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舅家记忆(散文)

精品 【菊韵】舅家记忆(散文)


作者:渭水湍湍 白丁,54.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19发表时间:2022-10-12 10:35:14

我幼年的时候,舅家还是一户富贵人家,拥有清朝时期的老宅第,年代尽管已经久远,但豪华气派的建筑难免使人联想到显赫和旧时的人文风尚。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有幸是在舅家度过的,舅家环境对我性格和思想地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每当回忆起舅家昔日的光景,不知为何,我总是停留在幼时的记忆里难以自拔。这记忆中的画面美不胜收,令人仿佛置身阳春三月的美景中,享受到的不仅有阳光、田畴、水、花草虫鱼等赏心悦目的直观景物,而且含着有如音乐绘画般的艺术熏陶。
   舅家的宅院坐北面南,临着街道,位于村子中心。西侧是三间菜园,隔街正对的还有三间私塾的院落,院落南端是北方民风的地坑窑洞。正宅的门房是五间敞厅的大房,据说过去用做马房。第二进又是五间敞厅的大房,在东边靠壁的位置摆放有香案,上面供奉着财神和土地神。这第二进的大厅是款待宾客的地方。直到第三进才是住人的处所,那是一所完整的四合院建筑,地基高出前半院足足有一米多,正面只设一间两开的大门供人出进,其余部分只有墙壁高处的几个小窗户。人沿石阶步入四合院的门首,会看到天井、回廊、东西厢房,以及高大峻丽的堂屋。堂屋用做厨房和餐厅。那里有明净如玉的各种瓷器和古色古香的各式家俱。厨房以外的墙壁上缀满字画,以中堂样式居多。在后壁偏西的地方开有一道小门,打开小门就走进了舅家的后花园,那里育有许多名贵的花木,沿墙还栽了几笼竹子。墙外有远远的山脉横亘着。通过围墙上开着的小门直通田畴,田畴尽了的地方就是山脉的地方。
   记得是暮春时节,天日格外晴明。中午在屋呆厌了,一走出园门,看见一户外地来的养蜂人家的大姑娘背着手站在苹果树旁的小径上对着远处的油菜花地了望。她穿着粉红的春衫,兰色的牛仔裤,身材健美而挺拔。粉红的手掌带着海棠花的颜色。我的心中瞬间荡起了美的涟漪,觉得她俨然就是春的仙子。没有惊动她。回身时,稚嫩的竹尾在暖风中不住地摇动。
   母亲每回带我来舅家,始终是住在西厢房最南端一间大小的房子,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白壁上,室内分外明亮。居室门外是四丈长的客厅。东头靠壁是一张桐木制作的雕花大床。旁边有一套八仙桌椅,木质坚硬,底色呈着枣木样的红色。天井南端立着两根露天柱子,下面圆形的柱顶石表面花纹十分精美。天井下端的地面部分一概用条形的大青石砌就,严丝合缝,表面光洁油润。所有屋子面向天井都开有门窗,门是带有雕刻图案的格子门,窗是方框子糊着透光的白纸。
   居住在这深邃的四合院内,听不到前门大街上的喧嚣,面对着既宏阔又呈现着中国古典美学风格雕梁画栋一般的精美建筑,人的内心极易被熏陶到轻灵的境地,产生恬静的美感。而房屋以及陈设传给人直接的感觉是:雍容典雅,和谐统一。我最初心性的养成离不开这住宅潜默化的作用,当然还有多位亲人的亲切教导。外婆是一位刚强聪慧的老人,中等个子,做事严谨用心,乐善好施,是家庭支柱性的人物。外祖父淡薄名利,生性随和,平日里只经心花卉烟酒等,有关家务经济漠不关心。平日里乐哈哈的像一尊弥勒佛,喜欢和小孩子逗乐。那时的二姨已经出嫁,只剩着最小的三姨还处在闺阁中。三姨和二姨一样聪明自信,性格开朗。当时的三姨尚不足16岁,可是几乎所有的女工,无一不精熟。言谈举止落落大方,带有富贵人家天生的庄重和温和气质。来向三姨提亲的人家很多,然而却没有让三姨中意的。外婆劝导三姨常说的口头禅是“择人要高,但不能求全责备”。最终三姨选定了南坊镇一户人家。姨母以外我还有一位舅舅,他比我母亲年长,少时曾患过严重的病症,智力略受影响,他为人忠厚老实,没有一丝一亳的私心杂念,简直就是超越时代忘却自我的人物。舅舅膝下是小我两岁的表弟,敏捷快活,机灵懂事。
