
  
   二、羊子山路没有山?
  
   香澜半岛旁边有一条小街叫“羊子山路”。我住进香澜半岛也有快十来年了,有一天,我忽发奇想:为什么此处街道命名为“山”,怎么一点都没有“山”的痕迹?虽说成都平原一马平川,但还是有山的,海拔不高的小山丘,如凤凰山、川师大的狮子山等,海拔较高的青城山就不用说了。
   一天,我在街道旁边的杂草里由看见了一块石碑,同样是一张照片,汉英文说明。我就搞不懂,中国这样的小地名,还显示自己有文化,来写上一段英文。我想,外国的考古学家看到了,也会嗤之以鼻,还卖弄写啥呢?
   我细读上面的文字,把我吓了一跳,可以说“惊魂未定”,而后是无比的骄傲。我可以说,我现在脚下的土地曾是是成都的中心,是蜀地的中心,是蜀地文明的源头之一,是蜀地文明中承接三星堆文明的重要链条。
   原来,此处是有“山”的,可这不是自然的山,而是人造的“山”,它在历史的风云中矗立在成都北边远离市区的地方。文献中都几乎看不到没有它的痕迹,它太远古了,古得人们早不记得“它”是什么,人们都将它当作自然的“山”了。于是,城中那些达官贵人死后便葬在它的身下,它成了人们历史遗忘的场所。
   在上世纪那个修建房屋需要大量砖坯的年代,远离市区的这里成了砖瓦厂。眼见一大堆“无用”的泥土何不用之于建设?于是,砖窑建起了,浓烟冒起了,就等着挖土做砖坯了。工人兴高采烈地挖着,泥土一筐一筐地进入了厂房,那些在历史中沉淀了几千年的陈旧的珍贵的富含历史象征符号的土块失去了水分,在火炉中变成了都市里的坚硬的一分子,现代化中的失去了历史意义的一分子。相对于成都的金沙遗址,广汉的三星堆遗址,这里的这个“土堆”的遭遇是不幸的。它只满足了贫苦时代的一份口粮,却失去了它在历史上应有的辉煌。试想,要是今天它刚被发现,一定不会变成砖,自己脚下的地盘一定不会被开发商占领,替开发商们卖出一个好价钱。我在想像中望着这“山”感慨不已。
   原来这“山”是古蜀王的祭祀台,它上承三星堆文明,下起金沙文明,在蜀国的文化历史上起到了重要重要作用。它原来是一个高达五十多米,四周各宽一百多米的“回”字型土台。古民们都有敬天的传统,祭天也是国之大事。规模这么大的祭祀台在几千年前也是“举国之力”。我们想象一下祭祀的规模是多么浩大:蜀王以及宫廷贵族,峨冠博带,结束而出,一路逶迤,率领着数千甚至数万民众来到这沙河拐弯处完成这一年一度的祭天大典,场面是多么壮观。万马嘶鸣,鼓角齐鸣,礼炮轰鸣。沙河边的水鸟,鱼虫,树木花草都肃然而立,它们与蜀王一起恭敬地向上苍祈祷。国泰民安,万物繁茂,天地和谐。原上人乐业,城中王快乐,蜀地王永古。
   可这一切都消失了,连那一方土台。我们再也看不见那盛大的祭祀场面。我现在看到的是一条凌乱的街区和几丛杂草。我不忍看那些过于粉饰的被打造的所谓“文化街区”。几个现代化的符号,几幅电脑上下载的图片,几尊假铁假铜浇筑的马匹,这些都代表不了那个古老的原始的“土堆”。
   夜里,睡梦中似乎听到了一声号角,那也许是千年前的一声哀鸣。
  
