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肮脏的灵魂容不下纯洁的生命(随笔)

编辑推荐 【晓荷】肮脏的灵魂容不下纯洁的生命(随笔)


作者:秋水翁 秀才,1824.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11发表时间:2022-10-14 04:52:17
摘要:此为《红楼梦》七十四回笔记。


   开篇承接七十三回内容,平儿在迎春那里处理了迎春奶妈偷拿累金凤聚众赌博一事,玉柱儿媳妇又向平儿求情,并发誓赎回累金凤,平儿宽容地处理了此事,于是这阵聚赌风波才得以告一段落。
   但是迎春的懦弱和无为,导致了下人们的肆无忌惮、主弱奴刁。观现实社会里,何尝不是如此,人性的弱点往往是这样,——奴性的人,需要枷锁和鞭子进行驱使,方才觉得自己像一个人,而有自由思想和纯洁心灵的人,才会有自觉的醒悟。
   所以平儿在这里就拥有一种自觉的管理醒悟和宽容。
   平儿在玉柱儿媳妇面前,并没有表现出一种以权压人的姿态,而是允许她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既这么样,我也不好意思告诉人,趁早儿取了来,交给我,一字不提。”可见平儿的管理方式既有更多的担当,也有对人的尊重。
   特别是她在给王熙凤汇报工作结果的时候,把引起王熙凤烦恼的事一概不提,而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
   平儿到房,凤姐问他:“三姑娘叫你做什么?”平儿笑道:“三姑娘怕奶奶生气,叫我劝着奶奶些,问奶奶这两天可吃些什么?”
   我们知道,前面平儿处理迎春房中之事,从管理上看,聚赌已经不算小事,何况玉柱儿媳妇还蛮横撒泼,实在不可饶恕。再加上探春说的一席话,或多或少,对贾府的管理者王熙凤来说都是不利的。然而平儿却很顺利地化解了这样的矛盾,她安慰了探春和迎春,照顾了王熙凤的情绪,并没有把玉柱儿媳妇的事告诉王熙凤。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平儿是一个优秀的管理助手,她既理性,又懂人心;既智慧又宽容,在问题面前,她不回避,并积极地去解决,不把矛盾激发,也不给上司增加烦恼。平儿的行为值得我们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管理者学习——作为一个企业的主管,怎样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又让自己的上司放心,这是有一定难度的:
   其一,得有一个基本的做事原则,就是一切站在为大众利益服务的基础上。我们不难看出,这里平儿是站在维护大观园整体和谐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事的——为了和谐,把大事化小,尽量平衡各方利益。
   其二,有才华和主见,对自己有能力掌控的事,果断地作了决定,不给自己的上司添堵。
   其三,怎样汇报工作,一不添油加醋,二不邀功请赏,三不制造矛盾。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平儿对比大观园里的老婆子,还记得《红楼梦》五十八回中藕官在大观园中烧纸,被一个老婆子发现,非得拉她去见凤姐的场景,那老婆子的嘴脸与此时平儿的行为真是天壤之别。——人们因为做人的原则和境界不同,留给社会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人性的复杂使得人类社会也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在赞美平儿美好的品性时,同时也应看到人性丑陋的一面。
  
