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我的老师(散文)
小学升初中,因为要去的中学修葺教室,只能暂时去东关中学借读。仅有两月的时间,不想却遇到了让自己终生难忘的冉庆银老师。
他是舅舅的朋友,二人同是语文教师,只是不在一个学校。舅舅就是托他给了我一个临时的借读之所。也许是因为舅舅的关系,我很是享受了些外来生的优遇。不管是回答问题,还是读课文,我肯定会被提问。不想在同学面前出丑,也有受到老师关注的窃喜,课下我总会认真完成他布置的作业,上课时全神贯注听课,率先举起要回答问题的手。如有外校的老师来听课,自己被要求回答的问题还会有些难度。不过因为有着充分的准备,我从不曾失误过。
在一次教育局组织的示范课听讲时,冉老师又挑中我回答问题。能从老师的口气里听出对自己回答问题的满意,我心里也有些得意。讲台上,冉老师继续挺直着瘦高的身子,不慌不忙地进行着自己的讲述。他的课讲得好,深入浅出,颇有条理,总能一直吸引着我的注意力。因为专注,也因为在不断准备被提问中打下的基础,听他的课,从来都是轻松的。不只是我,一如既往地,他特别关注着所有学生的反应,不时提问一下思想要开小差的学生,尽量把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笼在他的听讲上。
充实的课堂是短暂的,下课的铃声响起,望着老师离去的背影,同学们都期待着明天的语文课。我更是如此。在小学时还没觉得对语文有兴趣,可做了冉老师的学生后,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能轻松地学好这门功课。可惜,伴随着期待的——还有一丝不安。毕竟自己只是一名借读生,来东关中学已有一个多月,很快就要离开自己喜欢的老师了。
也许是为了了解学生们对自己和其他老师的看法,一次作文课,当着班主任的冉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我的老师》的题目。毫不犹豫地写起了他:面孔黝黑,头发浓密黑亮,浓长的双眉下是一双慈祥的眼睛……只是,当时脑子里只顾着在他身上印证刚学会的矍铄二字,并不曾想过他的年龄。现在想来他当时已经快六十了吧。
一次下课后被喊到他的办公室。有没有兴趣当班长。我心里正思索被喊的原因,却先听到他询问的话语。他正把手中的教案放在办公桌上,边扭身看向我边说,脸上带着微笑。
不行,我很快就要走了。想到自己借读生的身份,我只能干脆地拒绝。看到他期待目光里的一丝失望,我心底也突然生出一丝失落,不过很快被得到肯定的欣喜冲淡。受人尊敬的冉老师,竟觉得我可以做他的班长呢。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离开的日子。去教师办公室向他告别时,他放下正和其他老师谈着的话题,特地把我送出门外。
有空了就回来看看同学们。他嘱咐我。
会的。我毫不迟疑地回答。
可惜,那时的年龄太小了些,还不知如何反馈别人——尤其是一位自己敬佩长者的善意。虽说一直记挂着,可竟一直也没去看望自己敬爱的老师。虽然每次更换语文老师时,都会在心里把新来的老师和他比较,不止一次生出回去看他的冲动。不过随后就否定了自己的念头,毕竟只做了他两个月的学生,冉老师还会记得我吗。
不觉间四年过去,我已读到了高二。学习虽然紧张,不过仍然喜欢阅读。周末去书店买书,刚要进门竟碰到了推门出来的他。冉老师。我高兴地叫了声老师,他也准确地喊出我的名字。他还是老样子,满头的黑发,慈祥的面孔。只是背有点驼了,浓黑的眉毛中添了几根长寿眉。出乎我的意料,站在他面前还没来得及说其他话,他竟伸出双手来,主动握住我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双手被一双有力的大手紧紧握着,我心中充满了温暖。这是第一次以成人的方式被人握手,瞬间有长大的感觉。而带给自己成人礼一样感觉的竟是只教了自己两个月的老师。——自己记挂的老师,也还记着自己。
说了些鼓励我好好读书的话,冉老师向自己的自行车走去。从刚才的谈话中得知,他已经退了休,不过仍被县师范学校聘去,每周教几节语法课。他老伴去世的早,现在是一个人在学校宿舍住。他这是要回学校。他脚步依然稳健,不过迈步已有点迟缓。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的眼中突然蓄满了泪水。我决定去看他,弥补自己分手几年后都没能去看他的失诺。这发自内心的想法,已经在心中藏了几年。
周末回家,专门早回校半天。我去师范看他。敲开门,见是我站在门口。他高兴地把我让进只有一间屋的宿舍。我在沙发上刚坐定,他已拿起茶叶盒。把泡好茶的茶杯放在我面前的茶几上,然后满脸笑容地坐在对面的沙发上。
我们谈起了我当年所在班级的同学,他们多都和他保持着联系。可惜,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城中的不少同学接父母的班参加了工作,农村的就回乡种地,也有的去做生意。继续读书的人少了些。他有些感叹,同时很欣慰我能读到高中。随后问起我的学习,知道我因受了他的影响,语文一直都学得轻松,他露出欣慰的笑容。
随后的探望就多了起来。高考填报志愿时去征求他的意见。随自己的兴趣吧。他微微笑着,让我自己拿主意。读书时遇到的好老师当然不止一个,高中的老师们都有着很高的水平。受他们的影响,我早有了做一名教师的愿望。高考时,在提前批外的普通志愿中,我全填报了师范。止步于提前批的激烈竞争,我最终迈进了师范学校的大门。像冉老师一样,我要做一位语文教师。
没想到的是,我读大一的那年,冉老师却因意外去世了。也许因为他的家属不知道冉老师还有我这么个学生,我与那些只共同学习了两个月同学也没有联系,竟没人告知我冉老师去世的消息。放暑假后,当我兴致勃勃去他的宿舍看他时,才被邻人告知他早已去世的噩耗。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脑中一片空白的样子。一位父亲般的老师离世了,而我竟一无所知。
参加工作后,一直按冉老师的样子学做老师。我以自己的体会知道,除了丰富的知识和高明的教学方法,没有什么能比尊敬一个学生能让他发自内心地佩服老师,愿意主动去学老师那位所教的课程了。一个人,人生方向的选择和确定,往往会有榜样的引领,冉老师,无疑是我心中的一盏灯。那灯光常在我心头萦绕,温暖中透着满满的师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