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小街(散文)
小街就这样存在着,不知是谁给的名字,没有谁去朔源。
它是闹市中的城乡结合部,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的名字成了秀英的代名词——秀英区是海口四个区之一。
既然是城乡结合部,可想而知小街的雏形就是个乡村的街道而已。方圆几公里住的都是地地道道的土著人。由于距离大海比较近,渔民们一上岸就摆起了地摊,就地处理新鲜的海产品,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农贸市场。
随着特区的成立,十万人才的涌进,城市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当然这之中城市也是经历了浮浮沉沉,从废墟到高楼,再从高楼回到废墟,这是盲目投资产生的泡沫。小街是这里大建大拆的见证者,农贸市场也成了会走动的小货车,今天挪到这儿,明天挪到那儿,百姓们也习以为常,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
然而,城市的建设似乎从未停下脚步,时疾时缓,但看起来始终是在向前行走着。小街上那特有的海鲜味是逃不过开发商灵敏嗅觉的,小街如同花卷馍一样被层层包裹——外围住的人身份比较复杂,囊括了多个阶层,人的素质也就分了三六九等。住在花卷馍最里端的却是清一色的土著人,他们那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这些外来人,也就是他们口口声声的“大陆仔”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才学会了适应。为了对大陆仔这一称谓做出还击,我们就私下里说这儿是城乡结合部,时间长也就叫开了,大陆仔的人习惯了大陆仔,城乡结合部的人习惯了城乡结合部。在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中,我们同样喝着南渡江的水,吃着同一个农贸市场贩卖的磨牙宝物。
当国际旅游岛和自贸港红利真假难辨的消息满天飞时,北方的候鸟成群结队的来到这里,加剧了城市扩张的同时,还成全了一批批的土著人。一夜之间坐地发财,产生了许多暴发户,拆二代这个时代的产物瞬间成了大街小巷的装饰——搬进了公寓的他们不在乎房子的大小,却对名下的车子毫不含糊的讲究,叫出名的和叫不出名的豪华轿车比邻皆是,数不胜数。开发商眉开眼笑地说:挣钱都挣得不好意思了。他们像割韭菜一样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的北方候鸟,丰收的喜悦让开发商不知疲倦和劳累,忙碌并快乐着。
候鸟们倒也心甘情愿,能在这块地方争得一席之地,也是周瑜打黄盖的剧情再现——这里有中国仅有的特殊气候和地理条件,是如火如荼上演房地产精彩大戏的舞台。时间久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多了,不知是大陆仔的渗透能力强,还是土著人同化的实力雄厚,农贸市场里海南味的普通话和不标准的海南话混杂在一起,使得空气里弥漫的声音有了独特小街特征,这道风景里各类人等的关系复杂,人人都各怀心事地套着近乎,也防备的对方的狡诈。
作为一个家庭主妇的我,农贸市场是我无法躲避,爱恨交加的老地方,下班后必去。我天生语盲,至今普通话都讲不好,一开口就暴露了籍贯,更别说模仿那叽哩哗啦的海南话了。为这不知闹了多少笑话——我这边费力地说,那边是一脸的懵。走进市场,在青菜面前我心情松驰,毕竟有公平秤在那里,可海鲜就让人心情紧张了,卖家通过口音就可以判断怎样来拿捏你的智商,然后看人下菜,对户下单。
逛多了,我也总结了克敌的办法,每次过秤时我先说不用杀鱼要全的,然后去到公平秤上过一下,这样准不会短斤少两,而后再转身回去让卖家杀鱼。卖家的心情怎样,看一下表情就可想而知。此时的我,像是欠了他们的,要赔着笑脸好说歹说。
小街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少不了乡下挑担上来卖当地特产的郊区农民,海南人同人打招呼时的称谓也是别具一格。他们对过往路人的热情还真值得我们北方小商小贩们学习,见人就会主动招呼推销他们的特产。面对未成年的男孩子的称谓永远是小弟,年轻的姑娘永远是小妹,年龄大些的女人,当地七十多岁的阿公阿婆依旧叫你阿姨,男人则被叫做阿叔,这种场面是不论辈分的。有次陪老家来的人一同外出吃饭时,我对年轻的女服务员喊了声小妹,被老家人误认为是老相识。
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容小街还真的是合适不过,繁华比不过新市区,可热闹程度并不次于市中心,市内买不到的东西,这里准能找到,一根针,一颗纽扣,修鞋的,改裤脚的都会有一席之地,只是随着城市双创活动的开展,他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有时走进巷子的尽头才能找到他们的身影。
小街道路两旁的榕树是小街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由于榕树根系的发达,几年的时间就能长成参天大树,遮天敝日的样子让人很难看出它的树龄。从小街的一头一直延续数公里,初见的人们无不为之感叹。二零一四年的那场威马逊台风过后,政府以它根系太发达容易毁坏路基,树荫与阳光的混合影响司机的视线为由全砍了去,成了人们心中的一大遗憾,也成了小街抹不去的一道伤痕。
老爸茶是海南的一大特色,作为土著人的聚集地,小街自然少不了老爸茶的身影。这与静雅的咖啡馆是搭不上边的,更与高档无缘,用类似于大排档来形容它倒还贴近一些。由于档次不太讲究,所以规模可大可小,临街也好,巷子深处也行,只要有它的存在,就有人去光顾。老爸茶的摆设极其简单,一张桌子,一圈凳子,好一点的就是把凳子换成了软一点的座椅。
一壶茶放在那里,几个要好的不分男女坐在一桌,边喝边聊着天。特殊的气候条件让男人大都穿着我们北方人看不习惯的拖鞋,人坐下后,鞋了一脱,赤着的双脚同屁股一起挤在座位上,这成了区分海南人和北方人的一大标志。老爸茶不怎么贵,几块钱一壶能喝它一个上午,中途可以不停地加些开水进去,他们对老爸茶的爱好用痴迷一词真不为过。老爸茶馆配有早点,这样他们就从早上一直喝到中午才离开,回去吃完午饭稍眯片刻就会又回到原地,一坐又是一个下午。
当然他们不只是喝茶而已,是相互间交流着打彩票的心得,这个说今天差一个数字就中了头彩,那个说因为顺序排错而痛失大奖,看似每个人都在做着发财的美梦,从事着复杂的数字游戏。不过从我多年的观察,这群人永远还是这群人,依旧踩着单车,依旧喝着他们常年不变的老爸茶,依旧相互讲着与大奖擦肩而过的遗憾。海南人一直延续着这个地域特色的茶文化,这一风俗习惯也一直是我们这些外来人私下里谈论的话题。
多年过去了,南北的大融合让彼此都习惯了对方的存在,也慢慢地接受了对方,大家都兄弟姐妹相称,成了城市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都说入乡随俗,可有些俗还真不是想俗就能入了的,比如这个茶文化,还有对彩票的热衷,是我这个大陆仔怎么都融不进的圈子。
小街目前还存在着,它静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目光如家人。虽然它的面貌不断发生改变,可它的性格始终如一,包括它的名字——小街。
(原创首发)
小街,碧海云天下的小街,椰风斜阳下的小衔。
走在海风的小街上,暮归的小妹是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人生三大华丽转变:
悬梁刺股终上大学,
满腔热血保卫祖国,
金玉良缘五子登科。
贫下中农家的孩子早当家!
谢谢您赐教。中秋国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