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摆渡·中秋】忆中秋,思竹篮(散文)

精品 【摆渡·中秋】忆中秋,思竹篮(散文)


作者:石寸雨 举人,3570.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12发表时间:2022-09-05 18:37:10
摘要:经水果喂过的月饼,沁人心脾,满屋飘香,争先恐后地往我们鼻孔里钻……

【摆渡·中秋】忆中秋,思竹篮(散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每到中秋夜,望着皎洁的月亮,我就会情不自禁想起家乡的月饼,那个圆型的竹篮。
   一方山水一方人,一方山水一方情,一方山水一种音。老家的中秋节不叫中秋节,叫八月十五团圆节。叫法不同,寓意相同,都代表五谷丰登合家团圆,除去春节数八月十五隆重了。
   五十年代末的团圆节,我家还住在县城。那时候我还小,却清晰地记得那个竹篮。竹篮圆乎乎、油润润、滑溜溜的,黄中配绿,红中有蓝,特好看。当然,养眼的并不是它,是里面的内容,啥内容?那些诱人的食品呗。
   老屋里外间,没有吊顶棚,竹篮就挂在里屋右墙檩的吊勾上。十三岁的大姐与母亲几乎一般高,站在板凳上伸手可得;十一岁的二姐凳子上加块砖就能够着;九岁的三姐加两层砖可探囊取物;七岁的四姐个头太小,加三层砖那么厚的木头橔子都有些吃力。
   其实,她们最多试一试,近距离摸一摸,验证下自己有没有取下来的本事。胆子可没有那么肥。为啥呢?母亲约法三章中其中一章就是:谁也不许碰竹篮!
   平时,竹篮存些接待客人的东西,过节放些必备的食材。数团圆节,过大年内容最丰富了。
   可以肯定地说,但凡入篮必定是好的。
   每年中秋月圆,母亲总会把篮子取下来,揭开白生生的纱布,取出红通通的秋果,绿油油的香梨,黄橙橙的小桃子等,啊,用油纸包裹的月饼完全暴露在我们面前。经水果喂过的月饼,沁人心脾,满屋飘香,争先恐后地往我们鼻孔里钻。馋得我们垂涎欲滴,直流哈啦子。
   “哇噻,好香啊!”
   “你看看你们那个样子,一个一个,都是馋猫。”
   母亲微笑着把月饼切开,挑出几块齐整的,与果梨桃搭配,井然有序地装进盘子,放在窗户台供月亮。剩下的果按个,饼按块分给我们:“过团圆节啰!”
   “好嘞!”
   那时候,大人总逗小孩儿:“十五好过,十六难过。”意思说十五把好吃的都吃完了,十六啥也没有。所以,母亲要等月儿偏西我们入睡后,才把月亮“吃”过的月饼果子装进竹蓝挂起,留着八月十六分给我们。
   在那商品紧缺,物资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都困难。别说没钱了,有钱没票你也买不到。孩子少的人家或许宽裕些,孩子多的只能分份儿。好在我家姐妹兄弟多归多,在母亲的熏陶教养下还算懂事。大的总让小的,小的让更小的,很少因为你多了我少了打架吵闹。
  
