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情】古树情(散文)

编辑推荐 【书香·情】古树情(散文)


作者:张晓钟 布衣,313.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69发表时间:2022-09-03 15:30:30
摘要:村里有可600余年的古树,一直保护下来了,现已挂牌。绿水清山,也是金山银山。

宿松县西北陈汉沟,三溪汇水的下游广河段的大河东面,黄崖寨与独山寨白沙尖,两山脉行成一峡谷龙井河,河水自东北流向西南,汇入广河。汇水口,两岸对峙着两座山头,形若狮象。一边岸为狮山,一边岸是象山。狮居北狮头向东,象居南象鼻向西,龙井河被象鼻折向西流入广河,所以人们称此地为“狮象把口”。
   俗话说得好,“狮象把口”,族兴丁旺,必岀权贵。张家冲就坐落在这“狮象把口”里,河东老屋场与广福古寺遥遥向对,建在独山寨白沙尖下的三条来龙埂的中条山埂咀上,南、北两条山埂恰似一对天然凤凰的翅膀,中条山埂就像是凤凰整身,谓之上山凤凰地。老屋座东朝西向,镶嵌在凤凰整身的尾巴上,预示着“凤尾子万支”,是古人的祈祷。真是庄后青松千古秀,门前绿水万年流的逍遥蓬境,是一风水宝地。然而,这块巨大的欲将展翅的“上山凤凰”地,南条山埂地势稍低,也就是说“凤凰”的右翅稍瘦弱,古人就用栽蓄大树来弥补不足。先人们,在这南条山脊脚下千余平方米的地方,栽蓄了七棵大树,已有六棵被砍了,现存仅这一棵古树。
   这棵古树,当地人称为乌珠树,大概是因为结的果子叫乌珠的原故。学名为青冈栎。青冈栎拉丁文名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正名为青冈,别名:紫心木、青栲、花梢树、细叶桐、铁栎、铁椆。为壳斗科、青冈属的常绿乔木。青冈栎为常绿阔叶林重要组成树种,性耐瘠薄,喜钙。木材性质优良,是纺织工业木梭的重要材料,又是当地民众用作家具的吉祥木之一。古树,经专家鉴定,树的年轮在600年左右,属一级保护树种。是宿松县一级保护树种的六棵树里,树年轮最长的一棵。
   远望这棵古树,挺拔苍劲,就像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朵悬挂在空中;近看这棵古树干,伟岸身躯,凝重的成色,彰显出从远古走来生生不息的神韵,就像一座若大的磐石屹立于激流中。离地四米处分出两大枝,一枝引领高昂,一枝似仙凤展翅,冠盖整过翠竹林,人称是大地的晴雨伞;两大枝上分出的小枝或直立,或倾斜,或弯曲,奇形多状,风情各异,饱经数百年沧桑,苍翠葱郁依旧。在树下抬头仰望,遒劲叶茂,绿叶成荫,层层叠叠,遮天蔽日,看不见天空。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上半部有梳齿。中部以下全缘,背面灰绿色,有平伏毛。开花期4-5月,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细长下垂。果外壳坚硬,卵形或椭圆形,生于杯状壳斗中,10月成熟,谓之乌珠。含淀粉,可作饲料、酿酒、做糕点、能打豆腐吃,也能炒吃,味道稍涩。树梢是鸟类的栖息繁殖的巢穴,树杈是松鼠越冬繁殖一代又一代的暖窝。既是老鹰博击长空歇息的落脚点,又是喜鹊闹喜聚集的场所。灰褐色纵裂的树皮,千丝缠绕,肤纹苍润,像是拧成的大麻花。幼树稍耐阴,大树喜光,为中性喜光树种。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幼年生长较慢,五年后生长加快,萌芽力强,耐修剪,深根性,可防风、防火。
   热了,古树下乘凉;累了,古树下小憩;闲了,古树下谈今博古;乐了,古树下来一段黄梅戏小调将一军楚河汉界。真是有滋有味,村民说,望见乌珠来兴,闻见乌珠提神。
   岁月悠悠,历史的脚步匆匆,古树下,曾演绎了很多有趣的动人故事。古树,见证了几十代村民的乡愁。
   古树,因它的叶子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色,所以称为"气象树"。生长了600多年,经过多年观察,人们发现,根据这棵树发芽的迟早和树叶的疏密,就可以知道当年是旱还是涝。例如,树在谷雨前发芽,芽多叶茂,这一年雨水就多;按时令发芽,树叶有疏有密,这一年大致风调雨顺;谷雨后才发芽,树叶又少又稀,这年必有旱情。据老年人口口相传介绍,1934年,这棵树在谷雨后发芽,当年发生了特大干旱。1954年,这棵树发芽早,树叶茂盛,当年当地发了大水。当地的老百姓,把这棵树奉为"神树"。这棵树为什么能预报当年旱涝情况呢?至今还没有找出真正使人信服的原因。
   在那严重缺粮的年代,村里的老人们常常早起到树下捡果,拿回家打豆腐或炒熟当晚餐。有年重阳节后几天,夜里刮大风,乌珠果子撒了满地。几位老人或妇孺,便打着火把来到树下捡乌珠。远处望着,就像正月游龙灯。火把热烧热熊,照亮了半边天。有位大爷,不小心踩上了地上的乌珠,摔倒在地。大家都顾不上捡乌珠,连忙上去抱的抱,扶的扶;有的连夜去河口余窊,请来专治摔伤的吴郎中,为老人治伤。在那三年自然灾害的一九五八年,农村以生产队设大食堂,一日两餐稀粥,干活既累又重。有位表叔爷,被派往修水库工地,因路程不远,本村劳工均回村食宿。表叔爷饭量大,连续多天都喝两碗稀粥,难以维持,被饥饿缠身。有一天傍晚下工回家,刚走到稲场上,就倒在地上。面色雪白,有气无力,一看就知道是饿的。有人说,是饿的,谁家有吃的吗?有位族奶奶说,有点炒熟了的乌珠粉,便迅速回家拿来,并端来一碗开水。众人七手八脚,将乌珠粉用开水服下。刚服下,不一会,被饿得有气无力的这位表叔爷,嘴唇便转红色,脸颊也转了红润,不一会就苏醒过来了。乌珠救了他一命。这棵古树,被人们视为“救命树”。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经济以大队核算。大队为了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便将各屋场隙基空坦、田头地边、山上值钱的大树都砍了,出卖增加当年的收益,增加工分值。张家冲这个小自然村也不例外,磨下的四棵几百年的老枫树(锯成卖肉的凳)、一棵同样大小的乌珠树、白果树都砍卖了。当要砍这棵古树时,族里的祖婆婆吴氏得知后,放下家里的大小事,赶到树下,同砍者说理。当砍者轮起大斧子时,祖婆婆吴氏便张开双手抱住大树,誓与大树同生死,挡住了砍伐。白天,她守候在树下;晚上,她搭铺在树下过夜。逢人就说,这是一棵镇宅之宝的“神树”,能“降魔除妖”;这是一棵风水“气象树”,能告诉人们年景;这是一棵“救命树”,怎么能砍掉呢?在这位祖婆婆吴氏的保护下,砍伐者也无可奈何,大队就放弃了砍这棵大树。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祖婆婆吴氏去了五十余年,她的这种用生命保护古树的精神,将永驻人们心中。
   古树,见证了这个小山村的兴衰,见证了历史朝代的变迁。村兴则古树兴,古树衰村民则不安。在当前振兴乡村建设的热潮中,古树连年来,每年吐新芽两季,预示着这个小桥流水人家的小山村,经济蓬勃发展,风调雨顺,族兴人旺,后人应该很好地保护它,让先辈们含笑于九泉之下。
   树木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和朋友,那千姿百态,树形奇绝,苍劲挺拔,大气磅礴的古树,历尽世间沧桑,饱尝人间风雨,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宿松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境内的古树保护十分重视,不但给古树建了身份证,还挂牌予以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古树,人人有责!
   是的,张家冲的这棵古树,不但是风景树,而且是“气象树”,又是“救命树”。如果你是画家,这古老的“y”型枝繁叶茂是你最好的素材;如果你是雕刻家,这艺盆托珠是你最好的模具;如果你是诗家。这历经几百年风雨岿然不倒的古树,是你最好的绝句。

