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时光】穿衣镜(征文·散文)
父亲离开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的家里一直保持了原来的样子,他种的仙人球照例在五月天气回暖后,搬到阳光最好的窗台上;他练字的墨池,毛笔,记事用的日历本守在原地;他定的报纸日日来到,一不留神,就塞满了小小的报箱;他喜欢的书籍,安放在写字台一侧;他画的体彩号码图挂在墙上,只是日期停在了他二次住院接受化疗的那月。
仙人球花逢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就会如期开放,党生日,父亲节,尤其父母农历六月二十七结婚纪念日那日开的二十七朵,母亲反反复复地数,数着数着眼睛就红了。她说,这花是你爸养了十多年的,有他的灵气,花开就是他在说,哦,我知道啦!
母亲这样说,我的耳畔仿佛真的响起父亲的说话声,但母亲日渐消沉的容颜,难以掩饰的伤感,总是在提醒我们,人走了,很多物品就不应该存留。于是,我们姐妹轮流上阵,这个说服母亲同意换了沙发,那个说家里的书桌该淘汰了,要把父亲常用的写字台搬到地下室,大姐在母亲的卧室量了许久,说,我家的衣柜要换,你这大衣柜别要了,放东西太少,还占地方。
换沙发时,母亲答应的最痛快,她说,老沙发是欧式的,坐人少,来的人多坐不下,尤其你们午休睡觉都两头翘,睡不舒服。不仅可以换,还要换一个好的。换书桌时,母亲细细摩挲玻璃板下压着的照片,都是父亲抱着我们的孩子拍摄的,那时还年轻的父亲真是意气风发,他每日伏案研究彩票或者看书,练字,都是看着这些图,他或许会想,正上学的年龄,家里穷,入了伍,现在退休在家了,可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买彩票也不为中大奖,就是图一个乐呵,还能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做贡献呢!
到了换大衣柜,本以为母亲会相当配合,但母亲却在讲说当年打衣柜的种种不易后,提出一个条件,把大衣柜上的镜子摘下来吧,这么多年看习惯了,没有不舒服。姐姐说,现在镜子样子很多呢!我买了包你满意。
我也以为,这本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打开京东,选购,下单,基本上隔日达,旧衣厨搬下去,新衣橱安放到位,穿衣镜也指定到位了。可未成想,第一次快递的镜子,居然碎了。母亲很是忧虑,说乱花钱,还不如之前的方便,第二次快递的镜子是完好的,母亲却为此大哭了一场。
下班回家的小妹不知所以,打电话问我和大姐,到底怎么惹着母亲了,怎么买个镜子还让她这么难过。
我也纳闷呀,怎么会如此呢?母亲一直在说,尺寸不合适,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能退就退了,看着不舒服。我想转天去看看,到底哪儿不合适,就是真不合适,按照平素母亲大度,包容的高姿态,这点小事也值得哭吗?
大姐也恼了,说花了钱落埋怨,要把镜子拿走,若母亲实在别扭,就把大衣柜再搬上来。
母亲抽噎着说不是这意思,可到底是啥意思,母亲就是不吐口说,小妹也弄不清到底是咋回事,事情一时间僵住了。
转天去到母亲家,母亲照例在厨房做饭,看着她有些笨拙地切菜、翻炒的样子,真是感慨锅台转的父亲在他生命最后时刻,几近严苛地教会了母亲做饭,是留给母亲最好的,最持久的守护。他知晓,我们再有孝心,也是各自有家,还是母亲自己会做饭,才是最实用的。父亲做饭手法是有些单一的,具体到任何菜系要放几片姜几片葱,味极鲜,生抽先放,出锅淋几滴香油,像军训一般整齐划一。
饭后特意跟母亲到她房间,佯称看她收拾的衣橱,学习一下咋鼓捣自己乱乱的小家。只见床单,被子,厚薄衣服叠成统一大小,分层而居,着实是容纳了之前大衣柜一倍的容量。我发自内心的夸赞一番,连说这水平太高,我实在学不来,请她去我家帮我叠衣服吧,母亲欣然应允。再看,衣柜朝向床,和床头柜之间的空隙,放着一面落地镜。
这镜子用着习惯吗?我问。
母亲站在镜子前,左转右转,只见镜子里映出她微胖的穿着兰花球球家居服的身影。
这不挺好呀,比之前的清楚多了。说着,我也站在她旁边,一起照。我比母亲高,胖,我俩前后站也好,并肩站也好,镜子都照不全。我穿了一条长裙,平时感觉挺好的,可在镜子里一看,本以为被遮住的粗腰,竟然一览无遗,就像一个面粉口袋一样,上下一笼粗。
你以后别穿这么肥的裙子了,本来就胖,这样显得更胖,穿得体一些,会显瘦,还利落。母亲指着镜中的我,你们的体型都随我,腿粗上身瘦,我跟你一样岁数时,还特别瘦!就是过了五十多不看孩子了,才长了肉。
以后我家也得买个全身镜,时不时照照,这么多年穿衣服,都是随意搭配,从不看全身效果,这样看,这衣服真不适合我。我这样说着,把母亲推到前面,还是你这样的合适,短上衣,八分裤,把咱体型的优点都露出来,缺点都遮住,我给你买衣服还是很靠谱的呀!
