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家乡的味道· 散文
【家乡的味道】
文/妍冰
最近几天各种不舒服一起光临,真正无所适从。
22-9-6午后,终于不用去医院做任何检查了,安心在家坐在沙发上,看着潘虹、王馥荔、宋晓英等几位当年的知名影星主演的电视剧《老闺蜜》。
然后,从冰箱里拿出昨天外甥女从家乡带来的各种特产。因为外甥女坐的非一般飞机,特别规定不给免费托运行李,随身带的行李也规定重量,所以,刚刚回到老家的妹妹只能每种都选择一些让外甥女带回,虽然数量不多,但每种都有:香瓜、沙果、菇娘、小黄柿子、黄瓜、红肠、榛子、瓜子……琳琅满目,可谓极品,我一样一样的品尝着,美美的家乡味道。
一个香瓜,先生将它洗净去皮,切开两半,我们每人一半,咬一口,沁人心脾的香甜,这是只有家乡黑土地才能培育出来的味道,久违了!我一小口一小口细细品尝,想不起有多长时间没吃过家乡的香瓜了,吃着这美味,小时候的往事也随之一一再现。
一个沙果,太小了,没办法切开,先生将它洗净,我们一人一口它就不见了。说起沙果,我的印象更加深刻。记得在老家先生家老房子前面的菜地里,就有一个沙果树,没到秋天,一树的粉红,沙果挂满了树,可是那时候,并不太喜欢吃沙果,因为它刚刚熟的时候是酸甜的,我受不了它的酸,不过,将沙果摘下来,装在袋子里放在一个角落捂上一周左右,沙果就变得不再那么脆那么酸,而是甜甜的绵软的,也就是我喜欢的吃的味道。今天这枚沙果,小小的,红红的,吃一口,既不那么脆,也不那么绵软,正合适。因为物以稀为贵吧,正因为它的量少,才更加珍贵,我几乎不忍心咽下去,就这样让沙果在口中逗留,延长家乡的味道。
两个小黄柿子,个头还没有鸡蛋大,长圆形,洗了之后,黄中透亮,晶莹剔透的,令人不忍吃。我和先生一人一个,我在手中把玩着它,不由得想起我们老家,住在铁路家属房,门前到铁路之间有大约一百米长度,每家分到七条垄做家园地,我家种了茄子、辣椒和柿子,记得就有这种黄色小柿子,收获时节,用树枝架起的柿子秧上结满一个一个小黄柿子,那时候没有农药,可以便摘便吃,甜甜的鲜鲜的,味道别提多美了。今天这枚小黄柿子与早年家乡的样子没什么不同,还是忍不住咬了一口,一丝鲜甜的味道顺着食道充溢着我的胃,我眯着眼睛享受着,不忍心一口吞咽,我便一点一点品尝着,继续延长家乡的味道。
两个小黄瓜,长是我们伸开手指后,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长度,粗就是将我们食指弯曲和大拇指合拢的圆,表面很光滑,深绿色,看着这两个小黄瓜,更加勾起我对老家菜园子种的黄瓜的回忆。记得家婆长长去菜园子里摘黄瓜,记忆中家婆摘的黄瓜都是带刺的,顶端还戴着一朵小黄花,每每,我都去摘掉小黄花,用刀轻轻刮掉黄瓜身上的刺,洗干净,大家就一人拿一根蘸大酱吃了,那种清脆记忆犹新。今天,我们午餐的时候,也每人一根蘸大酱吃了,但是我们不敢带皮吃,而是将皮去掉,虽然没有记忆中的清脆,但是还是和现在买的黄瓜不同,有一股格外的味道,就是黄瓜本来的味道,那是一种清香,那就是家乡的味道。一顿午餐,因为家乡的黄瓜,我们慢慢品尝,很久很久……
四根哈尔滨红肠摆在我面前,稍微弯曲,深褐色的,每根都有塑料膜包裹着。多年来,唯有这道家乡特产,我们不时品尝。因为,有家乡来人,不带别的,唯有哈尔滨红肠,所以,这道美食我们倒是不觉新鲜。但是,吃起来一样美美的。
瓜子、榛子和菇娘混在一起装在一个小塑料袋中。
瓜子最常见了。我们经常去东北特产点购买几斤,闲暇时候看着电视吃着瓜子,今天吃着外甥女带来的,也与平时不同,好像味道各位厚重深邃。
菇娘和榛子则不同,多年没见了。
先说菇娘,虽然只有一把,但是剥了皮,露出一颗颗珠子,像黄色珍珠一样美丽可爱,令人不舍得入口。放到口中轻轻一咬,一股甘甜的汁液流入口中,香甜无比。令你吃一颗想第二颗,没等细细品味,手里已经空空如也。连先生也只吃到了两颗,就被我吃光了。一下恍惚起来,再次回忆家乡菜园里种过的菇娘,是不是这个味道都已经想不起了。
榛子是我到了南方从没吃过的。今天看到它,我还是不想马上吃,只因为,吃它太麻烦了。不似核桃那么脆便于打开,甚至还比核桃更加坚硬,但是,我还是努力的用钳子放在石头上砸开几颗,味道很香,但是家乡榛子的味道我已经不记得了。因为太难打开,我便收起,等儿子来的时候吃吧。
这个午后,我看着电视,品尝着家乡的味道,陷在往事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