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锅内一勺剩粥的处置(散文)

精品 【菊韵】锅内一勺剩粥的处置(散文) ——生活随想


作者:刘春 进士,706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17发表时间:2022-09-29 16:28:15

【菊韵】锅内一勺剩粥的处置(散文) 问你一个问题:锅里还剩一勺粥,你如何处理?
   哦,你不必过度思考,这不是深奥的哲学问题,更不是脑筋急转弯整蛊,而纯粹是一个简而单之的生活问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吃饭是有礼仪规范的,这是展现一个人家教和修养很直观的体现。比如,子曰:“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孔他老人家的意思是嘴里嚼着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就按时睡觉,不要发出声音吵到别人。虽然是吃粗米饭蔬菜汤,也一定先要祭一祭,一定要像斋戒时那样恭敬严肃。席子摆放不端正,不要坐。在举行乡饮酒礼后,要等老年人先走出去,自己才出去。看看咱们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有了这样细致的规矩。其中食不言就告诉你:吃你的饭,闭你的嘴,说话唾沫星子喷到菜盘子中,还让别人吃不吃?
   我当兵时,就餐时间一般就不超过二十分钟,稀里呼噜,吃饱了赶快离场。要说规矩,这才是军人的规矩。开饭前,必定在食堂前集合站队,先唱歌,吼着嗓子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或者“日落西山红霞飞”。吼出浊气,清理五脏六腑。然后连首长讲话,再然后以班排为单位进入食堂开饭。吃饭,时间限制,速度要快。慢慢腾腾,细嚼慢咽,不是当兵的作风。
   没去过外国,从影视、书籍中也会了解到西方吃饭也有规矩。特别是信奉基督国家的家庭,都要在进餐前作餐前祈祷,嘟嘟囔囔说一大套,大概意思是:“感谢我的主,赐给我今日的食粮,耶稣,你是我的主!阿门”,这是餐前祈祷;在餐后还要念一段经文,大意是:“我的主啊你是全能的,你所赐予我们的恩惠太多了,我要感谢你,赞美你,让你受到光荣,世世代代直到永远!阿门”,这是餐后祈祷。据说,祈祷一下就是为了时常与主交流沟通,求顺利,求平安。简单一点说是“感谢主,赐我食。求祝福,赐我力”,这无非是感恩的一种形式。感恩,就是感谢主赐予的食物。形式不错,但你信吗?是主赐予你的食物吗?我看即使再虔诚的教徒,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看,我有神佑护!如果饭前祷告起来没完没了,主不高兴,餐者也会腻歪。吃西餐一样有规矩,什么刀叉使用顺序,餐盘摆放位置,怎样喝汤,等等都有要求,每吃一道菜,就换一副刀叉,其讲究到繁琐。
   说了半天,就是个形式,好听点就是要有仪式感。
   仪式感,对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在西方人还茹毛饮血的时候,中华饮食文化就一枝独秀了。
   仪式感,就是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对此怀有敬畏心理。追求仪式感时,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方式,也不用拘泥于某一天或者某一时刻,更重要的是通过追求仪式感,让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变得更好。吃饭的仪式感,就是对食物的一种敬畏,“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中华饮食文化向来最注重仪式感的,这可以从关于吃的词语中就可以看得明白。
   比如,做饭、炒菜,古代称作烹饪。唐代孙逖《唐济州刺史裴公德政颂序》中说:“蔬食以同其烹飪,野炊以同其燥溼。”宋代诗人陆游《食荠十韵》中也提到:“采擷无闕日,烹飪有秘方。”《明史·乐志二》:“烹餁既严,登俎惟肃。”你听,烹饪是不是比烧饭做菜更高大上?炒菜的师傅,民间称作掌勺儿或者掌灶的,而古代就不一样,称作:执爨(cuan),就是现在的后厨呗!吃饭,文雅点就是就餐、用餐、进餐;聚餐、会餐,说的是人多一起吃饭。即便吃一小碟咸菜,也要说是佐餐小菜。而请客的仪式感更强烈:词语如设宴、宴请、宴飨、宴享、宴饮、宴客、款客、飨客、饷客、大摆筵席、大宴宾客等等,不一而足。古代皇帝吃饭,讲究更复杂,人家吃的饭叫御膳,做饭的厨房是御膳房,做饭的厨子是御厨。这能与民间等同吗?当然不能。皇宫里的吃饭的礼仪更多,不做赘述。
   民间吃饭的仪式感,主要表现在请客的宴席和年节的祭祀上。婚嫁、生日等的宴席,总会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说,然后敬酒开始。过年在天地关老爷神龛前,是要毕恭毕敬的,供上大鱼大肉,猪头公鸡必需的。还是观世音菩萨关照众生,有一些瓜果梨桃就行。平常吃饭,就没有那么多讲究,虽然老辈里说敬老,祖辈父辈还是有一点特殊的,小辈儿也只能干看着,不能念嘴。
   所以,对于北方人来说,所谓仪式感,不能当饭吃。有的吃,能填饱肚子,还有什么形式可讲?能吃饱就很满足了。吃饱穿暖才会讲礼仪。至于,孔子他老人家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话,民间是不大理会的。尤其是北方汉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才是最叫爽的时刻。吃馒头,喧腾没嚼头,拍扁吃。一个不过瘾,来两个,大手一拍成饼状,咬起来才过瘾。当年,也曾在田里拔一棵白萝卜,大手撇去莛叶,搓去泥土,还不干净,撩起衣襟,擦一擦,张口就咬“咔嚓”,咯吱咯吱就嚼起来。也没觉得非要什么仪式感,就是有些辣乎味,但吃过几口,辣乎气被自动忽略,吃起来脆生生的,还有点甜。
   非要说吃饭要有仪式感,那就要说道说道了。记得一篇文章,说一个中国人去外国与外国朋友吃西餐,牛排,七分熟,看外国人用叉叉住,小刀切来切去,如同锯子锯,半晌才叉住一块,津津有味嚼起来。咱们这老兄很不屑,吃个牛排这么费劲?干脆拿起来,张口就去撕扯牛肉,吃得那叫一个爽。那外国人看了一愣,怔了一下,也拿起牛排啃。吃完牛排,上汤。一盘汤,小汤匙舀一勺,喝着,显得优雅。可咱们老兄有急事,端起盘子喝个一干二净。那外国人也是有样学样,端盘子喝汤,也很爽。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入乡随俗不错,但邯郸学步要不得。我自有大文化,岂由条条框框束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便宜行事。你讲礼仪,略懂不懂的还会掉面子。干脆,用武功之唯快不破去攻之,必胜无疑。
   仪式感的问题,要是问到村里二叔,一定会说:嘛玩意儿?仪式感?吃饭要嘛仪式?矫情!吃饭就是吃饭,又不是摆席,稀里呼噜,吃饱了就是。看,多简单,多明了。民以食为天,吃饱才是第一位的,至于其他的一切,都是无用的。所以,村里很多词,与吃饭有关,与礼仪无缘。比如,啃,就是不管别人怎么看,啃骨头,啃棒子,啃一切硬东西;馕,不是新疆的地方小吃“馕”,而是往嘴里使劲塞食物称作馕;塞,抢吃,唯恐吃不到,使劲往嘴里塞,这是贬义的吃;吞,狼吞虎咽,形容饥饿时吃的动作表现;村里还有一个俗语叫“拽桑”,也是形容吃的样子。
   当然,对于仪式感,不能一概否定,该有的仪式感,还是需要的。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那么人追求精神上的舒适,有一点精致的调剂,也是不错的。获得粗糙本身不是问题,适当搞一些仪式感,让人生多一点精彩,也是可以的。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说得有意思。不过,我说的是,不要把仪式感当作包袱,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无所适从,那真的成了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得不偿失了。
   唠叨半天,回到问题:锅里剩下一勺粥,你如何处理?要讲仪式感呢,盛到碗里,喝掉就是。但,碗已经刷了,不想再用,省点水咋地?那就只有一个途径:倒掉。倒掉浪费,可惜。你一定要问我,你咋办?我会嘿嘿一声,说凉拌!加了就是。当然,加了就加了,无非是撑一点罢了。关键是你怎么加?是盛到碗里加还是怎么加?当然,这是隐私,不妨告诉你:勺子一窊,就着锅喝掉!

