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何以解忧(小说)
一
今天的程夫人,实在是太高兴啦!两个多月来,她的满腹忧愁,早已一扫而光了!
她能不开心吗?因疫情突然暴发,一家三代五口人,一直困在小区家中整整六十五天,就在一周前,政府一声令下,全市各地全部解封;上小学三年级的外孙小豆豆,前天在学校进行的线上授课效果测试中,豆豆语数外三门总分,杠杠地冲到了全班第一;女儿女婿创办的服装公司,今天上午又传来喜讯,他们接到了一个两千三百万的大单!
午休起床,程夫人打开电脑,点播了一曲歌舞《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她将音量开到足够的分贝。在一遍遍循环聆听于淑珍悠扬歌喉的同时,她一会儿去厨房里收拾锅碗,一会儿到餐厅擦洗桌椅,一会儿来房间叠衣拖地。
今天下午的室外天气,是满满的阴凉舒坦,老头子程煜出门散步去了,等会儿还要去小区对面,到红太阳小学接外孙回来。
看着窗明几净、油光溢彩的家中景色,程夫人那内心的激动,还是无法按捺。她干脆甩去拖鞋,光着脚丫,瞄着电脑里的舞姿,踩着妙曼的旋律,跳着自己的独舞,以尽情放飞憋得太久的心灵……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
二
“咣——咣!”外口大门一打开,两下子激烈的撞墙声,直把程夫人吓了一大跳。只见脸色苍白的外孙,把书包朝地上一甩,便迅速跑到餐厅,半边屁股靠在椅子上,两手臂一搭,趴在桌上,嘤嘤抽泣起来。
“怎么啦?豆豆怎么啦?我的大孙子怎么啦?真要把人急死了!”程夫人刚才那欢快的心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怎么啦,豆豆被他的一个同学打了!”老程阴着老脸,跨进大门答道。
“那老头子你,你就没找老师吗?也没找那小坏蛋?”程夫人大声地责问着,那双涨红了的眼睛,泪水就像两条断了线的念珠。
“大孙子啊,我把你从小带到大,我还没动过你一个指头,是哪家的小王八蛋,胆子这么大,敢打我的大孙子啊!”程夫人呜呜地哭了。
“好了……好啦!都不要哭了,哭有啥子用嘛!”程煜一边说,一边拉着豆豆,到他的小房间里,叫他先休息。
看到老程轻轻地带上房门出来时,程夫人用手背揩着泪眼说:“老头子,你当了一辈子教师,怎么这样的事,你都没法子吗?这次我……这次我,一定要好好收拾这个小坏蛋!”
程煜坐下来,轻声道:“老太婆啊,你先冷静一下。我也不是没有办法,如果能回到过去,我早已就地解决了!”
“我的孙子这么乖,咋就被同学打了呢?”
“是啊!我也万万没想到。我退休后,来女儿家五年了,孙子一直很听话,温良恭俭让,一样也不缺,从幼稚园到小学,几年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谁知道他会被同学欺凌?”
“老头子,看来你的圣贤教育、仁义道德那一套不灵了。那你就没打算找他们的老师吗?”
“我要找老师,但是孙子不让。他说,不能报告老师,老师知道了,马上又是带家长。豆豆怕他爸爸火爆性子一着急,不是打他,就是去打他同学;我也想找那坏小子,孙子说,人家爸爸是法院的大官,个个都怕他!所以我没有轻举妄动,就带孙子先回家,好好考虑对策。这事你先不对女儿女婿讲,免得节外生枝。老太婆走,咱们再去问问孙子,那小子为何要打他。”
此时的豆豆,已止住了哭,还显得特别的乖。他一字一句地告诉外公外婆。
他说,那个小孩打他,这次已经是第三回了。前两回,自己一直忍着,相信这事能过去,主要是怕告诉二老而增添忧伤。
第一回,是上学期期中考试后,课间时,他们一起上厕所,小便后,那小孩不让豆豆出来,上课铃响了,豆豆硬要出来,结果被那小子拽了好几根头发。
第二回,是上学期期末考试后,同学们一起在校园里的小树林里玩,豆豆和其他同学正在追跑,可那小子突然腿脚一伸,豆豆被绊了个狗啃泥。
这一回,正巧又是期中考试后,快放晚学时,那小子抓住豆豆,不问三七二十一,上来就是一拳,还在豆豆的膀子上,狠狠地掐了两下,现在还青一块、紫一块的。外公说,事不过三,这回一定要说,一定要有办法对付他!
