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站在秋的路口(散文)
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一场秋雨后,天气断崖式由凉变冷,昨天短衫短裤,今天厚褂夹袄。无论你喜欢如否,岁月嬗变、四季轮回,大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深秋已至,冬天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了。
站在秋的路口,看回头路,几度春花开、几度夕阳红、几度暴风雨、几度秋月明。美好时节回想起来,总觉得是那样的短暂,那样的匆忙。仿佛人生也一样,看到儿子小胡子渐黑,看到孙女从小学里出来,想到自己快到退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时候,我想起俄罗斯的一首诗《短》——
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
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
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
这首诗的确让我感觉到,人生之短,短到来不及回味。总是觉得,刚过了春节,贴上的门联还未干透就到了端午,端午的粽叶还没晒干,中秋的月饼又端上了桌。这中秋的大螃蟹味道还没散去,新的一年又在向我们招手了!
父亲曾经说,日子难过难熬,那是那个时代的日子,缺吃少穿,当然盼着崭新的一天的到来,但哪一天是崭新的呢,母亲无法说清。现在有的是享不尽的好日子,只觉得过得快了些。
时间如白驹过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是觉得太快,领悟得太晚,总觉得还有许多的事情没有去做。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人生路上的亲情、友情、同事情、同学情、朋友情、战友情。因为一旦擦身而过,也许永不邂逅!
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从睁开眼睛到进入梦乡,常常来不及品味酸甜苦辣,烦恼忧愁,一个个今天已成昨日,明天的朝霞也已经升起。
人的一生,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一天天,一年年,亲人、朋友、老同学、老同事,一个个离我们远去。我们也终将告别我们的亲人、朋友、老同学、老同事。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过客。上车、下车,也许只是擦身而过,根本来不及思考,也许根本就没有留下思考的空间。然而,人终究要活的有意义才可称其为人,虽平平淡淡,也要既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他人才行。既然,昨天过去了,明天还未到,那就要活在当下,珍惜今天!
秋天,容易让人难受,毕竟是万物萧条的季节,是往寒冬行进的开始,但秋天在不同人的内心,是不一样的感受的,尤其是当下,秋天是金色早就胜过了萧条,有什么腹诽之词?称赞还来不及呢。站在秋天的出口,赶紧把握住精彩,才是人生的意义啊。
二
站在深秋的路口,活在感伤的季节里,不能让楚苦弥漫心房,抓住季节的尾巴,趁人生冬季还未到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不让人生冬天冷。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几年前,每每想到快要退休了,心里总是隐隐感到万分的不舍与焦急。不舍的是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份崇尚而执爱的职业即将与之告别。焦急的是如何多为社会多输送一些有用的人才。于是乎,备好课,上好课,成了每天生活的主旋律。