共 29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为从“锅里还剩一勺粥,你如何处理?”开头引出文章的主题“饮食文化仪式化的探讨”。作者通过几个的例子,阐述古今中外不同的饮食文化,从古代讲究的御膳房到东北地区的简捷快爽;从西餐的繁杂礼仪到中餐的单纯简洁;从部队的严格规矩到民间的祭祀风俗,文章还引用了中国古典饮食的相关词句。最后作者就饮食文化仪式感的问题做了归纳:首先要尊重对方,随乡入俗,其次要简捷方便,第三要勤俭节约,杜绝浪费,饮食本该简而单之的生活问题,不必讲究复杂的仪式化。本文题材精练,思路开阔,是一篇值得推荐的精品文章。【责编:杨敏】【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21006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敏        2022-09-29 16:32:33
  本文是一篇关于饮食文化的文章,题材精练,思路开阔,是一篇值得推荐的精品文章!!!
看世间繁华,写人间沧桑。
2 楼        文友:野山梅        2022-09-29 16:47:08
  有趣的饮食文化文章!不过如今剩饭大都抛掉了,或者去养猪了!本来还是可以吃的,如今没得几个爱惜粮食的!
回复2 楼        文友:刘春        2022-09-29 17:37:06
  野山梅老师你好,握手!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9-29 16:50:44
  我学习好文了,我当兵时也是把剩下的一点儿加了,很好!学习妙文,可惜我就不会写这样的好文!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3 楼        文友:刘春        2022-09-29 17:37:26
  黄老师谦虚了,握手!
4 楼        文友:刘春        2022-09-29 17:36:01
  感谢杨敏老师的编按,辛苦,秋安!
老兵
5 楼        文友:刘春        2022-10-28 22:29:39
  当然,对于仪式感,不能一概否定,该有的仪式感,还是需要的。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那么人追求精神上的舒适,有一点精致的调剂,也是不错的。获得粗糙本身不是问题,
   ————————————————————————————————————————
   倒数第二段,“获得”应为“活得”,请那位老师修改过来,谢谢。
老兵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