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我的小学老师王玉英(散文)
送三年级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我看见了他那个年轻漂亮充满朝气的女老师,不由我想起自己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老师也是一位女老师,她就是王玉英老师。王玉英不仅是我们的班主任,同时担任语文课教学。第一次见面,她给我的印象是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说话办事思维敏捷、逻辑严谨。
那天放学以后,我在教室外面认识了一个小女孩,她叫耿海燕,她告诉我,她是王玉英老师的女儿,她的爸爸就是学校的耿校长。我当时想:“既然是这样,那么她一定是乖孩子,我和她一起玩耍,妈妈爸爸是不会反对的。”于是我就把她带回家去玩。
我们一起边走边玩,回到我的家里已经不早了,母亲听说耿海燕是老师和校长的女儿,就留她在我家吃饭,那时候大家生活都很困难,耿海燕家也不例外。母亲给我们煮了小米稀饭,烙了葱花饼,还有母亲亲自腌制的咸菜。耿海燕吃了不少,她非常夸张地说:“张阿姨,您做的葱花饼比我妈妈做得好多了。”于是我母亲就劝她多吃一点,吃完晚饭,我们又玩了一会儿,天就黑了。母亲说:“秀娃,你送耿海燕回家去吧,不然王玉英老师会担心的。”
我做梦也没想到,当我把耿海燕送回家的时候,得到的是王玉英老师严厉批评。她说,耿海燕年龄比较小,从来不放心她自己在外面玩,一般出门都是成人带领,她从来没有离开父母的视线那么久。她还说,按照规定耿海燕晚饭后是“阅读时间”。王玉英老师要求她每天阅读课外书籍。于是我将其带到家里玩,时间又太长,完全出乎老师的预料,老师以为孩子丢了,差一点就要报警寻找了。那天我才知道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个个都是宝贝,家长呵护很紧。而我们是棚户区的野孩子,哪里懂得那么多规矩?整天在野地里疯跑,也没有规定课外阅读时间。
那天王玉英老师对我说了很多话,她说,一个女孩子要时刻想到保护自己,不能不辞而别,有事情或出去玩,都要告诉妈妈爸爸,得到同意以后,才能出去玩,要和妈妈爸爸预定时间,按时回家。另外,要注意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不要与品行不好的孩子一起玩。那一天我懂得了什么是“有教养”,什么是“有规矩”,什么是“办事逻辑严谨”,王玉英老师给我这个生长在棚户区的野孩子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我从此明白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这件事情发生后的不久,有一天早晨,王玉英老师来得很早,对每一个进教室的同学检查衣服的领口是不是很脏,指甲修剪了没有,头发上有没有“虱子”。我又被检查出来,站在教室外面。王玉英老师很严肃地对我们说:“自从进入这所小学,你们就是一个小学生了,每天应该保持应有的卫生,你们几个从明天起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爱卫生,懂礼貌、有教养的好学生。”
那天老师给我发了一种药,让我洗头的时候放上点,从此以后,我头上的“虱子”没有了,衣服领口总是很干净,指甲修剪的整齐干净。这种生活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当然现在这样做并不稀奇,但是在当时,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王玉英老师教育我们做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文明的孩子,这对我们的一辈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后来,到了连队里,我总是被子叠得最好,个人卫生最佳的战士。我深深体会到,小学老师对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养成教育会影响到我们的一生的精神文明程度,这就是那个时候的“素质教育”吧。
虽然生活在棚户区,有了王玉英老师的教导,我从小养成了“爱卫生、懂礼貌”的生活作风,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我从小就坚持着去做,这对我长大以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教学工作都十分有意义。参加工作以后,我第一次跟着领导去南阳地区办事情,在酒席上,他们想灌醉我们领导,而我提出击鼓传花决定喝酒的人,不愿意喝酒可以背诵唐诗。结果他们喝一肚子酒;我背诵了整本《唐诗三百首》,最后我的唐诗背诵结束;他们都钻到桌子底下了……背诵整本《唐诗三百首》,就是王玉英老师在小学三年级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王玉英老师不仅仅是要求我们背诵《唐诗三百首》,还要求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尽量减少错别字,要有正确的主题等等。这些严格的要求是我受益匪浅,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给《兵团战友报》做通讯员,由于我的通讯报道写得主题鲜明,且充满正能量,错别字比较少,所以经常在报纸上露脸。后来顺理成章地做了教师工作,我的教态和教风都是比较合乎典范的。
掐指一算,王玉英老师教育我们的事情已过去一个甲子了,她现在九十多岁了,还是那样精神矍铄。最近教师节快到了,今年的教师节和中秋节是一天,我已经很久没有与王玉英老师通电话了,那天给老师打个电话。老师还记得2018年我出了一本《月亮湾》,老师想让我送她一本。我战战兢兢地寄了那本书,内心忐忑地等待着老师的批评,因为王玉英老师是纠错别字大王,我担心自己校对的不仔细,没想到老师没说错别字的事情,而是表扬我小说创意新颖,散文立意高远,我真是受宠若惊啦,不禁感慨: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我的人生大幸!
王玉英老师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鼓励和鞭策。感谢您,像母亲一样爱着我的王玉英老师,祝愿您健康长寿,寿比南山!请接受一个学生的崇高敬意!给老师快递了鲜花,请您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