   三、驷马桥与升仙湖
  
   关于成都的风水有这么一句俗语:东穷西贵,北“乱”南富。可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成都之“北”的印象是一个“乱”字。记得我八十年代读大学经过成都的梁家巷,在昏暗的街上,居然几个街娃搞起抢劫起来,把我女朋友(现在的妻子)的耳环都扯掉了。我们还不敢反抗,只有忍气吞声默默向前跑。成都火车站也在北面,当年也是一片混乱,一个“黑社会”拦住我一定要我拿出钢笔来让他刻字,然后他说刻工费一百元。八十年代的一百元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我知道被劫,大声喊了一声“警察”,那个家伙一分神,我才“歘”的一声溜掉了,钻进了旁边的小巷子躲到了天亮。那些年代,驷马桥一代是成都的物质集散地,也是“混乱”的代名词,所以才有“北乱”的说法。当然这只是过时的“俗语”,绝不代表主流和现在。
   我脚下的驷马桥“地区”早已变了样,街道笔直,地铁贯通,动车呼啸,一扫“乱”之相。
   香澜半岛离驷马桥仅几百米之遥,在这块土地上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因子。现在的驷马桥原先叫“升仙桥”,传说中是一个姓张的道士“升天”的地方并为之命名。可不曾后来来了一个才高八斗、享誉成都、名震京师的司马相如青年从这桥上经过,并说了句“大话”:此次出川如果不博得个封妻荫子,骑着高大的骏马,乘坐着“驷马”(四匹马拉的车)就绝不为人。他自己也不曾想到会在皇帝身边混得那样好,送行的众人,包括他的最爱的人文君女士也可能不会当真。一介布衣,就凭能写几句辞赋写几首爱情诗就想封侯封王,这实在是属于“做白日梦”。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不容易相处。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可谓“文章之士”,都有经国之才,最终结果大家都一目了然。司马相如可谓文学史上的翘楚。可不曾想到,蜀地这样一位多情的才俊被上天眷顾,靠“狗监”(给皇帝老儿看狗)老乡杨得意的推荐,居然在汉武帝面前“大红大紫”。不仅催生了一代文豪,被誉为“辞赋之宗”,永垂文史,且官运亨通,出师西南“蛮族”,安定了大汉西南边陲。司马相如这些“丰功伟绩”当然是一座“升仙桥”不能承受的。于是,人们就把这座桥改为驷马桥。让人们永久回忆当年司马相如北上进京的豪情场面。这也是一座“励志桥”,为无数“落榜”青年增添了莫大的信心。蜀中文士李调元曾吟诗道:驷马桥边唤泡茶。可见,即使到了清代,驷马桥周围的境况并没有多大变化,我们的李大人也只能在路边喝着路边小摊子上的一碗泡茶,缅怀当年司马相如的豪情。远处,凤凰山隐隐于城北。一条小溪蜿蜒在山的脚下向桥边流来。这就是“凤凰水”。凤凰水在一马平川的地方没能流出多远,就积聚起来,汇成了汪汪的一泓水域,那就是升仙湖。
   当年的升仙湖水域应该远不止今天那样逼仄,一定是汪洋一片,浩瀚无边。山光湖影,白鹤翩翩。渔舟唱晚,芦苇丛生。鱼儿蹦跳,野鸭群生。今天我漫步离香澜半岛不到三里远的升仙湖感慨万千,与我想象中(或古代就是这样的)的升仙湖迥异,这或许让张道士和司马相如也大为惊异:世道为何变迁之速也。现在升仙湖只不过是几个一两百平米的大水塘连接而成,而且还被如蛛网密的大小桥梁、街道、道路所“分割”。湖边的道路有的地方很窄,只容得下摩托车经过。以前湖边杂草丛生,蚊虫肆虐。好在“北改”一来,湖的样子也变了样。湖中的“岛屿”也被整修一番,果然是“蓬莱仙岛”了,可惜只有两个,还差一个“仙岛”。湖边的淤泥也清掉了,栽上了一丛丛鲜花。湖旁古树参天,隐天蔽日,好一个清凉去处。有一个地方还竖立一尊古蜀王的“蚕”的雕像,在杂草中还躺着类似古代“神道碑”的花岗石石碑,上面刻着同是汉代人司马迁的《史记》中一段《蜀本纪》的文字(实际上是传说)。我想,竖着石碑都没有看,谁会去草堆里去寻找那些古奥的文字呢?除非像我这样“无事生非”的人才会去蚊虫叮咬的地方去寻找历史意义。
   晨练的人不多。多者一为老年人,因为他们睡眠少,想延年益寿,二为“中国大妈”们,她们大汗淋漓,载歌载舞,衣袖翩翩,热情不减。但升仙湖边的大妈们很节制,人数不多,不像许多小县城的大妈们“蝗虫”样,一下子会吞噬整个地面和空间;音乐也很节制,音量都不高,旁边树上的鸟儿也没有被吓倒,仍在树枝头啾啾地叫着。
   湖边的沙河没有湖那样的悠闲和静谧,在楼房、高架桥、树林间穿梭,从这头迅跑到那头,看着升仙湖笑了:你真代表了成都的闲适和雅静,又是一天的品茶和小麻将。
  
  
   22.08.24

共 42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看似随意,却又足够能体现作者深厚文字功底的散文。在散文中,作者以诙谐的笔调,描述了自己被商家非凡的推销策略所诱导,颐养天年于不是半岛的半岛香澜半岛。虽然入住之前的诸多期待被现实打败,但家就是家,谁不爱自己的家?因为心态的改变,竟也能让人在寻常中找到特别之处。比如“在这大热天,一霎‘快哉风’从楼房的缺口处吹来,会令你心情为之大爽”;比如香澜半岛,羊子山路都有厚重的历史底蕴,不凡的高贵出生,依然能让人产生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令人唏嘘的是大好的古文明遗址被人为破坏,在“现代化中的失去了历史意义的一分子”。驷马桥只有曾经的辉煌,升仙湖被现代理念打扮得面目全非,物好像还是那个物,物又确实不是那个物。现代文明的步伐必须向前迈进,但古文明的足迹是不是也应该留下几分?希望人们在开始“一天的品茶和小麻将”日子的同时,多一点对古文明的保护意识。感谢作者分享精彩,力荐共赏!【编辑:至简至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090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2-08-26 14:44:54
  学习老师精彩的文字,感谢老师对晓荷的支持。祝老师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8-26 15:21:38
  老师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以闲适的心境拥抱生活,思想行走在社会、自然、人生、历史间,渗透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审美取向,引领读者去思考,去体会。学习欣赏了。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3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09-01 11:42:05
  祝贺老师文章评精,期待更多精彩!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4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2-09-01 20:33:51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感谢老师对晓荷的支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