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骨子里的高贵(散文)
一
天仿佛要下火似的,才七点多钟,太阳就晒得人精神萎靡,头发昏。但是,即使这样,也得出门。昨天下午网格员在群里发了消息——
“各位居民:
所有人明天(6.21号)早晨6:00-12:00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不论之前是否做过、做过几次,均须参加,本次检测对象包括本地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临时流动人口、外籍人口等(不含集中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人员!)请带好个人信息采集码到以下地点检测!
东盛社区一共四个采集点:
1、东盛社区门口
2、工商小区门口
3、地质队院内篮球场
4、教师村宏达超市!
请每个人之间保持一米线距离!和采样台处第一个采样的人保持3米采样间隔!请大家戴好口罩!戴好口罩!”其中在关键处还加着数个红色的惊叹号,赫然入目,鲜明地提示着关键词,也展示着网格员的敬业与细心。
“妈,帮我想着哈,明天上午又要做核酸检测了。”听到微信提示音,我随口喊着老妈,说道。
“整天核酸核酸的,就在嗓子眼捅那么几下,管什么用?”八十几岁的老人有些烦躁地嘟囔着。她不明白在嗓子捅几下的意义所在。顺着她的话,我笑眉细言地耐心解释着:“大家都去捅几下,医生检查完一化验,就知道谁有问题,感染了冠毒,就把他隔离起来,就不能传染大家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整天核酸核酸,不能酸掉牙?”想着做过的几十次的核酸检测,老人依然很不开心。
我知道,每去检测一次,得走二三里路,上了岁数的老人,越来越不爱走路了,即便提着马扎,让她走一会休息一会儿,还是累得慌,短袖衣服里面衬的棉线小汗衫,总是湿漉漉的,后脊梁都是湿答答的一片,仿佛可以拧出水来。去时这二三里,她总是不愿意坐下休息,赌着劲走到核酸检测点,但是返回来的路上,总得休息三四次。
今天的天气分外炎热,闷得一丝风也没有,经过小区绿化带,那些树,叶子无不低垂,静默着,全没了风中舒朗的神气。陪着气喘吁吁的老妈,来到核酸检测点附近,靠着墙放下马扎,走向队伍较短的一路,排队时先把妈妈的手机二维码找出来,伸向志愿者扫码,再让妈妈到我的前面检测。轮到老妈了,腰身已经有些佝偻的她,再一次更深地弯下身子,大大地张开嘴“啊——”当医生把棉棒拿离妈妈的口腔时,口罩尚未戴上的妈妈,和以前来做核酸一样,很自然地大声对医生说:“谢谢你哈医生!”周围几路排队检测的,都静悄悄地跟随着队伍挪移,妈妈声音之大,让我略觉尴尬,我知道,这是耳背老人平时交流的习惯。忙着收拾采样的医生还没来得及吭声,眉眼立时露出了笑意,她一边给手消毒,一边温声回了一句“不用客气”。
暑气蒸腾的季节,即使不穿那些防护服,一上午检测这么多人,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何况还要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疫情,让这些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遭受了更多的艰辛。老妈的一声感谢,似一缕清凉的风,给辛勤工作的她们带来了丝丝舒适与快乐。
返回路上,妈妈走得不再那么急切,尽管才是上午八点钟,但是太阳却挺毒辣,朝东走,强烈的阳光直接晒在脸上,仿佛要把人晒焦。瞅着南边那点围墙影子的阴凉处,我放下马扎,让妈妈稍微歇歇。以往返回路上最多休息四站,就到了家门口,这一次,天真的太热了,歇息了五站,才走了一半路。终于来到喷泉边的树荫下,看到一个认识的阿姨坐在那里乘凉,便让妈妈在这儿多坐一会吧。
和老妈说,我要去早市一趟,让她在这儿等我。一路上,心里有点难受,妈妈真的老了,越来越不愿意走路了。若是早些年,她非和我一起去早市不可,还要争抢着拿些买来的东西。想当年,七十多岁的老人家去爬牙山,陡峭的山坡有六七十度的坡度,好多年轻人停下了脚步,年过七旬的妈妈,拽着石壁上的铁索,爬到了最高处。看到她现今走不多远就疲惫的状况,不由得有些伤感。但是,即使再打怵走路,老妈还是响应政府号召,坚持来做核酸检测,且每次做完,深入骨髓的礼貌,都让她下意识地对检测医生脱口而出一声“谢谢”。
