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丰收(小小说)
同学群里班长问,最近哥几个都忙不,找个空咱再聚聚?
说是群,其实群员就五个人。二十年前在清水一中毕业时,班长吴鹏,也就是我们老大对我们八个人说,同窗三载,今日就要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希望以后每年我们都能抽空聚聚,不要一毕业都杳无音讯,消失在人海中。
吴鹏爱好文学,在我们学校创建过一份小报,但因学校不肯为我们免费印刷,只出过两期就夭折了。我们七个忠心耿耿的追随者一直团结在吴鹏周围。因他成绩好,在班里也极有号召力,我们便尊他为老大。
那个年代高考严苛,我们那所高中每年能考上大学的人只有凤毛麟角。那一届,连学习最好的吴鹏都落榜。他复读一年终于考取了一所心仪的大学,如今已经是教授级别的人了。那时候也没有电话能互相联系,毕业后没两年我们就都失联了,老大当初说的每年抽空聚聚的话也成了空谈。
但老大毕竟是老大,自己荣耀半生,也没彻底忘了当年我们那些爱好文学的同学。前几年他费劲周折,终于找到了五个老同学,怕以后再失联,便建了一个兄弟微信群,工作不忙了就出来闲聊几句,放松了心情,也增进了友谊。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当年的承诺,兄弟们每年都抽空聚聚,虽然人少,也算是我们的同学会吧。
五个兄弟中,老大最为风光,在省城某大学当教授。老二陆建超毕业后参了军,几年前才退伍转业到市林业局工作。老三李生财天生有财,早在十几年前就成了包工头,在城里有车有房,日子过得多提有多滋润。只有我和老四,一个开出租车,一个种地,最没出息了。虽然只是五个人的微信群,老大他们几个也从不用身份和钱财来显摆,我不知道种地的老四啥心情,反正我自己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自卑感,除非群里老大点名喊,我是不会主动出去说话的。老四刘忠上学时就木讷,结婚后因为老婆体弱多病,他一直在老家种地,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自然艰难。他跟我一样少言寡语,但老大每年张罗聚会的时候,他也没有找借口缺席过。
前几次聚会,是老大、老二、老三轮流坐庄,聚会地点都是在豪华的大酒店的包厢里。老大说,不是我们腐败奢侈,咱兄弟辛苦打拼半辈子,都不敢稍稍放纵一下自己,就借同学聚会的名义,大吃大喝一顿,泡个澡,洗个脚,嗨嗨歌,也算没白活吧。其实我和老四心里都明白,这是老大他们仨商量好的,让我们这两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兄弟也享受一下高质量的生活,开开眼,而绝非炫耀和施舍。
心里明白归明白,同样是七尺男儿,谁没点血性和骨气,每次都心安理得享受别人的恩惠呢。去年聚会时,我早就做好了打算,在大家酒意正浓时,我假装去上厕所,早早到前台买了单。因为是吃饭、桑拿、足浴、嗨歌一条龙服务,三千八的价格算是中档的。我一天累死累活开出租车,也挣不上多少钱。但为了男人的自尊和兄弟情义,我付账的时候一点都没心疼的,甚至为自己的小聪明得意。老大他们三个知道我偷偷结了账,都装作若无其事地没吭声,我回家后才发现,我包里多了四千块钱。不用问也知道,是老大他们塞的。我知道还也还不回去,就跟老四打电话说了,老四憨憨地笑笑说,兄弟情义,咱就领了吧。但今年的聚会,这个难题,是不是要落到老四头上了呢?
果然,老大的话音刚落,老四刘忠出来了,先发了一个大大的笑脸,又问了一声兄弟们好。老二老三也紧跟着出来问好,我自然不能躲着,也出来打了招呼。
既然兄弟们都在,就赶紧商量一下今年咱们聚会的日子吧。老大开门见山点明主题。
大哥,今年的聚会就让我来准备可以不?
老四又是第一个接住了老大的话茬。想来也是和我怀着一样的心情吧。
老四、老五,你们俩兄弟就别跟哥哥们客气了,这么多年过去,咱兄弟们能再聚到一起不容易,聚会的事,有咱哥仨呢,你们不用操心的。
就是就是,你俩不用管,今年的聚会我来操办。
老二、老三直接用语音说。
都别争,有大哥呢,你们商量时间地点就行。
我没言语,等待老四怎么回复。
各位哥哥别急听我说,这几年跟着你们大世面也见过了,今年请你们回农村看看,欣赏欣赏田园风光,尝尝营养健康、绿色环保的农家菜、土特产可好?
短暂的沉默后,老大一锤定音,今年的聚会,就去老四家里。
一周后,我们四个人来到了老四的家乡,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当年我们读书的清水一中在县城,老大、老二是城里人,老三和我家是郊区的,只有老四刘忠是寄宿生。只听说他家在山区,感觉应该是贫困地区,没想到如今的农村早已是今非昔比,蜿蜒盘旋的公路两边,青山绿水环绕,一栋栋三层小洋楼隐在茂密的树丛中,恍若眼前就是梦幻中的桃花源了。
刘忠把我们迎到他家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喝着香喷喷的雨前茶,吃着一桌子精致味美的农家菜肴,品着他家自酿的甘醇葡萄酒,连住在省城的大教授都连连惊叹:老四,想不到咱弟兄几个,你才是生活得最好的那一个。
老四依然憨憨地笑着,他告诉我们,十几年前,他们的这里还属于贫困落后的山区,光靠种点麦子玉米连供孩子读书都紧巴巴的。多亏这些年国家的扶贫政策好,他在后山承包的十几亩荒地现在早已经是郁郁葱葱的花椒林、核桃林,每年光卖花椒和山核桃就能收入十几万,再加上种植药材,发展养殖业,如今他们村家家户户都住上新楼房,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趁着酒兴,老四陪我们去后山看他的花椒林,现在已经是花椒成熟的季节,那满山满树红艳艳的花椒,映照着新时代农民富裕红火的日子,才真正让人羡慕。
临走时,我们车里都塞满了老四送的土特产。而最大的惊喜,是老四从书架上取下来送给我们每个人的两本书。一本散文集《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本诗集《仰望星空》。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刘忠。从扉页的简介上我们才知道,刘忠这些年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了很多作品,加入了省作协,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农民作家了。
兄弟,谢谢你!替我们圆了曾经的文学梦。
我们五兄弟紧紧拥抱在一起,又一次热血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