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我和梦园(散文)
一个创业的人,永远有着自己的梦。我就沉浸把自己的小店名字叫作“梦园”。
一
“梦园”与我相守的十年中,见证着我生命里走过的艰困岁月。默默承受着失望和冷落,殷殷地呼唤着希望与繁荣。我们相携走过坎坷,迈向坦途,在我生命的旅途中留下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梦园,让我结束了下岗后颠沛流离的生活。遥想那些年,不堪回首。早在下岗之初,从无数个肯定到否定的思考中,有过经商办店的选项,无奈终被否定。原因简单而又无可逆转:缺少资金。在经历了屡屡失败后,我更是囊空如洗。在决定开店后,只好拉下脸来,向亲友们东挪西凑,拆借资金。好在我选择的经营项目是殡葬用品,所需成本不高,可以在启动后慢慢补充货品。
说到开店,我对殡葬用品经营有着细节上的考虑。我这个人,最容易同情别人,而且关注细节,一定会感动那些家有丧事的客户。这个意思,我不敢对人说,和妻子曾经唠叨过,她觉得这是个禁区,一提就容易悲伤,所以也开了头就无话可言了。
说到小店用梦园冠名,其中的缘由或许有些浪漫。本来,这是一篇散文的篇名,是我喜爱的作家贺平所写。这篇文章是作者在豫西铁门镇千唐博物馆游览时的自身感受。博物馆收集了1000多块唐代宫女的墓志铭,上面记载有宫女的生卒年月和简介。他们活在哀怨和寂寞里,纵有千般锦绣,无处释放,只好幻化在梦中。作者称其为“睡着的1000多个逝去的梦”,故此称为梦园。作者化实为虚,发古之幽思,把那些逝去的梦写得生动而传神。我泊来此名有着异曲同工之念在其中:店内所经营的物品既然跟逝者相关,就让他们在西赴奈何桥之前,怀着未尽的梦想,在梦园这个驿站整装待发吧。此其一。其二,我下岗数年,未曾找到自己的位置。惟愿小店成为圆我梦想之所。“园”即圆,取其谐音。
在经过了选址、租房和装修以及充货的前期准备后,小店开张营业。梦园与我走上的漫漫的圆梦之旅。前面的路一切都是未知。
二
小店开业,既无庆典,也没有仪式,倏忽间,梦园便悄然跻身于这个小城之中。仿佛天外来客,在世人的冷漠与观望中开始了静静的等候。近两个月的时间,他没有候到一位客人。是我开业时的不事张扬,而被人们解读为不够热情,便以此遭遇冷遇?时已初冬,我的心里那团火也在渐渐冷却……货架上摆放的物品,已然失去了刚开业时的兴致;那些花圈、花篮也在隐隐地褪着颜色……
与梦园形成对比的是,同一条街上,相距不到百米的一家寿衣店的生意却是异常红火。
站在门前,我会看到每天从那家店里进出的顾客和售出的物品,内心渐起波澜。选址的时候,曾有好心人提醒过我:同行是冤家。人家是开了好几年的老店,你会遭人算计的。当时并没有多想。只是寻思,去了庙堂虽说不一定都是烧香的,也未必会有拆庙的吧?况且,同行之间总可以互补吧。以后的事实证明,我对叵测的人心估计不足,梦园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时光漫不经心地在时空隧道里缓缓移动,那么从容,闲适,可我的内心,每天都承受着从希望到失望潮水的冲击。在煎熬中度过两个月后,梦园终于迎来第一位客人。他不是寻常的顾客,而是以后被我奉为贵人的朋友。他姓张,老张曾在煤矿上任过采煤区的区长,退休后介入殡葬业,成为一名操办。他为人谦和,谈吐优雅,有着一个企业管理者的素养。在我的梦园孤立无援、饱受煎熬的时候,是他的到来才使生意渐渐好转。我们在企业有着相似的经历,惺惺相惜。他与我一起分析行业的现状,用企业中遇过的难题做实例,启发我进行同位思考,渐渐我从苦闷和绝望中走了出来。
一天深夜,我被一阵急促的门铃声惊醒,起身打开门。门外站着一男一女两个人,面色焦急。原来是他们的老母亲,已处弥留之际,他们来给老人选择寿衣,我按压住一颗喜出望外的心,连忙帮他们选择适合款式和规格。待客人满意而归,我那颗心还在兴奋不已,直至一夜无眠……(或许有朋友会误认为我冷酷无情,可生老病死实乃人生规律,自然法则,逃也逃不掉,躲也躲不开)
梦园有了生气,接连而至的顾客让我的心又装满了希望。然而,我高兴的太早了!