办公桌前坐下来,心静下来,就一股脑儿批作业,改卷子。心相依,情相愿,心里和神情就不感到乏味与疲惫。以前,没有电脑,没有复印机,白天教书,晚上刻卷子,印讲义,经常通宵达旦,早上洗脸,看到满脸的油墨,便捧脸大笑,一笑,一夜的疲惫全无,年轻真好。那时候,没有复习资料,我把精读课文做卡片,建档案。剪贴、摘抄,觉得不错的资料就装进档案里。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建的档案有厚厚一袋,每一届上到这篇课文时,就得心应手,课堂发挥就能出神入化,吸引学生。备课,最重要的是备学生,因材施教,更要因人施教,课堂提问、作业布置都要有梯度,差生有了信心,均分自然上得来。教书是一项职业,更是一门艺术,既要有教书的本领,又要有师德的秉性。
想想我退休的时日也是在秋日,要对得起这个秋天,让秋天的金色更加灿烂,才是我的心意。这个出口,走进去就是休闲的日子,其实,我有千般的不愿,但时光总是给人以安排,我不能违背。那就从容地走进吧。带着最后的光束,这是我的初心,即使是流星拖着一抹光划过,也是有意义的。
那些年,秋天,是每一个开学季。我在秋天里等待的是一批批学子,每一个秋天都是充实而快乐的。那些教学上的琐事,在别人眼中,微不足道,而在我看来,却是迎接秋天的礼仪。秋天的路口,多么美好,一群学子站在他们的人生路口,他们在等待一位老师,老师,是他们心中的神圣,而我,就是送给他们神圣的天使。这个路口,我哪敢徘徊,哪敢犹豫。
有一个秋天的路口,一个学生的厄运来临。2016年的秋,班上有个姓倪的女生,五岁时,因车祸,父亲当场死亡,母亲双腿高位截取,后又改嫁,小女孩摔成脑震荡,从小就跟外婆生活。小女孩一天天长大,出了小学又进了中学,因脑有后遗症,一路走来,各科成绩都在一位数,不做作业,就是做了,字写得龙飞凤舞,老师也懒得批改。不知不觉到了初三年级。这一年我带她到政治课。她坐在最后一排,无精打采地趴在坐桌上,我开始注意到她,课后,她居然交了作业。字难辨,我却认真地批改。本子发下来,她惊喜地发现,老师改她的作业了,她高兴得不得了,觉得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于是,上课坐正了,眼睛盯着老师。第二次作业认真了许多,我更认真地批改,就这样,她越来越认真地做,我越来越改得细致,师生之间心灵有了默契。我设法找她的亮点,在班上表扬她。每次表扬她时,她那红扑扑的笑脸,就像五月的桃花,鲜艳灿烂。第一次月考,她考了13分,说实话,还是手下留情,重在鼓励。第二次17分、第三次21分、第四次33分……她一次次进步,我一次次表扬,她终于在鼓励、表扬中成长起来。第二学期三次中考模拟考试居然都及格了,最后一次中考,她破天荒地考了80分。尽管在班上是最后一名,但对于她来说,是成功、是卓越、是雄起。学校领导、同仁说,能把这样一个有智障的孩子教出这样的成绩来是一个奇迹。其实,这个例子告诉我,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公平对待,尤其差生或问题学生,更要呵护、关心、体贴。老师是学生的风景,学生是老师的风景。在学生眼里,老师的关心、呵护、帮助,是学生改变自己最原始的动力。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表扬,就能在幼小的心田里生出可爱的苗苗来,有阳光的普照,有雨水的滋润,就能长成参天大树。在老师的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不能以成绩论好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老师要给每一个学生出彩的机会。
在一个学生的人生路口处,老师是他的引路人。我至今还未做出的这份努力而感到自豪。在他的人生路口处,我没有放手,一直牵着他,向着人生的美好行进。
身为老师一生感到最幸福、最自豪的是:两千年语文中考全县第一,最近又连续三年政治中考全县第一,不奢望领导同行的赞誉,只求得“为人师表”的美誉和人生的价值,茫茫人海里还有曾经的学生在夸你,念叨你。百年盖棺的时候还有人称你是个“好老师”,足矣!