共 28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写得很认真、工整。开头有历史和乡土感。接着展开,介绍,讲古树可以作气象树,可以在饥荒时救命。但在七十年代,居然为增加收入砍了大部分。仅存的竟然是一个祖婆婆独力保下来的。之后,古树见证了岁月和发展。上级还十分重视。古树的好处又得到人们的认识和肯定:是的,张家冲的这棵古树,不但是风景树,而且是“气象树”,又是“救命树”。如果你是画家,这古老的“y”型枝繁叶茂是你最好的素材;如果你是雕刻家,这艺盆托珠是你最好的模具;如果你是诗家。这历经几百年风雨岿然不倒的古树,是你最好的绝句。文章写得真诚、质朴,与表达的内容相一致。没有高歌之词,却有起伏、笔笔落实,让我想起故乡的古榕。好文章。推荐。希望老师多多来稿,一起建设书香,享受书香,表达情。【编辑:归来的少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归来的少年        2022-09-03 15:32:05
  认真、质朴、有情,耐人品味。
回复1 楼        文友:张晓钟        2022-09-03 21:42:15
  谢谢主编老师选刊。
2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2-09-03 19:23:27
  很好的一篇文章,记述了古树沧桑,记述了风土人情,古树几百载,福泽万千情。风云眼前过,膜拜为图腾。感谢老师赐稿书香,欢迎继续精彩。
3 楼        文友:张晓钟        2022-09-03 21:43:55
  谢谢主编先生选刋,谢谢各位先生关注、品读!
4 楼        文友:通德江南虎        2022-09-03 22:26:46
  恭喜老师入注【书香】!《古树情》慢慢拜读!
爱写作,特别是剧本。虽没天赋,但有执着,相信花开总有结果时。
5 楼        文友:梦姑        2022-09-03 22:48:54
  确实是一篇大气磅礴的好文。让我们见识了异域风光和人情世故,多种树木我们不曾听过,但它们有神奇神秘的地方,护佑一方水土养人脉。文章详细记录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文笔老道,文风优美。值得一读。
6 楼        文友:张学龙        2022-09-03 23:33:50
  古树,是九寨沟的绝句,妙!
7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2-09-05 13:41:01
  一片非常有分量的好散文,大气!!拜读,问候!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8 楼        文友:张晓钟        2022-09-08 22:18:30
  谢谢各位作家先生的鼓励!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