   二
   六一年夏天,我家离开老屋,一路颠簸迁移,在一位酷似干部模样的人的引领下,我们的搬家车进了一个有山没树的小村子里。
   “来都来了,好歹也得给他们解决个住的地方吧?”干部扯下队长的衣襟,低声道。
   “前晌我就说得明明白白,真的没房哇!还是把他们分到别的生产队吧。”队长瞥了眼我们,声音提高了八度。
   “现在不是前晌是后晌!家都搬过来了,说这些费话还有用吗?这是命令!快点!”
   队长踌躇着,脸像雨前的乌云,阴沉沉的。
   在干部三番五次的督促下,队长才喊过几名看热闹的社员,领着我们来到一间破房子前,慢吞吞地掏出钥匙打开门。社员们个个拉着脸,不情愿地搬的搬,运的运:“叮当,咚咚,哗啦啦……”好长时间才将里面的农具倒腾完。
   因年久失修,放工具的房断壁残垣,凹凸不平。里面更糟,门窗破破烂烂,墙面霉斑片片,房粱七穿八孔。可以说比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里的主人公,孙少安家的窑洞还破烂,还不堪。尽管父母姐姐隔三差五爬墙上顶,用土坷垃(方言:土块的意思)添用泥抹,还是上漏下湿,难蔽风雨。
   屋子很大,搬来的家具放在里面空空荡荡。陪伴我们下放的竹蓝,挂在右墙一个锈迹斑斑,黑呼呼的钉子上。
   房子再破,好歹也能栖身。要命的是老天爷长时间不下雨,大片的麦田灰蒙蒙、光秃秃的,土地干涸裂口,几乎没有绿色。这样的荒年,哪里还有收成!
   “真是林子大了啥鸟都有,世界大了啥人都有。不在城里好好呆着,来山沟沟里头干啥!救济粮本来就少,再分给这一大家子人,真他妈倒霉!”
   “也不能这样说,有办法肯定不来。”有人说。
   “费话!你要是同情他们,把你的分给他呀?”
   “这山前山后,大大小小几十个生产队,为啥别队不去来咱队?啥也别怨,怨咱运气不好哇!”
   炎热的夏日,火辣辣的太阳,可我们的家又潮又湿,我们的心又冰又冷。尽管出门就低头,还明显感觉到那一双双鄙夷的眼神,一对对歧视的表情,一个个憎恨的目光。
   救济粮缺斤少两,挖野菜受气受阻,我家日子捉襟见肘,吃了上顿没下顿。
   中秋节那天,母亲用积攒下的几把白面和上麦麸给我们烙了一张饼。因麸多面少,饼还没熟就烂成一堆。母亲强装笑脸,一疙瘩一疙瘩(方言:一块一块的意思)地把饼铲到我们碗里:“孩子们,今儿是八月十五团圆节,吃吧,吃吧。”
   “爹,妈,你们也吃。”
   “等来年丰收,妈给你们烙纯白面的月饼……”母亲哽咽着,扭过头去。
   空空如也的竹篮比我们还可怜,长时间无人理会,落了厚厚一层灰。
  
   三
   柳暗花明又一春。
   真让母亲说着了。第二年雨水刚过,山前山后就下了一天一夜大雨。紧接着三天一场大雨,五天一场中雨,雨水滋润的土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迎来多年不遇的大丰收。
   小麦成熟后,社员们紧锣密鼓,没白天没黑夜的抢收。白露当天就将小麦全部拉上了场。好像是一夜之间,饱饮白露水的莜麦就由绿变黄,金灿灿的。谷物生怕被人遗忘似的,摇晃着黄橙橙、沉甸甸的脑袋提醒人们尽快开镰。
   一丰百收。那年的土豆大的出奇,多的如山,成熟也早。露水漫过的秧子稀稀拉拉,零零散散,根茎随处可见顶口裂缝,或黄或紫或红的土豆,一个个探头露脸,恨不得马上见天日。
   为了八月十五能吃上月饼,社员们餐风饮露,披星戴月,拔的拔割的割收的收拉的拉,扬的扬簸的簸筛的筛碾的碾。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脸上的笑容啊,甜得能溢出蜜来。
   收工后,父亲取下长时间不用的竹篮翻来覆去认真清洗,母亲说:“这回,篮子又派上用场了。”
   父亲“嘿嘿”笑着,没接话。
   月光如水,绕过片片白云,袅袅清烟,照耀着充满生气的我们一家人,挑水的、抱柴的、打扫院子的、拉风箱的……
   母亲将中午就和好的面团里加了糖精,揉了再揉,醒了再醒,正抹胡麻油呢,有人来了:“三女妈,尝尝我家月饼!”
   左邻王大娘急性子,你看,月饼都比我家出锅早。
   “新面新油,真材实料,能不好?”右舍李婶嗓门儿真大。
   除去交公粮,那年的粮食大小人平均分配,多劳还能多得。我家人口多,大些的姐姐也能参加劳动,上学的姐姐学校放假也不闲着,加上父母的工分,粗略计算,分的粮食足够用三年。
   日子稍稍宽裕,我们就在村里盖起两间土坯房,霜降没过就住了进去。沉甸甸的竹篮随我们搬家,挂在里屋右墙檩的吊勾上。
  