去年下半年,调到县教体局担任专职督学,并且是第五督学责任区的负责人,任职后,深感责任重大。把安全和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每个月,深入到中、小学包括幼儿园督查一次,推门听课成为常态,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每次督导写成书面报告呈报上级或有关部门。检查内容虽包罗万象,但工作有意义。
工作的调动,就像遇到了秋天的路口,我不能挺住脚步欣赏路口的秋光,我必须不负秋色,为自己已经到了人生之秋而添彩,就像秋天里烧红的枫叶,点亮一个山坡,点亮我的下半程。
三
站在深秋的路口,不再留恋白浪滔天的江河大海,只想静静地欣赏一湖的涟漪。望着西下的太阳,宏愿如同深涧的溪水渐渐干涸在深秋里。工作之外,只能选择几样事打发时光,聊以慰藉或是丰富生活。
打牌?打牌不行,血压高,不能长坐,也不能熬夜,更怕扫了别人的兴致。
垂钓?垂钓不行,身边的小河,白色垃圾随风晃荡,浊水无鱼,也怕坏了心情。到私人鱼塘钓情感鱼,钓多了又伤了情感;钓高价鱼,几回下来钓鱼的情趣荡然全无。
写作?写作不行,且不说文化素养不行,人生阅历也不行,就是戴上两百多度的老花眼镜对着电脑荧光屏敲打文字,几年下来,恐怕也成了睁眼瞎。十年前,也弄了张“作协”的身份证书,最终成了摆设。
三年前,葛公成立了诗词社,我也踊跃报了名,一时兴起,写了上百首诗,选上几首发到诗词群里,结果因不懂平仄,被行家指点,羞得我再不敢再冒泡,只好潜到水里。
还是练练书法吧,练书法好,不仅修心养性,还能在群里结交志同道合者,偶尔还能见到一两个粉丝。从儿时的描红,到批林批孔用毛笔写专栏;从单位领导莅临写欢迎标语,到老家农村春节写对联,多少还有点毛笔字的功底。不过,我从未临帖,所以许多字凭自己想象来写,没有章法。去年,群里一位书法老师问我,“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草写“齐”,有这样草写的吗?吓得我一个多月不敢写字发表。不过,从这时起,我开始临帖了。
记得2015年秋天,学校组织体检。体检报告单下来,有12项指标超标,身体亮起红灯。名中医王宝来先生,不仅给了我一个中医治疗的方案,还给了我一个锻炼身体的忠告。从那年的深秋开始,我便开始锻炼。每天早起,跑步、做操,锻炼结束后,一杯清茶,心神安稳后便展纸练字。年复一年,身心爽歪歪,岁月乐陶陶。
今年五月,无意间撞进了“江山文学”网络平台,里面有几十个文学社团。走进去,仿佛进百花园,有小说、诗歌、散文、戏曲等。不知不觉阅读起来,读着读者,热血开始沸腾,写作的火焰又燃烧起来。选择“东篱采菊”社团,开始投稿,一篇现代诗来试水,一炮中的,还是社长怀才抱器老师亲自编按发表,信心倍增。后改写散文,录用率很高,两个月后,成为东篱的编辑和评论员,荣幸之至。现在,上班之余,不是创作,就是编文、写评论,每天乐此不疲,五个月来,发表25篇,有9篇精品。受社团领导的信任,还写了社团九月份的总结。感觉文学的梦,像长了翅膀一样,在蓝天上翱翔。此时,正逢秋色,在秋天这个路口,我找到了可以让我缠绵流连的地方,人生的后半程可以有很多种过法,我现在用文学表现生活,唤醒内心,这是一个最好的路口,也是情感最好的出口,释放文字的热量,温暖我的后半生。
站在深秋的路口,莫想满天的飞雪和呼啸的寒风。心定,人生的冬天一样地安详。其实飞雪也是一道靓丽的冬景。温和的冬阳也一样让你享受大自然的温情。
品匝秋味,畅想冬日,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是啊,人生短短几个秋,有时睁眼闭眼间,世界就变了样,所以,珍惜每一天,守住眼前的幸福,不醉不罢休。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吴老师深爱自己的岗位,深爱自己的学生。在人生之秋,更加想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把更多知识与理念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以此,不负时光不负岗位不负学生。作为一个老师,吴老师无疑是非常优秀的,不仅因材施教,更懂得因人施教。对每一个学生都施之以学,以善,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之发散,因此教学路上屡屡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
闲来之余,怎么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把日子过成诗与远方。经多方尝试,吴老师找到了自己的志趣所在,有缘来到江山,来到东篱文学社团,与志同道和者一起走在文学的路上。放眼前方,风光无限,快乐与美好同行。
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人生最重要的是莫过于内心描画什么。年龄永远只是一个数字的叠加,心是一颗树,愈长愈葳蕤,愈长愈挺拔。一篇心声之文,情真意切,老师可能更善于赤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宣传正能量。
“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说的真好,人,总要有追求,只要有精气神在,老了,依然闪烁光芒。就像怀才老师那样,耕耘不断,精品不断。抒发了自己,教诲了别人。令人起敬。再次感谢素心老师的鼓励,秋日问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