   二
   正当平儿与凤姐谈论起聚众赌博一事时,贾琏唉声叹气地进来了。他讲到一个关键的人物:邢夫人。
   一语未了,只见贾琏进来,拍手叹气道:“好好的又生事!前儿我和鸳鸯借当,那边太太怎么知道了?刚才太太叫过我去,叫我不管那里先借二百银子,做八月十五节下使用。我回没处借,太太就说:‘你没有钱就有地方挪移,我白和你商量,你就搪塞我!你就没地方儿!前儿一千银子的当是那里的?连老太太的东西你都有神通弄出来,这会二百银子你就这样难。亏我没和别人说去!’我想太太分明不短,何苦来又寻事奈何人!”
   贾琏的话里透出三个信息:
   一是前面他与鸳鸯商量,挪用贾母的积蓄一事,已经成了;二是贾府里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任何事在短时间内都有可能被透出去;三是邢夫人的品行——在前面我们知道贾琏和王熙凤与鸳鸯商量挪用贾母私房钱的目的是用来度过目前的饥荒,但当邢夫人知道此事后,却硬生生地又从这一千银子里索取了两百。许多传统的中国家庭,老人们积攒下来的钱,都会成为儿子媳妇争夺的目标。我们乡下很多儿子媳妇为了争夺老人留下的一针一线,甚至大打出手,根本不会顾念亲情,何况像贾府这样的大家庭呢。所以邢夫人知道贾琏挪用了贾母的私房钱后,她觉得贾琏和王熙凤是出于私心,算计贾母,自然心里很不服气。在这里她明着向贾琏借钱,实际上谁都知道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如果站在集体的立场上看,假使邢夫人是有大局观念的人,她应该协助贾琏让贾府度过眼下的难关,而不是趁火打劫。所以贾府衰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庭内部的政治斗争造成的。而邢夫人直接把这场政治斗争推上了一个台阶。
   当她从傻大姐那里收缴到那个罪恶的香囊后,在她的内心里,其实已经在策划了一场阴谋。所以王夫人拿着她派人送来的香囊后,非常吃惊,便急匆匆地来找王熙凤:
   王夫人喝命:“平儿出去!”平儿见了这般,不知怎么了,忙应了一声,带着众小丫头一齐出去,在房门外站住。一面将房门掩了,自己坐在台阶上;所有的人一个不许进去。凤姐也着了慌,不知有何事。只见王夫人含着泪,从袖里扔出一个香袋来,说:“你瞧!”凤姐忙拾起一看,见是十锦春意香袋,也吓了一跳,忙问:“太太从那里得来?”王夫人见问,越发泪如雨下,颤声说道:“我从那里得来?我天天坐在井里!想你是个细心人,所以我才偷空儿;谁知你也和我一样!这样东西,大天白日,明摆在园里山石上,被老太太的丫头拾着,不亏你婆婆看见,早已送到老太太跟前去了!我且问你:这个东西如何丢在那里?”
   我们可以看看王夫人此时的表现:“喝命”、“含着泪”、“泪如雨下”、“颤声说道”,这些词用得非常贴切,可以看出王夫人复杂的情绪。当邢夫人派人送这个香囊给王夫人的时候,其实在道德和伦理上是对王夫人的一种侮辱——你看看你们王家人!是怎么管理贾府的呢?二是邢夫人并不亲自送来,而是派她的陪房王善保家的送来,这里面有一种轻蔑和嘲笑,这也更间接地告诉王夫人,这个香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所以王夫人从中感到一种委屈,也感到一阵恐慌。
   尽管王熙凤已经把这个香囊的事说得非常清楚了,并一再强调会慢慢调查,然而还是未能避免王夫人决定对大观园进行抄检的决心。
   凤姐道:“太太快别生气。若被众人觉察了,保不定老太太不知道!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能得这个实在;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如今惟有趁着赌钱的因由革了许多人这空儿,把周瑞媳妇旺儿媳妇等四五个贴近不能走话的人,安插在园里,以查赌为由。再如今他们的丫头也太多了,保不住人大心大,生事作耗,等闹出来,反悔之不及。如今若无故裁革,不但姑娘们委屈,就连太太和我也过不去。不如趁着这个机会,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一则保的住没有别事,二则也可省些用度。太太想我这话如何?”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熙凤还是比较冷静沉着的,她站在理性的立场上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她表面上说到暗查绣春香囊一事,实际是想借此际改革大观园里的现状。一方面裁员,降低费用支出,另一方面对不服管理、牙尖嘴利的老婆子们进行清理,还大观园一个良好的环境。站在管理的角度上看,王熙凤的意见都是很科学合理的,是值得赞赏和推崇的。
   然而当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再次出现,经过一阵挑拨之后,王夫人立马动摇了。有时候读到这里,我们会有诸多疑问:为什么王夫人此时不信任王熙凤了?为什么会相信邢夫人的陪房呢?
  
