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小村,让我如何放得下 ——小村之恋
小村,如一幅山水画,让我如何放得下。
在延边州汪清县内有一个叫鉄冒山的小村,青山环绕抱,嘎呀河水如一条玉带在村头飘。
2000年,我坐长春到牡丹江的普通列车到来到了这里,至今已经20多年了,这20年来,小村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住房统一规划,街道平整光滑,农村逐步城市化,祖辈在这里辛勤劳动的农民,大多数也都在城里买了楼房。
我也搬到城里了,每天可以有模有样的做个城里人。住高楼,乘公交,打出租,每天上班下班,不用再和泥土打交道。可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住得久了,我却怀念起乡村生活来了,早看太阳爬山头,晚观霞光铺河面。鸡飞狗跳,鹅鸭嘻闹,洋溢着那种悠闲自得。
小村,淳朴田园生活,让我如何放得下。
尽管我已经离开你有几年了,我的房子还在保留着,有人买我没舍得买,房前宽敞的院子,房后的菜园子,留存着我原来生活的痕迹。小村的变化。用小鸡变凤凰来比喻一点儿也不为过。
最美的是夏末秋初,鸟叫虫鸣。山上丛林叠翠,山下花瘦草肥。山边的田里,有高高的玉米吐穗扬花,绿油油大豆秧挂满豆荚,水稻镀金。河边牛儿吃草,野鸡飞跳。如一幅画印在心底。
可是在小村居住20年的我,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我坐大巴车回村竟然坐过了站,没有认出自己的村。
当年的小村,住房大多数土墙毛草盖,白墙黑顶木质门窗。一个大木桶做烟筒。找不到几座砖瓦房。
当年的小村,住房大多数土墙毛草盖,白墙黑顶木质门窗。一个大木桶做烟筒。找不到几座砖瓦房有靴子不出门。牛粪,猪粪村随处可见,一不小心就会踩上,真是恶心人。
如今,流平的水泥路,两边栽着观赏树。村头的嘎呀河上新修的水泥钢筋桥,桥两边立着刷了红白漆的鉄栏杆,桥上车走人行,桥下鸭子戏水,美丽又安全。
想当年,桥是几根粗圆木搭成,过桥有危险。
村头的广场,是原来的打场晾晒粮食的地方,如今变成健身活动广场。路灯把小村的夜点亮,有各种运动健身器材,让我想起了城镇小区那锻炼身体的居民。如今机械化也让农民开始健身了。
新铺的水泥路连着每一座院落。新钉蓝色的栅栏,取代了以前颜色不同长短不一的木头板子钉的樟子,樟子边上种花,路两边用水泥新修的排水沟,一场雨后,路面洁净可照人影。
春季叶绿,夏季花红,再也不见牛羊的粪便沾鞋底。
村里一条主道从村头到村尾,主道左右还各有辅道,使小村房屋井然有序的排成溜,新盖的直补砖瓦房,黄墙兰房顶,统一的塑钢窗,大玻璃明亮如镜。
这情景,是乡村,似小镇。
感谢党的富民政策,感谢延边州政府,感谢汪清县的好干部好领导,全民奔小康,让延边和汪清变得更美丽,让小村彻底变了样。
小村,美丽如画,让我如何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