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合理攀比是上进的动力(随笔)
在网上,我看过许多名人说类似“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的话,意思是叫大家别去与人比较或攀比。实际上,说这话的名人本人也做不到,就像曾经有位领导说我心态不好,我立马回敬他“换个位置,你肯定还不如我”。
人肯定是会比较甚至攀比,用鲁迅话讲“不满是上进的动力”。人往往还是与自己年纪、生活成长经历相近的人比较或攀比。不同年代人无可比性,如我上文讲的,我不会去比我少二十岁的同事(初中生)比。我分在县城,我也不会去与分省局的财校同学比,我甚至不与82年招干的那批城里同事比。
很多时候比较或攀比是自然形成的,如高中,村里人自然拿我与罗敏比。罗敏小学初中读书一直一流,而我读书属中上水平,最后我两次高考考取中专,而罗敏三次高考没考上。参加工作后,回到老家常常有人拿我与何龟全德比。何龟全得是我同公社的初中校友,后来我们同时财校毕业分在县税务部门工作,回老家,自然有人拿我与何龟全得比,如堂弟说过几次“全得都当局长(分局),你还是一个兵”,说第一次时,我会自嘲“我性格不适合当官”,说几次,我就会将他一军“会强、和生当老板,你怎么还打工”。会强与和生是我们村打工混得最好的,当上小老板。
比较并不是刻意的。如国税时期,内网每年年底都会统计公布个人年收入总额,这时,我肯定会关注一下全德年收入。合并后,内网不再公布个人年收入总额,我自然不好意思刻意去查看全德年收入情况。今年奖金发放方式改变,我在查看自已奖金计算基数时,我自然也会看看与全得职务相同同事的奖金计算基金,这种比较是发自人的本能,如果不看真叫“圣人”。
做为人谁都会比较与攀比,适当地比较与攀比确实是每个人上进的动力。比如我与何龟全得的比较,因为单位样样落后,所以,我只能向外求提升,我在外获得的成绩肯定比全得大,比如摄影作品,比如写文章,比如我贷款在省城买了两套小商品房,这些都是不干心落后取得的成绩。
适合合理合法攀比是可以的,我反对过度消费性攀比。比如家庭穷的孩子过度消费,本来买个几百上千国产手机就行,却因过度攀比网贷买苹果手机,各行各业收红包现象其实也是攀比心造成,官员找情妇包二奶N奶实话上也攀比心造成。购买侈奢品是攀比,购豪宅豪车更是攀比心造成,我本人是坚决反对“侈奢品”消费的,虽然我不是富人,我也坚决反对"豪宅豪车"的富人消费观。
除了过度性消费攀比,自毁性攀比也不可取,如自己走不出攀比,最后把自己逼成精神病甚至自杀,攀比后得精神病可能与家族史有关,最可怕的攀比是毁他性攀比。我刚参加工作就听到税务前辈的一个攀比故事。故事是,张三与张四是同村,他们都参加工作,张三任某局局长已经退休,张四水电局副局长在任。有一次在村里争吵,张三说,你不如我,你儿子也不如我儿子,最后张四用身上绑炸药与张三在税务部门当局长(或副局长)的儿子同归于尽,这是吉安市三、四十年前发生的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