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坚守(散文)
时光匆匆,好多往事已随风而去,而二十多年前初为人师的那些往事记忆犹新,每每想起,一种温馨幸福感油然而生。
那年六月底,我从师范学院毕业,八月初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到了那所学校后,我才发现那里条件简陋破败,超乎我的想象。我想转身离去,校长却尽力挽留,还满怀信心的说:“这里将会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走一步看一步,或许是校长的真诚和热情打动了我,我决定暂时留下来。学校有百十名学生,分五个教学班。除校长一人教全校的体育和美术课外,其他科目要由包括我在内的五名教师分担了。
一本旧字典、几个教案本、一摞可供选择的教材,一盏具有年代感的马灯、两小瓶墨水(一红一蓝)、两支蘸笔,一条毛巾和一个搪瓷洗脸盆,是学校给我的见面礼,也是我的办公和生活必需品。简单铺好床,摆好几样生活用品,也算是“安家落户”了。校长来帮我钉窗户,用报纸糊墙缝。他说:“这里条件是很差,你可能暂时不适应,但我们会努力改善。不过这里的百姓都很厚道,孩子也太需要我们了。一会我带你去熟悉环境,也捎带认识一下治疗蚊子叮咬的神草,用它涂抹在蚊子叮咬过的地方,比清凉油还管用着嘞!”校长饱含深情的话语渐渐拉近了我和这所山村学校之间的距离,也让我烦躁不安的内心趋于平静。
四下望去,校园里除了砖铺路外全长满了野草,比我的个儿还高。校长望着眼前的场景说:“过一个暑假就是这样。咱们这几天领学生先清理校园杂草,打扫卫生,借这个机会你这个新老师也和孩子们熟悉一下,顺便想想代啥课。”
在校长的带领下,师生们用了两天时间将杂草清理得几乎一棵不剩,校园变得干净整洁,豁然明亮起来。我却累得腰酸背疼,尤其是那双手,尽管戴着手套,可手还是被草汁染成了墨绿色,就像儿时在家里吃青皮核桃后的样子。我忽然想起老家那所小学,想起小时候老师上课的情景。其实,从上学第一天起,我就对老师很崇拜,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学识渊博受人尊敬的好老师。此时此刻,看着这一大群围着我问长问短的小学生,瞬间升起一股为人师表的自豪感。
随后校长与我推心置腹,讲了自己的一些从教经历,我打心底佩服他的执着和坚韧,多年来一直默默坚守这所山村小学。在他的建议下,我带了那个最令他闹心的四年级。后来,有人悄悄告诉我,这个班的几个学生其他老师收拾不了!其实他们有所不知,我上学时就一直喜欢啃“硬骨头”,啃掉硬骨头才有成就感嘛。
正式上课的头天晚上,我备课到了夜里十一点。灰红色的煤油灯,让我想起儿时兄弟几个挤在一起看书的温暖场景。我心中暗暗发力,一定要在第一节课上,让学生对我留下一个好印象,因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在教学目标、授课内容和教学环节做足了准备。第二天早上,我还特意脱稿练习了几遍,直到自己感觉较为满意为止。然而当我真正登上讲台时,一看见那二十多双眼睛对视我的时候,我还是不由自主紧张起来。
我的目光不知该落到何处,我的心开始怦怦直跳。我发现,孩子们似乎也和我一样紧张又好不知所措,我把目光转向教室窗户,孩子们的目光也盯向教室窗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一分多钟,但我感觉像过了一个世纪。我忽然想起应先做自我介绍,顿时放松了许多。
我开口讲话时,学生们都把双臂放在桌上,腰杆挺得笔直,目不转睛看着我。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信任,也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望。当介绍完我自己后,突然一个学生犹豫着举起了手。
“这位同学,你有什么问题?”
“老师,你是不是也教不了几天就走啊?”