程夫人看着豆豆的膀子,马上又哭道:“哎哟喂!我的乖乖,我的大孙子,现在还很疼吧!”
豆豆说:“好多了,好像不疼了。婆奶奶,您不要这样,外公爷的话我没忘,我是男子汉!”
程煜问道:“你知道那小子为啥几次三番地要找你麻烦吗?”
豆豆答道:“我现在清楚了,这回他也说了,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他妈妈都要他各科考第一。他妈说,一定要与第一名争个高下,这样将来才能考上清华北大,将来才能出国留学,才能拿到美国绿卡,才能过人上人的生活。”
三
听着外孙的叙述,程煜感到后背阵阵发凉。自己从教小学到中学,站了讲台近四十年,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这个坏小子,小小的年纪,竟然会想出这样的损招,以利他下次考试能争第一!好在咱家豆豆,小小的年纪,考虑问题能如此周到,还这么沉着冷静。
可是眼前的问题,还摆在这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真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难题。一种莫名的忧愁,就像横亘在喉咙中的鱼刺,又像笼罩在眼前的雾霾。
看着老太婆一把眼泪一把涕,程煜突然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名叫“灵而慧”的微信群,那里有他一批几十年不离不弃的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以前群里,也经常有人提出忧心事,大家帮助一起解,自己还帮老友们出过许多好主意呢。现在自己感到外孙的事非常棘手,一时又想不出稳妥的法子,何不抛到群里,求教老友们,一解心中的忧郁呢?
于是,老程立即组织了言简意赅的说明词,发到了“灵而慧”微信群。不长时间,就接二连三收到了回复,有的是语音,有的是文字,长长一大串,一定会有好主意。
头一条,是“大忙人”的女高音:啊哟哟!就这么个事,还能难倒您程老师啊!要是我的话,我会立马去收拾这个小混蛋!这叫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谁叫他欺负咱家宝贝孙子的?!老程听后,觉得这也太冲动了,太鲁莽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第二条,是“香菇奶奶”发来的文字:程老先生,我告诉你,为了我孙女防身不被人欺负,我花了三千块钱,到“德武天下”武术馆,买了两张年票,现在我们祖孙俩,每周末都一起去向教练学习散打及防身术,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孙女的胆量,效果非常好,这个方法可以一试!程煜看完,觉得此说,挺有道理。
第三条是老同学卫老校长的一段文字:我认为,如果大人无端插手孩子们的“战斗”,可能会导致许多预想不到的不良后果。想想我们小时候,谁又没有与同学争吵甚至打架的情况,那时才没有大人管我们呢!小孩子都没有多少心机,更不会记仇的,孩子心思很单纯,不会算计,往往事后即忘;大人过问太多太深,反而会产生两家更复杂的矛盾,也会给孩子之间带来心理阴影,造成更大的伤害。
打架双方,不论是过错方,还是受害方,家长知情后,都应保持冷静克制,冲动是魔鬼。即使是受害方,也不能过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否则就会使孩子变得心胸狭窄,越来越自私。不管是哪一方,家长都不可偏袒,不可溺爱,也不要严厉苛责,更不能打骂孩子,而是要同孩子讲清道理。
老程感觉卫老校长的观点是对的,但针对性差一些,操作性也不大。
第四至第九条,有的说到学校找班主任老师,有的说直接去找校长,有的说找那臭小子的家长,都是强调不能相让,一定要讨一个说法。这些想法,老程都已想到,可暂时都不想用,也用不上。
程煜看来听去,总觉得收益不大,心中的忧愁,好像还是不能排解。
四
正当老程忧心忡忡的时刻,群里又出现了第十个人的微信,他是从市人武部退休的杨副政委:程老师好!我有个办法,现在我就打电话,与你细谈!
杨副政委说:十年前,我家的小孙子,在上小学四年级的第一天,就被一个顽皮的小男生打了一顿,我去学校接他,他一路到家都在哭。我问他怎么办?他说去告诉老师,让老师找他家长,叫那小男生不要再打了。
当时我也很心疼,但转念一想,我可以告诉老师,或者直接找他家长,一次两次可以,三五次也行,但我能找人家八九次、十几次吗?这总不是个办法呀!