二
买了芸豆,称了丝瓜,心想天太热,还是吃点苦瓜好,又买了一兜。想到路太远,还是上坡,轻易不愿来早市,再割一块肉吧。家里还有苹果,西瓜,桃子等,就不买水果了。突然想着去买几个玉米饼子,冰箱的鱼该做着吃了。我提着四五兜菜,放在了卖玉米饼的柜台前。说好了买几个饼子,开始手机扫码付款。那个阿姨正忙着撑着食品袋在装饼子,手里忙活着,脸则转向南,面对着一个刚来柜台前正在观望的民工,问,你要什么样的?有菜饼子,没有菜的有小米豆面的,还有苞米面豆面的。
那个民工,体形瘦弱,穿着沾满泥点子的绿色迷彩服,戴着黄色安全帽,个子矮矮的,一开口就听出不是本地人。他大概是众多外地来山城建设队伍中的一员吧。
最近县城里的道路都在施工,加上有许多楼房也在建设,每天,汽车与机器声音轰鸣不绝。傍晚去郊外散步的路上,也经常会遇到刚刚散工的三三两两的民工,操着听不太懂的话,手里提着买的啤酒与肉串馒头等吃食,走向郊区的农家,大约在那里租房子住吧。
付完款,接过卖饼子大姨手里的玉米饼,我准备弯腰拿起地上的菜。那几兜菜,现在就躺在那个矮个子民工的脚前,他一边回应着卖玉米饼阿姨的话,一边弯下腰,提起了那几兜菜来递到了我的手中。一时我有些错愕,我们素不相识啊。接过菜,回过神,连声说道:“谢谢您!谢谢您!”他黝黑的脸庞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轻轻摆摆手,全然没有当回事,眼神看向摆满了烤玉米饼的大铁盘锅,开始选择他要买的玉米饼子。
霎时间,那个身高约有一米六的民工,在我眼前形象高大起来,在他弯下腰的一瞬间,立体了他的质朴与高贵。
三
秋风轻拂,天气变得凉爽起来。我提着两大兜瓜皮果核和玉米棒等垃圾,向小区北边的垃圾箱走去。南边正在修路,两排高过人头的绿色的钢板,隔开了修路工程区与行人,也阻挡了去最近的垃圾箱。走出单元门洞,刚在主路走了不远,就听见后面在大声吆喝:“等一等,等一等!”回头看去,一个红脸膛的大哥笑呵呵地冲着我笑,他推着放着扫帚和拖把的小推车,停在了我旁边。我认出来是小区打扫卫生的大哥。他是看到我手里沉甸甸的垃圾,要我放到他的小推车上。我说,我也没事,多走几步权当是锻炼身体了,大哥说,他反正打扫完了也要去垃圾箱那儿倒垃圾,天热晒得慌,我不用走那么远。他停着车子不肯走,非让我把垃圾放进他的手推车里不可。无奈,我接受了他的热情帮忙。我知道,这位大哥是不过意前几天我为他做的一点事。
那一天,外面哗啦啦下着大雨,顺丰快递员打电话说十多分后即将过来,为了不让快递员在雨中等候,我拿着伞准备在一楼单元门内等着。走到二楼与一楼之间的楼梯,看到携带着清洁工具的那位大哥进了单元门,我在楼梯宽敞处站住,等他上楼。他说,我不上去,是进来避避雨的。快递员还没来,我便站在一楼走廊和他聊了几句。原来他不是本小区的居住者,家在距离这儿很远的小区,他做过海员,退休后闲着难受,又找了一份清洁工作。包着几座楼的卫生,还有小区内垃圾箱的清理。雨下得更大了。看着他花白的头发,老那么站着,我不太忍心,便去地下室草棚拿了一个凳子给他坐着。让他坐完就放在一楼铁门边。他连连道谢。
点滴小事,这位大哥就记在心里了。这何尝不是内心高贵的表现?
四
有一天,采购回家,妈妈很兴奋告诉我说,她和阿姨们玩够了,提着马扎要进单元门,一个戴着眼镜在门外蹲着玩耍的小男孩,连忙站起来,给她把门推开,还身体倚着门防止反弹回去,嘴里问着“奶奶好!”妈妈一边进门,一边开心地笑道,“谢谢你啊小朋友!”小男孩的礼貌懂事,让老妈嘴角盛开了美丽的花朵。
高贵与否,与年龄无关,与职业无关,与贫富无关,与你的衣着打扮相貌身形更是无关。它体现在一个人言谈举止的细微之处,也可以呈现在你为人处世的某个瞬间。那一个个深入骨髓的高贵举动,或许微不足道,却让人身心愉悦,如饮甘霖,如沐春风,因为它带给人的温暖与快乐,是久远的,即使历经岁月变迁,每每念起,依然顿生温馨。
辛苦姐姐了!感谢您的用心编审与写按,祝姐姐万事顺意!

秋安笔祺!
谢谢姐姐真诚鼓励,祝福您!
姐姐善于从最细微的生活点滴中发现美好,歌颂美好,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一颗柔软细腻的心。问候姐姐。

谢谢妹妹,祝秋安笔祺!
谢谢来读拙文,祝秋安笔祺。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