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我们的少年时光(散文)
很想和孩子们对对话:你们现在衣食无忧,生活优渥。你们来到世上,睁开眼睛,面前就打开了一个五色斑斓的世界:你们在游乐场里、儿童乐园中徜徉;在琳琅满目的玩具城堡、装帧精致的童话图书,和无所不能的手机游戏中陶醉。你们现在所拥有的,有的曾经保留在我们早年的梦中。我们儿时相伴的,是一个缺吃少穿的贫瘠的世界。但并不缺少乐趣。那其乐融融的年少时光,是我们心头一道美丽的风景。
一
相比你们手机里的虚幻世界,我们的童年与大自然相伴。故乡的那条小河,用涓涓细流,润泽着故乡,也润泽了我的童年。每至酷热难耐的夏季,约上三五个小伙伴,一头扎进沁凉的小河里,尽情演绎着水上游戏,悠哉,快哉!
我们在水上的游戏有两个:一个叫“扎猫”,一个是“高台跳水”。“扎猫”近似潜水员潜水,把头和身体缩进水里,憋住一口气,在水底向前游。游得最快者最长者胜出,规则是中途不许露头换气。在这个游戏中我没有取胜过。游不多远,胸里便五内胀痛,只好夺命似的窜出水面。有一次不服气,在水里憋久了,竟然呛了几口河水。那带着土腥味的河水叫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的优势在另一个水上游戏——高台跳水中得到了发挥。这里没有体育比赛里的高台,只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小石桥。站在石桥一侧的护栏上,距离桥下水面有四米高的落差。我屏住呼吸,俯视着小河腾起的细细水花,纵身跃下。在离开桥栏的那一刻,两臂前伸,身体如一只矛插入水中。有时伙伴华子胆大,也想模仿我的动作。不是身子平拍到水面上,就是像根葱似的直戳水中,引来众伙伴的阵阵哄笑声。不过在“扎猫”中,华子可是佼佼者,真不知道它竟然能在水中会猫那么长时间。
二
你们一定觉得,比起你们在游乐场中的摩天轮和空中列车,我们的水中嬉戏太土,丝毫感觉不到刺激。但是,孩子们,我要说的是,人只有同大自然融为一体,才会有真正的乐趣。等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理解天人合一的道理。其实在我们儿时,大自然已经给我们太多的趣味和刺激,比如小时候去农田里捉蝈蝈,到庄稼地里淘气,就是既有趣又刺激的事。
蝈蝈它生长在夏季的灌木或草丛中,声音叫起来特别清脆悦耳,充满质感。我们儿时喜欢它,捉到后放在笼子里养着。蝈蝈有一个特性,越是在高温时候,它越是叫不停。所以我们只有在午后开始行动,才更容易捉到它。是时,七月流火,天地宛若一个巨大的烤箱,炙烤着我们娇嫩的身体。在密密的灌木中,寻着蝈蝈那嘶啦嘶啦的叫声,轻手轻脚的搜寻。身上的短衫早已被汗水浸透,顾不上抹一把脸上的汗水。叫声越来越近,却只闻其声,看不到目标。只因它那身黑墨绿“盔甲”与草木颜色无异,一时很难发现它。突然,他的叫声戛然而止,这是我们的行踪已被它发现。与此同时,我的一双锐利的眼睛已发现到了目标!距我半米远,一只肥大的蝈蝈正惊恐的迈开螳步,准备逃遁。我箭步向前,将它擒入掌中……
你们若对捉蝈蝈还不以为然,那就见识另一个新奇的活动吧,知道后肯定会让你们跃跃欲试。这本来是我们小时候的秘密,本不该“为外人道也“,你们听后也一定会觉得荒唐,就算让我们跟自己童年的顽皮道个别吧。
这个活动叫扒瓜,扒者,偷也。我们小时候儿,农村还是生产队建制,土地归生产队所有。夏季的土地上,除种植一定数量的五谷,还留出一些田地,栽种一些瓜秧。有西瓜、甜瓜和杓瓜。在炎热的夏季,这些瓜便是农人们消暑的上品,也成了我们小伙伴觊觎的目标。这些瓜田一般坐落在农田中央,四周是一人高的庄稼地。且瓜田中建有瓜棚,设专人昼夜看守。我们行动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午后,因此时骄阳似火,看瓜人昏昏欲睡。我们如电影中的游击队员那样,开始分几路人马穿越庄稼地,向瓜田进发。到了瓜田边缘,透过庄稼的缝隙向里张望。如若看到瓜地里有人忙碌,我们就按兵不动,静待时机;若是没有看瓜人踪影,料定午睡无疑。在华子的指挥下,我们开始了行动。进入瓜田,迅即脱掉短衫。寻觅那个头大的瓜,揪掉瓜蔓包在短衫里。不一会儿,那衣服里已盛不下再多的瓜时,便立即撤出。直到进入庄稼地里,那颗激烈跳动的心才慢慢平息下来。
三
如今,我们早已被你们认定是愚钝,情商低的一代,若是比起你们情窦未开,就对异性有着敏锐的感觉来说,我们确实自叹不如。但是,我们对亲情、友情的感悟,可能是你们所欠缺的。有一件少时亲身经历的事,可让你们略知一斑。
那是我刚入初中的时候,村里来了两个班的支农学生,他们来自于城市里的一所中学。那个时候还在倡导学生与工农相结合,到农民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便成为学校里的一件有意义的活动。这两个班的学生分住在全村的农户家中,我家的厢房中也住进了几名男生。在与他们交往的半个月时间里,我们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我现在还保留着一封信的底稿,是与他们别后一个月写的。它见证了曾与他们有过的交往,信是这样写的:
“秀文,你的来信我收到了,用欣喜若狂来形容此刻的心情一点不为过。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之间交往的经历是那么清晰,仿佛是在昨天,每每想起,总会有一种思念在其中,不知我们何时再相见。
你来信中提到我们的相识是多么惬意,我很有同感。自相识那天起,我们之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默契,这或许就是缘分。你人如其名,秀外而文静。你不像二黑那样张扬,也没有郝杰那么功利。每天见不到你,就感觉心像悬在半空。每天早上我们一起出发,我去上学,你们去农田里收割庄稼。你们整齐列队,俨然威武的士兵。等到你们收工回来,我也已放学回家。二黑,郝杰他俩如同散了架的机器,只有你虽满身灰土,却依旧自信从容。
秀文,你的口琴吹得那么好,让我一直钦佩不已。听着熟悉优美的旋律,从你的唇齿间飘出,我都被陶醉了……
离别之苦,在你们离开后的日子,我真切地尝到了。大概是第一次的品尝个中滋味:孤独、无助、苦闷,令人魂不守舍。你们走的当天,我曾幻想能发生点事,把你留住,哪怕只有一天。但是我知道,一切都无法改变了。就让我们把友谊珍藏心底,长大后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吧!”
孩子们,以上这些是我从记忆的河流中打捞出的几叶碎片,连同无数碎片一起编织成我少时的风景。虽比不上你们那样绚丽多姿,但它们早已嵌入我的心田,给我的生活以滋养,激励我走完无悔的人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童趣,戏水,扒瓜,捉蝈蝈,写情书,应该是70后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尤其是扒瓜那个描写,感同身受,只是我们那时候偷的常常是桃,梨等水果,一群小伙伴一起,即有恶作剧的意思,也有那时因物质匮乏而产生的种种不能满足口福之感,只好去偷别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