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哇塞 张家界 (散文)
中考结束,学校惯例让奋战一年的毕业班老师公费潇洒几天,这次去张家界。
一、乖乖!武陵源!
我们驱车来到武陵源景区,同来的几个孩子手舞足蹈正准备下车,突然,热情的雷电像为我们早早准备好的欢迎仪式一样,一道电光,雷声“噼……咔……”倾盆大雨哗哗!哗哗!万千条瀑布从天而降,那阵势撼人心魄。
“噼……咔”声在山谷里拖着长长的尾声,狂风让大雨兴奋的发抖。我们瞪大眼睛看着窗外,大气不敢出,我默默惊叹:“大山里雷雨好大脾气耶!”
仪式持续20来分钟,太阳就笑了。这时的山谷里突然升起白白的烟雾,一团团、一股股、一缕缕、一片片,似万家炊烟升起,很快抢占了山头,云烟缭绕煞是壮观。
天地间万物被雨水刷洗,清新亮丽,树上还滴着水珠,我们就急切的上路了。我们兴致勃勃往山上冲,当千百座峰林挺立在我们面前时候,我一时目瞪口呆。嘴里不禁吐出一句我们河南的土特产:“乖乖!真高哇!”
这里的山哪里有山的样子,它完全破坏了我脑子里保持长久的山的概念,独特的造型令人瞠目结舌,一座座岩峰有棱有角陡直壁立,如锥、如柱、如碑林,说是如雨后春笋,这笋太粗大了点;说是大都市的摩天大楼,这楼又不甚整齐。它没有坡、没有腰、没有脚。简直是直立的鞭、直立的笔、直立的剑,直冲云霄。我们站在那个顶天立地的“大将军”的脚下,脖颈仰得生疼。它俨然没把这么多长着两只明亮的眼睛,有着一个智慧脑袋的小生灵放在眼里,竟然高傲得盛气凌人。我觉得人好渺小。脑子里突然冲出“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的感慨。
我们一步一喘往上攀,面对千峰耸立,万岩峥嵘的自然风光,我觉得文字和思维都显得无可奈何,说什么都觉得苍白。一路上,感慨多多,我们的语言却变得极其简练,用的最多最精彩就是:“乖……乖!太高了!”“乖……乖!真陡哇!”“乖……乖!太漂亮了!”我们一路乖乖,一路惊叹爬到山顶,当我们与群峰对坐,与万山平视的时候;当如浪的峰峦在眼前排挞而去的时候,我油然而生“山高人为峰”的豪迈。登上天子山,居高临下放眼俯视,聚增“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站在贺龙塑像前,我静静地看着他那叱吒风云的大烟斗,天风吹衣,目光如炬,还有依偎在他身边的仰天长啸的战马,我突然觉得这群山之中蒸腾一股股荡气回肠的雄魂。眺望这拔地而起的奇峰,仰视这威武高大的塑像,我不仅仅是肃然起敬,而是产生了一个庄严的疑问:这眼前的一切难道不正是天地间正直、向上、千秋不屈的民族精神吗?!
多么可爱的武陵源!多么可敬的天子山啊!
二、哇噻!黄龙洞!
外边是骄阳如火,走进黄龙洞,我们的语言突然带上洋味,“哇噻!”同来孩子的呼叫,我们也都跟着“哇噻!”“哇噻!”17度的恒温,一下子让人如进仙宫一般。我是平生第一次走进溶洞,一步也不敢落下,和孩子们紧跟着导游,眼睛适应洞里的光线,眼前的景色又一次让人张口结舌。这个被誉为溶洞景观的“全能冠军”太霸气了。它那玲珑剔透、密密麻麻的石花、石笋、石钟乳,洁白、绯红、嫩绿、橙黄妙不可言。这精美的地下艺术宫殿,完全是文学的浪漫,哲学的凝聚,美学的雕像。我们都忙碌着眼睛,忙碌着思维,屏着呼吸“不敢高声语”恐惊洞中仙。不觉来到响水河,坐在游船上,每游动一步脑子里就多了几分神秘,梦幻般的情趣,神话般的氛围,如走进安徒生的童话里,如跟着孙悟空进入东海龙宫。
舍船上岸,拾级而上,见三股瀑泉从高高的穹顶倾泻而下,我真想上前喝上一捧,飘然成仙。
导游的“花果山”三个字刚出口,我身边的孩子都跳起来,叫起来,那一片石笋如大大小小的石猴挠腮弄姿,五彩灯光照得碧玉一般,小阿炳一声“哇噻!”,我们不管老少都鬼使神差的又叫起“哇噻!”“哇噻!”嘴里根本找不到替换的词语。
走上凌空兀立的天龙桥,像走在《天上的街市》看到那根根石笋拔地而起,千状百态,异彩纷呈,这莫不是郭沫若笔下的天上珍奇摆在眼前吧?!
于老师的女儿子晴,别看才上小学三年级,走路说话像个小大人,黑宝石般的眼睛里射出亮亮的光。她双手拉着花枝招展的土家姑娘,扯着稚气的童音:“导游姐姐,这是谁建的呀?”美丽的姑娘笑的好灿烂,她一手摸着孩子脑袋,一手摸着顶上欲滴的水珠,她没直接回答子晴提出的问题,也许在背她的导游词吧:“这溶解着各种矿物质的水,从岩层中渗透出来,在洞顶结成钟乳石,从钟乳石滴下的水,又把矿物质浇叠堆垒在洞底,就长成节节向上的石笋。满眼的石柱、石笋、似人似物,惟妙惟肖。你们看它们都围着高高的天然石椅‘龙王宝座’朝拜欢呼呢”“哇塞!太像了!”孩子们欢呼起来,我也没了昔日的斯文,也跟着哇塞起来。
一路上给我们带来最多欢笑的是杨老师儿子刘炳煦,他指着前方:“你们看那顶上的一根对着下面一根,快接到一起了。”导游小姐拉着他的手,绷着脸说:“这上面的钟乳石27万年长1米,这地下石笋,每百年才长一公分,这两根最少4万后才能相见,到时间你可别忘了来看它们接吻啊!”“哇噻!4万年啊!我哪能活4万年呀!4年还不行吗?我都等不及了!”
哈哈! 大家眼泪就笑出来了。
再往前走,钟乳林绿灯照耀像垂柳挂帘或明或暗,如碧玉珊瑚亭亭净植,四周洞壁图型栩栩如生。有诗写道:“千姿百态模样,三宫六院门巷,龙王开晏设琼浆,猴王偷果闹天堂”,每个字都是金光闪耀。
最值得看的“定海神针”高达19、2米,是全洞最高的石笋,两头粗中间细,被彩灯照的如金玉一般亮丽,说是有20万年生长发育史了。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旷世精品,给它买了一亿元笋身保险呢。
“哇噻!一亿呀!”几个孩子一起大呼。
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悬空的瀑布,密集的石笋,大自然的天造地设、鬼斧神工赐予了黄龙洞美妙绝仑的奇异景观。这该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黄龙洞!“哇噻!”“哇噻!黄龙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