   据我所见,整个米仓村的古建筑群属舅舅家最为堂皇气派,最为宏大。幼时,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舅家的祖上靠什么营生积攒了钱财,从而出人头地建设了如此文明阔气的府第?这对于还处在七十年代贫穷落后的农村人来说,无疑是非常乐于知道的。
   我时常去问母亲,总被母亲打断,说长辈的事不是小孩应当知道的。不料,她的话更使我陡增困惑,母亲心里似乎有所顾忌。但我终究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又一次寻问时,恰巧被外婆撞见了。外婆数落母亲说:“孩子慢慢懂事了,应该让他知道外祖父家的往事,日后方可发扬仁德,继承家风。”到此,母亲才向我讲述了外祖父家的历史。原来外祖家。曾出过两个大贤才。一位是母亲的曾祖康启轩公,人称神医的十六先生,一位是十六先生的父亲。这宅第是十六先生的父亲在中年时聘请能工巧匠建造的。相传他老人家靠粜纳五谷发了财,并带动全村走上了粮食贩卖的商道。有关村名的由来或许与之相关。至于母亲对我三缄其口的原因,后来才知道当时正值文革时期,母亲本能的谨小慎微。
   舅家的祖上天分高,人又自律勤勉,按理后继者还会进一步光大家业。殊料,中途却夭折在婚姻配对上。旧时代人们的等级观念很强,结亲讲究门当户对。依母亲高祖时期的显耀家世,方圆几十里能够匹配的人家寥寥无几;论门庭似乎只有凉马王姓的一户适宜结秦晋之好。事有凑巧,当母亲的高祖为秀才儿子的婚姻大事刚开始上心的时候,却不想凉马这闻名暇迩的大户主动遣媒人来上门提亲。封建时代的女子在未出嫁以前,行动是受着层层束缚的,为限制自由要求女性自小开始缠脚,要做到“三寸金莲”。美其名曰施以礼法,其实是对女性身心的严重摧残。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富商巨贾,任何家庭出身的女性,在严酷的封建礼教面前都不能逃脱。愈是有门楣的愈是讲究。因而女子在未出阁以前,想在大庭广众面前抛头露面那是万不可能的,终年画地为牢似的被禁闭在水泄不通的深宅大院足不出户。提亲的媒人向舅家老祖啧啧称赞的这位少女,当然是谁也没有见过面的。媒妁之言是否真实可信,不用说谁也无法知晓。但凭这户人家在社会上的名望,应当可以信以为真。两家的婚姻关系于是瞬间便被确定下来。然而,等到迎娶过来时,才明白竟是娶了一只“黑猫”。“黑猫”是我们乡间的俗语,借代上当受骗。它譬喻的是在市场上隔着口袋买猫,交定要白猫,对方信誓旦旦地表白就是白猫,然而等拿回家打开一着,却是只黑猫。
   这位女性被娶回家,自然是令所有人大失所望的。人言之不可轻信,由此可见一斑。这位女性要说是十足的脑残,倒也不是,总之智力远低于常人,对她发泄怒火吧,蒙骗人的罪责毕竟不是她干的,她只不过是被她的父族总算成功地嫁了出去,两且嫁的是非比寻常的顶戴人家。这闪耀着秀才顶戴光华的人家,碰巧又是封建礼教的楷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经地义,是不能违抗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即使遭媒人谎言欺骗,但终竟是在人山人海场景中轰轰烈烈地娶进了家门的。狠心抛弃的话不仅使男方名誉扫地,还会逼死新娘。因而这位女性嫁到书香与粮商之家,也就走了神运。既没受虐待还养尊处优地被尊为夫人。那时家中所有的男工女婢也没人敢私下窃窃私语。怕是受着良好环境地陶养,据说这位女性到老时,智力已增长到与常人无异。说到这里,无论是谁也都会发出感慨,当时良好的封建家庭,具有接收和疗养社会残昧的作用和贡献。母亲的曾祖康启轩公,也果真是令人称奇的伟男儿,他没有因婚配的失意而自暴自弃,反而用诸葛亮有意娶了一位丑陋又笨拙的女性来自况。随后,他的兴趣爱好也发生了转变,开始学习起医书来了。并且异常勤奋,有如他少年时代在私塾里一样用功。不舍昼夜,废寝忘食。经过数十年如一日地勤奋,他终于无师自通地通晓了高深的医理和各种中草药的属性,同时也在自己身上揣摩会了把脉。于是他开始尝试为群众治病。凭其秀才的身份、德行高尚的影响,人们仰慕他、信任他、热爱他。有了病都去找他,他的药方倒是出奇的简单,而且药量又极小,可是对治病却立竿见影。这在同行中,绝无仅有,可谓卓尔不凡。于是人们把他尊为神医,广泛传颂他神奇的医术才干。许许多多年老人的沉疴都被他治好了。这其中不乏政界人士,例如老省长赵寿山,县长魏光祖。相识后还与其结为益友。他的名气被人传播到了很远的地方,因而连千里外的病人也跋山涉水赶了来。