三
冥冥中似有神灵告知,梦园的命运必定和我下岗后一样,会遭遇坎坷。以后突发的一件事,犹如一团冰,让我内心燃起的一把希望之火,转瞬又灰飞烟灭。
这一天早上,和往常一样,梦园开门营业,静候顾客光临。忽然,门外来了两辆疾驰的汽车。到了门前,戛然刹车,从车上跳下几个人,气势汹汹地闯入店内。其中一名亮出身份,声称是民政执法大队。接到投诉,来这里查处无证经营。我仿佛被一根木棒击中,脑袋嗡的一声。按说我开业前已在主管单位那里备了案,但经营许可证却迟迟没有办下来,只是暂时开了一张临时许可证。我定定神,拿出临时证,但对方根本不予承认,不由分说,强行把店里的物品往车上装。不一会儿,梦圆被清洗一空。望着他们的车绝尘而去,我的心凉透了。此时,我忽然发现在外观在外面围观的人群中,有一张熟悉的身影,那是相邻寿衣店的老板。只见他脸上露出不同常人的神态,那分明是一种幸灾乐祸的表情,我隐隐地意识到此事应该与他有关系。后来我的第六感得到了证实,此事确系他所举报。几天前他还来店里看看,表面上一副谦恭。我不以为然,人家却在算计着。
遭受到洗劫的梦园,如一株突遭严寒的幼苗,低头耷脑的伫立着,尽现失魂落魄之相。我的心都碎了!
事件平息后,我无悔。因为我的手续的确有问题,临时的,飞正式的,这就是错误。妻子也同意我的说法,连保养个孩子还得够条件,起码要到民政局办个手续不是?
四
梦园刚刚出现生机,又遭此打击,一切重回原点。面对着空空荡荡,徒具四壁的梦园,我内心里翻卷不已:苍天,你给我设下的那么多沟坎,我都闯过来了,现在的这条深沟让我怎么过?正当我束手无策,万念俱灰之时,老张到了。
之所以把老张视为我的贵人,是因为每在我突遭变故的关键时刻,他都能援手相助,这次又不例外。他给我用了“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办法,来帮我走出绝境。先是帮我找关系,把正式许可证弄到手;接着拆借了一些资金用于补充货源;最后带我走进葬礼中,让我担当他的合作者,挣些劳务费,并代卖些殡葬物品。在老张的精心布局下,遭受创伤的梦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渐渐开始恢复元气。老张是我和梦园最真诚的朋友。只可惜天妒英才,他在梦园开始走上坦途的时候,因患大面积心肌梗塞而突然离世,给我的内心留下了永远的痛。
梦园既招纳过老张这样的贤士,也误识过心怀鬼胎的不肖之客。老张去世后,有一个孙姓操办上门要同我合作。经过几次交往后,我发现此人心思不善,用唯利是图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我承办的一次丧事活动中。本来是邀他过来帮忙,主持一下葬礼中的几项仪式。他却反客为主,硬是把自己的一些殡葬物品用高价推销给丧属,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在坊间,他的口碑极差。在这座小城中,几个经常抛头露面的操办,还是被人们熟知的。我就听说过关于这个人的很多传言,除了大家都认定的价格高得离谱外,还传出他在劳务费上重复结账的丑闻,被丧属发现后遭痛斥……有些人,道不同,不能与之成为生意上的伙伴。在生意上,我要学会选择,不能轻易认同一个伙伴。
挺立在小城中的梦园,经历了无数次风雨的洗礼,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它曾让小店门庭若市,也使我告别了生活的窘境,踏上了稳定的人生之路,圆了自己曾经的梦想。
作家贺平的《梦园》活在了墓志铭里,而我的梦园,已留在我内心深处。它时时给我鞭策,伴我走向多彩的明天!
好好地为逝者送一程,圆他们安然走过奈何桥的梦,一直是我坚持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