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这场雨,浇灭了知了的梦(散文)
上月入伏前回了苏州,一个多月来,就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大雨。人和动植物都受不了,能不吭声的就不会张嘴,独独那个蝉没完没了,“叽溜”“叽溜”叫得欢,不知是它在兴奋享受这种炎热,还是在叹息着夏天的温度,或是珍惜着余下不多的日子。
蝉,苏州人叫“知了”。其实蝉和知了是有区别的,只是大家都不去计较罢了。蝉的个头比知了大,颜色也比知了黑。平日里我们看到的知了都是暗暗的赭色,这种颜色倒是很受孩子们喜欢的,总比黑黑的蝉好看多了。
已是立秋后的第十天了,天气还是那么炎热,接近摄氏四十度,超过了人体的表皮温度,实在是难受。所谓“立秋”,只是节气上的,表明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今年的立秋似乎来得早了一些,这“秋老虎”,威猛、实在。
人类是聪明的高级动物,创造了不少高尖端的发明,比如空调。无论夏天还是冬天,打开空调便是春天。网上还有人调侃,是“空调给了我生命”,其实只是表达人们已经离不开空调的意思。
呆了一天的空调房里,人体表皮已经不能自我调节温度似的,貌似也不能承受外面的“热浪”,但是,还得出去走走,适应当下的温度,适当地出点汗还是有好处的。
手机上查了一下,虽然已经过了黄昏,夕阳渐渐西下,温度还是在三十九度以上。出去还是不出去,有些犹豫。窗外一棵树上的知了在叫,好像在嘲讽我,于是,我顺手拿了大门钥匙,一脚踏出门外,将冷气关在门内。
“哦”,不由得叫了一声,这门内门外的温度,真的相差很大。刚走出小区大门,身上便出了汗,汗珠顺着脸颊朝两边滚落。
如今,讲究锻炼身体的人越来越多,大路两边人行道上,两人一伙,三人一群的,都在急急地走,年纪稍长的偏多,老太太比老爷爷多,有些老太太手里拿着一把蒲扇,时不时地摇一下,那种闲情自在,倒也让人羡慕。其实,人都有懒惰的思想,有时候,只要坚持一下就能行动起来,有行动就会出成绩,有成绩才会有感动,才会真正地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快乐。
走过几个小区,来到了一片树林,那林间小道便是如今时尚的“健康步道”。
傍晚时分,我喜欢走在林边的大道上,看路人行色匆匆,看车辆飞速地行驶。
头顶上的知了在树上拼命地叫唤,我停下脚步,抬头观望。密密的树叶遮挡着知了的藏身处,只听叽溜声,不见知了影。
“老了”,我在心里轻轻地默念一声。记忆飞速地将我带到五十年前,那时我们全家下放农村,到了夏天,父亲将一根竹杆的顶端绑上呈三角型的铅丝,粘上几层蜘蛛网,来到树下,仰着头,看准知了,一粘就是一个。父亲告诉我们不能贪多,给我们姐弟一人两只玩玩就可以了。
捏着知了的两侧,用手指摸着知了的肚子,知了叫得更响,似乎像人们怕痒痒,那声音不知是它在笑还是在恼。倒霉的知了,在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手中,只能拼命地叫唤,一直叫到傍晚时声音嘶哑,父亲让我们将知了归还树上,能不能活,我就不知道了,虽有不舍,还得放,否则明天肯定会死,反正父亲说第二天再给我们捉……
想到这里,我微微地笑了,头也仰酸了,低下头,才发现,身边早已站了三五个老头。
我“嗨、嗨”尴尬地笑了,他们附和着。一老头问我:看见没?我摇了摇头算是回答。另一老头叹了口气说:眼神早不如从前了。说完,大家散去。