各种疑难杂症无不被一一攻克,远道而来的病人喜出望外,喜极而泣,回去后奔走相告。他不但用心治疗患者的病痛,而且还对贫寒的人免费提供食宿,免收药物费。群众感恩他的功德,不提名字,敬呼为十六先生。母亲回忆在她刚能记事的时候,曾祖已经到了耄耋之年,然而每天大清早当外婆一打开大门的时候,门外看病的来客还是云集如同市场。那时老人看病,不再“望闻问切”,只叫病人简单介绍三言两语即可,几乎同时给出药方来。所以纵然每天人山人海,也能不失所望一一诊视完毕。而疗效呢,就在这匆匆之下总叫病人惊叹为遇见了华佗。康启轩公在世八十八岁,倾注六十年精力不懈救世疾苦。被他医好的患者不计其数,然而为非作歹的恶人想要享受到老先生医术的恩泽却比登天还难。据说大名鼎鼎的土匪头子吕十三曾三番五次登门,并送重金要求看病,都被老人断然拒绝。老人后期分文不收的慷慨为人称道,先生的仁德慈恩千古流传。村中同期和他一样出名的还有同辈的四先生康养正公,公为三原宏道书院教授。他的同窗好友有名人宋伯鲁、李仪祉、于右任等。听了母亲动情地讲述,我不禁觉得很光荣,似乎就象是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受到了人们的夸赞一样,心里乐滋滋的。此后,外婆又向我和母亲讲述了许多关于米仓村的见闻。原来这个小小的村落在过去竟是一个乡绅级的庄园。村四周筑有高高的围墙,称作园子城。北门口有巍峨的城门楼子,坐东向西。南城门的城墙上建有高高的嘹望台。城外的东南脚还有九米多高的魁星楼,内部塑有老子的座像。遥相呼应的西南脚是香火隆胜的庙宇,供的神仙是关公。那眼很有名且全村唯一的水井的位置就在庙西北附近。村上人才优异,道光年间的六知县康荣丰颇有名,有关他断案的能耐最为后人津津乐道。也就在这道光年间,村上先后涌现了康大成、康绳武两位武举。等到光绪年间,又出一位武举,名叫康明德。村上现存文物不少。有石碑九尊,且都带有赑屃,石羊十个,石旗杆三对,参天古槐四株,更有一株全县闻名的白杨树。
   外婆讲述的人和物,先贤当然早已做古了,就是那城墙、魁星搂、庙宇以及白杨树也不见了踪影。可是其余东西都还安然地存在着。那眼水井就位于大姑家门前不远处。井口用乌色的青石砌就,井壁的石缝间生有形态十好看的小草,奇怪的是长年也不见其增长。井水异常清冽甘甜,用来烹茶,那股清香味儿是绝无仅有地醉人。村上逢着庙会或唱戏的时候,卖茶水的师傅就地取材,常汲取井水煮茶以供享游人。到这时如果会着了亲友最好的享乐莫过于去井边的柿树园子饮茶。园地树木稀疏,场地又大,卖小吃的小商贩多集中在这儿。当你一边悠闲地坐着慢慢用茶,一边海空天阔地聊家长。此时面对的景物,一面是村南村西碧绿无涯生机勃勃的田野,一面是游人如织的乡村古会会场,这时你的心情无疑是十分愉悦的。夹之又有四五月间明媚的阳光透过新绿的树枝缝隙斑驳地照在身上,不冷不热,真是再惬意不过的享受。
   遇见有人正打水时,会看见水桶滴着明珠从井口缓缓升起来,很是新鲜有趣。俯在井沿上会听见“叮咚”的滴水声,让人觉得十分悦耳动听,同时也感知到了井下的深邃幽静。在那庙宇的旧址上年年都要唱几次大戏。时间不是春夏之交就是学生处在暑假的当儿。舅家早年收留了一位无父无母的孤儿,名叫康龙儿。虽然姓康,但不是他们村上的人。这康龙儿说话办事十分勤敏快活,生性又善良爱人。凡是遇着唱戏,都是由他领着我去的,戏场上人太多根本看不见,康龙儿便把我擎在他的颈上。他那时顶多十七八岁,但个子已与成年人相差无几。那时的我也怕有了五六岁。曾清楚地记得有一回演的是川戏《游金河》,说的是一位富家公子在河面弄舟,舟覆落水,被神人搭救引入龙宫,后来与龙王女儿配对成亲的事。自从有了这次接触以后,我对清洁的流水,无论多与少不自禁地总要生出莫名的幻想来,仿佛它们都源自龙宫。这康龙儿十分爱我,带我逛遍了村子的角角落落,还教我认识了许多昆虫和动植物。
   那颗名扬四海的白杨树,听母亲和外婆说,在58年的时候,卖给了叱干镇综合厂。为伐木取材,据说动用了两台拖拉机,一百多号人,光百米的大绳就用了七八条。起初人们猜想这过于庞大的巨木,内部轴心毫无疑问已经腐朽。这当然是按平时的经验得出的判断。可是当把直径1.5米的圆木锯断时,里外竟是一个样,木质出奇的好。此木虽然为人类做了奉献,但村中的人们无不因为失取它而感到惋惜。据测量树冠直径32米,树高65米,主干直径1.5米。昔日它还在的时候,人们进城回家尚在五十里外就会看到它的轮廓,使步行回家的人如睹家园,顿时倍增脚力,克服长途奔走的疲劳。如今,处在归途的人们失取了走夜路的勇气和力量。村落失取了成群鸟雀的欢声,失去了有意无意地邂逅。失去了时有白鹤或什么不知名的大鸟的光临。失去了家乡地里标志的名片。