教室里异常安静,同学们的目光紧紧盯在我脸上。我知道,他们想读书,他们爱读书,他们希望自己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天天能被老师带着读书、写字、唱歌。但这仅仅是一种美好愿望。学校条件如此简陋,能有一位老师能教到他们毕业,就已经很难得了。
这个学生的话犹如一根钢针刺进了我的心里,我也来自偏远农村。我在本村上小学,后来因缺老师被迫合点并校,到其它村小上学。我体会过农村孩子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和求学的艰辛。因为越是贫困地区的孩子就越懂得“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分量。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于是, 我努力平复我的情绪,对那个学生说:“只要你们想学习,肯努力攒劲儿去学,我一定会陪着你们到毕业!”
我这话仿佛是平地一声炸雷,我刚一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我笑了,孩子们也笑了,门外的老校长笑着笑着举起袖子擦起了眼泪。
我此刻的紧张感彻底消失了,同学们的信任带给我欣喜的同时,也变成了压在我的肩上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想起毕业时的豪言壮语,再看看这山坳里的陋室,又面对这些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学生们,我为自己前几天还嫌弃这里条件差而感到羞愧。身为他们的教师,能够站在三尺讲台上,能够为他们点亮人生,拥有他们的信赖,就心满意足了。物质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好学的学生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接下来,我又不时失机地宣布了课堂纪律、班规、作业要求,最后也提出了几点希望,还鼓励孩子们自报奋勇当班干部。就这样,我的第一堂课就这样庄严地结束了,学生们簇拥着我走出教室,他们围着我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老师,您会唱歌吗?您会武术吗?老师,我三年级的课还没学会……”
秋意渐浓,瓜果飘香。那天下午,我照常走向教室,但教室里没有像往常一样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我很纳闷。当我推开教室的门时,我一下子惊呆了。二十多个学生齐刷刷站起来,大声说:“曹老师,教师节快乐,您辛苦了!”我简直是受宠若惊,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再看黑板上,学生早已写上了节日的祝福语和他们的签名。令我更让我想不到的是讲桌上摆放着一大堆礼物,有苹果,核桃,红柿子,小酸枣和熟花生等。我此刻不知是激动还是冲动,就自作主张地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上课了,大家一块过节好不好!”教室里的气氛顿时高涨起来。班长带领班上同学拉开桌子,围在四周,空出教室中间位置。我也趁机请来了校长和其他老师,学生们高兴地跳呀,唱呀,就连平时很文静的小女生,也变得活泼大方。看着他们天真滑稽的表演,品尝着他们塞进嘴里的花生,感觉特别开心和满足。校长此刻也深受感染,他高歌一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后,动情地说:“你这个年轻人真有办法,和学生关系搞得这么好。你去办公室将上级发给我的教师节礼物拿过来,大家一起分享下……”
当我把那两盒中秋月饼拿来时,学生的热情如火一般再次燃烧起来。校长亲自操刀切月饼,即兴说了好多鼓励的话,语重心长,温暖人心。其中几句话令让印象深刻:“做老师要不忘初心,爱岗敬业,决不能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我忽然发现自己离不开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了,也喜欢上了这所学校。
活动结束后,校长带着我在校园转了好几圈,他又一次说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原来他对我教的这个班十分不放心,现在看来不仅一万个放心,而且期望值很高。他说:“学生的劲鼓起来了,要抓好德育,把学习重点放在落实上。农村的孩子苦呀,一不小心就会失去上学的机会!”说罢,他神情凝重,声音有点哽咽。我理解他心中寄予的深情和厚望,因为那时的农村学校留不住老师。天冷了,我的住室跑风漏雨,我刚要说这个,校长突然开口:“明天咱们不搞那些虚的活动了,我已联系好村里的匠人,也有学生家长自发来帮忙,我们大家也暖暖和和过个冬天……”的确,那个冬天犹如春天一般,暖意融融。
往事依依,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这其间,我年年过教师节,然而至今令我无比怀念的,还是那场学生自发为我庆祝的教师节。因为从那天起,我也像老校长一样为点亮孩子们心中的希望,多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在山村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