   三
   在整本《红楼梦》里,王夫人的出场很多,然而给读者印象深刻的却很少,我记忆深刻的就两处:一是贾宝玉趁她午睡,与金钏之间嬉戏之言,惹得王夫人狠狠地扇了金钏一巴掌,这个举动直接导致了金钏的投井自杀,王夫人已经欠下了一条鲜活的生命。第二处就停留在本回,从表象看,大观园的抄检,王夫人应负有直接责任。
   她天天吃斋念佛,似乎一心向善,然而揭开这层面纱来看,其实王夫人扮演了一个封建伦理道德的卫道夫形象,她的慈眉善目之下隐藏着她的懦弱和胆小、顽固和多疑。所以王夫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人,她像王熙凤一样,从小在政治斗争之下长大,很懂得政治斗争的策略,只不过王熙凤表现在外面,而她去隐藏在内心。
   忽见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走来,正是方才是他送香袋来的。王夫人向来看视邢夫人之得力心腹人等,原无二意,今见他来打听此事,便向他说:“你去回了太太,也进园来照管照管,比别人强些。”
   首先,王夫人重用王善保家的来监察大观园,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邢夫人送绣春囊一个交待:让你看看,我正在积极地调查此事,而且启用你的人,以此来堵住邢夫人的口。二是转移矛盾,王夫人一定知道查抄大观园是件得罪人的事,而重用王善保家的打头阵,其实也让所有的人看看,这样恶心的事究竟是谁在后面主导呢?所以别小看了王夫人这个天天吃斋念佛的人,她的心机可比王熙凤高明呢!
   其次可以看出王善保家的愚蠢,也间接地说明了邢夫人的愚蠢。也许在政治斗争下,邢夫人的手段远远比不上王夫人。
   “王善保家的因素日进园去,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他,他心里不自在,要寻他们的故事又寻不着,恰好生出这件事来,以为得了把柄;又听王夫人委托他,正碰在心坎上。”
   王善保家的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倚老卖老,觉得自己是大太太的陪房,理应受到大观园里丫环们的尊敬才对,然而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与做人的原则和气度有很大的关系: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没有大气度的人,总会在意那些鸡毛蒜皮的小过节,怀恨于别人对他的意见,所以王善保家的此时完全是小人的心态。
   她首先向晴雯发难——
   王善保家的道:“别的还罢了,太太不知,头一个是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只眼睛来骂人。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
   什么是体统?就是符合身份和地位的言行和举止。晴雯的性格刚烈而直爽,追求自我的完善,——一个人追求自我的完美并没有错,然而在封建礼教的禁锢下,对人的自我发展是有约束和限制的,何况晴雯仅是一个丫环,既漂亮又牙尖,那些守旧的老婆子哪里容得下这样的人呢?
   所以王夫人一听到晴雯妖妖调调,便一下子想起往事。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他;后来要问是谁,偏又忘了。今日对了槛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
   王夫人的往事是什么?也许是她曾经的痛处。她怎么这样憎恨漂亮的女人呢?
   美,在忌妒的女人看来,那是一种罪过。王夫人应该有恋子的情节,这个情节来源于她对婚姻的失望。王夫人与贾政结婚,很可能也是出自家族利益之间的考量,她和贾政没有真正的感情。在七十三回里开头写到贾政回来,首先去赵姨娘房里睡觉,可见她在情感上的孤独。所以她把情感寄托在贾宝玉身上,当像金钏或者晴雯那样漂亮的女孩子接近贾宝玉时,她是非常抵制和排斥的。
   所以她对众人说:“宝玉屋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要有这个,他自然不敢来见我呀!我一生最嫌这样的人;且又出来这个事。”
   这里的笨,一面指相貌一般,举止平和,没有个性;一面指甘愿为了某种利益而委屈自己的人。这样的女孩子是大众化的,放在人群中,自然也会淹没在人群里。只有个性鲜明,相貌出众的人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在忌妒的心里,越是个性鲜明,越能刺痛人家的心,晴雯的性格和她的外貌,在王夫人看来就是她的原罪。
   所以当王夫人再次见到晴雯那“钗亸鬓松,衫垂带褪,大有春睡捧心之态”,“那花红柳绿的装扮,”便更加地愤怒,急命晴雯快快离去。
   在这里,作者也不免对晴雯进行形态的描写,可见晴雯是真正的美——“衫垂带褪”有一种妖美,“捧心之态”有一种动人的可爱,而“花红柳绿”正是生命力旺盛的状态。然而这种情态在忌妒者或贪婪者看来,既是一种罪过,又是一种诱惑。一个人不能发现和欣赏其它生命的美,而用一种丑恶和世俗的眼光来看待的话,这样的人是缺乏生活艺术的,更缺乏人性的温暖,所以一切恶念来源于忌妒和贪婪。
  
   四
   当然,这就更坚定了王夫人抄检大观园的决心。
   于是大家商议已定,至晚饭后,待贾母安寝了,宝钗等入园时,王家的便请了凤姐一并进园,喝命将角门皆上锁,便从上夜的婆子处来抄拣起,不过抄拣些多余攒下蜡烛灯油等物。王善保家的道:“这也是赃,不许动的,等明日回过太太再动。”于是先就到怡红院中,喝命关门。
   王善保家的两次“喝命”表示了一种权力的张扬,一个势利的小人形象就这样喝命而出。想想现实社会里,又有多少这样的人,拿着鸡毛当令箭,不可一世的样子,所以小人不可掌权,小人一旦掌权,必将弄权而乱天下。在这次抄检的过程中,王善保家的目标非常明确,一方面要在邢夫人和王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借机打压大观园里对他不敬的下人们,所以这最先抄检的必定是怡红院,严格检查的地方也必然是晴雯的箱子。

共 925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不仅文学艺术上登峰造极,在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也是可圈可点。从老师在《红楼梦》七十四回笔记里,老师对平儿的分析,可谓详细,深入,精准。而全篇人物众多,老师对每位出场的人物都进行了罗列,并将每个人物思想活动以及《红楼梦》里体现的精华更直观的呈现在了读者眼前。对于红楼梦里,在当时的背景下,贾府庄园里的勾心斗角,互帮互助,以及人性的善与恶,真与假,通过老师独到的见解分析,让人茅塞顿开,回味无穷。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2-10-14 04:53:30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10-14 06:46:54
  小雨辛苦了,白天上班一天,凌晨起来编文,让人感动。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3 楼        文友:亭上秋风        2022-10-14 09:50:01
  《红楼梦》就是一部现实版的教科书,里面的每个人物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缩影,生活中有多少“王夫人”这样的伪善者,表面吃斋念佛,骨子里却恶毒到极点,还有那些“王善保”家的,还有那些卫道士,说一套做一套,表面道貌岸然,骨子里却男盗女娼。乌鸦的世界,天鹅也是有罪的。老师将人性分析得很深刻,学习了。
世间万事,皆有利我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