   四
   秋高气爽,迎来一年一度又一个团圆节。张家串亲学了本事,抽空在院子里垒起个月饼炉。因为上下有火,水分全被蒸发,烙出的月饼可口许多。热心肠的张家女主人将刚刚出炉的月饼送到地里,让众人品尝。
   “不错,真不错!”
   这下张家可热闹了,青壮劳力还在地里收割呢,妇女们就提前回了家,端面的、提油的,涌到张家烙月饼。人们聚在一起和面揉面,擀饼唠嗑,深更半夜才完事。
   又是一年八月到,家家从原先的小半盆面发展成拿大盆装,质量也提高了,从原先的一斤面二两油提高到三两油。可是张家炉小,烙得很慢,人们等啊等啊,一天也烙不出多少。
   这下,张家饼炉吃了香,来年八月初七李家就来占炉:“大哥,明儿我过来,今年多烙些。”
   “你也不早说,初八……”
   “那我后晌过来。”
   “不是前晌后晌的事儿,是初八初九初十都排满了。没办法,十一过来吧。”
   张家说的实话,可李家不高兴了,心说:除了你的炉,我还不吃月饼了?
   李家回去就托土坯,也垒了炉。
   村东一月饼炉村西一月饼炉,三里五村跟着月饼味儿来张李两家烙月饼。也就从那年开始,饼炉明码标价,一斤面给主家留半个饼,十斤面留五个饼。
   饼炉年年涨,王家也垒了炉。王家不像张李两家,不止炉大出他们几倍,还让老婆学了和月饼面的手艺。最重要的他家有白糖,专供来他家做月饼的。在那物资紧缺的年代,张李两家根本无法与王家竞争。等到改革开放货源充足,王家早成了远近闻名的月饼王。
   日子好了,月饼多了,我家和乡亲们一样,把长时间吃不完的月饼放在空水缸保鲜。竹篮因为容量太小,再次失了宠。
  
   五
   落实政策后,我们又要搬家了。父母把拉不走的笨重家具和不用的锄头铁锹等农具统统送人:“三女妈,这篮子不要了吧?”
   “要呢。”
   “你呀,这么多东西都舍得,鸡蛋都放不下多少的篮子,要它有啥用?”
   母亲微笑着,不吱声。
   生产队派出两辆马车,一辆拉物一辆拉人。竹篮随我们跟着南飞的大雁迁移,绑挂在行李包裹上。
   几十里的山路,上坡下坡过沟下梁,我们来到一段只能过一辆车的路面上。突然,对面驶来一辆三套拉煤马车!
   轻车给重车让路,煤车比搬家车重,理应让行。赶车人拽住前马笼头:“吁,吁……”与我们一起走进路边一块刚刚耕过的松土地里。
   地又松又软,车身摇来摆去,只听:“扑通通,哗啦啦……”几个包裹相继掉下。竹篮最倒霉,经马踩车轱辘碾,出土后已经“面目全非”、“骨肉分离”。
   我们回城了,追随多年的竹篮没回来。
  
   六
   光阴飞速,八月十五团圆节又要到了。
   如今的日子,山珍海味不足为奇,鸡鸭鱼肉家喻户晓,瓜果梨桃等水果不算稀罕,缺一样少一样无所谓。而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和和睦睦,合家团圆的中秋月饼,仍然占据餐桌主位。
   可是,蜜罐里泡大的孩子不这样认为:“奶奶,今年团圆节吃什么?”
   “月饼啊。”
   “不要!我要炸鸡,汉堡!”
   “孩子,月饼寓意好啊,代表着团圆……”
   “哼!同学们都说月饼油味儿太重,我也不喜欢。”
   市场上,超市里,面对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中秋月饼,老人们也很纠结。买大的买小的?买土炉烙的还是烤箱烤的?买豆沙馅、五仁馅、还是水果馅的?
   “现在的月饼都有添加剂。”有人说。
   “千万别贪便宜,一分价钱一分货。”
   “想买没添加剂的加我微信。小赵保你们货真价实,物美价廉。叔叔阿姨们,不是我夸口,我们的月饼有十几个连锁店,已经冲出全省,走向全国。为啥这么火?因为质量好信誉好!因为我们的月饼没有丝毫添加剂,是保质保量的纯绿色产品!”说到这里,小赵掰起了手指头,“面粉新磨的,胡油新榨的,白糖新产的,就连配料也不用酵母,是用传统发面纯碱的方法!保你吃了一个想两个,买了三回想五回,找回小时候的味道!”
   伴着小赵甜美的声音,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圆形的竹篮,嗅到那绿色的、纯天然的、香香的月饼味儿……
  
   (原创首发)