母亲阴郁一中午的脸,终于有了笑意,你们就是喜欢瞎折腾,我那么多衣服,你看,光夏天的,这边挂,那边叠,就有这么多了,能送我到老啦!可别乱花钱。这衣橱也是,想当年,谁家有大衣柜比现在的红木家具还骄傲呢,那大衣柜这么多年跟着我,从上板城到留村,又到了沧州后,咱也是搬了三次家,每次都小心翼翼的,衣柜腿,玻璃都保护得好好的,做衣柜时,咱们还在邢台,当时你爸说,要使劲攒钱,到时每个姑娘出嫁,都要陪送一个大衣柜,别看大衣柜样子落伍了,但都是纯木头,这么多年都不变形,现在,哎。
从母亲家出来后,赶紧给大姐打电话,说那大衣柜是咱爸许给咱们的陪嫁呢,她或许是想起老爸了。大姐听后也是轻叹一声,挂了电话。
回到家,打开衣橱,翻出所有的衣服,一一搭配着穿好,站在厕所的半身镜前看,纵使我站在镜子最远处,也很难看到全身。即便如此,我也发现我所购买的衣服,大多是不适合我的,只是达到了我喜欢纯棉、随意、宽松的基本条件,可却将我粗壮的腿部,宽厚的肩膀等缺点彻底暴露。
不仅我如此,丈夫和儿子也是一样,丈夫常上下衣配色不搭,他说,你买的时候也没想和谁搭配呀,所以就随意来了。儿子的衣服多是宽松版,他个高,随了奶奶,胖壮的体型随了我。上大学前都是穿校服,便服都是运动套装,上大学后,自己选了一些衣服,把颜色鲜艳的淘汰,留下黑白灰。上到大三,说不喜欢黑色了,想换浅色系,我陪他去买。他看中的,我说不好看,我说还行的,他不想要。我俩不欢而归。
把家里的衣物统统上身,我看,他照镜子,最后自己都无语了。也是缺点像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摆着,一点都显示不出年轻人的朝气。
一面我家没有的镜子,照出了我家三口共性的不懂穿着的缺点,我们都不约而同的有了挫败感。到底什么样的衣服是适合我们的呢?
或许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全身镜,穿着得体的衣服出门,并不仅仅是让看到的人感觉舒服,或许还是一种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展示吧!
把自己后知后觉的领悟说给母亲听,她笑着说我哪懂这么多,我就是舍不得那大衣柜,你想,那镜子里,曾经照过那么年轻的我和你爸呀,你爸少年时,从没有新衣服,都是捡拾哥哥穿小的,当兵再到工作后,一直穿制服,还是退休后,你们硬着买了几件穿衣外套,但看他穿过几次呀,他走时咱们收拾,大多还带着标签,他也不是不喜欢,就是喜欢穿那几件。其实我也是,每次看老照片,咱们身上所有的衣服,我都能说出多少尺布,谁做的,或者谁给的,你们谁穿过,又给了谁。那时穿上一件“新”衣服,你们就在这镜子前面左转右转呀,美得恨不得跑遍农场大院,让所有人都看到。还有你们小时,大衣柜旁常放一个板凳,你们坐在那儿,我挨个给你们编麻花辫,你们可不听话呢,总想梳什么马尾,我偏不给你弄,就是给你们每人编两个。我总想,衣柜还在,镜子还在,那么镜子里曾经的人们,都还在。
母亲说得清浅,我迟来读懂,她更怀念的,可能是粗衣衫的那个年代,和她并肩站在镜前,一起打拼日子的父亲。终究还是放不下的过往,无法言说的舍不得,憋得她伤心的哭。
那,要不,再换回来吗?我轻声问。不用呀,现在镜子挺好的,该放下的,终归要放下,老如此,你爸也不放心呀!
那日我穿了一条七分袖A版连衣裙,深色底色,加同色系竖条纹,束腰的设计,将我还算不太粗的腰身凸显出来,遮住了粗壮的双腿,并拉长了身材比例,使得身高的优势达到了瘦身的视觉效果。
这条裙子还不错,以后在家穿没人管你,但出门一定要照照镜子,上班,聚会会有不同,但相同的是穿着得体呀!
就是扬长避短呀!我说。
好吧,去买穿衣镜。
小镜子,大智慧。赞!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