前几日,女儿发来视频,刚满一周岁的外孙女手里玩着一只知了。是爷爷从树上抓来的,小家伙也不怕,就当小“宠物”玩了。女儿问,她小时候玩过没?我说当然。那时我们住在树林里的小屋,每到夏天,孩子们在大人的帮助下弄了个杆,自己去捉,大孩子捉了给小孩子玩,玩得身上都是汗,回家洗个澡,大人也不会责骂的。如今都是电子产品时代,“宠物”都是伤眼睛的玩意儿。
知了,不是三三两两地叫,而是一大片。一个起头,呼声一片。这知了,也有梦想吧,估计也是想多活几天吧。声声叽溜叫,给人们带来了欢笑,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说起来,我得感谢知了,是知了,让我完成了学业。也许如今的年轻人不懂了,知了怎么帮人完成学业的。那年代,生活条件艰苦,很多农村孩子的学费都是跟大自然“要来”的,冬天打“苦楝树”的果实卖钱,夏天便是在树上找知了的“壳”换钱。知了从泥地里出来后会脱一层“壳”,而成为真正的知了。那层壳,中药名叫“蝉蜕”。找这些蝉蜕,还得小心树上的“洋辣子”,那玩意粘上了皮肤会红肿会发痒。找到蝉蜕,得轻拿轻放,完整的比较值钱。我清楚地记得那时农村孩子们的学费全靠这两样了。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云翻滚着,我已无心看云卷云舒,一心只在知了上。
林间小河边,有几棵柳树,我从大道转到林间,蹲守在树根边,想找寻那些从泥土中爬出来的知了幼虫。小时候曾亲眼见过知了(应该说是蝉的幼虫)爬上树的情境,那土黄色的小东西沿着树根向上爬,速度很快,当地人叫“知了猴子”,抓住洗净放油锅里炸一下,喷香喷香的,我没吃过,也没舍得抓那个小东西,我要等它脱了壳好换钱。父亲曾告诉我们,那小不点很不容易的,在泥土里呆了三年才出来,来到这世间也就短短的几十天,完成交配传宗接代后就会死去。蝉的一生,与人的一生有多么的相似。人呀,短短的几十年一晃而过,只有好好地珍惜每天,人生才有更重要的意义。
很多人没见到过知了幼虫,我也有几十年没见了,今天想好好看看,只能蹲守着。有老人打我身边经过,也蹲了下来,问我是不是在等知了爬上来,我点了点头,笑了笑。老人对我说:“转去吧,天要落雨哉。”我只是“嗯”了一声。
天,越来越黑,我也没耐心再等下去了,只能站起身来,回到大路上。忽然看到天空上一条“流星”直冲云霄,还有声响,如同过年时放的响炮。银光闪闪后,雨点便“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雨越下越大,林间,我无处躲藏,任由雨点砸在我头上。
十几分钟后,雨停了,女儿关切地问我是不是还在外面散步,遭雨了吧。我看了一下手机,下雨时是8月16日晚8点半。微信朋友圈里热闹了起来,这场雨是苏州市的局部地区“人工降雨”。
及时雨,来得正是时候,暂时浇灭了如火般的炎烈,空气中多了一份新鲜的氧离子与泥土的芳香。深深地吸了一口,直通心肺。
忽然听到“啪”的一声,脚边多了一只知了,那小细腿还在轻微地抖动着。这场雨,彻底浇灭了知了的梦。知了也许会承受不起,提前结束短暂的生命。我轻轻地将它捉起,放在枝桠上,估计它也不能活几天了。
雨,来得太突然了,毫无准备。看着身边散步的人群,此时身上已经全湿了。
可怜树上的知了像哑巴一样,不再叽溜了。
一直以为,蝉就是知了。通过读珊瑚老师的文章,才得知蝉和知了是有区别的,真是长见识了。感谢老师带来的美文,祝你生活愉快!佳作不断!


祝贺老师征文取得好成绩,珊瑚向老师学习。
问候老师上午好,祝老师开心每天,幸福安康。

关于夏日里的鸣虫,写的人太多了,我试着这样这写,也算是珊瑚的一种尝试。
问候葳蕤老师上午好,遥祝秋安。
谢谢老师支持和鼓励,谢谢,问好老师上午好,遥祝秋安。
如今知了在树上叫,我眼拙,看不到,更捉不到,只是喜欢听它叫。
问好老鼠兄弟,祝秋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