   这白杨树还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原始树种,稀奇珍贵。它形体高大,躯干光滑发白,树冠又只生长在顶端,丰姿十分出众。不像一般的树木周身生枝,乱成一丛。它愈是高大,树身越是端直。树龄一旦过了五十年,树冠底部位置的老枝就会平行着地面生长。然而决不下垂开来以示老态,相反树龄越大,越是显得风华正茂,昂首向上挺立的姿势越发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另外,它的树冠也不像平常的树冠生得密不透风,而是疏密有度,保证了所有叶片对于阳光的尽情摄取。它的叶片也与众不同,厚大而叶柄又长,当你凑近它对着高高的树冠来仰望时,会注意到它的每片叶子其实是耷拉着,稍遇微风就会晃动。这显然是缘于叶柄长叶片重的原因。深思一下,其实这包含着妙用,一般的害虫要想附着在这极易摇摆的叶子上,谈何容易,偶与稍大的风力,叶片就会剧烈摇摆,相互间难免互相拍打,侵袭的害虫不是被抖落就是被拍打磨擦而死。它横着的主枝,以及无与伦比的高大自然吸引了无数的鸟雀,成了它们夜间安全的栖息地。被伐走的这颗位于村北高地上的老白杨树,树龄据数年轮已是180岁的高寿了,然而它的生命依然还很年轻。它内心的木质不就是有力的证明么?再者,听人说那参天的树冠也没有一二枯枝败叶出现。这样别具一格的白杨树,只可惜全村独一无二。全村对它的怀念自然刻骨铭心。
   时光流逝,往事如烟。时至2022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已从昔日的黄发小儿长到了鬓发斑白的人。我舅家的外婆,舅爷,舅舅都已先后永别我们而去了,连同可亲可爱的康龙儿也因病离世了。那所老宅子到后来也变成了风雨飘摇的危房,最终被表弟康团结拆除建了新房。村上唱大戏的旧俗也早被拋弃了。母亲和两位姨母常常不自禁地总要向我和表弟感叹:“要使咱们的老医生还活着,康龙儿的病就不怕救不下!”——是的,他老人家即就是不能长命百岁,只要他的医术能够被人继承,该有多好!只可惜跟着老人学习了多年的几位徒弟终究没能学到师傅的本领,成了平庸的医生,只能去诊治一般的疾病。
   不知何故,几十年间,我每每在梦中总梦见自己学了医,而且成了神医,夜以继日地为群众看着病。那位可亲可爱的康龙儿哥哥也活转了过来,舅舅、外婆、外爷也都活转了过来,他们始终陪伴着我,不是忙着取药就是外出采药。——世间不再有看不好的病,不再有穷人没处看病。

共 609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舅家老宅,古色古香,雕梁画栋,唯美大气,雍容典雅,和谐统一。保留着关中地区独特的文化元素,见证着厚重的历史,彰显着耕读人家的乡土风情和传统美学气质。走过百年沧桑的老宅,被岁月在身上刻画了无数痕迹,留下了诸多离奇并充满诱惑的故事,也留下作者少年时代的梦想与回忆…… 时光流逝,往事如烟。作者已鬓发斑白,那梦牵魂绕的舅家老宅已被拆除了,老宅里住过的外婆、舅爷等亲人一一离世,就连村里唱大戏的旧俗也被抛弃,儿时温馨美好的情景,难以再现,怎能不让人感伤……只能在梦里成为神医,让亲人都活转回来,让百姓不再有看不好的病!读到这里,编者泪眼婆娑,深受感动,这就是一篇好文章的魅力。佳作,倾情推荐品读。【责编:乐歌】【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1014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22-10-12 12:57:58
  具有传奇色彩的舅家老宅,美观大方,气势不凡,令人神往。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 楼        文友:渭水湍湍        2022-10-12 18:10:54
  感谢社长在百忙之中仍挤时间来编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