我想,这是孙子走出家门,走向他人生小社会,遇到的第一个坎,如果他自己能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那就能增加他一次生存的本领,如果我们家长一直包办下去,孩子就会有强烈的依赖性,性格还会变得很懦弱,这对他的成长,一定是很不利的。
于是,我就跟他讲,你们小朋友之间的问题,还要靠自己来解决,这不是我与那小同学家长的问题,也不是我与你们老师的问题,你们发生冲突,我们找老师,老师再找他家长,他爸妈揍他一顿,就能解决问题吗?
我小孙子想了想,点头说是,但随即又问:爷爷,那我该咋办呢?
我说,你现在有两个方法,一是你和他打,打到他不敢再打你为止!
孙子说,不行不行,他又高又壮,我怎能打得过他呀?
我说,你不打,怎么就知道打不过他?
他又想了想,还是直摇头。
我说,打不了,那你就躲起来吧。
孙子问,怎么躲?
我说,你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去上学,他不是就找不到你了吗!
孙子说,爷爷这个办法好,这样我可以在家里,天天自己玩了。
我说,你天天玩可以,但你不读书,长大了谁养你?没人养,你会饿死的,这样肯定不行。
他又想了好久,勉强地对我说,那只有去打了。
我说,你可以去试试。
结果很悲催,又被人家打了三次,都是鼻青脸肿地哭着回来。
程老师你知道,我是个当兵的人,我培养的孙子,不可以是油头粉面,更不要电视上讲的娘炮,必须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我心里疼,也很急,但必须耐着性子,慢慢引导他。
我问他,你和他打架,怎么老是打不过人家呀?快跟爷爷说说,你是怎么个打法。
他说,那个同学一举拳头,我就浑身发软,一点劲也没有。
哈哈哈!原来你是不敢打,才被人家打趴下的是吧?
这时,我就很严肃地批评了孙子。
我说,要打架,就不要怕被别人打,那就要全力以赴地打,勇往直前地打!爷爷有个打法,我可以告诉你,下次他再欺负你时,哪怕被他连打三拳,你至少也要打他一拳。他有两个拳头,你也一个不少!像你现在这个样子,不像一个男子汉,更不像爷爷的孙子!将来如果当了兵,你还敢与那凶残的敌人作战吗?
机会终于来了,这一次可能他是真的被我逼急了。当那小家伙又来欺负他时,我小孙子真是豁出去了,他闭着眼、咬着牙,使劲往前冲,还“啊啊啊……啊”地大声喊着,一下子将那小子摁倒在地,还狠狠地捶了他一顿。
可是,我们很悲催,这个状况,赶巧又被他们的老师看到了。
老师问,你为什么要打人?
孙子说,我已经被他打多次了,这回是我爷爷教我打的。
老师说,把你爷爷叫来!
当时我正好退休,只好灰溜溜地去见老师。班主任老师,是个年轻女士。
她看着我说,看上去,你也不像个粗人啊,你怎么会鼓动你孙子和同学打架呢?
这老师前后训了我快一个小时,我都没说话,接受老师的批评。我在想,小同学们打架这么多次了,难道老师你就没有一点责任吗?但我嘴上没有这么说。
老师见我态度挺好,她也不说那些道理了。就问我,你也说说自己的问题吧!
我说,这两孩子多次打了架,老师你一定也操了不少心,是吧?其实,我也着急啊,如果请老师你找那孩子家长,人家讲道理的话,他父母肯定要把他孩子揍一顿;假如不讲理,再护短,那我们两家就要发生新的矛盾,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你说是不是?我们家长、老师都是大人,总不能打孩子吧。在我看来,让孩子们这样自己解决问题,应该是最好的办法,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那女老师惊讶地张着大嘴:什么?打架还有好处?真是奇了怪了。你说说,我很想听听您的高论?
我说,首先,对那个喜欢欺负同学的男孩有好处。要告诉他,打人总是要被人打的。如果听之任之,这孩子长大后,总会到处欺负人,他就可能要成为一个坏蛋,所以说打好这一架,是我挽救了一个失足少年。
其二,对我家孙子有好处。孩子别看他现在还小,十年后他们可都是大人了,如果让一个懦弱的孩子,一直胆小怕事,一直不敢直面自己的问题,哪怕他的考试成绩再好,我想也不会有大出息。现在世界这么乱,一旦发生战争,这种人最容易变成汉奸卖国分子,在我这个军人出身的家庭,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其三,对老师您也有好处。我可能是帮你从教多年来,找到了处理小男生打架问题的一个最完美的办法。如果从小学开始,就能用这种方法,教育我们的子孙,让他们勇敢地去处理自己引发的问题,那我们就一定能够教育出一个勇敢而又强大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