共 43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饱含深情的思乡散文。作者以竹篮为线索,展开全文,贯穿始终。竹篮外表独特美观,内容丰富,曾经伴随“我”和家人度过最难忘的时光,与其说它盛的是月饼和各种美食,还不如说是浓浓的亲情、乡情,它承载着那个年代满满的回忆。小时候在县城,竹篮是兄弟姊妹的向往和寄托,也是手足情、父母情的体现,大家互相谦让,苦中有乐。到了乡下,由于物资困乏,受到当地人的排挤和歧视,勤劳的母亲秉持坚韧的个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竭尽全力,虽然生活拮据,但依然拥有简单的快乐。只是竹篮变得空空如也,那种酸楚,令读者潸然泪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天公作美,迎来了丰收的景象,“我”家的竹篮又重新派上了用场,它的内容更加丰富了,月饼的质量大大提升,恢复了她的笑颜,就像母亲灿烂的笑容。生活也开始变得富裕了,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月饼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竹篮子再次被搁置起来。终于盼来了回城的一天,竹篮被作为最珍贵的家产带上,但确因意外被粉身碎骨了,它与我们从此作别了。追忆过往,回到现实中,月饼五花八门,却不抵竹篮里的美味。反映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怀,母亲是那个年代女性的代表,勤劳朴实、善良贤惠。竹篮见证了家乡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特殊时代的印记。令读者深受启迪,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当下,珍惜亲情、友情、爱情。散文立意新颖,情感真挚,感人肺腑。语言朴实无华,十分契合时代特征,亲切而温暖。写法独特,篮子的内容不断发生着变化,满了、空了、消失了,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变化,深深牵动着读者的心,引人入胜。文章首尾呼应,结尾处留白,给读者无限深思,意犹未尽。不乏一篇散文佳作,十分契合征文的主题。愿老师月圆、家圆、人圆,预祝中秋快乐!感谢作者赐稿摆渡,欢迎大家欣赏。【摆渡物语编辑:优雅如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90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2-09-05 18:41:09
  欣赏石寸雨老师的思乡佳作。文章立意新颖,取材独特,语言朴实凝练,情感真挚。竹篮见证了农村生活的变迁,一代人的成长,具有很深的社会意义。十分契合征文主题,不乏一篇散文佳作,期待新作,预祝老师中秋快乐。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回复1 楼        文友:石寸雨        2022-09-05 19:06:49
  谢谢都是美评。看到征文,引出过去许多故事,感谢贵团,感谢老师。
回复1 楼        文友:石寸雨        2022-09-05 19:08:45
   谢谢老师美评。看到征文,引出一串故事,感谢贵团,感谢老师替换图片。辛苦了!
回复1 楼        文友:石寸雨        2022-09-06 09:51:39
  一个蓝字贯穿全文,一个响字几经出现,老师修改时的表情仿佛就在眼前……再道一声,编辑老师辛苦了!
2 楼        文友:石寸雨        2022-09-05 19:03:35
  喜欢都是精致的按语,说出了说不出的情怀。辛苦了!敬茶,万事如意。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3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2-09-05 19:32:15
  以中秋的故事为主线,一个家庭的沧桑变迁,一个社会的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石寸雨        2022-09-05 19:36:28
  谢谢老师百忙之中关注留墨,寸雨敬茶,问好。
4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2-09-05 23:38:19
  读石寸雨老师的散文,满满都是爱。对生活的爱,对家人的爱,对乡亲乡情的爱,体现在温馨的文字中。而一个时代的发展腾飞,一代代人思想情感的微妙变化,都浓缩在小小竹篮中。文章以小见大,别具视角,很有艺术特色。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祝老师家庭幸福,中秋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石寸雨        2022-09-06 08:40:10
  谢谢老师对拙作的鼓励与美评,向老师学习。是贵团的中秋征文激活我对小小竹篮的回忆,对一年又一年中秋节的感悟。再次感谢老师来访,寸雨敬茶,祝老师中秋佳节团团圆圆,美满幸福。
5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09-06 13:38:08
  越来越好的生活,最美是月圆。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回复5 楼        文友:石寸雨        2022-09-06 14:04:28
  老师点评的极是,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愿天上的月亮越来越圆。
6 楼        文友:静净        2022-09-07 10:18:33
  满满的思乡情,中秋佳节浓浓的爱跃然纸上!
回复6 楼        文友:石寸雨        2022-09-07 10:39:24
  谢谢老师关注点评,寸雨敬茶问好,祝中秋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6 楼        文友:石寸雨        2022-10-20 09:23:19
  谢谢老师来访,对不起,回复迟了敬请见谅。向老师学习。
7 楼        文友:真的很受伤        2022-10-19 14:31:03
  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的故事,欣赏了
随风
回复7 楼        文友:石寸雨        2022-10-20 09:25:11
  老师点评的极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